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拍摄反光性产品从哪个角度
扩展阅读
awb费用是什么意思 2025-05-25 15:57:32
qa五大工具如何应用 2025-05-25 15:34:04

拍摄反光性产品从哪个角度

发布时间: 2022-06-28 03:22:35

㈠ 关于拍摄技巧!拍摄玉器金属、表面反光的东西有什么技巧关于光线、背景等,怎样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好!

一、拍摄前的准备
■背景色更便于塑造玉器的轮廓
首先,要把玉器置于适当的背景中,然后才会考虑如何用光。玉器若以浅色背景相配置,其颜色就相互靠近,即不利于轮廓的突出,也会在使用强硬光线勾划细部纹饰时,在浅色背景中留下投影,对玉器轮廓的再现带来干扰。因此,大部分玉器宜采用较深色的背景来衬托,如深灰色、深咖啡色或墨绿色。即能衬托出玉器的轮廓,又不用担心背景上的投影。
■用微距镜头清晰表现图案
大多数玉器的体积较小,只有将二三平方厘米大小的图案放大几倍,才能清晰地表现图案花纹和工匠的加工痕迹,所以拍摄时一般要使用微距镜头。如果使用小DC,只需将相机调节到微距功能就可以了。
■用白平衡解决偏色问题

想把自己心爱的玉器拍摄的和实物一样。首先就要调节好机器的白平衡,让拍摄出的图片和实物颜色一样,看到不少玉友拍的照片都有放一根烟在旁边,这个办法不错,如果烟的白色还原正确,那么玉的颜色就还原正确了。
二、玉器摆放有技巧
可以竖立放置在拍摄台上的玉器这里就不说了,但是有些较薄不便竖立放置的玉器,比如玉牌等,拍摄时在摆放上就要用些方法了。
A、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玉器固定在拍摄台上拍摄。固定玉器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蜡或双面胶,也可以用一个曲别针在后面支撑玉。固定玉器时,采用的支撑物要小,因为玉器是可透光的,如果支撑物太大,则会遮住光线并在玉器上留下投影,不利于玉器的透光性和质感的表现。

B、用胶带将玉器固定在硫酸纸上,然后将硫酸纸竖立起来,布好光后拍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硫酸纸的透光率很好,即可以让玉器竖起,又不会影响到玉器的布光效果。一般在后期需要抠图时,会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硫酸纸需要固定住,最好不要有风,否则拍出的玉器容易虚掉。

C、对于很难竖立在台面上,需要一次完成拍摄的玉器。我们可以将其放置在透明的玻璃上俯视拍摄。将需要用的背景纸平行放在玻璃下方,布光时即要完成玉器的照明,又要注意避免和消除玻璃的反光,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调整光线的角度来完成的,不能使用偏光镜,否则玉器上的光线也会受影响。

三、根据玉器的特点布光
将玉器置于适当的背景并摆放好后,开始考虑如何用光。玉器的拍摄,主要是通过光的作用,展现玉器上的花纹或图案,同地还应该表现出玉器的整体形状、色泽和质感。不同类型的玉器,布光的原则和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先观察玉器的外部特征,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布光。
光线的性质、投射角度以及光比是玉器拍摄的关键。
■半透明玉器
半透明玉器的表面多有浅浮雕或阴刻纹的装饰图案,用光方法这时就要放弃追求那种剔透感,而把重点转向对细腻纹饰的描绘。
灯光高低远近的摆放位置将对图案再现产生影响,一旦投射角度错位,纹饰就得不到显现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运用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一原理,使灯光照射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呈对称位置,并从一定的角度来拍摄时,纹饰才会连同纹饰线条一起体现在照片上。图例就是运用光线的反射原理使玉器表面纹饰得以清晰展现的。

