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中国哪个省市农产品出口大省
扩展阅读
汽车喷漆什么价格 2025-05-20 11:47:39
招待费用包括哪些项目 2025-05-20 11:47:30
香梨种植成本多少 2025-05-20 11:18:37

中国哪个省市农产品出口大省

发布时间: 2022-07-07 15:52:48

⑴ 中国农业第一大省是哪个省

中国农业第一大省是山东省。

⑵ 中国农产品出口国家有哪些

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 东亚 非洲 比较多

⑶ 农业大省有哪些

1.吉林:玉米之王!高粱,大豆,甜菜产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吉林可以说全国饲料,油料生产的稳定计!并且在肉类加工方面有一定规模!全省人口约2700万,其中农业人口1600万,占60%的比例,这在全国来看是很高的水平!由于历史上一直是以产粮为主的省份,所以城市化率很低,但也正因如此大量的农业生产人口造就了这“天下第一粮仓”!

2.河南:小麦冠军!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也难逢对手,更在肉类精深加工方面领先全国。其农作物不但产量大而且品质好,因此一部分人认为河南才是中国第一农业省。全省人口约一亿,其中农业人口6500万,约占70%,是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需要指出的是河南不但是农业大省,还是GDP过万亿的几个经济大省之一!

3.四川:水稻状元!并且红苕、棉花、油料、甘蔗、水果、茶叶、烟叶以及生猪存栏数均走在全国前列。淡水鱼的生产也是全国闻名!可以说是农业多种生产的典型。全省人口约8700万,农业人口近7000万,其比例高达80%!四川盆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4.山东:出口霸主!不但小麦,玉米产量大,而且花生、水果、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等种类多产量大品质高,拥有全国最多的绿色农产品。更令人瞩目的是山东农产品出口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第一!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也使得中国农产品的声誉在世界叫响!目前的山东不但是农业大省还是农业强省!

⑷ 中国的哪个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比较发达

就09年的数据看来,是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量最大,占到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百分制七十左右。要是以省论,山东是出口农产品最多的省,其次是广东和江苏。往后排依次是上海、北京、福建、浙江和辽宁。so,这些地方的农产品贸易一定发达咯。

⑸ 中国哪个省市农业比较发达

以下是网摘,仅供参考:

中国各省农业竞争力排名分析
(2011-11-23 14:02:08)
转载▼
标签:
农业竞争力

财经
分类: 农业综合

1.规模竞争力

从各省市农业规模竞争力排名情况来看,得分居前的几个省份依次是山东、广东、江苏、河南、四川等省,其竞争力得分均超过80分;得分较低的省份是上海、天津、宁夏、青海和西藏等省(自治区),其得分均低于20。可见31个省、直辖市之间的农业规模竞争力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这部分指标均为总量价值指标,排名相对靠前的几个省份是理所当然的“农业大省”,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农业大省”之中也有诸如河南、四川、安徽等省份均属第二梯队地区,其综合竞争力水平只处于中游水平,称不上农业强省。而北京、天津在规模竞争力上得分却很低,其综合竞争力得分却较高,是处于第一梯队中的“农业强省”。

从表2(表略)所列出了前述三类地区在规模竞争力诸具体指标上来看,三类地区在规模竞争力上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第一梯队的八省市规模竞争力得分为64.67分,远远高出第二、三梯队的平均得分(47.4、30.85)。这说明虽然“农业大省”不能等同于“农业强省”,但是,整体上来看,多数“农业强省”有着较强的规模竞争力,农业经济总量大是“农业强省”的一个基本特征。

2.基础竞争力

就各省市的农业基础竞争力排名情况而言,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三省(自治区)得分居前,这些省份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均为北方的边疆省份,由于地域辽阔,机械化生产运作效率高,使得人均耕地面积、每百户年底拥有拖拉机数等指标得分较高,从而体现了较强的基础竞争力水平。基础竞争力得分靠后的省份有湖南、江西、福建、重庆、上海、贵州等省市,这些省份均为南方省份,其自然条件的约束使得基础竞争力成为其农业的一个明显的竞争劣势。

表3列出了前述三类地区在基础竞争力诸具体指标上的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三类地区在基础竞争力上差异不是很明显,和综合竞争力得分的相关性很小(相关系数只有-0.037429016,可以视为无统计相关性)。除了在劳动力要素方面(非文盲率)第一梯队地区显示出一定的竞争力优势之外,在资本、土地等基础生产要素方面,三类地区没有体现出梯度差异,显示基础竞争力对于各省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的贡献率较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总体竞争力得分居前的省份(如福建)在基础竞争力上却处于明显劣势,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有些总体竞争力得分居前的省份(如吉林)在基础竞争力上却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3.效益竞争力

农业效益竞争力状况很大程度取决了一个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发展后劲和潜力。这一点在各省市农业效益竞争力的排名特征上可以看出。通过计算效益竞争力子要素得分和整体竞争力得分的相关性系数(0.783),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有较强的农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省份往往在效益竞争力上得分也较高,如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竞争力的龙头,在效益竞争力得分上也是最高的,而效益竞争力得分最低的几个省份如甘肃、宁夏、山西等均属于第三梯队。结合表4所列出了前述三类地区效益竞争力上的具体指标得分进行分析,第一梯队地区效益竞争力优势又主要体现在有较高的土地、劳动生产率上,其平均得分均是第三梯队地区的三倍之多;而在增加值率上差异并不明显。高土地、劳动生产率需要较高的农业科技水平作为支撑,第一梯队地区在效益竞争力上的优势也显示了其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较高,这又导致了其农业效益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4.结构竞争力

