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知名转基因食品有哪些(只要名单)
1、转基因大豆:滚圆形,黄色或黄褐色。
2、部分水稻及大米:在国内取得转基因大米合法种植权的地区是湖北,细长的很亮的米有可能为转基因大米。
3、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尾颗粒差不多,俗称甜玉米。
4、转基因玉米油:在超市购买玉米油时,可以查看标签分辨是否为转基因玉米油。
5、菜籽及菜籽油:转基因菜籽出油率高。
6、白菜及辣椒等:福山、大包头,这是国家目前已经确认含有转基因的白菜品种。
(1)转基因产品是哪个公司的扩展阅读
转基因食品的类型:
1、增产型:
农作物增产与其生长分化、肥料、抗逆、抗虫害等因素密切相关,故可转移或修饰相关的基因达到增产效果。
2、控熟型:
通过转移或修饰与控制成熟期有关的基因可以使转基因生物成熟期延迟或提前,以适应市场需求。最典型的例子是延熟速度慢,不易腐烂,好贮存。
3、新品种型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可形成新品种,由其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可能在品质、口味和色香方面具有新的特点。
2. 转基因大豆是哪个公司发明的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转基因大豆应该是孟山都公司发明的,这家公司在全球范围推广转基因主粮,妄图控制全世界的粮食产业链。
3. 中国已经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有哪些
转基因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是人们所关心的。目前以欧洲为主的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着激烈的辩论。这场争论在中国消费者中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投放市场,人们将会更加关注。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 于1983年问世,转基因作物(1986)批准进行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calgene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上市,来闯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因此卖给消费者的第一种转基因食物是西红柿。 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在 国,转基因食品还比较罕见,到目前为止,经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准许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仅有6个,其中有3个涉及食品,即两种西红柿、一种甜椒。但是,随着 国加入wto的推进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食用转基因食品将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 那么,当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呈现在 们面前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敢吃吗?消费者能接受吗?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后,有副作用吗?持怀疑态度的理由是:害虫都不敢轻易下口的转基因作物,一旦变成粮食和农副产品,让 们一日三餐皆不离,是不是连同那些抗虫基因也消化了呢?愈来愈耐贮藏的西红柿会引起人体的变异吗?由此,在英国曾发生由抗虫薯仔引起的环保组织狂摔超市中的基因食品、各种媒体纷纷声讨转基因食品的事件。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虽然大多数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但仍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在此情况下,转基因技术(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很快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法规和办法,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两方面。 国正在起草的命名为《中国生物安全国家框架》的法规,规定了本着对全人类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负责的态度,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广泛性、潜在性、长期性、严重性上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对进口的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真正确保消费者的利益。曾参与英国多利羊的克隆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云波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对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副作用的问题,罗教授认为是不会的,一是因为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是经过大量试验和许多部门严格检验的;二是转基因食品在体内不积累。总之,转基因食品的前景是乐观的。 至于消费者能不能接受转基因食品,国际消费者联合会主席陈黄穗介绍,为保护消费者,国际消联向联合国食品委员会建议:转基因食品应有标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知道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选择这类食品。
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一种转基因食品首先进入哪国市场
最先进入美国市场。据我所知至少在1992年FDA就出了转基因产品相关管理法案。
美国一直是转基因技术最领先者,同时也是全世界对转基因最开放的国家,他们甚至不要求进行标注,把转基因和非转完全一视同仁地对待管理。
5. 中粮集团为什么会有转基因食品
对于中粮食品转基因问题 我们公司开会讨论时提到很多次.
转基因的确比非转基因差一点 因为转基因后天基因技术培育注重高选.高产 属于基因变异类型 价格上比如说中粮的油 非转基因比转基因一桶贵7元左右(公司指导零售价.不包括超市) 说句实话如果较真不吃转基因的东西很难 现在就很少有非转基因的东西 就算米 油不吃 别的日常食用品都是转基因的怎么避免? 这是大环境问题 不是简单某家企业就能改变的
6. A股哪些股票涉及转基因
转基因动物上市公司:
1. 光明乳业(600597.sh),公司自2005年起就从事有转基因食品基础研究工作,并建设有奶牛遗传基因改良与高产技术推广中心。
2. 罗牛山(000735.sz),公司建立有罗牛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南瘦肉猪新配套研究开发、“乐牛牌”系列配合饲料添加剂研究、SPT猪技术研究开发系统工程、转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研究。
3. ST华龙(600242.sh),公司拥有蚝的三贝体等名优品种的转基因技术。
4. 友好集团(600778.sh),公司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共同投资组建上海申友生物公司(公司持股56.67%),在基因诊断、药物基因组学、模式动物研究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公司在胚胎的克隆及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5. 天康生物(002100.sz),公司尝试通过胚胎生物工程技术从事新疆良种牛胚胎移植业务,子公司乌鲁木齐天康畜牧专门从事种猪繁育业务。
转基因种子上市公司:
1. 丰乐种业(000713.sz),公司持股65%的中科丰乐生物技术主要业务为抗虫转基因水稻。
2. 登海种业(002041.sz),公司参与了国家863项目“转基因技术培育优质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公司募资投入的“生物工程技术育种中心项目”将采用转基因技术对玉米进行研究育种工作。
3. 万向德农(600371.sh),公司拥有马铃薯转基因技术储备。
4. 隆平高科(000998.sz),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供应基地,超级杂交水稻三期规划将还有转基因技术。
5. 钱江生化(600796.sh),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同组建的浙大钱江生化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专注于“转基因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
7. 转基因食品是哪个国家最早研究的
转基因食品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深受人们的关注,有人为农业科学取得的技术进步而欣喜若狂,称之为“新世纪的食粮”,同时,也有人担忧其安全性而敬而远之。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福还是祸,主动权恐怕不是家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转基因作物引发新的绿色革命
转基因作物又称转基因改制作物,是指运用基因技术,克服传统嫁接及杂交技术的不确定性,通过定向进化方式培养而成的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赋予农作物新的特性。例如可以使农作物自己释放出杀虫剂,可以使农作物在旱地或盐碱地上生长,或者生产出营养更为丰富的食品。科学家还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能够生产防病的疫苗和食品的农作物。
