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烧录件怎么核算价格
扩展阅读
谈合作怎么谈价格 2025-08-08 02:17:06

烧录件怎么核算价格

发布时间: 2023-10-17 11:41:07

❶ 注塑加工费如何计算

1、一般耗用取得系数是多少? 耗用系数分两种情况: 一,可以加水口料,2%-5% 二,不可以加水口料,单模水口重量/(单模水口+成品)+2%至5% 备注:水口料可否退回加工主,否则水口料要折价,还要参考订单数量 2、不同的设备、吨位、穴数、时间不同,公式分别是什么? 一,不同吨位价位; 例150吨-800至1000元/天 120吨-600至800/天,具体情况还要看操作工人数(一台机几人做) 二,每天(24小时)啤模数; 一般以20至22小时计(可能机,模故障) 20(小时)*60(分)*60(秒)/单模周期(秒)=每天啤塑模数 每啤单价=每天加工费/每天啤塑模数,每穴单价=每啤单价/穴数 第2可能比较复杂,若是不好具体说的话,那么给个范围,或者给我一个样例,比如用什么设备在什么情况下,加工费用是多少? 例,150吨注塑机每天加工费1000元,每模啤塑周期20秒出8穴 20(小时)*60(分)*60(秒)/20单模周期(秒)=3600(每天啤塑模数) 1000元/3600=0.28元/模 0.28元/8穴=0.035穴 3、不同的注塑机的费用? 一般机器的耗损怎么计算? 注塑机耗损一般以8年计 例150吨每台13万 13万/8年/12个月=0.1354万/月 塑胶件的成本与很多因素有关系,但主要与以下几点组成: 1。原料成本------此成本较为好计算,问一原料供应商多少钱1公斤,将产品的重量乘以的3%的损耗再乘以原料价,即可得到原料成本; 2. 机台激掘成本--------此点问一下塑胶厂,不同注塑机的每小时的加工费用是多少?假设1台100吨的注塑机每小时的加工费用为60元/小时,那么每分钟的加工费用为1元;此时要计算 塑胶件的注塑周期是多少时间,模具的开模穴数是多少?假设你要估价的塑胶件的射出周 期为30秒,那么1分钟可以射出60秒除以30等于二,表示1分钟可以射出二模的产品,另外假设模具为一出二穴,那么塑胶件的机台加工费用为1元除以1分钟内的出模数再除以模具 的穴数,得到最终的机台加工成本即1元除以2模再除以2穴,最后等到于0.25元/个 3. 二次加费用 二次加工费用包括喷漆/丝印/电镀等,这些都可以问各自的加工工厂. 4. 包装费用 根据塑胶件的大小体积就可以得出包装的纸箱/包装袋等费用; 5.运输成本 根据送货地点及一次可以装多少货的货柜车费用来除以总的装车数量即可得到每pc的运输 成本; 6. 其它费用; 因为以上的成本不包括间接人员及其相关人员的费用,所以还要根据每个厂的不同情况加上一些费用; 7. 利润 以上6项的总和乘以10-30%的利润,即可得到一个塑胶件的最终成本,利润方面要根据每 个备铅颂工厂的情况与订单大小来订; 塑胶模具报价的计算公式 快速模具价格计算法! 模具价格计算 1.经验计算法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 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增值税:17% 2.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压铸模=10*材料费 注塑成型加工费核算 以下是我自己总结出的注塑件加工价格核算(主要是长三角地区): 注塑件费用=材料费+加工费+包装费+运输费 说明: 1. 材料费=【(1+材料损耗)*产品重量*批量+调机损耗材料重量+正常报废率*产品重量*批量】*材料单价/批量 其中材料损耗一般为3%-5%;调机损仿郑耗材料重量和正常报废产品重量一般产品为5000g---15000g 2.加工费=(调机时间/批量+成型时间/模具穴数)*注塑机工缴费 其中据我了解目前上海地区注塑机工缴费按注塑机吨位区分为(国产设备) 设备吨位 (T ) 工缴费 ( 元/小时) 设备吨位 (T ) 工缴费 ( 元/小时) 80 35-45 200 110-160 100 45- 60 250 150-200 120 65-85 300 180-220 150 80-110 350 200-250 180 95-140 400 250-350 注塑件价格计算,塑料件报价 注塑成形具体是这样的: 产品单价 = 材料价格 + 加工费用 材料费用=(实际重量+损耗)*材料单价 加工费用=成形周期*单价(秒)÷穴数(也就是每件的价格) 如果特别要求包装,还要加上包装的费用。 基本上为此三大类。 材料价格比较简单:PP 或ABS 直接用价格 x 产品重量,颜色件就按原料价格就可以了,而黑色件可根据具体的回料或产品要求来计算。 加工费用就跟模具穴数和成型周期以及产品重量有关; 机器根据吨位计算,可计算至每秒多少钱,但假设模具穴数多,重量重,成型周期短,则加工费低,单价低。 以 一个PP 制品 30g 计算 用 1*1 1*2 1*4 来分别计算 产品为全新料颜色件 周期假设60秒 120吨机器 800元 / 22H /60min = 0.6元/分钟 1*1 材料 30 *0.013元/g =0.26元 加工费 0.6元 产品单价 0.9元 1* 2 材料 30 *0.013元/g =0.26元 加工费 0.6元/2 =0.3元 产品单价 0.56元 1* 4 材料 30 *0.013元/g =0.26元 加工费 0.6元/4=0.15元产品单价 0.4元 遇到特别重或是特别轻的产品 也可以用这样的计算方式 比如有某产品克重 1g 就可以用每模用的产品费用 + 每模加工费 / 模穴数 =产品单价 我一般计算产品单价 PP 黑色 0.016 -0.016元/g 颜色价 0.018 -0.02元/g ABS 黑色0.018-0.020元/g 颜色件 0.022-0.025元/g 然后用上面的计算方法去检验一遍准没错; 方法很简单, 1, 材料费: 按注塑件重量乘以对应的塑料原料的单价,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不考虑水口的重量, 所谓的特殊要求是指不能添加任何水口料,比如高透明塑胶件及特殊工作条件要求的工程塑胶件. 2,注塑机加工费: 根据地区的不同,一般按照注塑机的锁模力大小(常说的或注塑量的大小来确定每单台注塑机的加工费,其中锁模力来确定加工费的较常见,这是因为锁模力大小确定了注塑机的购买价格及使用注塑机所产生的成本(如耗电量),在深圳地区从80吨~200吨,每个工作班(12小时)的加工费大约是 200元~700元,有些小的工厂可能会偏低一点,有的大的工厂可能会高一点. 3,计算实例: 计算注塑件的价格时,首先自己一定要知道每一啤的加工时间,比如说你的每件产品是一模出两件,每啤的注塑时间是40秒,材料是ABS, 每件的重量是40克, 使用120吨的注塑机, 而120吨的注塑机每工作班(12小时) 的加工费是350元, ABS原料的价格是: 10000元/吨, 则计算如下: 材料费: 40X0.01=0.4元 加工费: 每小时的啤数=60X60/40=90 每小时的加工费=350/12=29.2元 则每啤的加工费=29.2/90=0.325元 因是一出二件,所以每件的加工费=0.325/2=0.163元, 所以总的价格为: 0.4+0.163=0.563元 注塑机加工价格: 100T 40元/小时 150T 50元/小时 220T 80元/小时 450T 135元/小时 520T 145元/小时 800T 170元/小时

