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债券价格的计算题
某债券票面价格1000元,两年期的,现在市场利率是4%,预计一年后市场利率是6%,现在卖债券卖多少钱?
答案是979.6806967。
如果投资债券,两年后收获是1000+40+40=1080元
所以设债券现价为x则有x(1+4%)(1+6%)=1080
如果债券价格小于979.6806967则投资债券优于投资利率市场,如果债券价格大于979.6806967投资利率市场优于投资债券。
债券市场价格的计算:
从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M1+r×N—P]/P×n可得债券价格P的计算公式P=M1+r×N/1+R×n其中_是债券的面值_为债券的票面利率N为债券的期限n为待偿期_为买方的获利预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数。那么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偿期、票面利率、转让时的收益率。
一般而言,债券的票面价值是不变的;而其市价是不断变动的。债券市价变动一般有一个最高限度,即债券的到期偿付额。
拓展资料:
一、影响债券市价的因素主要有
1.债券名义利率,也就是债券的票面利率。
2.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如果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于债券票面利率,人们就会把投资转
入储蓄;反之则购买债券。
3.债券持有期限。期限越长,其价格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债券面值。债券面值的大小决定债券最终偿还额的多少。
债券利率计算方式。以复利计算的价格一般高于以单利计算的价格。
二、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指债券原始投资者购人债券时应支付的市场价格,它与债券的面
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理论上,债券发行价格是债券的面值和要支付的年利息按发行
当时的市场利率折现所得到的现值。
债券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的价格。理论上,债券的面值就是它的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发行者的种种考虑或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利息率的变化,债券的市场价格常常脱离它的面值,有时高于面值,有时低于面值。也就是说,债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价格却是经常变化的。发行者计息还本,是以债券的面值为依据,而不是以其价格为依据的。债券价格主要分为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
② 债券发行的价格是怎么算的
发行价格就是把未来所有现金流按市场利率折现。
每年息票=1000万*6%=60万
发行价格=60/(1+5%)^1+60/(1+5%)^2+60/(1+5%)^3+60/(1+5%)^4+60/(1+5%)^5+1000/(1+5%)^5 = 1043.2948万元,即10,432,948元
你好
③ 如何计算债券价格请列出计算过程。先谢过!
票面收益率=债券年利息/债券面额*100%
贴现值= 1年后的货币数量 / (1+r)
债券的现值如何计算?
假如你用一笔钱购买了一张n年后偿还的债券,它每年给你带来得利息收入为I1,I2,I3
④ 债券发行价格计算例题
债券的价格是由面值、票息率、偿还期和市场利率共同决定的。
零息债券的现金流非常简单,只有现在购买债券支付的价格P和未来债券到期时收到的本金FV。
P = FV / (1+y)^T
上述公式中,y为利率,T为期限。
例如,一张票面价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的零息债券,利率为5%。该债券现在的价格P= 100 / (1+5%)^3 = 86.38元。
如果是有票息的债券呢?我们按照如下方法计算价格。
P = C / (1+y) + C / (1+y)^2 + ............+ C / (1+y)^T + FV / (1+y)^T
其中P是债券的价格,C是票息,y是债券的利率,T是债券的期限。
上述公式不够简单?那我们来举个例子吧。
一张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息为3%,利率为5%的债券。这张债券的现金流如下:
-P +3 +3 +103
0时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债券价格P = 3 / (1+5%) + 3 / (1+5%)^2 + 103 / (1+5%)^3 = 94.55元。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也是研究了一下才了解,以前一直认为都是按票面价格发行的。
债券发行价格是债券投资者认购新发行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格。
在实际操作中,发行债券通常先决定年限和利率,然后再根据当时的市场利率水平进行微调,决定实际发行价格。
一批债券的发行一般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认购者要在不同的时间内购买同一种债券。可能面对不同的市场利率水平。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保证债券能顺利发行,有必要在债券利率和发行价格方面不断进行调整。
一般说来,在市场利率水平有较大幅度变动时,采取变更利率的办法; 而在市场利率水平相对稳定时,采取发行价格的微调方式。
也有时利率变更和发行价格微调两者并用。总之,投资者认购面额200元的新发债券,实际付出的价格可以是200元,也可以是199元或198元,还可以是201元或202元。
对应以上三种方式被称为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
⑤ 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
债券发行价格=各期利息按市场利率折算的现+到期票面金额按市场利率折算的现值。
债券售价=债券面值/(1+市场利率)^年数+Σ债券面值*债券利率/(1+市场利率)^年数。
债券发行价格是将债券持续期间的各期的利息现金流与债券到期支付的面值现金流按照债券发行时的。
(5)债券的价格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决定债券发行价格的基本因素如下:
1、债券面额
债券面值即债券市面上标出的金额,企业可根据不同认购者的需要,使债券面值多样化,既有大额面值,也有小额面值。
2、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一般地,企业应根据自身资信情况、公司承受能力、利率变化趋势、债券期限的长短等决定选择何种利率形式与利率的高低。 财富生活
3、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是衡量债券票面利率高低的参照系,也是决定债券价格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决定因素。
4、债券期限
期限越长,债权人的风险越大,其所要求的利息报酬就越高,其发行价格就可能较低。
⑥ 债券发行价格价值计算
债券发行价格=各期利息按市场利率折算的现+到期票面金额按市场利率折算的现值。
债券售价=债券面值/(1+市场利率)^年数+Σ债券面值*债券利率/(1+市场利率)^年数。
债券发行价格是将债券持续期间的各期的利息现金流与债券到期支付的面值现金流按照债券发行时的。
(6)债券的价格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决定债券发行价格的基本因素如下:
1、债券面额
债券面值即债券市面上标出的金额,企业可根据不同认购者的需要,使债券面值多样化,既有大额面值,也有小额面值。
2、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一般地,企业应根据自身资信情况、公司承受能力、利率变化趋势、债券期限的长短等决定选择何种利率形式与利率的高低。 财富生活
3、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是衡量债券票面利率高低的参照系,也是决定债券价格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决定因素。
4、债券期限
期限越长,债权人的风险越大,其所要求的利息报酬就越高,其发行价格就可能较低。
