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为什么煤和石油大多在北方
扩展阅读
石油美元怎么买 2025-05-15 01:02:03
网络服务费用如何处理 2025-05-15 00:56:39

为什么煤和石油大多在北方

发布时间: 2022-06-10 09:08:53

㈠ 为什么我国南方比北方金属矿多

我国地下埋藏的矿产资源丰富多彩,地球上已发现的矿物在我国几乎都已找到。然而,这众多矿物的分布却很不均衡,如我国的有色金属矿在南方的居多,北方较少,北方的一些重工业企业也需从南方运来大量的有色金属作为原料。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不均衡的分布格局呢?

金属矿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矿等多种。从成因上来说金属矿的形成一般都与地下岩浆活动有关。岩浆在上涌过程中由于压力不断降低,温度不断下降,岩浆中的各种矿物因熔点、比重等物理性质的不同而分别在不同的地层深度结晶、富集而形成矿床。当然由于地壳抬升和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的影响,也可使部分内生矿被搬运转移到附近地区形成外生矿床。

我国最大的东西向构造带有三条。多次的造山运动导致多期的岩浆活动,产生多次的成矿过程。因此,我国金属矿的分布范围是很大的。但是东西向的阴山—天山构造带和秦岭—昆仑构造带与南岭构造带相比,造山运动的猛烈和频繁程度就较为逊色了。南岭构造带形成于加里东造山运动,以后历经华力西、印支、燕山与喜马拉雅等多次造山运动影响,尤以华力西和燕山运动最为猛烈。从构造上看,南岭纬向构造体系与我国东部的东北—西南向的华夏构造体系、南北向的经向构造体系、滇西—西藏弧形构造体系互相穿插,因此岩浆活动格外强烈,尤其是中、酸性岩浆活动特多。

所以从成矿期、构造、岩性三方面综合分析,中生代燕山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期;构造越复杂,岩浆活动越强烈;中、酸性岩浆中有色金属和稀有分散元素含量很高。以上这三条,南岭构造带全部具备,因此,我国南方多有色金属矿是理所当然的了。我国南方按岩浆活动强烈程度大致以四川盆地、贵州高原为中心呈向东向西对称分布态势。从中心的低温热液成矿带向两侧的高温热液成矿带过渡,即从中心的汞、锑带分别向两侧的铜、铅锌带和钨钼带过渡。看看中国的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图就可证实这个结论。

为什么北方比南方多能源矿

能源矿是一种沉积矿,大多数分布于地壳活动不太强烈的地区或一个构造体系中相对稳定的部位。我国长期存在北煤南运的状况,石油、煤等能源矿则大多数分布于北方。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的山西、内蒙古、新疆,而东南沿海很少。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东部三个沉降带(山东、河北、辽宁、湖北等地区)和西部3个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我国北方阴山—天山构造带以北的北部区,中生代开始形成比较稳定的相对凹陷地带,容易形成中、新生代的煤和石油。阴山—天山与秦岭—昆仑山构造带间的片陷地区成陆历史最早,地壳活动比较和缓,目前震旦纪到中、新生代都有沉积矿藏生成,所以我国北方多各种沉积矿,特别是煤和石油。

但是能否说南方就没有成煤成油的可能呢?不是的。这是因为南方的物质构造复杂,受燕山运动影响大,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强烈,常出现地层倒转逆掩现象,煤层往往被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和火山岩覆盖,因此勘探和开采格外困难。以石油而言,根据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陆相沉积成油理论,我国东部华夏向三个沉降带都有成油的条件,因此就不存在南方少油的问题,只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北方容易开采,因此开发较早罢了。

㈡ 为什么南极煤炭丰富,北极石油丰富南北

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地区,但目前在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 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两亿年前,全世界所有的大陆都连在一起,称为联合古陆。随后联合古陆分裂为两块,北方一块叫劳亚古陆,它后来进一步分裂为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南方一块叫冈瓦纳古陆,它后来进一步分裂为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共七块,而非洲大陆现在还在继续分裂,东非大裂谷就是分裂边界,东非大裂谷有一条分岔,因此未来东非大陆会一分为三。 大陆的形状、边界和位置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运动着。在远古时代,南极大陆这块陆地并不在南极的位置上,当时它在比现在靠北的温带甚至热带,只是后来由于板块的分裂和漂移才到了目前的南极圈内。南极的煤炭,是当它处于较温暖地区时形成的。 目前南极大陆还在继续漂移,具体的方向是向南美靠拢。也许几千万年后,那时就没有一个可以称为南极的大陆了,因为现在大南极大陆已经到了南极圈之外,南极圈内可能是一片海洋,也许可以称为南冰洋。

㈢ 为什么中国的北方的煤 石油比南方的多 而南方却多有色金属

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

矿产的范畴一般有以下三类:

①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金属矿产,如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等;

②可以从中提取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利用的非金属矿产,如硫铁矿、磷块岩、金刚石、石灰岩等;

③可以作为燃料的可燃性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目前,含矿热水、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也包括在矿产的范畴内。

2~3亿年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在湖泊和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亿万年,变成了煤等矿产。经过多次低壳变动,有的矿物被埋得深,有的矿产却露出地表。
大概和这个有关吧.