农业经济结构合理与否是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和农村经济素质的重要体现,结构竞争力的高低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其综合竞争力的高低。从31个省、直辖市农业的结构竞争力排名来看,上海、浙江、北京、广东等得分居前,新疆、贵州、甘肃、云南、吉林等省得分较低。从三类地区的农业结构竞争力得分来看,从第一梯队地区到第三梯队地区,其得分也呈现递减之势。结合表5中具体指标得分分析,三类地区的差异又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占GDP比例和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指标上。对于第三梯队地区而言,普遍有较高的第一产业占GDP比例和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而这两个指标较高说明其经济对农业的依赖度太大,第二、三产业不发达说明对于农业产业产出的工业加工存在着产业价值链的断档,它反过来会制约农业的发展,这显示其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农村经济结构仍然雷同单一,农产品产业化程度较为低下。对第三梯队地区而言,这些都是其农业经济结构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5.现代化竞争力

从各省市的农业现代化竞争力情况来看(见表6),有几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特点:其一,从得分居前的省份来看,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占据了现代化竞争力得分的前三甲,这说明北京、天津、上海实施发展都市型农业战略,使得其农业的科技含量、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而得分较低的省市如四川、云南、重庆、黑龙江、贵州等,均属于边远的西部省区,社会经济的落后制约了其农业的现代化过程。其二,从现代化竞争力子要素得分和整体竞争力得分的相关性来看,其相关系数高达0.84,显示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高低的主导因素。其三,从三类地区的农业结构竞争力得分来看,从第一梯队地区到第三梯队地区得分递减,而且在四个具体指标得分上,都存在着这种明显的梯度差异,表明了这种差距是全面的,第三梯队地区需要从其农业的机械化、电力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其现代化竞争力。

6.成长竞争力

成长竞争力从动态角度观察上述不同竞争力子要素的变化特征,其得分的高低预示着各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可能走向。从各省市的农业成长竞争力得分排名情况来看,海南、天津、江苏、北京、甘肃等省市得分居前,这些在成长性方面的“领头羊”中,既有综合竞争力也居前的省份,如浙江、北京,也有第三梯队的省份,如甘肃省,虽然综合竞争力排名倒数第5名,但其成长竞争力却排名前5名。而一些第一梯队中的省份,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6名的广东省,在近几年的农业发展速度上不尽如人意,成长竞争力得分只有31.66分,为倒数第5名。这表明,一些目前的落后者的后发优势正越来越得以显露,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发展后劲,而目前的一些领先者,则在发展态势上偏弱,有被后来者迎头赶上的危险。不过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竞争力这一地区格局还不会有大的改变,根据表7所示三类地区的农业成长竞争力得分,三类地区的梯度差异在成长竞争力方面也同样存在,这表明,目前我国多数农业竞争力的领先者还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对于落后者,其后发优势并未见明显的体现,这预示,总体而言,如果在未来几年之内,各省市农业的成长竞争力还保持目前这种梯度差异的格局,我国各地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未来可能走向会体现出较强的“马太效应”,也就是强者将更强,而弱者将更弱。

四、主要结论

1. 依据综合指标体系选择和建立应遵循的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从6个方面选择了26个指标来对31个省市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地区农业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我们全面理解、评价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找出自己竞争优势、劣势提供了一个有现实操作性的框架,为政府进行相关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2. 中国31省市农业竞争力排名以及分类结果的显示,各省市之间农业竞争力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这种差距是全面而非局部的差距,是数量上的差距,更是素质上的差距。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差距目前并没有减少,还在扩大。对第三梯队地区而言,如何遏制这种差距扩大化的不利发展势头而迎头赶上,切实提高其农业竞争力的水平和素质,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3. 由于不同地区农业竞争力水平和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对于不同水平及发展阶段上的地区来说,农业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也不应完全一致,应立足各个地区的区情和资源特色及优势,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状况,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对症下药,制订切实可行的重点发展产业和行业,通过发展具有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具体农业门类,促进各个区域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可持续提高。 (完)

⑹ 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哪些省市

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山东寿光市和浙江金华市。
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始建于1984年3月,现已迁建,以规模大、档次高、品种全闻名全国。市场规划占地面积近千亩,年成交蔬菜近百亿公斤,交易100多亿元。市场交易品种齐全,南果北菜,四季常鲜,年上市蔬菜品种300多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来此大量交易,是中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2001年9月28日开业,其前身为建立于1990年的金华市果菜批发市场。该市场由金华市供销社投资建设,是全国“菜篮子”工程项目,为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十大果品批发市场、全国优秀果品批发市场、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省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目前市场占地201亩,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场内有营业房815间,交易大棚18000平方米,停车场15000平方米,仓储10000平方米、20000吨双功能冷库一座和10000平方米农展馆。市场设有鲜果、精品水果、地产蔬菜、客菜四个交易区。市场汇集全国各地果菜茶等农产品,销售辐射浙江、江西、安徽、福建、上海、北京等省市,交易兴旺,2011年市场成交量为108万吨,成交额4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