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价格变动因素怎么衡量
扩展阅读
医生工具都是什么颜色 2025-05-15 19:38:15
石油里面什么化学反应 2025-05-15 19:13:53
怎么切3毫米白边工具 2025-05-15 19:05:35

价格变动因素怎么衡量

发布时间: 2022-07-01 22:29:55

⑴ 物价水平用什么来衡量

1、 具体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了,如果从消费角度看,那么价格水平应该用消费价格指数CPI来描述;如果从国民收入角度看物价水平,那就该用GDP折算指数了。消费价格指数显然比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涵盖更广,因为居民消费的对象不一定就是零售商品,比如对劳务的消费。所以,一般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应该是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个相对较狭窄的概念。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总体平均数,也就是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常涉及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价格水平的问题。
拓展资料
1、 如果从消费角度看,那么价格水平应该用消费价格指数CPI来描述;如果从国民收入角度看物价水平,那就该用GDP折算指数了。消费价格指数显然比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涵盖更广,因为居民消费的对象不一定就是零售商品,比如对劳务的消费。所以,一般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应该是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个相对较狭窄的概念。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总体平均数,也就是经济中的价格水平。
2、 常涉及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价格水平的问题。 (1)价格变动因素怎么衡量扩展阅读:一、居民消费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标既包括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价格,也包括多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价格,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费用,可以全面反映多种市场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对居民实际生活的影响程度。该价格指数为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居民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工资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四大宏观调控指标之一。
3、 国际上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CPI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人们对CPI的统计方法和制度认识不一样,有时也引起过一些争论和分歧。二、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监测经济中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的一个衡量指标,它的值等于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是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由于它可以“平减”名义GDP中由于物价上升而引起的上升,即从名义GDP中剔除通货膨胀,因此该指数可以排除物品产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而直接反映物品价格的变动。需要注意的是,GDP平减指数反映的是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因此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化并未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中。

⑵ 价格变动系数是怎么算出来

你好,价格变动系数是价格应该乘以的数字。 如果一个1元的的东西的价格在 10 年内每年上涨 10%,其价格变动系数为 (1 + 10%) ^ 10 = 2.60。 10年后,这东西会变成1*2.60=2.60元。其实就是环比价格指数和复利现值系数的倒数。即10年2.6元,复利现值为1元。
拓展资料:
1、影响价格的几个因素分析,经济形势:在整个国民经济不景气时,企业资金需求减弱,银行贷款减少,市场利率下降。至于价格决定的一般规律,它与利息收入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撇开金融机构短期内抛售和企业投入资金的需要,此时市场价格也将上涨。相反,当整个国民经济呈现扩张趋势时,经济繁荣,资金需求增加。一方面有企业,另一方面,他们要更多的贷款,利率就会上升,金融机构就会出售更多的贷款。此时,市场已满,其价格必然会下跌。
2、国内物价:物价普遍上涨是通货膨胀。这时候央行会收紧货币,加息。社会资金普遍供不应求,市场预期收益率上升,迫使价格下跌;反之,物价水平稳定甚至稳定,货币宽松,社会资金充裕,利率下降,预期收益率下降,物价上涨。
3、经济体制:在非常不发达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导下,金融市场刚刚起步,金融机制不完善,价格受到各种限制。作为典型金融商品的特征之一,不能很好地呈现,价格变化微妙。因为许多社会经济因素难以反映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相反,在商品经济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经济体制下,金融市场非常发达,各种金融机制自由运转。
4、综上所述,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包括经济形势、国内物价、经济体制等。此外,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还有很多。由于投资者无法一一分析,他们需要依靠分析师的数据来判断投资的变化。此外,他们还可以访问财经官网24小时为用户提供最及时的财经新闻资讯。资讯与服务包括国内外最新财经新闻、行业报告、策略报告、机构公告、市场研究、私募披露等,财经新闻及热点话题独家深度跟进报道。

⑶ 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价格波动的幅度总是受到价值的制约,不会相去太远。而且,从一个较长的时期和从全社会来看,高于或低于价值的价格相互抵消,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价格波动不但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好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求过于供时,价格又高于价值。价格以价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的构成

商品价格由生产商品的成本和利税构成,价格形成还受供求状况的影响。由于产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是经常变化的,这就决定着价格是经常上下波动,而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价格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生产成本下降较多,或者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下降。

在生产成本有所上升,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上升。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运动,因而价格的上下波动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一般情况下,价格上升,会刺激供给增加同时又抑制需求,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继续上升,甚至可能会下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价格波动

⑷ 从经济学的角度回答,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需求供给变动分两类:一类是需求供给线本身变动,另一类是量的变动。
第一类的变动是由于非本产品因素变化引起,也就是需求供给线左右滑动。
第二类量的变动,是因为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
一种商品当它的供给不变,而需求增加时候它的价格将随之提高。这可以解释为物以稀为贵。
供参考。

⑸ 企业价格变动及调整价格应考虑哪些因素

一 考虑的因素有:
1、地域因素:对新开发的地区、和竞争对手有市场冲突的地区的价格,应予考虑最优价格。
2、客户因素:对长期的老客户、信誉好、回款及时的客户,应予考虑最优价格。
3、批量因素:对购买量比较大,又比较稳定的业务,应予考虑最优价格。
4、市场因素:在同类商品的市场上,同质量的商品的最优价格,决不是最高价格,也不会是最低价格。
5、领导因素:企业上级领导、上级机关的关系单位,也要考虑给予最优价格。

