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未来10年内全球油价是涨还是降
1,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只会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
2,看看上个世纪的石油价格涨幅率,你就知道了。开始一桶油才20几美金;
3,世界发展是车轮在行驶,汽车增长飞速,还没有找到代替石油的原料;
4,国际重要石油原产国局势会越来越紧张,发生石油爆炸,原油厂大火,都会让原油价格发生变化。
5,石油大富豪们都会拼命的操纵价格!
② 未来的石油将会怎样发展
进入21 世纪,世界范围内石油资源的重质化、劣质化程度的加深,对清洁、超清洁车用燃料及化工原料需 求的日益增加,正使世界炼油技术经历着重大的调整与变革. 本工作在分析世界炼油工业和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世界炼油技术的未来发展将集中在重质/劣质原油的加工、清洁燃料的生产和炼油化工一体化等几个方面. 在重 质/劣质原油的加工方面,加氢裂化和加氢处理工艺将是 21 世纪炼油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新型催化裂化(FCC)工艺 和焦化工艺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汽柴油的脱硫上,以加氢脱硫为主的各 种脱硫技术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在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方面,基于传统 FCC 工艺改进的最大限度生产低碳烯烃的技 术将得到广泛关注,加氢裂化由于其较高的灵活性,既能生产优质中间馏分油(航空燃料和柴油),又能为乙烯厂和芳 烃厂提供优质原料,是 21 世纪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技术. 关键词:石油炼制;重质/劣质原油的加工;清洁燃料生产;炼油化工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E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07)01017610 1 前 言 1.1 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1859 年, Drake 油井钻探成功标志着石油工业的诞 生. 自此,石油便逐渐取代木柴和煤成为世界最为重要 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在 20 世纪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发达 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到目前为止,石油依然是世界经济 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能源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石油仍然是世界能源消费 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炼油工业发展现状 原油必须经过各种物理及化学加工过程转变为石 油产品后才能被有效利用, 这些转化过程的组合就构成 石油炼制过程. 经过 150 年的发展,石油炼制工业已经 成为世界石油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种炼油技术相 继被开发出来,并被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增 加了石油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了石油产品的质量.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国对石油产品的需求 也不断增加. 世界原油加工能力总体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全球炼厂的结构和规模也处于不断调整之中, 一些 能耗高、 规模小的炼厂被迫关闭, 新建炼厂的规模增大, 原有炼厂也在不断地进行扩能改造.自石油取代煤成为主要的一次能源 之后, 其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40%左右.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未来 30 年,世界 能源需求量将增加 2/3,且化石燃料在能源结构中仍将 世界石油需求 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2010 和 2030 年, 量将分别达到 42 和 57 亿吨,石油在整个一次能源消费 结构中的比例仍然占 35.3%和 35.4% 世界炼油能力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其原油蒸馏能力 约占世界的 1/5;其次为俄罗斯和日本,分别占 6.6%和 5.8%;中国排名第四,占 5.5%. 世界前十大炼油国家的 原油蒸馏能力就达到了世界原油蒸馏能力的 54.2%. 世界排名前 3 位的炼油公司仍然是 ExxonMobil, Shell 和 BPAmoco, 其原油蒸馏能力分别占世界的 6.5%, 5.9%和 4.0%. 我国的中国石化(SINOPEC)和中国石油 (CNPC)分别排在第 5 位和第 12 位,原油蒸馏能力分别 为 2.67 和 1.79 Mb/d. 2003 年,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是位于委内瑞拉的 帕拉瓜纳炼制中心, 其原油蒸馏能力为 940 kb/d(合 4700 万 t/a). 