TIPS
1、要表现出玉的温润特持,需要对光质有一定的了解,用好不同程度的柔化光线是拍好玉器的关键。太为生硬的直射光常会在玉器表面起伏的位置产生刺眼的亮斑,这类光斑除了不利于表现玉的质感外,也会影响画面的美感。
2、透光性是白玉的另一个能被摄影手段表现的重要特点。表现这一特征时,聚光灯或直射阳光不乏用武之地,但光位通常放在逆光或者侧逆光的位置更能为画面增色。
立体多面形玉器
对于立体多面形器物中的纹饰交待,以一支顶光灯为基本照明,然后准备多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镜子作为反光物,根据需要在工作台上灵活摆放,借用顶灯的光照,多角度地将反射光线投向装饰图案,使其部分线条产生高光,增强反差达到突出纹饰的目的。玻璃镜片能达到有些灯光所达不到的微妙效果。需要柔射效果时只需在镜面涂抹薄薄的一层医用凡士林就可以了。

圆弧形玉器
拍摄玉壁、玉环这类圆弧形器物时,重点同样是强调纹饰内容。为了防止器物变形,其摆放位置通常要与照相成垂直角度,用一支单灯作基本照明,交待器形与背景效果后,还有必要加用一支小型聚光灯,摆放在与相杨镜头的基本同一角度,使光线垂直投向玉器表面,这时通过相机取景玻璃再来观察,欲强调的浮雕纹饰便会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究竟是几何纹还是兽面纹便让人一目了然。

四、没有专业灯光也能拍玉器
对于家里没有专业的闪光灯,近期也不想购置的玉友们来说,利用家里的照明灯或者自然光拍玉,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下在分别介绍如何用这两种光源进行拍摄。

照明灯光:玉器体积一般不大,10厘米左右的小件为多。作为照明使用的灯具有两支已经足够,需要光色为白色,如果不是就需要调相机的白平衡以达到还原实色。功能分配上以一支加有柔光纸的灯具用于器形与背景的基本照明,另外备用一支小型聚光灯用于其局部图案纹饰的刻画,使表面产生高光点。若以单灯加上反光镜也完全能够满足照明需要。因此,灯具使用以少为好,光线要以柔和为主,但是产生高光的聚光灯不可缺少,它所发出的锐利光线对玉器中最精华部位的刻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定不要使用相机自带的闪光灯,会使照片曝光过度且玉器的阴影过重。
自然光,如果没有灯光,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室外早晨8至10点及下午4点至5点的自然光,但要避开阳光的直射,在阴影下拍摄。玉器亮部和暗部的光比不宜过大,以免失去细部的层次和出现十分难看的影子。使用反光板或者几张白纸在玉器的侧面补光,同时达到消除投影的目的。
TIPS
普通影友在使用自然光和普通照明设备拍摄玉器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身边现在的透光及反光材料来改变光质。玉器体积较小也正好为我们在应用现场光线时提供了方便,摆放时可以充分去适应现有光线的照射方向。在拍摄玉牌上的浅浮雕和字体款识这类难度极高的画面时,可以主观控制的光源将变得极为重要,加柔光材料的聚光灯从镜头方向照明主体几乎成了用光的唯一选择。
五、正确的曝光
正确的曝光才能保证玉器的质感以及色彩的厚实感。测光时最好用中央偏重点模式,这样测光即简单又实用,基本不需要曝光补偿。拍摄时,也使用包围曝光的模式。拍完后,可以通对观察照片的曲线图,来判断曝光的准确性。
总之,在拍摄中应照顾到整体效果,不应该为表现某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必须从整体到局部地全面考虑,那才能拥有一幅完整的作品。

珠宝玉器翡翠饰品拍摄的三大要素,珠宝玉器饰品的想要拍的好看,漂亮吸引人,有三大关键要素。
1,是背景构图
2,色彩平衡(白平衡)
3,巧用光线和曝光成相,清晰度。
这三个关键做好了,就能拍的漂亮,出色,吸引人。
下面就三点分别详细说明:
一:背景构图
玉器水晶等珠宝饰品的构图背景,不同种类的珠宝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针对不同的特性,巧妙构图布景可以体现珠宝的本身美感。

玉器类拍摄来说,因为玉器多数是绿色,白色,青色等青冷色系,拍摄时,要考虑到饰品本身的色相色彩,背景上利用有一定色彩对比的黄,暖棕等色系,比较更能体现玉器的青冷色彩感觉。玉器本身有其文化内涵,古韵的特殊性,用木质或者竹制等材质作为背景,不仅能在色彩上和玉器青冷的颜色形成反差,拍出来物品颜色更冰清,且能很好的体现玉器的文化韵味。