二 价格变动的形式:
大概有四种——(1)价格不变。市场领导者认为,削价会减少太多利润;保持价格不变,市场占有率也不会下降太多,必要时也很容易夺回采。借此机会,正好甩脱一些所不希望的买主,自己也有把握掌握住较好的顾客。
(2)运用非价格手段。比如企业改进产品、服务和市场传播,使顾客能买到比竞争者那儿更多的东西。很多企业都发现,价格不动,但把钱花在增加给顾客提供的利益上,往往比削价和低利经营更合算。
(3)降价。市场领导者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削价可以增加销量和产量,因而降低成本费用,同时,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不削价会丢失太多的市场占有率,而市场占有率一旦下降,就很难恢复。(4)涨价。有的市场领导者,不是维持原价或削价,而是提高原来产品的价格,并推出新的品牌,围攻竞争者品牌。

三 价格变动的原因:
主动调整产品价格的策划,不外乎从两方面着手:或是降价,或是涨价。
(1)降价常见的原因:①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市场供大于求,需要扩大销售,但又无法通过改进产品和增加销售努力来达到目的,只好考虑降价。④下降中的市场份额。如当日本小汽车以明显优势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份额明显减少,最后不得不将其超小型汽车在美国西海岸地区降价10%。③为争取在市场上居于支配地位。公司用较低的价格,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而销售的增加也降低了成本。
(2)涨价常见的原因。涨价虽然给公司带来了利润,但是也会引起消费者、经销商和推销人员的不满,甚至会丧失竞争优势。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企业会考虑涨价;①成本膨胀。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材料、燃料、人工费、运费、科研开发费、广告费等不断上涨,导致企业压低了利润的幅度,因而也引起了公司要定期地提价,提高的价格往往比成本增加的要多。①供不应求。当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要时,可能会涨价,减少或限制需求量。公司在涨价时,应通过一定的渠道让消费者知道涨价的原因,并听取他们的反映,公司的推销人员应帮助顾客找到经济实用的方法。③竞争者提价等。

⑹ 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

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价格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2.供求关系。同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方竞争,推动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卖方竞争,促使价格下降。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4.货币自身的价值(即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上升,则商品价格下降;货币价值下降,则商品价格上升。5.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季节变化,流通环节的多少等因素也会引起价格变化。由于时间不同,上述因素发生变化,同种商品的价格就有可能时高时低。

⑺ 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

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某种商品生产率普遍提高,该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如果劳动生产率普遍降低,则价格就会相应上涨。

(2)技术革命。技术进步,一方面使有关产品中凝结的人类复杂劳动增多,从而导致其价值增加,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使原有产品的经济效能相对降低,价值受贬,价格下跌。

(3)货币价值的变动。货币所表现的价值是商品的相对价值,即商品价值量同时发生等方面等比例的变动,商品的价格不变。

(7)价格变动因素怎么衡量扩展阅读:

面对商品价格变动,生产者一般会:

1、调节生产规模(扩大或缩小规模) ;

2、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 ;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三条内容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三种表现形式。调节生产规模是从“增加或减少产量”上来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从“降低成本”上来说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则是从“提高质量”上讲的。

⑻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例如汽车的价格高,自行车价格低。价格不管怎样变化,总会围绕着价值的轴。

2、供求影响价格。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价格下跌;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商品价格上涨

3、国家政策影响价格。即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强行规定价格。当商品价格过高时,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政府会采取最高限价,例如药品价格。最高限价一般低于均衡价格。如图,P0是均衡价格,P2为最高限价。

4、消费心理影响商品价格。当消费者受攀比和从众心理影响时,商品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这是销售者可以成绩提价。房价的炒作便是这样。受求实心理影响,则商品不容易卖高价钱。

5、地域条件、天气、生产条件等等也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例如,各种节日前,鸡蛋的价格会上涨;节后又趋于正常。

(8)价格变动因素怎么衡量扩展阅读:

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

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因此,价格矛盾地同时由供给与需求以及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

⑼ 衡量物价水平的指标是什么是如何衡量的

衡量物价水平的宏观指标是物价指数。
由于涉及商品的范围不同,价格指数也不同。一般谈论的物价特指消费品领域,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物价指数RPI;在资本品领域,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又比如某类特定资本品,如房屋价格指数、煤炭价格指数、钢铁价格指数等。
编制和计算方法是:在商品范围内选取多类有代表性的商品,给予不同的权重Wi。按地区/时间等要素从市场中抽取实际交易价格P,依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以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得到价格指数:PI1=PI0*∑P1*Wi/∑P0*Wi,其中基期价格指数一般定为PI0=100。
由于基期选取不同,存在不同类型的价格指数。有按月环比(当月比上月)、当月同比(当月比上年同月)、当期同比(今年某季/半年/1~x月比上年同期),当年同比(当年比上年),乃至定基指数(当年比固定基准年,如CPI:1985=100,RPI:1978=100,PPI:1985=100,原燃动:1990=100)。
由于各种价格指数仅局限于所选定的商品范围,一般以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GDPD)作为全社会的价格指数,也就是以境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作为选取范围,以其当年实际总产量作为权重,依当期价格计算的名义GDP/依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GDP,GDPD=∑P1*Qi/∑P0*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