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哪个企业只销售一种产品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哪个企业只销售一种产品

发布时间: 2022-07-12 13:16:08

Ⅰ 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本月营业收入210000元,其他费用共计850元,营业利润3915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

本月发出商品成本=210000-850-39150=170000
发出商品数量=1200+3000-800=3400件
发出商品加权单价=170000/3400=50
完工产品成本=170000+800*50-1200*52=147600
单位成本=147600/3000=49.2
月末在产品成本=100*24+162000-147600=16800

Ⅱ 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年赊销额为360万元,该企业产品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15%,

选择b方案最好。

A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360-360*60%=144万元

A方案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60/360=60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60*60%=36万元

计算机会成本=36*15%=5.4万元

计算坏账损失=360*3%=10.8万元

收账费用=1.8万元

A方案信用成本=5.4+10.8+1.8=18万元

A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144-18=126万元

B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360-360*60%=144万元

B方案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45/360=45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45*60%=27万元

计算机会成本=27*15%=4.05万元

计算坏账成本=360*2%=7.2万元

收账费用=3.2万元

B方案信用成本=4.05+7.2+3.2=14.45万元

B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144-14.45=129.55万元

从以上计算可知,在这二种方案中,B方案获利最大,因此应选择B方案。

(2)哪个企业只销售一种产品扩展阅读:

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让或是销货龚回 。

赊销收入就没没收到货物的收入。

销售收入包含已收货款和没有货款的部分,就是说赊销收入是销售收入的一部分。

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其对应的流量是赊销额,赊销余额是指某个时段的流量余额。

举个例子,某健身器材厂生产了100件健身器材,赊销了10家下游销售公司,约定卖了就需要还清欠款。赊销额总共是100件的总金额,某个月的赊销余额就不固定,取决于这10家企业的销售情况。

应收账款是会计收付实现制下的科目。通常是年底财务报表周期的余额,就是12月31日这天的应收账款的余畅。

赊销+现销=销售收入 极端情况下,现销是收现时间为零的应收账款。

Ⅲ 2、某企业只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元,预

计算结果如下:

1.保本量:30000/(10-6)=7500件

2.保本额:7500X10=75000元

3.单位贡献毛益:10-6=4元

4.贡献毛益率:4/10X100%=40%

5.安全边际率:(10000-7500)/10000=25%

6.保本作业率:7500/10000X100%=75%

7.预计销售利润:10000X(10-6)-30000=10000元

Ⅳ 假设A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单位:个),本年度单位变动成本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

①销售额=84000/40%=210000元,销量=84000/6=14000,单价=210000/14000=15元,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盈亏平衡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变动成本)=108000/(15-6)=12000个
②利润=(15-6)*14000*(1+15%)-10800=36900元
拓展资料:
1、 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2、 成本类科目是什么
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3、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4、 变动成本总额计算公式是什么
①变动成本=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②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如图中的“相关范围”。也就是说,超出相关范围时,变动成本发生额可能呈非线性变动。
③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
5、 变动成本法计算公式
计算变动成本法盈亏的步骤: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的步骤:销售收入: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减:变动非生产成本;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Ⅳ 某企业只销售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为1000元,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量是多少

保本销售量为:1000/(10-6)=250

例如:

单价=(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8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额-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量=5

广告前的利润为:1000*(10-6)-2000=2000,增加后的利润=1000*(10-6)*(1+50%)-2000-1500=2500

(5)哪个企业只销售一种产品扩展阅读:

在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单位制造成本的影响就越大。例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为10:90;钢铁、水泥、园林机械、番茄食品、糖等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在20:80;

果汁饮料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在52:48;而自来水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在98:2。固定资产使用率越高,周转的越快,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强。

Ⅵ 假设A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单位:个),本年度单位变动成本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

(1)销售额=84000/40%=210000元,销量=84000/6=14000
单价=210000/14000=15元
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
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盈亏平衡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变动成本)=108000/(15-6)=12000个
(2)利润=(15-6)*14000*(1+15%)-10800=36900元

Ⅶ 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2003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3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

答案如下:
销量=63000/15=4200件
销售收入=63000/30%=210000元
1,销售单价=210000/4200=50元
2,固定成本=210000-(18000+63000)=129000元
3,2004年保本额=129000/(1-30%)=184285.71元
4,目标销售量=[(98500+129000)/(1-30%)]/50=6500件
5,2004年计划销售量=4200*(1+8%)=4536件
计划销售额=4536*50=226800元
安全边际额=226800-184285.71=42514.29元
拓展资料:
安全边际是测算企业保本点的指标之一,安全边际额是企业实际或预计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之间的差额,即安全边际额等于实际或预计销售额减去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安全边际额用来说明企业销售额下降到什么程度,仍然不至于亏损的金额。
企业安全边际额的计算,是实际销售额大于保本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之间的差额。
安全边际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情况的指标,该指标数额越大,说明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很小,则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对安全;
反之安全边际数额越小,那么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大,企业的风险也就越大。
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负。
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安全边际不保证能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对于债券或优先股而言,安全边际代表盈利能力超过利率或者必要红利率,或者代表企业价值超过优先索赔权的部分。
对于普通股而言,安全边际代表计算出的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价格的部分,或者特定年限预期收益或红利超过正常利息率的部分。
也可译作安全幅度,是指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量,也就是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
它标志着从现有销售量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到盈亏临界点,还有多大的差距。
此差距说明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再降低多少,企业才会发生损失。差距越大,则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的经营就越安全。
安全边际率模型主要用于企业分析其经营的安全程度。

Ⅷ 三、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2008年销售量8000件,单价为240元,

2002年ebit=(p-v)q-f=(240-150)*8000-30*8000=48000
ebit表示利润,p表示单价,v表示变动成本,q是产量,f是固定成本
2003年目标ebit=48000*(1+10%)=528000
1)单价变化
(p-150)*8000-240000=528000
p=246
2)变动成本变化
(240-v)*8000-240000=528000
v=144
3)产量变化
(240-150)*q-240000=528000
q=8533.33
4)固定成本变化
(240-150)*8000-f=528000
f=192000
拓展资料:
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 。它是顾客需要的中心内容,也是顾客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它是决定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的关键和主要因素。产品价值是由顾客需要决定的。在分析产品价值时,应注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顾客对产品的需要有不同的需求,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销售量=销售额÷平均销售价格。
销量就是指公司在一定阶段_具体营销出来的产品数量。它包含按合同书供货方式或其他供货方式卖出的产品数量,及其并未到合同书供货周期提早交货的预缴合同书总数。公式便是用数学符号表明每个量中间的一定关联的算式。具备客观性,合适于相似关联的任何难题。在数理逻辑中,公式是表述命题的方式英语的语法目标,除开这一命题很有可能取决于这一公式的随意量的值以外。
比如车销量,通过销售量核算,能够分析出车辆促销计划完成、超额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销售量的升降趋势;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以及从销售量的构成上分析销售品种的变化、新用户的变化、销售地区的变化、销售对象所属部门或主管系统的变化等等,从而为制定促销策略提供依据。
总价=数量×单位;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因为数量增加,总价也会随之增加,就叫正比例关系。如果一个因素增加,另一个因素随之降低,就叫反比例关系。

Ⅸ 某企业只销售一种产品,1997年销售量是8000件,单价为240元,单位成本为180元

增加销量比较好实现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