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圈地运动会导致土地价格下降
一. 兴起的原因
1. 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2.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 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4. 利润的刺激。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5. 政府支持的结果。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② 土地出让金下降是时势使然,也是未来发展方向
土地出让金趋稳正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应有之义,反映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对一些土地财政占比高的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出让金下降确实可能造成地方财政上的困难,但这是时势使然,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靠卖地收入可以谋一时,不可谋长远。相关地方与其担忧土地出让金下降,不如多设法发展其他产业,降低自身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
财政部最近发布的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9.5%,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则增长了45.2%。
上述一降一增,让不少人为地方政府的钱袋子着急。我国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社会保障兜底,都需要钱。土地出让金下降,会不会让地方政府囊中羞涩,该办的事情难以顺利推进?
不必担忧。且不说一季度土地出让金降幅不大,就是换个思路,按大家通常引用的面粉涨价带来面包涨价的逻辑,如果土地出让金即卖地收入继续一路高歌,这些地方的高房价还能降下来吗?许多持币待购的刚需购房者是不是又要叹息一番?这么说是有充足理由的。因为各地房屋的建设安装成本差别并不大,造成一二线城市和广大小城市巨大房价鸿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价格,土地成本在购房成本中占比超过一半以上。
笔者认为,土地出让金趋稳正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应有之义,反映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一季度土地出让金下降是在前期高基数基础上的下降,属于高位回落。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6.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与2017年相比上涨25%。如此迅猛增长,势必不可持续。因此,一季度土地出让金下降,属于高位回落,是可以接受的。
二是不论土地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都与政策休戚相关。当前调控导向是“稳”字当头,从高位上适度回落是调控的应有之义。今年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大起大落,特别是要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责任落到实处。地价适度回落,恰好符合稳地价的政策目标。
三是在调控之下,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对未来走势的预期趋稳,不会因为担忧房价猛涨而急于入市。
四是各地供地方式也在改革之中,以往“招拍挂”下比拼价格的模式正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纠正。在房住不炒的思路下,这两年我国加大调控力度,供应了一批共有产权等保障性用地,也有一些农村集体产权用地推向市场作为租赁用地。即使商品房用地,在供应时也加上了不少限制性条件,比如限房价,比如增加刚需户型供应。这些政策,突出了土地的保障属性,使土地出让不再唯价格论,是调控的应有之义。
当然,对一些土地财政占比高的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出让金下降确实可能造成财政支出上的困难,但这是时势使然,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相关地方与其哀叹土地出让金下降,不如多想办法发展其他产业,降低并摆脱自身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毕竟,靠卖地收入可以谋一时,不可谋长远。
此外,在“一城一策”政策指导下,不排除个别地方以各种名义,重走多卖地、抬房价的老路。对此,有关部门须未雨绸缪,增强政策前瞻性,防止房价、地价报复性反弹。
③ 土地降价了我要回土地
建议及时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材料。合同或者口头协议成立的证据,证人证言等。可以起诉维权,必要时可以委托当地律师处理。
④ 土地市场即将迎来大变局,这对普通老百姓有何影响
对普通老百姓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土地市场发生了变动,这样的话就会影响房地产的发展,因此也会影响房价,导致房价造成一定的波动。
⑤ 在房地产评估中 土地价值的市场价与基准地价相差甚远 怎么办
摘要 你好,在房地产评估中,如果土地价值的市场价与基准地价相差甚远,应该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补偿办法缩小增收土地的差价。
⑥ (1)土地出让收益大幅增长,单价略有下降
2006年土地出让收益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7676.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93.07亿元,增长30.5%(图5)。其中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6.65万公顷,出让价款达5492.09亿元,比上年增加1296.19亿元,增长30.9%。全国土地出让单价平均为330.14元/平方米,同比下降7.1%;招拍挂出让单价825.3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2.5%。虽然招拍挂出让单价保持增长趋势,但全国土地出让单价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工矿用地比重加大,协议出让面积大幅增长(52.7%)。从长期来看,土地出让单价上涨是市场配置资源规律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和动力,特别是随着工业用地价格最低标准政策实施,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的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或平缓增长,土地出让单价将不断增长。
图5 2001~2006年土地出让面积和价款
2006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由于工业用地长期以来低价甚至零地价出让,极大地浪费了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国家一直努力要把工业用地纳入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范畴中来,为此在9月初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工业用地必须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随后国土资源部又积极酝酿并出台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力图逐步扩大土地招拍挂的范围和比例。2006年,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占土地出让总面积的比例为28.6%,同比降低了5.9个百分点。土地招拍挂出让比例不增反降,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公共建筑、公用设施、特殊用地等(多以协议方式出让)出让面积同比有所增长;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各地在新的政策出台前,抢搭协议出让的末班车,导致招拍挂出让比例仍然较低。可以预见,随着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占出让用地总面积一半以上的工业用地都采用招拍挂出让以后,全国招拍挂面积出让比例将会大幅度增长。
⑦ 抵押土地因政府调整规划而价值下降,应怎么办
如果可行,应该重新评估,重新设置抵押额。。
⑧ 怎么样在法规允许下降低土地出让的价格
如果你们是开发商,准备从土地市场拍一块宗地,是不可能让土地价格降到挂牌价以下的。
土地挂牌拍卖,最低的出让价格就是挂牌价,如果同时有其它开发公司竞拍,高价者拿地。
开放商应该在拿地前根据该宗地挂牌价及规划,计算楼面地价,最后计算出开盘后售价。感觉成本核算不下来,就放弃这块地。09年上海市就有很多块宗地最后无人摘牌,市场经济,很正常的。土地整理成本过高及国家税收要求直接影响了土地挂牌价格,开发商是无法降低的。
⑨ 土地楼面价的土地新政后北京土地楼面价降至万元以下
本市土地出让新政前,本市土地“一地难求”,竞价轮次都达百次以上,在今年全国两会后的第一天,望京地王楼面价达2.7万元。为此,市国土局暂停了热点地区土地供应,随后出台“限房价竞地价”及“综合投标”等新政。对本市1月至7月成交的31块住宅用地计算发现,新政前出售土地楼面价每平米达1.23万元,而新政后土地楼面价降至每平米9087元,降幅达26%。
曾在今年4月因价高停拍的窦店地块,当时竞价很快达到2.04亿元,折合楼面价4718元/平米,超过4700元/平米的楼面价限定,因此竞拍被叫停,地块流拍。6月,该地块再次入市,4家开发商中只有一家开发商报价1.6亿元,略高于1.56亿元的底价,最终折合楼面价为3700元/平米,比底价折合的楼面价3608元/平米高不足百元。而相比两月前,楼面价每平米下跌1018元。特别是7月,本市共公开出让3块住宅用地,楼面价格为每平米只有5380元。
⑩ 购置了一块土地,价格10万元。预期未来一年中土地的价格可能下降,价
就是买入期权的人先交了4000的期权费(其实就是押金),两方规定一年后,不管土地价格是涨了还是降了,到期的交易价格都定为11万。一年后,土地价格涨了,超过11万了,买的人就会按约定的11万把土地买过来,那卖的人就挣了1.4万。书上写的不清楚,不是买的人挣了,而是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