❷ 机加件的加工费计算方法

是外协?还是自己核算工时?

如果是外协,到批量的价格是原料的2倍左右,如果是试制阶段,是原料的5倍左右!

自己核算,一般做的都不会很好,日本企业可能会好点。

详细计算方法:

1)首先你可以对关键或复杂零件要求对方提供初步的工艺安排,详细到每个工序,每个工序的耗时。

2)根据每个工序需要的设备每小时费用可以算出加工成本。 具体设备成本你也可以问供应商要,比如说,普通立加每小时在¥60~80之间(含税) 铣床、普车等普通设备一般为¥30。

3)在按照比例加上包装运输、管理费用、工装刀具、利润就是价格了。

当然,价格一定程度上会和该零件的年采购量和难易程度有很大关系。

单件和批量会差很多价格,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粗略估算法:

1)对于大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

难度一般的: 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难度较大的: 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2~1.5: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2)对于中小件

难度一般的: 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2~3: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难度较大的: 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5~10: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由于机械加工存在很大的工艺灵活性,也就是一个零件可以有很多种工艺安排,那么成本当然是不一样的,

但是供应商有时会报价时给你说一种复杂工艺提高价格,而实际生产时会采用其他简单工艺,所以采购员自身

对图纸的阅读和对零件加工方面的知识的多少就决定你对成本的把握,所以机械零件采购需要比较全面的机械加工知识。

机加工费用构成,一般按照工时给的!

如果你要加工一个工件,首先是对方的材料费用;然后是为了购买工件的一些差旅费用(一般没有);

最主要的是你要加工的工件所需要的加工工时,一般车工10-20元/小时,钳工要少一点大概10-15/小时;其余不在例举;

如果没有现成的工具(如刀具、模具),所购买的费用也是需要你承担一部分的或全部;最后加起来就是你要付的加工费用!

材料费、机器折旧、人工费、管理费、税 等基本的是要的。或者是材料费、加工费和税,还有业务费用,运输费用,做预算需要多市场有一个很透彻的了解,不在其中摸爬滚打几年会完全摸不到头绪,就连我的老师也常常会感慨!一点不留心都不行啊!

工艺的问题了应该包括材料费、加工费(采用何种加工价钱就不一样了)、设备折旧费、工人工资、管理费、税等。主要是先确定工艺,即加工方法,然后根据工艺来计算工时,由工时来确定单个零件的基本加工费用,再加上其他的费用。工艺是个很复杂的学问啊 一个零件采用不同的工艺,价格有差异的 附,各个工种加工工时基本价 其实各种工种的工时价格并没有固定的,会根据工件的难易,设备的大小,性能的不同而不同,当然关键的有看你的量是多少了,不过一般来说它都有一个基本价,在基本价之间浮动.

