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价格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和探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价格理论,中国逐步建立起价格经济学。它是一门年轻的正在发展和完善的学科。价格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对各国价格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学科,如外国价格管理制度,或进而划分为苏联东欧国家价格管理制度、西方国家价格管理制度等。
‘贰’ 价格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价格经济学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才可防止盲目性,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协调价格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有的放矢地不断探索价格运动中的新问题;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才可防止片面性,做到综合分析并统筹兼顾;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才可防止割裂性,做到系统地、发展地把握价格运动的来龙去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可防止一般化,提高对价格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度与精度。
‘叁’ 西方经济学中有哪些定价
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是构成商品的因素之一,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价格的职能有:
(1)标度职能。
即价格所具有的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标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而货币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的外部表现形式。货币的价值尺度的作用是借助价格来实现的,价格承担了表现社会劳动耗费的职能,成为从观念上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货币标记。
(2)调节职能。
即价格所具有的调整经济关系、调节经济活动的功能。由于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经常存在不相一致的情况,价格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引起交换双方利益关系的转换,因而使价格成为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和经济杠杆。
(3)信息职能。
即价格变动可以向人们传递市场信息,反映供求关系变化状况,引导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价格的信息职能,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形成的,是市场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肆’ 价格经济学的简单介绍
现代的价格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 、正在发展和完善的学科。价格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价格形成规律、价格变化规律、比价和差价以及怎样运用价格杠杆为生产经营服务等。商品价值虽然创造于生产过程,却要通过交换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它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市场供求各项因素的制约,因而商品价格很难同价值完全绝对一致,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因此需要认识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阐明在交换中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与相偏离的运动的规律性。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商品价格相互之间具有系列衔接关系,既有纵向联系的差价关系,又有横向联系的比价关系。价格运动不仅会发生水平的变化,还将引起种种连锁反应。要认识这种关系,须研究适合于计划商品经济的合理的价格体系。探索价格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价格运动的规律性,以便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为生产经营服务,从而使价格经济学研究对象同研究目的统一起来。
‘伍’ 价格的经济学意义有哪些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价值与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值决定价格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供给与需求
当供不应求时,销售者趁机提价,价格上升,这就是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购买者持币待购,价格下降,这就是买方市场。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来决定要不要购买。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A.在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则需求量此少彼多;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则需求量此多彼少。
B.在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它们就是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需求量此少彼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则需求量此多彼多。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不仅对生活(需求)产生影响,而且对生产(供给)也会产生影响。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生产。(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陆’ 经济学类包括哪些专业
经济学是一个学科门类,下面包括两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
应用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等。但在本科专业中一般是设置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等专业,其他一般在研究生期间开设。
(6)价格经济学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经济学核心思想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把握、运用经济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最大限度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学核心规律
经济学核心规律是由经济活动中最深层次的本质展开来的经济活动的内在必然联系,决定支配经济活动中其他层次的规律。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价值规律而非价格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价值规律而非价格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
以经济为中心是以再生生产力为中心而非以钱为中心,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再生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民创新能力的发展而非GDP数字增长。
从现象看经济发展是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从本质看经济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不仅是高楼林立,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应落实为社会资源可再生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与人民生活状况确实改善。
改革开放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进一步提高、再进一步提高“先进生产力”——再生生产力。
三、经济学基本原理
经济学基本原理是作为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公理、由科学的经济学公理推导出来的经济学定理。不同的经济学范式有不同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但只有科学的经济学才有经济学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一般均衡论,对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对称平衡论。对称平衡论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
四、经济学的对象
经济学的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社会经济发展是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因此主体创造、转化、实现价值过程中主客体的对称关系,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规律,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规律。
‘柒’ 经济学关于价格的描述,有哪些论点包括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供给学派,新古典经济学,实验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反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他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供给学派:价格受供给的影响,总是围绕价值呈现周期性波动
‘捌’ 经济学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分别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利润也称净利润或净收益,用字母p表示。
以W代表商品价值,k代表成本,以p代表利润,则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企业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形式。产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v部分转化为生产成本,m部分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社会主义利润的具体形式有:实现利润,即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各项费用支出的余款;上缴利润,即按规定上缴给国家财政部门的利润;税后利润,即企业实现利润按国家规定上缴一定比例后留归企业的部分等等。(8)价格经济学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企业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形式。产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v部分转化为生产成本,m部分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社会主义利润的具体形式有:实现利润,即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各项费用支出的余款;上缴利润,即按规定上缴给国家财政部门的利润;税后利润,即企业实现利润按国家规定上缴一定比例后留归企业的部分等等。
社会主义利润与资本主义利润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用于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是社会主义积累和社会消费基金的主要来源,也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经济利润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性竞争市场有着特别的用途,正数的利润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增加竞争并将市场均衡价格推低,把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排除在市场以外,达到长期均衡。
相反,负数的经济利润能将市场原有的部分企业淘汰,因为供给减少的缘故,市场均衡价格会被推高,同样地达到长期均衡。两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利润在各个厂商消失,厂商的总收入相等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玖’ 经济学中的价格和营销学中的价格有什么不同
经济学中的理论价格和实际生活中的价格不同。理论上,价格是商品的货币表现,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实现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形成价格规律。研究理论价格,主要是为国家制定商品的价格政策提供依据,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应从营销学的角度出发,价格是企业与消费者双方供需力量调和的结果,企业定价、调价主要遵循价值规律,但更重要的是看消费者对价格的反应、市场供求、竞争状况、国家政策等现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