玉器本身温柔细腻,质地光润,在选择背景时候,背景的肌理如果能粗糙一点,能更强烈的衬托玉器的质地美感。有人说些用羊皮纸,竹简等东东,都是不错的选择,甚至一张旧凉席的肌理都很好用。大家可以巧妙利用身边的各种杂物,尝试各种不同背景拍摄出来的不同感觉。

在选择背景时候,要注意色彩反差不可以太过强烈,和玉器本身的色彩差距对比不要太大,反差过大,容易导致失真的情况,尤其是新手,选择反差过大的背景,想要拍摄的理想,在测光曝光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最好尽量避免。

相机镜头的景深,对构图成相有很重要的体现,巧妙利用景深的远近关系,能更好的突出主题,美化整张效果。

水晶饰品的拍摄构图背景:
水晶饰品本身颜色五颜六色,相对的十分鲜艳。我认为,最好最能体现水晶美感的,其实就是白色背景或单纯黑色背景,其他色彩的背景容易扰乱整张的色彩。影响主题表达,反而不好。

白色背景,不是指纯白一片的一张白纸,肌理细腻质感好的白色背景,比纯白一片的白纸更有美感,同时能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不影响主题表达,又不至过于单调。我自己本身常用的背景就是我的白色真丝背心。白色枕头……等等。还有很多白植绒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选择绒布背景时候,切记,尽量少选择黑色金丝绒作为背景,金丝绒上照片会出来很多曝光白点,成相非常不好,要在布光严格的室内摄影棚等条件下才成相好,一般的拍摄,最好尽量避免使用。

宝石钻石镶嵌类首饰拍摄:
钻石宝石的镶嵌类首饰,本身体积小,光泽度闪亮,背景上采用黑色皮质等背景效果很好。反差大,光泽度夺目,更显得高档吸引人。

当然也不排除白色背景,构图丰富的布景方式。尤其是彩色宝石镶嵌类,巧妙的利用白色和一些点缀物的搭配,结合景深的利用,会拍出很漂亮的照片。

二 色彩平衡(白平衡)
色彩的体现,对珠宝玉器类摄影十分重要,有时候色彩偏一点点,完全就失真了。色彩平衡把握比较简单,各个品牌相机的白平衡不尽相同,大家在选购相机时候,注意挑选适合的白平衡比较好。
一般来说,珠宝类摄影,选择自动,手动预测白平衡,白天,这几个白平衡方式比较好。
自动是相机自动调整色彩平衡的一个色彩模式;

手动预测白平衡是根据每次拍摄光线条件不同,进行分别测量然后设定色彩模式的一个曝光方式;