除此之外,世界排名前 16 位的大型炼油厂中有 6 座位于亚太地区,3 座位于美国,3 座位于中东地区, 其他 3 座分别位于俄罗斯、荷兰和维尔京群岛. 随着世界炼油厂的规模越来越大, 炼油装置的规模 也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其中单套常减压蒸馏的能力达到 了 1 275 万 t/a,单套催化裂化(FCC)能力达到了 600 万 t/a,渣油催化裂化(RFCC)能力也达到了 425 万 t/a 从 1991 年到 2003 年,全球二次加工 能力中转化能力(FCC 和加氢裂化)增加较快,从 1991 年的 13.8 Mb/d 增大到 2003 年底的 18.9 Mb/d,约增加 了 37%;燃料生产能力(催化重整和烷基化)的增长速度 稍慢,从 1991 年的 11.2 Mb/d 增大到 2003 年底的 13.4 Mb/d,约增加了 20%. 上述 4 种二次加工能力的增长速 度都远远超过同期原油蒸馏能力的增长速度,表明世界 炼厂的规模和复杂度在不断增加, 世界各国炼油企业一 直在努力提高轻质油品收率,增加运输燃料的产量和提 高其质量 在过去的 10 年中,美国炼厂的 FCC 和加氢裂化能力略有增长,而燃料生产(催化重整和烷 基化)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美国, 4 种主要二次 这 加工过程的能力占原油蒸馏能力的比例达到了 70%以 上, 这说明美国的炼油业已是比较成熟的工业 1991 至 2003 年世界各种石油加工能力的变 化情况. 在此期间,世界原油蒸馏能力增加了 9.6%,表 明世界各国对油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在主要的二次 加工过程中,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的能力增加较快,分 别增加了 5.3%和 4.6%,而 FCC 和重整能力增加较慢. 加氢能力的增加主要缘于世界各国对低硫和超低硫车 用燃料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使炼油厂普遍采用各种加氢 手段降低燃料中的硫含量,以生产清洁燃料 美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炼油能力,而且炼厂规模一 般较大,炼厂的复杂度也较高. 在欧盟国家,近 10 年来,FCC 和加氢裂化能力增 加较明显,催化重整和烷基化能力略有下降;而在亚太 地区,FCC 和加氢裂化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催化重整 和烷基化的能力在 1995-1998 年间增加较快, 1998 年以 后又慢慢减少. 在欧盟地区,4 种主要加工过程的总能 力占原油蒸馏能力的 38%左右,而亚太地区则更少,不 到 30%. 与美国相比,欧盟和亚太地区的二次加工能力 明显不足. 世界炼油技术的发展历程 全球石油石化工业的大规模形成和发展是在 20 世 纪. 1910 年以前,石油加工工艺仅是常压蒸馏,产品也 只是照明用的煤油.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1910--1920 年的 10 年间,汽油成了主要的石油产品,促进了裂化 工艺的发展. 后来,石油加工工艺从热加工拓展到催化 加工,进而发展到深度加工,形成了一个结构复杂、规 模庞大的石油加工工艺技术体系
③ 能否预测未来10-20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各方面情况
未来10-20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产量、储量、销售额、总收入、净利润、税收、分红、债务、投资、成本、并购、作业区域、公司结构、改制、员工薪酬等等,关键在于——
油价
个人认为,油价如果好,公司就会好,油价跌到10美元,大家都要买中东的便宜油了,三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在利比亚沙特的桶油成本只有0.7到1美元/桶,几十年都不搞勘探,潜力很大,如果他们都使一半劲,全世界的石油公司一半倒闭。
H股持续3年多上涨,静态比较三大石油国企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国际油气公司的盈利估值指标和资源估值指标,国企石油股难言明显的低估或高估。但动态看,国企石油股仍因其业绩改善潜力和高增长率而继续拥有估值吸引力。因此,我们继续看好石油股。
静态估值已无优势
经过H股持续3年多的上涨,静态比较三大石油国企股和国际油气公司的估值指标,国企石油股的估值优势已不复存在:
国际一体化油气公司基本定价为10倍PE;2.5~3.0倍PB;国际独立油气公司基本定价为8~9倍PE。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定价与此相仿。
从油气资源价值重估的角度来看,国际一体化油气公司的“股价/每股储量”、“企业价值/总储量”为15倍附近;国际独立油气公司的相应指标分别为10.8和13.7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定价与此相仿,未见明显低估或高估。而在“企业价值/油气产量”中,三家国企股的倍数还略高于国际同行。
一体化公司的盈利指标估值和储量指标估值之所以高于独立油气公司,原因在于:(1)目前油价处于高峰期抬高了油气业务的业绩、(2)一体化公司拥有下游业务,下游业务业绩增长小于上游。与国际一体化公司业务结构相比,中石油上游业务收入份额高于国际同行,下游业务收入份额低于国际同行;中国石化相反。因此,中石油的估值倍数理论上应低于国际同行;而中国石化应高于国际同行。
总之,从盈利估值指标和储量指标来看,国企石油股的估值已经和国际石油公司估值相对接近,已不存在明显的低估或高估。
高增长率提高估值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每股收益在特殊的政策环境下被低估。
