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国外产品和逆全球化哪个好
扩展阅读
店铺成本控制包括哪些 2025-08-08 17:12:18
费用控制是做什么的 2025-08-08 17:10:11

国外产品和逆全球化哪个好

发布时间: 2023-02-10 10:46:13

1. 世界的岔路口——全球化OR逆全球化

当前各大经济体实际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类似美国这样一类的发达国家,凭借金融资本以及 科技 依旧掌握着世界的话语权,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则依托劳动力优势在国际分工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一切看似很美好,所有国家都拿出了各自最丰富最廉价的资源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然而危机也在这样的美好中慢慢积累。

实际上在世纪之初,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能够获得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食利国;另一方面,各个产业资本也通过产业外迁,能够获得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更加低廉的运输成本。

而现如今又是发达国家主导,开始推进逆全球化的进程,当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关能够容纳大量劳动力的产业外迁,只剩下少数高精尖的产业,于是劳动力过剩便这样发生了,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国内 社会 矛盾也因此与日俱增。一方面是大资本家的不断获利,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深渊。如果是你,你一定也会想奋起反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么这个世界究竟会走向何方呢?笔者只能确信一件事情,那就是当前正处于逆全球化过程中,至于最终结果如何,没有人可以预测。在近几年,党中央就多次强调内循环的重要性,实际上已经佐证了我的观点。一方面要依赖世界,另一方面在必要时也可以自成体系,应当是中国发展的应有之意。

2. 逆全球化的利弊

如何看待今天出现的逆全球化局面,首先是人类社会遭遇了百年少见的新冠疫情,这是逆全球化的罪魁祸首,真可以说是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至于什么时间结束,至今仍然还是未知数,这一点勿容置疑。

虽说是天灾,但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完全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万万让人想不到的是,像美国那样发达的国家,居然对疫一情置之不理,把国际上的警示当成耳旁风,甚至自己主动退出全球最高机构的卫生组织,任其病毒肆意横行,不但给美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还把全世界带进了疫情传播的深渊。更为严重的是,将全球经济拖上了逆行相向的道路。

因为,美国长期以来都占据着全世界经济第一的位置,再加上全球至今仍以美元为主要流通货币,因此,美国的这次疫情,不但给国内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把全世界带上了残苦的经济逆势的路上。正如古人所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 如何看待逆全球化

受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通过释放市场的力量,推动了全球生产体系的兴起,促进了全球贸易与生产的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在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冲突、分配不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特别是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经过八年多的调整,全球经济并没有迎来理想的复苏,相反却陷入持续的结构性低迷,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全球多边机制不振、各类区域性的贸易投资协定碎片化,美欧的移民政策、投资政策、监管政策等朝着去全球化方向发展。席卷欧美的民粹主义认为,现在需要封锁边境、强调民族主义,本国第一、管好自己。他们的观点得到很多民众的认同,这实际上是一种“逆全球化”现象。

“逆全球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全球部分地区经济不平等现象加剧,资源分配不公,社会上的被遗弃感和不安全感增强,从而让民心转向打“民粹牌”的政治人物,将他们视为救命稻草。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推动全球治理转型的主导性力量。在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中,没有反映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没有体现新兴市场国家的实力结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是服务合作和规范合作的机制创新,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4. 标题“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哪个是新事物,哪个是旧事物为什么

全球化是新事物,逆全球化是旧事物,新事物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从哲学的角度讲,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的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哲学意义上的新事物和旧事物并不是以事物出现的时间早晚来界定的,而是以其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来进行区分的。新事物是相对于旧事物来说的。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光明前途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反之就是旧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及形式新奇与否,而在于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事物产生之初,总是不完善的、弱小的,但它在与暂时强大的旧事物的斗争中,最终会取得胜利。因为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萌芽、产生于旧事物之中,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即抛弃了旧事物中的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因素,吸取了旧事物中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形成了它自身的特点。与旧事物相比较,新事物更完善、更高级、更优越,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因此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