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开个小超市,产品如何定价
一、可以参考大超市、参考竞争对手、或者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价格分割、价格非整数法以及价格分层法来定价。
二、定价的方法:
1.参考大超市:可以去大超市用手机记下大超市里你要了解的商品的价格,用手机录屏会更快一些。看您目前的进度,应该是还没有正式进货吧?通过这波调查也可以对自己店内的商品进行一个粗略的规划,了解超市都主打哪些商品,思考差异点在哪里。如果还没有买收银系统,给您支个小妙招,用千帆掌柜收银系统的手机版本,在超市边扫描边边录入商品价格,回去之后,商品条码、名称和价格你都有了,可以在系统内直接修改价格,筛选您打算卖的商品即可。指的注意的是,大超市和小超市定位不同,价格也会略有不同,一般社区超市的价格会略高于大超市的价格。
2.参考竞争对手:小超市的对手主要是你隔壁商店的或者离你很近的小超市,怎么了解他们的价格呢,一般同行之间认识的,又不好意思进人家店看人家价格啊,多找几个对方不认识的亲戚或朋友去吧,不用全部都记下人家的商品.
3.其他类的价格
1)食品类一般杂牌的百分之30的毛利就可以,名牌类的参考大小超市起先了解到的价格。
2)其他类别的就不具体说了跟食品类差不多,都是以大小超市的价格作为参考。
3)重点说说百货类的定价,百货类价格大家的区别较大,因为百货类的单个的品种生产厂家都较多,价格无从比较。如,一个毛巾,批发市场里就有同款式的就有十几个厂家在生产,而且百货类基本没有名牌和杂牌的区别,有的只是外观上质量上的区别,所以一个毛巾你卖6块能卖,卖7块能卖,卖9块也是能卖的,那就得掌握一个度了,比如,百货类一般毛利都是百分之80左右,比如你进4.5元的一般卖到7.5元到9元都可以。定价时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便宜的更便宜,贵的更贵。以毛巾为例,毛巾肯定有质量上的区别,批发的时候上百个品种供你选择,比如你进了2.5的,2.8的,3.5的,6的,8元的这几种,卖多钱呢,2.5的卖3.5,2.8的卖4.5,这是便宜的更便宜,3.5的卖7,3.8的可以卖8.5或9,这是贵的更贵。这么做呢,主要是用低价格的吸引住重实惠的顾客以促进成交,用高价格的吸引住重质量不怎么在乎价格的顾客以提高利润,这是因为顾客的消费心理。
三、四个定价技巧
1、依据需求价格弹性定价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价格的变动,当某商品的需求属于富有弹性时,例如可口可乐,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提升销量,薄利多销;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例如一些日用品,可以抬高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2、依据价格分割定价
这个是一种定价心理策略,最终的一个结果让顾客“感觉实惠”,茶叶每公斤10元报成每50克0.5元,大米每吨1000元报成每公斤1元等等。巴黎地铁的广告是:“只需付30法郎,就有200万旅客能看到您的广告。”这就是分割定价的魅力所在。
3、价格非整数法和弧形数字法
非整数法是一种极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价格,这种策略的出发点是认为消费者在心理上总是存在零头价格比整数价格低的感觉,此种定价在市面上是较为常见的。另外,弧形数字法,带有弧形线条的数字,如6、8、10顾客更愿意接受;而不带有弧形线条的数字,如1、4、7等相比较而言受欢迎程度就低很多。
4、分级法
定价时要考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低档商品适合低收入者的需要,价格要偏低,这部分人较多,商品要多进一些。高档货适合收入比较高的人群,定价高,进货数量少。有些在市场上罕见的商品,定价不封顶,因为对有些人来说,只要是他喜欢的,价格再高他也会购买的。
Ⅱ 为什么很多商品要统一零售价
统一零售价不能自定价格销售,稳定市场价格。必须保证各个通路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产品才能很好地流动。厂家的定价原则是:零售商毛利>分销商毛利>总经销商毛利>品牌制造商毛利,同时兼顾当地市场的同类产品竞争情况作为参考依据。
一般商品的建议零售价与实际销售价格相近,但更多情况是实际价格远远低于建议零售价。这一特殊价格出现之初的本意是避免商家擅自抬高商品零售价格,用以维护产品的品牌形象,也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参照价格,它的制定属于一种提议性质的企业行为。
(2)如何让零售价格统一扩展阅读
代理商或者销售商和生产厂商协商、签约、例行法力程序后,产品和服务享有特权,那么代理商或者销售商所持有的产品和服务再和消费者交易的过程中,代理商或者销售商要谋取一定的利润,这利润涵盖代理商或者销售商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所支付的“成本费用”;
和劳动,那么这个产品在出厂的价格上提高一部分,调整的空间就是代理商或者销售商获得利润。这种卖给最终消费者把成本和销售利润算在一起的价格就是“零售价”。
Ⅲ 我想去菜市场卖青菜,但不知道怎么定价也没认识有卖菜的人,怎样才能定的价格和别人的一样
可以先装做是顾客去考察下,这就是一个比较花时间的方法。选择同一家门市进货,然后按照上浮100%的价格进行出售定价。进货渠道货比三家之后,再按照上浮100%的价格进行出售定价,让其他人根据你的价格定价。
菜市场指一区域内用于销售蔬菜、瓜果、水产品、禽蛋、肉类及其制品、粮食及其制品、豆制品、熟食、调味品、土特产等各类农产品和食品的以零售经营为主的固定场所。
菜市场,即农贸市场,是指在城乡设立的可以进行自由买卖农副产品的市场。如今的农贸自由市场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产物。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农村和城市恢复了曾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的农贸自由市场。饱受短缺经济困扰和国营菜店冷落的老百姓,以一种欣喜的心情接受农贸自由市场的到来。在农贸自由市场上,可以买到新鲜的农副产品,允许顾客自己挑选偏好的农副产品,可以议价;在摊贩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价格可以随行就市。
