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价格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1均衡价格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
2长期自然价格理论
3如何解释生产成本与价格的偏离问题
我们可以把企业的利润写为:利润=(价格-平均总成本)×产量,这一公式表明,当且仅当商品的价格等于生产那种商品的平均总成本,一个正在经营的企业才有零利润。
如果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利润是正的,就会鼓励新企业的进入,如果价格小于平均总成本,利润是负的,这就会鼓励原有的企业退出,只有当价格与平均总成本相等时,进入与退出的过程才结束,这就是长期自然价格理论又叫做生产成本理论。
拓展资料:
纯粹的竞争性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的支持价格、限制价格、税收和补贴等,我们可以运用均衡价格理论评价它们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经济学中,用以分析考察经济中若干变量之间的关系 ,以解释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概念或分析方法。
在供求论中,均衡指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使买卖双方都满意并愿意接受和保持下去的状态,一种不再变动或没有必要再变动的状态。
S 是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D是需求曲线。竖轴表示价格( P ),横轴表示数量(Q)。当价格为 P2 时 ,生产者愿意提供较多商品,而消费者仅愿意购买较少商品,供给超过需求,这时,价格必然下降 , 生产者也不得不缩减生产。
当价格为 P3 时,生均衡产者愿意提供较少商品,而消费者愿购买较多商品 ,求过于供;这时,价格必然上升,生产者扩大生产。
当价格为P1时,供给和需求相等,表现为两曲线上相交的点E。E即为均衡点,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接受并愿保持此水平上的价格(P1)与数量(Q1)。
均衡可以分为稳定 均衡和不稳定均衡 。
如果均衡体系受到外力干扰离开均衡点,经过一段变动又回到原来的均衡位置,这种均衡称为稳定均衡;否则,称为不稳定均衡。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是均衡概念的较早引入者和均衡分析方法的创立者。马歇尔运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研究价格,建立了均衡价格论。
他主要考察了单个市场上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或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
B. 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价格由市场需求决定,比如
恒大冰泉
以前卖几十块钱一瓶,但没人这么傻去买这单,所以它卖不出去现在就卖两块钱了,所以没人有这个需求你的产品就卖不掉也就影响到了你的价格。
C. 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例如汽车的价格高,自行车价格低。价格不管怎样变化,总会围绕着价值的轴。
2、供求影响价格。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价格下跌;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商品价格上涨
3、国家政策影响价格。即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强行规定价格。当商品价格过高时,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政府会采取最高限价,例如药品价格。最高限价一般低于均衡价格。如图,P0是均衡价格,P2为最高限价。
4、消费心理影响商品价格。当消费者受攀比和从众心理影响时,商品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这是销售者可以成绩提价。房价的炒作便是这样。受求实心理影响,则商品不容易卖高价钱。
5、地域条件、天气、生产条件等等也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例如,各种节日前,鸡蛋的价格会上涨;节后又趋于正常。
(3)什么决定价格扩展阅读:
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
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因此,价格矛盾地同时由供给与需求以及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
D. 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商品的价格是由成本、供需、效率和信息来决定的。
这4个因素,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价格的高低。
第1个影响价格的因素,就是成本。成本越高的东西,价格就会越高。生产成本,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而降低,价格也就会随之降低。
举个例子:
法国皇帝拿破仑招待客人,用得都是非常精美的银质餐具。而他自己,却只用铝制的餐具。你知道,银可比铝值钱多了。很多人认为拿破仑用铝制餐具是因为他低调朴素,其实恰恰相反。
在那个时代,用铝制的餐具,是身份高贵的象征。因为铝的炼制成本极高,铝制餐具非常罕见,所以价格昂贵,甚至比黄金还贵。
而现在,炼铝的技术突飞猛进,铝也就变得非常便宜。而因为金属银本身的稀缺性,银的价值,就大大超过了铝。所以,成本,影响着价格。而科技,改变着成本。
第2个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供需关系。
我举个例子:
中秋节的月饼几百元一盒,节一过完,没有了需求,月饼价格立刻大幅缩水。平常白菜2元一斤,过年的时候,因为供给变少,白菜变成5元一斤。年一过完,供给恢复正常,白菜又降到2元一斤。
假设一件物品,只生产10件。如果市场上,只有10个人需要,供需平衡,每个人都可以买得到。如果市场上,有100个人需要,物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如果市场上,有1000个人需要,物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得更高。
供给稀缺,需求旺盛。这时价格就会上升。