⑦ 计算普通付息债券价值的步骤是哪几个
债券价值=未来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合计+未来到期本金或售价的现值,债券价值是指进行债券投资时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现金流入的现值。
债券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时获得的现金两部分。当债券的购买价格低于债券价值时,才值得购买。
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发行价格×(1-筹资费用率)=债券面值×(1+债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所得税率×(P/A,r,n)。
付息债券
每次付息时需要进行债权登记,一般每次付息日的前一个营业日为债权登记日,债券登记日日终前卖出的不享有本期利息。处于出押冻结状态或回购未到期即待返售的债券,本期利息归原持有人或回购方。
在债权登记的付息过程中,发行人不迟于付息日上午将应付利息划至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指定的银行帐户。付息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按债权登记日登记的债券托管名册所记载的各持有人的托管余额计算利息,并向持有人指定的银行帐户划付。
⑧ 请解释债券价格的计算公式
从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M(1+r×N)—P]/(P×n)可得债券价格P的计算公式P=M(1+r×N)/(1+R×n),其中M和N是常数。那么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偿期、票面利率、转让时的收益率。债券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的价格。理论上,债券的面值就是它的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发行者的种种考虑或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利息率的变化,债券的市场价格常常脱离它的面值,有时高于面值,有时低于面值。
(8)债券的价格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债券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的价格。理论上,债券的面值就是它的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发行者的种种考虑或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利息率的变化,债券的市场价格常常脱离它的面值,有时高于面值,有时低于面值。也就是说,债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价格却是经常变化的。发行者计息还本,是以债券的面值为依据,而不是以其价格为依据的。债券价格主要分为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
从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M(1+r×N)—P]/(P×n)
可得债券价格P的计算公式P=M(1+r×N)/(1+R×n)
其中
其中M和N是常数。那么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偿期、票面利率、转让时的收益率。
影响因素
1.待偿期。债券的待偿期愈短,债券的价格就愈接近其终值(兑换价格)M(1+rN),所以债券的待偿期愈长,其价格就愈低。另外,待偿期愈长,发债企业所要遭受的各种风险就可能愈大,所以债券的价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债券的名义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债券的售价也就愈高。
3.投资者的获利预期。债券投资者的获利预期(投资收益率R)是跟随市场利率而发生变化的,若市场利率高调,则投资者的获利预期R也高涨,债券的价格就下跌;若市场的利率调低,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这一点表现在债券发行时最为明显。
一般是债券印制完毕离发行有一段间隔,若此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动,即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就会与市场的实际利息率出现差距,此时要重新调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为了使债券的利率和市场的现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了。
4.企业的资信程度。发债者资信程度高的,其债券的风险就小,因而其价格就高;而资信程度低的,其债券价格就低。所以在债券市场上,对于其他条件相同的债券,国债的价格一般要高于金融债券,而金融债券的价格一般又要高于企业债券。
5.供求关系。债券的市场价格还决定于资金和债券供给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时,企业一般要增加设备投资,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资金而抛出债券,另一方面它会从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公司债,这样就会使市场的资金趋紧而债券的供给量增大,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生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有所下降,金融机构则会因贷款减少而出现资金剩余,从而增加对债券的投入,引起债券价格的上涨。而当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也往往会引起市场资金供给量的变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汇率跟随变化,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涨跌。
6.物价波动。当物价上涨的速度轻快或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人们出于保值的考虑,一般会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黄金、外汇等可以保值的领域,从而引起资金供应的不足,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当人们认为政治形式的变化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时,比如说在政府换届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规划将会有大的变动,从而促使债券的持有人作出买卖政策。
8.投机因素。在债券交易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赚取价差,而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机构大户就会利用手中的资金或债券进行技术操作,如拉抬或打压债券价格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动。
⑨ 债券价格计算公式是
从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M(1+r×N)—P]/(P×n)可得债券价格P的计算公式P=M(1+r×N)/(1+R×n),其中M和N是常数。那么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偿期、票面利率、转让时的收益率。债券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的价格。理论上,债券的面值就是它的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发行者的种种考虑或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利息率的变化,债券的市场价格常常脱离它的面值,有时高于面值,有时低于面值。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