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简述价格机制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条件
价格机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一方面,价格机制可以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商品生产中的配置。 从原则上来说,商品的市场价格以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为基础,但会受到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对消费者来说,价格机制是控制需求方向和需求规模的指令性信息。价格的升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及兴趣,从而调节市场的需求方向和需求结构。当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从而发生供不应求现象时,这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上升,达到或超过以货币表示的商品的价值量,生产者生产这种商品就会变得有利可图,他们将加大投入,从而使更多的社会资源配置到这种商品的生产中去。反之亦然。因此,价格机制可以调节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的,但却是盲目的。当生产者对商品市场价格上升做出过度的反应而大量增加商品的生产时,就存在发生生产过剩的可能。 另一方面,价格机制还能促进厂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商品的价格在本质上决定于商品的价值,当然也受到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从最简单的关系来说,商品的价格等于成本与利润之和。而成本则取决生产一种产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对于某个厂商来说,当生产一种产品的价值(所耗费的必要劳动)高于社会同类产品(质量相同)平均价值时,即其生产成本高于社会同类产品的平均成本时,它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其产品只能以社会均衡或平均价格出售,结果,其利润低于市场平均利润,甚至发生亏损。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厂商只能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来寻找出路。
B. 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价格机制对经济调节的作用
价格机制其实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一规律同时形成了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互动,进而产生竞争机制。
三个机制,合力成为指挥棒,市场看不见的手,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C. 价格怎样发挥调节消费需求功能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市场机制完成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由于价格是供求关系变化的指示器,因而能够调节生产,因此价格机制的力量是最强大的经济力量,甚至超过了政府的行政力量。
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一般地需要以下条件:1、产权明晰且多元化。这种财产关系的多元化是价格机制能够运行的根基,因为财产关系多元化化才能构成市场交易主体的多样化,才会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的差异,只有用经济行为进行交换才能满足,因此这个差异是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而价格恰恰是交换双方的一种数量关系。
2、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独立法人,这就是中国提倡了多年的“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3、交易的市场化和契约化,这个问题相对要复杂一点点,呵呵呵,恕不赘言。4、政府宏观经济行为的规范化,一方面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有经济根据,另一方面要求不能直接干预,而是间接地调控。5、成熟的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因为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调节最最主要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配置的影响来实现的,由价格的波动引起生产要素不断的重新组合,达到对经济的调节,因此,要素市场应当是发育成熟的,这样,要素才能在价格的指挥下自由流动。
D. 价格机制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机制(price mechanism)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根据;另一方面,价格机制推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由此可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及其趋于一致,是价格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形式。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放活价格,使其随商品供求的变动而变化。
E. 价格机制的功能
有市场就必然有价格,如商品价格、劳务价格、资本价格、信息价格、技术价格、房地产价格等等。同时,各种价值形式,诸如财政、税收、货币、利润、工资等,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与价格发生一定的相互制约和依赖关系。财政的收支状况直接影响价格。收大于支可以稳定价格,支大于收将促使价格上涨。价格变动又会影响财政收支。税收、利润、利息和工资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价格水平,而且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0,价格又制约着税收、利息、利润、工资的变动,价格的变动直接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如人民币贬值会促使价格上涨,反之则促使价格下跌。价格相对的稳定,又会制约着货币的发行量。所以价格的变动,不仅直接影响其他价值形式的变动,而且也是其他价值形式变动的综合反映。
从价格机制与其他机制的关系来看,虽然各种机制在市场机制中均处于不同的地位,但价格机制对其他机制都起着推动作用,在市场机制中居于核心地位。
供求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保证机制。在市场机制中,首先必须有供求机制,才能反映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才能保证价格机制的形成,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但价格机制对供求机制起着推动作用,价格涨落推动生产经营者增加或减少供给量,推动消费需求者减少或增加需要量,不断调节供求关系。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关键机制。在市场经济中,有竞争,才会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价格机制又对竞争机制起着推动作用,价格涨落促进生产经营者开展各种竞争,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取得更大利润。
激励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动力机制。企业生产经营要以利益为激励,推动企业开展竞争,讲求经济效益。价格机制能影响激励机制,价格变动发出信号,激励企业决定生产经营什么,不生产经营什么。
风险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机制。在市场经营中,任何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中都会面临着盈利、亏损和破产的风险。价格机制能影响风险机制,价格涨落能推动企业敢冒风险,去追逐利润。 市场机制要发挥调节作用,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才能顺利实现。这是因为价格是经济信息的传播者。从社会生产的一切领域,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和传递着各种经济信息,价格变动情况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状况的一面镜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⑵价格是人们经济交往的纽带。社会产品在各个经济单位、个人之间的不停流转,必须通过价格才能实现。⑶价格是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者。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价格的变动,都会引起不同部门、地区、单位、个人之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组合。