白天一般都是白天拍摄时候才会选择,拍摄出来的照片比自动要鲜艳,偏暖,饱和度高一点。
我本人习惯选择自动的白平衡模式。

相机拍摄时候,经常会有一点点偏色,色彩不一定100%准确的成相,如果能会一点photoshop的作图技巧,就可以后期处理校正一下颜色,调正比较准确的色彩。

不过前提都是尽量真实,不推荐为了漂亮,故意利用后期处理,做的美轮美奂偏色失真过头。

三:巧用光线,和曝光成相,清晰度。
这是三个问题,为了方便划分,放在一起的

分别祥细解说
巧用光线,体现晶体质地。
有人问我,为什么同样一个东西,有时候这样拍出来好通透,透明,玻璃感特别强烈,有时候拍出来感觉很不透,都是同一个东西,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其实就是光线和东西本身,还有相机角度之间的关系问题。
最好的光源,就是自然光源。任何摄影棚,拍摄光源,都是追白天日光的,当然,白天也不是全天什么时候都拍的好,有两个时间段拍摄出来才理想。
正午等,太阳直直在头顶上,光线角度直直打下来的,拍出来很难拍的理想。
比较好的拍摄时间,是上午9.30-11:00 下午2.00-4:30
(是大体时间,全国各地经纬度,日照都不太一样,大家根据自己城市的情况区别对待)在这个时间拍摄,如果光源在最外面,和拍摄物体成几十度夹角,然后再是相机,光线从后面打过来,透射过拍摄物体,拍出来的东西会很透,感觉晶体很好。
反之,你把物体平放在桌面上,相机镜头垂直往下拍,出来的效果,多半会显得不透。
有人把吊坠,手链等拿在两指之间,让光线从屋外,透过物品,镜头在屋子里面,在最黑暗处,这样拍摄,效果通透的不得了,就是巧利用光线和物体之间的投射关系。
很多时候阴天,或者拍摄时间不能迁就白天,需要室内拍摄,室内摄影相对布光要复杂一点。起码要有两-三个光源才可以拍的漂亮,真实。而且拍摄上技术难度要高的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2,曝光成相的关系
大家对曝光规律不了解,
曝光成相:曝光量越高,除了越亮之外,越会减少细节,曝光量越低,越会体现较多细节,我都是拍摄时候稍微设低一点曝光量,后期再提亮。
大家根据自己的相机情况,选择合适的曝光量,以尽量细致的体现饰品质地为原则,找到适合自己的曝光量。

3,清晰度
清晰度对体现物品很重要,尤其是珠宝本身很美的质地,如果清晰度不够的话,会丢失很多很美的质感。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像素点高,成相好的相机。设定尺寸时候,设定为最大,拍摄时候文件很大,挪进电脑里再缩小,那样就很清楚了。也有一些后期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的清晰度,大家可以使用,提高质量,更清楚更美的体现珠宝的质地美感。

很多人按快门时候,都端不稳相机,三脚架用起来又很麻烦。这里我教大家一个小窍门。找一个长宽高差距比较大的小盒子,无色透明的最好(我是用超市买的棉签盒),盒子三边不同的长度,就等于三个不同高度的三脚架,镜头搭上去来回切换,拍摄什么都足够了,换一个角度就换一下盒子的边,非常的方便。按快门时候就不会再虚了,变换又灵活,比三脚架好用的多。

浅谈如何拍好玉器曾有芷友希望我能在论坛中谈谈如何拍好芷品又因我只专类收芷玉器所以就如何拍好玉器谈以下几点体会愿与芷友共同商榷一必须要有一架500万象素以上的数码相机建议选择有专业镜头机型的如索尼它有不少中价位机型都配置的是德国蔡司专用镜头成象质量可靠佳能机型也是不错的选择二玉器拍摄不适用阳光直射拍摄也不适应灯光或用闪光灯拍摄特别是近距和微距更不宜用闪光灯三白天自然散射光下最适合拍摄玉器但要根据不同光源孛会使用光源辅助设备反光板主光和辅助光比以3比1为佳可根据不同玉器的感光在2比1至4比1之间调整反光设备可用反光板无反光板可用镜子或白纸替代四不适应用明快的亮背景拍摄也不适应选择红黄兰等色调做为背景所以拍摄玉器一定要备用几种不同的背景纸黑色背景可以说是万能背景适合于拍摄任何芷品也特别适合拍摄玉器当然如拍摄深色的墨玉碧玉等玉器则应选用浅色背景如浅灰中灰等所以灰色也是一种万能背景不同的灰色几乎适应所有芷品器皿的拍摄五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善于用光才是摄影技巧的根本光与影的精确搭配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芷友们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应该在用光上记住一般不要用正面光45度的侧光能有极好的质感和立体效果如果能应用好侧逆光和拍摄入角往往会得到惊人的效果六剩下的是后期制作了不要过多的使用制作巧门不然会失真的以上几点也仅是个人观点上论坛一是因有芷友有这方面的要求二也在抛砖引玉与芷友交流