所以,卖一种需求很旺盛,但是供给很稀缺的商品,就会比较赚钱。
比如,房子。盖房子,有非常高的科技含量吗?没有。
但是,上海中环以内的房子,就这么多,但是价格却非常贵。
中环、内环和外环,从盖房子的角度来说,盖房的成本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不同位置的房子能卖出不同的价格呢?是因为大家都想去市中心,需求非常旺盛,而中心地段的房源供给却很少。供给稀缺,需求旺盛,价格就会非常昂贵。这是第2个影响价格的因素,供需关系。
第3个影响价格的因素,是效率。
润米商城在卖小洞茶,销量很好,但其实并不算贵。
为什么呢?因为效率高。
我们直接从供应链源头拿到茶叶,没有开线下门店,没有请售货员,更没有砸广告,缩减了许多中间环节。
这就是用效率,降低了价格。
同样的需求,同样的生产成本,但是运营效率不一样,价格就会不同。
为什么互联网上有些东西品质不错,性价比很高?那是因为在互联网上卖东西,效率更高,所以价格就会更便宜。
这是第3个影响价格的因素,效率。
第4个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信息。
你去批发市场买一件东西,通常情况下,售货员会上下打量你一眼,然后给你报价。
然后,你们会开始讨价还价。
最终,每个人买到这件物品的价格,可能是不一样的。
换你妈去买,几乎一定比你买到的价格更便宜。
为什么?因为信息不对称。
当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就会有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什么意思?就是你的心理价位和卖家的成本之间,是存在一定空间的。
假如物品的进货价是5元钱,然后你觉得这东西花20元钱,你都愿意买。
而对于卖家来说,20元他能卖掉,但6元理论上他也愿意卖。
最后以什么价格卖出,就看你们俩讨价还价的能力。
如果卖家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强,最后15元卖给你了。
你觉得还不错,比想象中便宜一点。这时你就占有了5元的消费者剩余。
而如果你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强,最后你8元钱买走,你就占有了12元的消费者剩余。
双方通过不断讨价还价,试探对方的底线,最终确定成交的价格。
所以,价格的高低,还和双方的信息差有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作用主要有:
1、价格是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指示器
借助于价格,可以不断地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调节资源的配置方向,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在市场上,借助于价格,可以直接向企业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各企业根据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经营。与此同时,价格的水平又决定着价值的实现程度 ,是市场上商品销售状况的重要标志。
2、价格水平与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 在消费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而当市场上这种商品的价格过高时,消费者也就可能作出少买或不买这种商品,或者购买其他商品替代这种商品的决定。因此,价格水平的变动起着改变消费者需求量、需求方向 ,以及需求结构的作用。
3、价格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价格所显示的供求关系变化的信号系统,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信息。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幅度预示着这种商品有缺口时,国家就可以利用利率、工资、税收等经济杠杆,鼓励和诱导这种商品生产规模的增加或缩减,从而调节商品的供求平衡。
价格还为国家调节和控制那些只靠市场力量无法使供求趋于平衡的商品生产提供了信息,使国家能够较为准确地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市场自发调节带来的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或减少经济运行过程的不稳定因素,使市场供求大体趋于平衡。
E. 经济学问题:商品的价格由什么决定
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在经济学及营商的过程中,价格是一项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为商品、服务及资产所订立的价值数字。在微观经济学之中,资源在需求和供应者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中,价格是重要的变数之一。
在现代市场经济学中,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互相影响、平衡产生的;在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格是对商品的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事实上,这两种说法辩证地存在,共同在生产活动中起作用。
(5)什么决定价格扩展阅读:
价格的作用
1、价格是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指示器
借助于价格,可以不断地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调节资源的配置方向,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在市场上,借助于价格,可以直接向企业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各企业根据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经营。
2、价格水平与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 在消费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而当市场上这种商品的价格过高时,消费者也就可能作出少买或不买这种商品,或者购买其他商品替代这种商品的决定。