(一)价格机制能解决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问题
1、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首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即以市场供求状况为导向,而市场供求状况,又必须看市场价格情况。如市场上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稀缺,其价格过高,说明供不应求,生产经营者就有多生产经营该产品的动机,而消费者就有少用或不用该产品的动机,这将引起价格下落,直到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如果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丰裕,说明供过于求,其价格又过低,消费者就具有多使用该产品的动机,而生产经营者则具有少生产或不生产该种产品的动机。这将带来价格上涨,直至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因此,生产经营者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以市场价格信号为根据作出决策的。
2、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以后,就必须解决如何生产问题,也就是如何配置资源问题。是多用劳动力,还是多用资本(包括机器设备);是用普通材料,还是用高档材料;是用一般技术,还是采用较高技术。关键是要看其成本价格是高还是低。如果使用资本比使用劳动力成本较低,那就采取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力;如果采用一般技术比采用较高技术成本高,那就采用较高技术。企业在决定如何生产问题时,必须通过成本核算,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进行生产。通过竞争,促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取得更多利润。
3、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如何在人们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为谁生产问题。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谁能买得起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它决定于市场上各种集团、家庭、个人的收入情况。产品价格的变动,和作为收入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将决定人们对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及支付结构,使产品在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那些拥有资源较多,或昂贵资源的人,将是富裕的并能购买大笔数量的产品;那些拥有资源较少的人,将是不富裕的,只能购买较少的产品。所以,价格能将产品的产量在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二)价格能调节多次收入分配
价格能决定和调节产业间,行业、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
首先,市场价格能决定各个产业之间的收入不同。如过去第一产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而第二产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则第一产业获得的收入比第二产业要少。以后价格经过不断调整,第一产业的产品的价格逐渐提高,第二产业的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有些还有下降,第一产业收入增加,第二产业收入有所下降。这是价格对产业部门之间的收入分配,是第一次分配。
其次,市场价格能决定行业间、企业间的收入不同。如在第二产业中,电子产品价格高、利润大,行业、企业收入较多。其他有些行业、企业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其收入也较少,这是价格对行业、企业间的收入分配,是第二次分配。
再次,市场价格对分给企业的那部分收入,又必须通过工资、利息和利润进行再分配,这是第三次分配。
(三)价格机制还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消费者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价格上涨,而相关产品价格稳定或下跌,将促使消费者多购买相关产品,少购买或不购买某种产品。某种产品价格下跌,而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者多购买某种产品,而少买或不买相关产品。
消费者收入增加,价格相对稳定,将促使消费者增加消费量。消费者收入增幅低于价格涨幅,则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会影响消费水平,相应减少消费量,但生存资料不会减少,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会相应减少,消费者收入增幅高于价格涨幅,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会相应提高消费水平,增加消费量。除了增加一些生存资料消费,还会增加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
生存资料价格稳定,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价格下跌,将促使消费者提高消费结构,增加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生存资料价格上涨或下跌,由于生存资料的需求弹性较小,购买消费生存资料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价格上涨或下跌,由于其需求弹性较大,其需求量将会相应减少或增加。
F. 举例说明价格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机制(price mechanism)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价格机制调节生产
体现在推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耗费的节约;调节资源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协调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发展。
价格机制调节消费
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或下降调节市场的消费需求的规模;商品比价体系的变动,调节市场的消费需求方向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一方面,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根据;另一方面,价格机制推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由此可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及其趋于一致,是价格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形式。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放活价格,使其随商品供求的变动而变化。
G. 为什么说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解释一下。
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价格,竞争,风险机制等。而其它三个机制最后都是通过价格反映出来,可以说都是围绕价格为核心来调节市场,所以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H. 简述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价格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供求关系体现在价格上,资源通过市场价格进行配置。 首先,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当然,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大于求,价格上涨。其次,价格反过来会影响供求关系。如果价格长期高于均衡价格,供给必然超过需求,那么价格就会下降。反之亦然。
拓展资料: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本机制。所谓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形成和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整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竞争过程中价格波动与供需波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价格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商品供求的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引起价格的变化。
价格在组织经济活动中有三个功能:
第一,传递信息;
第二,鼓励采取最具成本效益的生产方法,并将现有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