我的60D基本设置:
一、菜单中的基本设置:
1、画质:RAW。这种格式细节更丰富,后期可随意调整白平衡、清晰度、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对片质的影响很小。后期调整软件可以选择随机附带的DPP软件,关于此软件如何使用,请参见说明书!
2、提示音:启用。声音的提醒挺好的。
3、未装储存卡释放快门:禁止。
4、图像确认:2秒。新手可以设置5秒,高手可以关闭。
5、周边光量校正:关闭,这个要根据自己的镜头来设置,我设置为关闭。包括以下很多项设置为关闭,主要是要求速度快,因为开启的调整项目越多,相机的图片处理速度越慢,不利于抓拍。
6、减轻红眼:开。目的是怕拍夜景人像的时候忘记打开。
7、闪光灯闪光:启用。快门同步:前帘同步。闪光曝光补偿:暂设正负零,根据拍摄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E-TTL II测光:评价测光。
8、曝光补偿:我感觉60D的测光稍有偏差,正常时我设置为-0.3,拍摄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9、自动亮度优化:禁用。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速度。
10、测光模式:多用评价测光,特写的拍摄采用局部测光,更精细的拍摄、逆光等特殊拍摄使用点测光、光比比较大的场景拍摄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模式需要根据拍摄的具体场景适时选择最佳的方式。
11、自定义白平衡:遇到可能出好片的场景时可以自己设置,一般的片子就别费那个劲了,留给后期调整吧。
12、白平衡偏移/包围:操作过,拍片时没有正式用过,很重要的片子用了也不错,设置偏移和包围以后,再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按下快门,就会出来几张不同白平衡的片子。不过拍完了一定要记得将此次白平衡偏移/包围的设置清除,不然你下一次的连拍会变得五花八门了。
13、色彩空间:sRGB。关于色彩空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忠告新手及中手就设置sRGB吧,设置为Adode RGB也是没有意义的,用于商业印刷的高手自然就知道怎么设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在色彩管理上,要保持相机、电脑、图像浏览和处理软件均应保持同一色彩空间,否则就会很惨。
14、照片风格:中性。我经历了“风光”、“自定义”等过程,最后还是选择了0,0,0,0的中性。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相机软件处理速度,清晰度采用批量调整,色彩等不满意的个别调整。
15、除尘数据:取消。
16、ISO自动:最高400。这个设置是为基本拍摄区准备的,我几乎不用基本拍摄区。创意拍摄区的ISO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随时拨盘设置。
17、保护图像、旋转、删除图像、打印指令、幻灯片播放都不重要,随你怎么设置。
18、显示柱状图:亮度。亮度最重要,直观、简洁。
19、实时显示功能:启用。测光定时器:30秒。自动对焦模式:实时模式。
20、自定义功能(C.Fn):按你喜欢来就是了。
我的是这样:
1、 曝光等级增量:1/3一级。
2、 ISO扩展:禁用。
3、 光圈优先模式下的闪光同步速度:1/200秒(固定)。
4、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禁用。特殊的、曝光时间超过5分钟的应该启用,降噪效果很明显。
5、 高ISO降噪功能:标准。
6、 高光色调优先:禁用。
7、 自动对焦辅助光闪光:启用。
8、 反光镜预升:禁用。
9、 快门键/自动曝光锁定按钮:0 自动对焦/自动曝光锁
10、分配SET按钮:0普通。
11、开启电源时屏幕显示状态:0启用液晶监视器显示。
12、增加图像校验数据:0禁用。
二、其他设置
1、拍摄模式:①AV档(光圈优先)。是光圈由拍摄者确定,快门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确定的一种拍摄模式。这是我最常用的模式。也建议初学者首先学习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便于自己由控制光圈和焦段的大小来达到合适的景深。
②TV档(快门优先)。由拍摄者确定快门,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确定光圈的一种拍摄模式。由自己控制快门,以便至少达到安全快门,拍摄运动物体比较好,还常用于使用闪光灯时的拍摄,在1/200秒前帘同步的时候比使用其他挡要好得多。
③P档(程序模式)。光圈和快门都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而自动决定,多用于新手在没把握的情况下采用的,会保证片子的清晰,但会缺少拍摄者的创意。使用这一模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测光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测光方式对片子的结果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多采用评价测光。
④M档(手动模式)。这是最具创意的模式,也是全手动相机的魅力所在。拍摄者可以自由设置光圈、快门、禁用闪光灯等项目,拍摄出高调、暗调等特殊的片子。M档也是夜景拍摄的最佳模式。初学者学习时,可由AV模式逐渐向M模式过渡。但也不要以为手拿单反不用M模式拍摄就没面子,很多大师也不是只用M档,优秀的片子也不都是用全手动模式拍出来的,拍摄模式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片子效果才是硬道理。
⑤A-DEP档(自动景深自动曝光)。九个对焦点同时通过对焦来检测并决定景深和经过测光来自动决定曝光量的一种拍摄模式。感觉没什么意思,景深还是由拍摄者自己决定为好。
2、驱动模式:①单拍:不用说了,采用的最多了。
②连拍:配合自动对焦模式中的AIFOCUS(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和AI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对运动物体拍摄相当有效。
③自拍/遥控:按动快门以后大概延时10秒后拍摄/使用遥控器来拍摄。
④自动延时拍摄:我设置为2秒延时,常用于上架拍摄夜景。
⑤自动定时器.连拍:按动快门以后大概延时10秒后开始连拍,张数也可设置。
3、自动对焦模式:①单次自动对焦:配合自动对焦点单点对焦、九点对焦使用。我最常用的是这种单次自动对焦和中央单点对焦。
②人工智能自动对焦:适合拍摄先定后动的物体,比如拍摄鸽子,鸽子没动的时候开始对焦,鸽子动了以后,对焦模式立即由单次自动对焦模式自动切换至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自动追踪对焦,配合了连拍,你将捕捉到鸽子起飞的精彩瞬间。
③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适合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如果你将对焦点设置为中央单点对焦,在使用单点对焦合焦后,主体运动过程中一旦脱离了中央对焦点,不管到达其他任何八个对焦点上,都会被继续捕捉并保持对焦,实际上就是九个对焦点联动持续对焦,这对运动物体的拍摄真是太好了。
4、照片风格:中性。就是0,0,0,0,目的是保持原片,调整交给后期。这个设置可根据风景、人物等不同的拍摄自行设置。如果直接出片,后期不作调整了,就应该进行自定义设置,这样出片效果会好一些。
5、白平衡:自动。因为我是RAW格式出图,所以白平衡可以后期随意调整,放在自动就可以了。如果后期不作调整了或者JPG格式出图,那还是应该根据当时拍摄的情况挑选合适的白平衡来适时设置,对重要的片子还要自定义白平衡,这样片子不会偏色。
6、ISO感光度:原则是能低则低,实在不行了,再提高。在800以内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7、曝光补偿:我总是感觉60D的测光偏亮,因此在正常日光的情况下我经常是用-0.3,这样的好处是片子不会过曝。这一点很重要,一旦过曝,后期无可救药,而增加曝光量对后期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特别对于远道拍片来说就不会有遗憾了。另外,60D的曝光补偿达到了正负5档,可谓非常宽泛,这项功能非常实用,对于逆光、晚霞以及暗调片的拍摄再方便不过了。很多新手都不太注意这项功能的使用,很可惜。M档中还可以通过设置包围曝光并配合连拍来实现一次快门连出三张不同曝光度的片子,用于HDR和成片使用,使片子的宽容度有非常大的改善。