1.车基本价:20-40 具体的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象小件,很简单的工时就小于20元;有时甚至只有10元例如一些大的皮带轮,加工余量大,老板只赚铸铁粉的钱就够了;有时如果工件大的话,一般市面上没法加工的就可以高点,两三倍,别人也没办法. 2.磨基本价:25-45

3.铣基本价:25-45 4.钻基本价:15-35

5.刨基本价:15-35

6.线割基本价:3-4/900平方毫米 7.电火花基本价:10-40,单件一般按50/件(小于1个小时)

8.NC基本价:比普通的贵它个2-4倍 9.雕刻:一般都是单件的.50-500/件。

❸ 电子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电子行业的成本核算与其他行业的一样,没有大区别

核算方法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3)烧录件怎么核算价格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设立材料明细帐,按主材,辅材分类

2.确定工时单耗(可以是计划工时,也可是实际工时)

3.按生产计划(或作业单)投料

4.汇总直接费用,(动力费,制造费,直接人工费),并按工时分摊费用.

5.按完工产品品种数量结转完工成本(在产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额投料或约当比例,生产周期短的在产品可以不分摊费用,待完工时时在分摊费用)

6.期初在产+本期投产-本期完工=本期在产(生产成本借方余额)

❹ 机械制造成本怎么核算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原材料费用包括(外购零件 ,采购材料下料自制零件),前提是要做好基础工作。
2.加工费 (全部工序外发加工费,部分工序外发加工)
3.共同费用的分摊(工资 折旧 机物料)等,可以用工时法分摊,如实在不好分可以用产值法。
4.其他费用均摊。
做好生产核算成本基础工作比如
1.每个零件或按图号的原料成本核算,从下料开始算,要分摊损耗,像钢板,钢管等
2.外发加工费的核算,核算到每个零件,
3.共同费用的分摊,工资等就是按这个零件加工的小时分摊。前提是当月各零件或按图号工时单要齐全和正确,
上面就是成本核算需要提供的资料,这些就是要做好的基础工作。这要专门的成本会计核算,光靠主办会计核算是来不及做的。当然产量很少的话就比较好计算的。
还有材料损耗的分摊
你们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损耗率,比如说实际的领料再加核定的损耗率开领料单,钢板圆料按方的计算,再加合理的损耗率,钢管下料长度再加上损耗长度等等,具体的损耗率要根据实际做个调查研究商量确定,先试试,看看是不是合理,不合理再调整,不过这个合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果公司有多种原材料和配件,生产的型号尺寸都不一样,按每个产品名称哪或是按图号来计算成本,从采购进来的原材料到零件,都要写上材质号,从 生产单号到每一张领料单都要写上产品名称或图号和生产批次,就是每个生产步骤都能看出生产哪个产品和那个批次的产品,包括外发加工件。按技术部门的工序步骤设计成本核算单,比如说用什么材质的哪个规格的哪几种原材料下料,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需要哪几道工序外发加工以及加工成本等等,
所以说基础工作非常重要,这一步做不好,就无法进行真确的成本核算,有些基础的数据要统计来提供,比如说产值等,主要的成本核算应该是成本会计来核算,具体要看各企业工作安排。
成本会计核算要靠各有关部门基础工作配合,比如说,生产各产品或零件工时统计,外加工各种零件价格数量等要外协部门做好统计,发给成本会计,光靠成本会计一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行的。
用Excel做成本是完全可以的,不过要多搞几个明细表,(材料 ,工时,加工费,工资费用等)最后才是一张真正成本核算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吧。摸索出规律慢慢地就熟练了。

❺ 如何核算成本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
销售11;
采购10,采购价格11;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
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

二、个别指定法:
个别指定法又叫个别计价法,是指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计算该件或该批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个别指定法计算商品成本,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按照批号来分别计算,计算出来的的商品成本最为准确,主要适用于能分清进货件别获批次的库存商品的企业,比如医药销售企业、食品销售企业。

个别指定法的业务流程:
1、进仓类单据上面指定该批货品的批号,该单据上的进仓价格就是该批货品的成本价;
2、出仓类单据必须选择货品对应的批号,出仓成本就是该批货品的成本;
3、对应的报表可查看“报表”菜单下的“批次报表”;

注意:
1、个别指定法的货品每批的成本是按照进仓单确定的,它不会自动加权平均计算,所以查看个别指定法的货品资料的加权价是没有意义的;
2、个别指定法的货品在做单据的时候必须有批号;
3、存货调价、组装拆卸、库存变动三种单据不支持个别指定法货品;
4、个别指定法货品不支持零库存出库;

三、全月一次平均法:
全月一次平均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比如移动加权平均法
由于各企业费用分摊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因此,用户可以手工进行计算,然后再将计算结果输入到各个产品入库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