第三,决定谁得到多少——收入分配。价格机制是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体系中最敏感、最有效的杠杆。因为价格机制的作用一旦发挥,就直接影响到生产者、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一定的产品市场中,价格上涨会降低消费需求,相应的供给大于需求,生产者对资源投入的需求就会减少。在要素市场中,资源供给大于资源需求,资源配置的速度和数量都会下降,从而影响到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客观需要。资源被转移到能够实现其效用的其他产品的生产上。相反,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资源就会流入生产。相比之下,有资源流入的行业或产品必然比有资源流出的行业或产品带来更多的利润,这也符合资源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需要和投资者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这样,价格机制也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I. 什么叫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有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价格机制 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 所谓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 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 1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2存在市场 3市场竞争的完全性 [1] 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 1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2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 3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 4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要发挥调节作用,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才能顺利实现。这是因为:⑴价格是经济信息的传播者。从社会生产的一切领域,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和传递着各种经济信息,价格变动情况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状况的一面镜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⑵价格是人们经济交往的纽带。社会产品在各个经济单位、个人之间的不停流转,必须通过价格才能实现。⑶价格是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者。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价格的变动,都会引起不同部门、地区、单位、个人之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组合。 (一)价格机制能解决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问题 1.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首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即以市场供求状况为导向,而市场供求状况,又必须看市场价格情况。如市场上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稀缺,其价格过高,说明供不应求,生产经营者就有多生产经营该产品的动机,而消费者就有少用或不用该产品的动机,这将引起价格下落,直到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如果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丰裕,说明供过于求,其价格又过低,消费者就具有多使用该产品的动机,而生产经营者则具有少生产或不生产该种产品的动机。这将带来价格上涨,直至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因此,生产经营者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以市场价格信号为根据作出决策的。 2.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以后,就必须解决如何生产问题,也就是如何配置资源问题。是多用劳动力,还是多用资本(包括机器设备);是用普通材料,还是用高档材料;是用一般技术,还是采用较高技术。关键是要看其成本价格是高还是低。如果使用资本比使用劳动力成本较低,那就采取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力;如果采用一般技术比采用较高技术成本高,那就采用较高技术。企业在决定如何生产问题时,必须通过成本核算,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进行生产。通过竞争,促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取得更多利润。 3.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如何在人们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为谁生产问题。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谁能买得起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它决定于市场上各种集团、家庭、个人的收入情况。产品价格的变动,和作为收入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将决定人们对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及支付结构,使产品在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那些拥有资源较多,或昂贵资源的人,将是富裕的并能购买大笔数量的产品;那些拥有资源较少的人,将是不富裕的,只能购买较少的产品。所以,价格能将产品的产量在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二)价格能调节多次收入分配 价格能决定和调节产业间,行业、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 首先,市场价格能决定各个产业之间的收入不同。如过去第一产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而第二产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则第一产业获得的收入比第二产业要少。以后价格经过不断调整,第一产业的产品的价格逐渐提高,第二产业的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有些还有下降,第一产业收入增加,第二产业收入有所下降。这是价格对产业部门之间的收入分配,是第一次分配。 其次,市场价格能决定行业间、企业间的收入不同。如在第二产业中,电子产品价格高、利润大,行业、企业收入较多。其他有些行业、企业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其收入也较少,这是价格对行业、企业间的收入分配,是第二次分配。 再次,市场价格对分给企业的那部分收入,又必须通过工资、利息和利润进行再分配,这是第三次分配。 (三)价格机制还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消费者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价格上涨,而相关产品价格稳定或下跌,将促使消费者多购买相关产品,少购买或不购买某种产品。某种产品价格下跌,而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者多购买某种产品,而少买或不买相关产品。 消费者收入增加,价格相对稳定,将促使消费者增加消费量。消费者收入增幅低于价格涨幅,则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会影响消费水平,相应减少消费量,但生存资料不会减少,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会相应减少,消费者收入增幅高于价格涨幅,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会相应提高消费水平,增加消费量。除了增加一些生存资料消费,还会增加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 生存资料价格稳定,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价格下跌,将促使消费者提高消费结构,增加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生存资料价格上涨或下跌,由于生存资料的需求弹性较小,购买消费生存资料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价格上涨或下跌,由于其需求弹性较大,其需求量将会相应减少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