㈣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和四川。

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富,向有“地大物博”之说。例如水资源,中国水资源初步估算为27115亿立方米。中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相当于世界径流总量的5.8%。
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尤以水、能源和矿产三种资源更为突出。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南方多,北方少。

能源方面,煤炭探明储量将近80%分布于中国北方(其中64%集中于华北地区),10%在西南地区,而江南8省只占2%;石油探明储量98%在北方;天然气探明储量有限,67%在四川;水力资源西南、西北、中南3大地区占90%,其余10%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

中国东南部的滇、黔、桂、湘、赣、粤

6省具有世界上第1、2位的钨、锡、锑、锌、汞、铅等储量,成为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上一大特点。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交通运输有着重大的影响。

(4)为什么煤和石油大多在北方扩展阅读: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从中国各项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看均甚可观,但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不足1公顷,而世界人均却达3公顷;耕地面积列世界第4位,人均约0.1公顷,世界人均约0.36公顷。

草场资源居世界第3位,人均约0.35公顷,世界人均为0.76公顷;森林面积人均0.107公顷,世界人均为0.65公顷;地表径流总量人均不足27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同时,在世界上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价值比较中,按矿产总值比计,中国居世界第3位,而人均却居世界第10位。

㈤ 为什么我国石油、煤炭资源多在北方

我们现在所谓的南北只是以现在的地理气候等的划分,而石油和煤炭等的形成和这些没有直接关系,在南方地史上肯定有存在,只是大部分南方地区所在的板块的地史时期没有好的保存条件。其实在四川等地还是有古油藏的存在。

PS:四楼的不对,不是没有形成条件,是没有保存的条件,多期的构造运动对生储盖组合的破坏。

㈥ 我国煤炭资源为何主要集中在北方

在千百万年前的地质历史期间,由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地面上生长着繁茂高大的植物,在海滨和内陆沼泽地带,也生长着大量的植物,那时的雨量又是相当的充沛,当百年一遇的洪水或海啸等自然灾害降临时,就会淹没了草原、淹没了大片森林,那里的大小植物就会被连根拨起,漂浮在水面上,植物根须上的泥土也会随之被冲刷得干干净净,这些带着须根和枝杈的大小树木及草类植物也会相互攀缠在一起,顺流漂浮而下,一旦被冲到浅滩、湾叉就会搁浅,它们就会在那里安家落户,并且象筛子一样把所有的漂浮物筛选在那里,很快这里就会形成一道屏障,并且这个地方还会是下次洪水堆积植物残骸(也会有许多动物的残骸)的地方。当洪水消退后,这里就会形成一道逶迤的堆积植物残骸的丘岭,再经过长期的地质变化,这座植物残骸的丘岭就会逐渐地埋入地下,最后演变成今天的煤矿。

㈦ 北极地区为什么有大量的煤,铁,天然气,石油

2亿年前,世界是一块大陆,南极在热带左右,又因为当时盛长蕨类植物,后来根据大陆漂移说,北极才到了高纬度,又因为海路的变迁和地震,那些动植物遗体被埋在身土里,最后才渐渐变成现在的各种资源

㈧ 为什么中国的重工业都在东北

因为东北具有大量的矿产资源。东北地区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关系,许多重工业建设项目也都被安排在东北。东北地区一度占有中国98%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主要有沈大工业带、长吉工业带、哈大齐工业带三个工业带。 形成了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两大城市群 。主要工业城市有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本溪市、抚顺市、吉林市、长春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

沈阳经济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秦皇岛都市圈:以河北秦皇岛为核心,辐射葫芦岛、锦州、朝阳、承德、赤峰等地的经济圈。

五点一线:“五点”即:辽宁沿海岸线上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等五个重点区域、丹东临港产业园区、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一线”即:辽宁将建设1443公里的滨海路。通过打造沿海公路网,连接沿黄海和渤海的“五点”。

(8)为什么煤和石油大多在北方扩展阅读:

作为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书写过光荣与梦想。“共和国长子”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习近平曾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此次在东北地区考察,从北大荒的万顷良田,到企业繁忙的生产线,习近平看得细、问得实、想得深,为东北发展打气鼓劲,为东北振兴凝心聚力。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给出了关于东北振兴整体性的方法论。那就是“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

在2016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就指出,东北振兴要“要瞄准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要“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可见,对于东北振兴的思考,也是“一以贯之”的。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五市盟,区域总面积约占全国的15%,人口约占全国的9%,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9%。这里有着广袤的黑土地、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资源,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这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支撑。

另一方面,从2003年中央第一次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到2016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既定战略,中央也一直对东北振兴非常重视,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作出系统部署、制定专门政策。这是东北振兴的强大底气。

有支撑、有底气,就有自信,就能保持定力。有了定力、有了目标,才能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最终重塑环境、重振雄风。

东北如何振兴?习近平曾为东北振兴找到过三张牌:市场牌、改革牌、创新牌。无论是区域、产业还是企业,要想创造优势、化危为机,这都是必须打的三张牌。

他还提出过东北振兴的“加减乘除法”:加法——投资、需求、创新,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乘法——创新驱动,除法——市场化程度。可谓系统性的思考。

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对东北振兴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二是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三是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四是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五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

六是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是总书记为东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出的具体药方。包括了改革开放,也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可以说,这六个方面的要求,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行动先导。这与市场、改革、创新的要求,也是一脉相承的。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不可泄。越是形势困难,越要鼓足精气神;越是在滚石上山关键期,越要咬住一口气。方法论定下了,下一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各项改革部署落到实处,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路子。

㈨ 为什么我国的煤和石油主要分布在北方

南方是海平面下降才出现的陆地,所以从前没有那么多茂盛的森林,而内蒙和山西一代以前可能和东北一样有大型森林,后来蒙古高原板块不断沙漠化没有了。

㈩ 我国煤和石油的分布与地形有什么联系

煤和石油多形成与沉积环境,一般是背斜储油。北方的石油多在背斜盆地,煤层多是上升的山地、高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