如果说人们将杂交农作物的诞生、化肥的大量使用促进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作为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标志。那么现在,基因工程应用于农业领域,使第二次绿色革命近在咫尺。
基因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家们得以用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的方式改良农作物,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降低生产成本。一个品种的基因加入另一种基因,会使该品种的特性发生变化,具备原品种所不具备的因子,从而增强了抗病、抗杂草或抗虫害能力,由此可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用量,降低种植成本。第二,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一种作物的基因改良后,更容易适应环境,能更有效抵御各种灾害的袭击,并使产量更高。第三,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开发农作物的时间大为缩短。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培育一个新的品种,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全新的农作物品种,时间可缩短一半。因此,有专家认为,不出多少年,转基因技术将改变世界农业版图。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材料,1997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约为1100万公顷,1998年上升到近3000万公顷,1999年底,估计将达4000万公顷,平均增幅超过lO0%。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采用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因改制技术实际投入农业生产领域以来,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年产量中55%的大豆、45%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目前,大约有20多种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已经获准在美国播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薯仔、和棉花。据估计,从1999年到2004年,美国基因工程农产品和食品的市场规模将从40亿美元扩大到200亿美元,到2019年将达到750亿美元。有专家预计:21世纪初,很可能美国的每一种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基因工程的成分。其它还有阿根廷、加拿大也是转基因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的国家。
我国的转基因研究也有较大的发展,并且在基因药物、转基因作物、农作物基因图与新品种等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但真正进入商业化生产的则较少,就农作物而言,目前只有抗虫棉、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抗病毒蕃茄。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受到质疑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和进步,转基因作物的增多和基因食品的大量上市,一些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人们都在进行深入思考,基因移植、改性工作可以进行到什么程度?安全性如何?同时也不断有人提出责难和怀疑。
1999年5月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引起世人的震惊。论文说,研究人员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基因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较小,而且无精打采。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则未有出现死亡率高或发育不良的现象。论文据此推断,BT转基因玉米花粉含有毒素。
BT转基因玉米是为玉米抗病虫害能力而培育的,其培育方法是向玉米种子中植入一种可以有效杀伤危害玉米害虫的基因。一些科学家认为,植入BT基因使玉米能够产生杀伤害虫的物质,从而具有抗虫害能力,但也因此而具有了毒性。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那么,人们怀疑,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也有危害,比如,具有抗虫害、自动除杂草的转基因作物其作用机理与传统农药有无不同,会不会将有毒性的物质“传送”给消费者的有机体系?还有,某种转基因食品可以抵御细菌入侵,那么是否会使我们体内外的细菌产生变异而对所有的抗菌素产生免疫力?目前,这些问题尚无法作出明确的解释。并且,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来在实验室中证实: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薯仔10天后,其肾、脾和消化道都出现了损伤。这就更加深了人们的恐惧心理。
目前,美欧的一些消费者团体和绿色和平组织掀起了相当规模的抵制运动,反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和基因食品的销售。法国不少食品超市为迎合顾客的胃口,坚持拒售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世界上两大食品公司——雀巢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声称不介入转基因农产品的生产。
各国政府也对此高度重视。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就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展开调查。欧盟国家曾在卢森堡举行环境部长会议,会上达成一致意见是:在新法规制定出来之前,暂停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和流通。大豆生产大国巴西不久前宣布,在查清转基因农作物对环境产生影响之前,暂时停止生产转基因大豆。
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应该看到,从世界范围看,转基因食品并不是随意推向市场的。我国对生物工程的研究和开发,是在保护人民健康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转基因产品管理和监控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1993年原国家科委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农业部又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农业部每年受理两批基因工程体的安全评价,目前已受理了193项,批准进入商业化生产的仅有6项。在这种管理体系下,经过安全评价和检测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由于发展较早,美国、加拿大对转基因食品采取一种较为宽容的政策,他们采取的是备案制。在经过评价后,被视为安全的工程体和产品就不再受监控了。
从长远看,利用基因工程改良农作物已势在必行。这首先是由于全球人口的压力不断增大。专家们估计,今后40年内,全球人口将比目前增加50%。为此,粮食产量必须增加75%才能解决世界人口吃饭问题。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可耕地的萎缩,更加深了绿色革命的迫切性。另外,人口老龄化对医疗系统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开发有助于增强人体健康的食品十分必要。
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关键还看是否有一整套国际标准和相关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正确地引导转基因农产品的开发和运用,规范检测手段,才能确保转基因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据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经合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成立有关专家工作小组,准备对转基因食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确定相关规则,计划于2000年7月以前拿出具体方案。
顺民心则得天下。据悉,目前一些欧美企业正在积极调整开发转基因农产品战略。他们从消费者利益出发,从盲目增加产量转向注重转基因农产品的务实性和高附加价值。如杜邦公司计划在2002年以前开发抑制骨质增生的大豆,2005年开发出亚油酸含量高的防癌大豆,并计划利用生命工程技术提高玉米等农产品的附加值,为人类造福,为企业增加效益。
转基因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无论哪个国家都不会在转基因食品领域退缩。随着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转基因食品定会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21世纪的田野上。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