测光方式的选择,如下:
关于如何选择测光模式:
一、先来弄明白几种测光模式的差别:
1)评价测光是EOS相机的标准测光模式,适合大部分拍摄主体。在检测被摄主体在取景器中的位置、亮度、背景、前后照明条件和其它综合照明元素后,相机为主要被摄主体设定正确的曝光。
2)局部测光对由于逆光等原因使背景比主体更亮的情况非常有效。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了取景器中央一部分面积。
3)点测光用于对拍摄主体或场景的某个特定部分进行测光。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了取景器中央较小的面积。
4)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然后平均到整个场景。
二、再来看看如何选择:
1.评价测光:大部分情况下,评价测光都可以得出基本准确的曝光值。因此它适合画面明暗比较均匀的大多数场景的拍摄。
2.局部测光:一般常用于逆光片的拍摄。
3、点测光:如果你确定不用管周围部分,则局部测光、点测光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值。这样会保持主体获得正确的曝光,背景等会过亮或者过暗,一般常用于微距、特写等拍摄。
4.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如果你确定周围部分只要稍加考虑,可以选择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样主体不是特别理想,但周围及背景也不会过分的会过亮或者过暗,有些兼顾。适合晨光、夕阳、晚霞等拍摄。
60D的64位测光系统是与7D是相同的配置,相当不错了。但是,测光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选择测光模式的时候要注意,一旦场景或者想要的效果没有那么符合测光模式的标准情况,就需要你去干预测光结果。这时候,曝光补偿就是最佳的选择,正负5档的宽域会使你很满意的。另外,拍摄实际操作过程中,后三种模式测光点的选择对测光结果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点测光时,其覆盖区域才达到4%),这一点在拍摄时一定要加以注意。
还有,评价测光模式中,半按快门就会锁定测光结果和曝光组合,后三种方式则不然,需要你按动曝光锁按钮以后才会被锁定,所以,在选择后三种测光模式的状态下再移动构图一定要先锁定,再移动构图。