随着农贸自由市场在全国的发展,很快就把国营的蔬菜店和副食店挤垮了。菜市场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作为城乡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它也具有社会性和很强的公益性。
就其社会地位而言,菜市场与其他商业业态的功能相比,社会价值的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政府通常将其作为“民生工程”、“再就业工程”、“三农问题”等工作的平台,以此促进城市发展,展示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
Ⅳ 同一产品,在不同消费水平区域怎么做到零售价统一
按照消费水平中高的统一定价,
允许消费水平低的经常搞满减满赠等促销活动,
Ⅳ 怎么能让门店与网店价格统一呢
有赞零售的商品通可实现一键上架到门店销售。同时,总部可授权门店定价或使用统一售价。可以先去官网试用下的,反正是免费试用。
Ⅵ 中国什么东西统一零售价答案
全国统一零售价的应该是火车票和飞机票。
资料扩展:
生产商不给产品定出统一零售价的原因:
除了运营成本的理由,不传统企业生产商其实还有更痛心的理由,表面上看是经营成本(场地、商圈租金、运输成本等)决定零售价格,但现实生活中,其实是渠道问题;如果深挖零售行业的内幕,我们会发现像你提到的牛奶也好,其他品类也好,价格的掌控权其实不在生产商,而是在终端,尤其是KA大卖场,基本上价格是由促销(业务代表)和科长私下就可以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资做不起来,在中国做零售不是翻翻几本MBA,请几个牛X的咨询公司就能搞定的事,要研究市场,还是要深入一线。
那么生产商不给出统一价,原因其实是有的,但即使有统一的市场指导价,一放到市场,还是市场说话。具个普遍的例子,典型像京东,很多开始做3C的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我的价格都这么低了,京东还比我低,难道他拿货价比我还低,其实有些京东是有拿货优势,但有些未必;但京东之所以能给出低价,是因为传统供货体系里有一个叫返点的东西。
为了激励渠道,生产商往往会选择一个方式,就是给予优质的销售渠道一定的返点;举个例子,也就是原本供应商A给渠道B100元每件,结果B不到一周帮A卖了一万件,而上个季度,A在另一个10多年渠道伙伴C也才卖了100件;这个时候为了鼓励这种现象,A就适当给予B返回10万元货款,以做奖励,也就是说B的拿货价事实上是90元;
而在传统渠道这种现象更为复杂,一般会增加多一个业务代表D,A给予的奖励是给D的,而D在私底下跟C分成;这就为什么你会发现在一些卖场,为什么XX牌子的牛奶可以卖得那么低,而那个地段却是消费水平极高的黄金商圈;
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生产商不想去给产品统一零售价,只要是做自己做品牌的朋友都知道,你生产一个东西,开一个模要多少钱,要用多少条生产线,每条线上要请多少个工人,甚至水电费要多少等等都要算得一清二楚,怎么可能允许市场上有众多不同定价的东西?合理的解释就是上面提到的,他们控制不了,不是不想控制。
其实还应该增加多一个问题,就是生产商如何制定及控制你的渠道统一价格,这个问题相信很多零售业都会很感兴趣。
Ⅶ 怎么可以让一个市场的销售价格统一大家都可以赚到钱,顾客可以得到实惠
这个基本是不可能的。除非大家达成协议或组建价格联盟,但由于都是相互竞争,矛盾重重,往往这种协议或联盟很脆弱。其实这就是市场竞争的弊端:竞争的无序性
Ⅷ 一般零售药店如何定价
1成本加利润定价法
比如,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是50元,你想要30%~40%的利润,定价时就要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加30%(即至少65元出售)。然后再根据品牌的影响力、参考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消费者对你的商品的认知度,最后做出一个定价。这样定出来的价格,既能获得利润,又能在市场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还能让顾客对你的价格有认知度。
2目标利润定价法
这个方法首先要考虑你的预期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商品出来以后,你预期要赚多少钱,然后根据目标利润将成本控制在某个范围之内。比如说,你的商品准备卖100元,目标利润是50元,那么你就要想办法将相关成本控制在50元以内,这就是所谓的目标利润定价法。
3需求导向定价法
这种方法是以顾客的需求为着眼点,分析顾客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接受你的价格。比如,顾客能接受的价格大概是20元以内,超过30元就很难卖,那么就把价格定在30元以内,如果超过50元顾客很难接受,就卖48元。在目标消费群体当中,根据顾客的年龄、收入、购买习惯以及他对价格的认知度、敏感度等做一个需求导向的调查,分析顾客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之内做定价。
4竞争导向定价法
这个方法要关注竞争对手如何定价。在定价时可以保持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相差无几,也可以比竞争对手的价格高一点或低一些。如果你的品牌、品质、推广能力和渠道都比竞争对手强,那么可以定得比他高。如果你的品牌价值、推广能力、运作市场的能力和顾客群的购买力都不如对手有优势,这时,你的定价就要比他的低。
Ⅸ 淘宝店调价时把一口价和零售价改成一样怎么办
摘要 可以修改一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