3、价格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价格所显示的供求关系变化的信号系统,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信息。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幅度预示着这种商品有缺口时,国家就可以利用利率、工资、税收等经济杠杆,鼓励和诱导这种商品生产规模的增加或缩减,从而调节商品的供求平衡。
F. 什么决定价格
因为决定价格的不是成本,而是需求,需要的人越多,需求量越大,那么价格自然可以卖得越高。还是拿苹果手机来说,因为苹果手机的需求量大,所以可以定很高的价格,而且还都能卖出去。
现实就是这样,很多东西假如我们深入思考的话,日思夜想的话,总会有一些开悟。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富人成功是因为思维方式不一样吧,从思想上改变后,带来的可能就是行为的改变,后面自然就是结果的不同。
G. 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商品价值和市场调控
货币发行量也会影响
H. 价格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在经济学的角度上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8
I. 商品的价格主要由什么来决定
商品的价格一般是由其内在价值所决定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实际中一种商品的定价是由其内在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来确定。
但这不是绝对的。还有商品的供求关系、质量、品牌及公众对商品的认知度都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
拓展资料:
价格由哪些因素决定
影响商品实际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成本与销售量影响
产品成本是定价的最低经济界限。按量本利盈亏分析法,一定时期内总的价格水平必须超过盈亏平衡点的产销数量,这时候才有利润。
只有在市场情况恶劣的情况下,作为短期权宜之计,可以把售价降到比变动成本稍高一点卖出。在实际工作中,产品的价格是按成本、利润来制定的。成本又可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产品的价格有时是由总成本决定的,有时又仅由变动成本决定。成本有时又分为社会平均成本和企业个别成本。就社会同类产品市场价格而言,主要的是受社会平均成本影响。
在竞争很充分的情况下,企业个别成本高于或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对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大。产品定价时,不应将成本孤立地对待,而应同产量、销量、资金周转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成本因素还要与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2.需求关系影响
产品价格除受成本影响外,还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即受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的影响。当商品的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应高一些;
当商品的市场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应低一些。反过来,价格变动影响市场需求总量,从而影响销售量,进而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
因此,企业制定价格就必须了解价格变动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程度。反映这种影响程度的一个指标就是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系数。
3.政策影响
这对产品的定价的影响表现在许多的方面。例如国家的价格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定价。
4.竞争因素影响
虽然企业在现代经营活动中一般采用非价格竞争,即相对稳定的商品价格,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供服务、加强销售和推广方式来增强竞争力,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竞争对手的价格。市场竞争也是影响价格制定的重要因素。
根据竞争的程度不同,企业定价策略会有所不同。按照市场竞争程度,可以分为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三种情况。
J. 长期中的价格水平是由什么决定的
长期中的价格水平是由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根据对比的不同时期,可分为各个时期商品价格同某一固定时期商品价格对比的定基价格指数;各个时期商品价格同它前一时期商品价格对比的环比价格指数;用报告期某一时点商品价格同过去某一时点商品价格对比的时点价格指数。
变动
由于价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价格水平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其中反映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变动,是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生产性因素。同时,影响商品价格形成的其他各种因素也以不同的方式对价格水平起作用,但它们的作用范围及特点有所不同。
如币值的变化,一般会对所有商品价格都产生影响;个别商品的价值量或供求关系的变化,只对该商品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国家政策则会因其内容或具体变更的不同,而对个别商品价格或对所有商品价格发生影响。
各种不同商品的价格或处于流通不同环节上的同类商品价格,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往往会带来横向或纵向的连锁反应。这种反应,有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因素抵消;有的则会在价格水平上明显地表现出来。
各种商品价格变动的不平衡,引起它们之间价格比例关系发生变化。当各类商品中的价格上升部分与价格下降部分不能相互抵消时,就会导致社会价格总水平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