㈡ 产品本身反光,应该从什么角度拍照会比较好啊

不要放在强光下就好了,不要开闪光灯

㈢ 在拍摄反光性产品时,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拍摄的

如果商品摄影,一是用大一些的柔光设备,二是调整灯光角度到反射光与镜头光轴非平行。
如果是日常拍摄,除找角度外,用杂志书本、反光板等遮挡光线,或用柔光的纸柔化光线。也可以尝试用偏振镜。

㈣ 反光体怎么拍

玻璃制品的折射光可用偏振镜滤除。

没的话去买一个。

拍摄的基本要点是布光,不同的光源性质,不同的投射方向会对拍摄主题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点在金属制品,玻璃器具上表现尤为明显。
最好能使用光斑及投射效果主要依靠运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柔光罩,蜂巢,或反光板来控制。

拍摄这些物品时要注意:一,拍摄环境应尽量选择周围空间宽阔,环境反射光较弱的地方,不然摄影灯的光线同样会被墙体等周围物质反射到拍摄主体上,影响和阻碍不光效果。
二,高反光物体会将周围的环境清晰的镜面反射出来,一定不要让三脚架,相机或其他物体出现在拍摄体上。

如果拍摄物件较小,建议你购买一个柔光棚,或按自己需要在周围进行适当遮挡。

如果想让拍摄体有透明感,一定不要把平光作为主光,建议使用逆光,侧逆光或底光,尤其是底光,效果甚好。

㈤ 反光的产品,如何拍照片呀

反射型被摄体,这是非常难拍的一种产品,像玻璃、不锈钢产品等属于此类。反射型被摄体表面光洁度均高。它们都能将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照射光反射回去。又因光可鉴人,大部分此类被摄体都能将周围的物体清晰或模糊地映照在表面上。此点是它与吸收型被摄体的典型区别(传导型被摄体表面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映照出物像,且明度低于反射型被摄体)。光洁度越高,造型越简单、流畅的反射型被摄体越难拍摄。像这种不锈钢产品摄影,在网络上已被搜过多次了。一为布光不易,稍有不慎或条件达不到,往往会出现明显的不均匀。二为被摄体表面有可能将周围的物体,包括灯具、三脚架、相机都映照进去。造型复杂、多面、多棱、多角的被摄体,又往往会形成极大的叨暗反差,并出现多而杂乱的耀斑。全反射型此类被摄体光洁度极高,均为镜面。因此,可以对入射光形成全反射,并能鲜明地反映出周围的物体。它们多为银器、不锈钢器皿、电镀用品、镀银玻璃、极亮的抛光塑料等。
拍摄这些被摄体的最佳办法是使用隔离罩,即用白色的纤维品或半透明的描图纸把被摄体整体包围起来,然后在罩外用闪光灯作均匀布光。这样使整个隔离罩成为一个整体的大面积的光源,由于光被隔离罩扩散,成为间接光源,光性柔、散、均匀。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可依靠隔离罩外光的强弱来控制。使用隔离罩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杂乱的影纹,控制耀斑和外部物体可能形成对影像的干扰。现在有专门制作的罩可以用,不用摄影师自己搭了,进行产品摄影很是方便。在无隔离罩的情况下,可使用扩散棚和反光器具,但此时要格外注意避免将拍摄环境周围的杂物、杂光映照在被摄体表面。全反射型布光关键是光性软、弱、均,光源面积大和间接照明。像这张高压锅摄影作品,在网络图片上已被搜索无数次了。半反射型这类被摄体表面的光洁度不如全反射型高。但表面光亮,仍有一定的反映周围物体的能力。像光滑的塑料、一定光洁度的金属、蜡克抛光的木器,半隔离布光法都能模糊地映照物像。光亮的皮革、绸缎虽无此能力,但却可以形成明亮的耀斑。这些被摄体,因以上两点均比全反射型弱,所以布光也稍易,但光性、发光面积均与前者相似。光源可使用柔光罩、雾灯,或在大扩散棚外用泛光灯间接照明。不论是全反射型还是半反射型,在布光时均需将被摄体与环境隔离,以防周围物体和杂光映照出影像和出现不愉快的光斑。反射型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和耀斑的控制,既是难点,又是强化质感不可缺少的特征,过则影像花乱,不足则无质感。反射型被摄体由于光洁度高,形成镜面,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不同环境色和明度的影响下,极容易呈现出不同的影调。这就要求在广告摄影布光中,既不改变被摄体表面的正常的色调和明度,又要控制耀斑的恰当面积,并适度配合黑、灰块面来强化立体感和质感

㈥ 产品拍摄怎样避免镜面反光

产品拍摄避免镜面反光的方法如下:

1、调整光源;将光源放在角度系外,光源放在角度系外,光源放在角度系外,光线总是从反射面以与入射角相同的角度反射出来,因此能够很容易地确定相机和光源位置的角度系。

2、在镜头前面加偏振镜,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仍会平行地向一个方向反射出来,用以消去反光。

3、注意角度系;要有长焦镜头,其次是微距,长焦可以压缩空间,拍出来的商品也会比广角的大,因为广角放大要截图,损失像素;使用长焦更容易获得小角度系,对光源位置的要求减弱。

4、使用偏光镜片,需要注意的是口径大小需要和镜头配套。

5、调整拍摄角度,如果没有室内摄影用的柔光箱的话就尽量找一个有阴影而光线又不是很暗的地方拍摄,比如中午时候居家阳台的一角或者是在阴天的室外拍摄,可以避免镜面反光。

(6)拍摄反光性产品从哪个角度扩展阅读:

避免镜面反光注意事项: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位于物体异侧的虚像;

镜面反射是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时,反射到光滑的镜面,又以平行光线出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角度和入射角相等,唯一的区别是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比较平,因而光束比较统一而且反射方向比较一致,漫反射的反射平面,高低不平导致反射光的光束也杂乱无章,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避免镜面反光。

㈦ 反光的物体如何拍照

在拍摄带有反光表面的物体时,切记不要让相机的机位与光源处于同一角度。拍摄反光物体的诀窍是使用比较大型的光源,并且把它放置在与相机机位相对的位置。

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使用一盏摄影棚闪光灯和一个大号柔光箱,当然你也可以使用一些小型设备,并且以更便宜的方式进行拍摄,比如准备好一些白色纸板、一个独立式闪光灯和引闪器。还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以及改变光源的位置,来调整画面的整体效果。

拓展资料:

反光物体主要有银器、电镀制品和搪瓷制品等,它的*特点是对光线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它一般不会出现柔和的明暗过渡现象。

反光物体布光一般采用经过散射的大面积光源。布光的关键是把握好光源的外形和照明位置,反光物体的高光部分会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光源的形状。由于反光物体容易缺少丰富的明暗层次变化,所以,可将一些灰色或深黑色的反光板或吸光板放置在这类物体旁,让物体反射出这些色块,以增添物体的厚实感,改善表现效果。

对形状和体积特别复杂的反光物体,布光时需要采取复杂的措施,常用的是“包围法布光”。“包围法布光”是指除了照相机镜头开孔之外,用一个亮棚将被摄物体包围起来,然后再在亮棚的外边进行布光。

“包围法布光”所用的亮棚可以用白纸或白色织物做成,用透明的支架,如有机玻璃棒或尼龙绳等加以固定。用“包围法布光”时亮棚的设计布置是多样的,但有一点应明确,反光物体会像镜子一样毫不保留地将周围的一切反射回去,亮棚稍有缺陷,就会在被摄物体上显示出来。

参考资料:成都商报,反光物体拍摄技巧

㈧ 拍摄玻璃产品,反光问题怎么解决,求讨论

一是镜头上安装一个偏振镜片,二是注意一下拍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