由于国内过去两年多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的控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下游业务被人为压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下游业务的经营利润份额要远小于其应有份额。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改革正在推进,预期在两年内,炼油和销售业务可望回归正常。估计可提高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业绩约20%。
国企股成长性优于国际同行
以2005年数据为例,中石油、中石化之收入增长率,中海油之收入增长、盈利增长率都要明显高于国际同行。若以未来预期为考量,三大国企股EBITDA、净利润仍维持增长,而国际同行均为负值(低增长率是因为分析师对油价看跌的判断;若油价稳定,以上公司都会继续增长)。
因此,考虑到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对油气下游业务盈利的改善作用和国企石油股的高成长性,国企石油股有理由享受到更高的定价倍数。在目前国际油气公司估值不变之背景下,还可有20%的估值提高空间。
中国石化A股跟随H股波动是市场生态规则,维持“港股价×(0.90~0.95)×(1+股改对价)的基本定价准则。股改后目标价为5.0~5.5元;12月目标价为6.0~6.5元。
目前中国石化A股的超额收益已经不大,但由于股改和市场指标股的作用,中国石化目前的优势体现在低风险稳定回报、而非高风险高回报上;而远期还有融资融券、T+0、内外资所得税并轨等系列利好。因此继续维持对中国石化的增持建议。未来两年中国石化A股的年均回报15~20%。
三大国企石油股估值及投资评级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价格(元) PB 05EPS 06EPS 07EPS 05PE 06PE 07PE 建议
0857.HK 中石油 8.70 3.02 0.75 0.87 0.87 11.60 10 10 增持
0386.HK 中石化 4.89 1.90 0.47 0.47 0.53 10.40 10.40 9.20 增持
600026.SH 中海油 6.08 3.39 0.62 0.75 0.77 9.80 8.10 7.90 增持
600028.SH 中国石化 6.84 2.65 0.46 0.46 0.52 15 14.90 13.10 增持
布伦特原油基准价———美元/桶 55 70 70
注:H股价按1.03倍转为人民币价格。
④ 石油未来会枯竭么
至今,全球学术界在石油形成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一种说法是很多人在上学期间所受教育的生物成油理论,石油是由几百万年前埋于地下的各种动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然而,随着科学发展,质疑这种理论的人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现在要对石油的成因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自然,对石油资源会出现枯竭的判断就更没有依据了。现实情况是,这几十年来,更先进的科学让人们不断找到更多的石油。美国出现的页岩油技术革命,就是典型的例子。即便在国内,老油田复产增效的新闻也越来越多!
⑤ 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地下总共大约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采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00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一吨约等于7桶),占当时探明储蓄量的85%。
(5)未来10年石油怎么办扩展阅读: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⑥ 未来10年内石油有很大发展空间吗还是被新能源或新科技货取代这几年是新能源科技发展的重要时间吗
在世界能源格局变化的背景下,资源国NOCJS~大投入,保证常规油气稳产增产,并开始向
非常规资源领域拓展,大力发展下游业务,调整产业结构,在保持原有石油需求市场份额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与亚太地区能源需求大国的合作。
⑦ 如果未来十年石油煤炭退出历史舞台环境将变得多么美好
自11月进入供暖季起,哈尔滨、长春、沈阳的空气污染指数相继爆表。沈阳的PM2.5浓度一度接近1400微克/立方米-按照PM2.5的指数等级,300-500微克/立方米之间已属重度污染。造成东北雾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观点认为燃煤是雾霾产生的主因,煤炭与雾霾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关闭美国所有的燃煤电厂也只会使全球气温降低0.05度
东北的雾霾事件,让人想起了1952年12月4日至9日的伦敦烟雾事件,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还有许多烧煤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与粉尘等在城市上空蓄积,遂引发灰霾。
但是,根据长春市监测数据表明,在11月的两次重污染期间,长春市的二氧化硫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沈阳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李刚也透露,在11月8日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沈阳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并不高,一直处在国家均值二级标准之内。
大连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军解释说,燃煤供暖容易形成"雾天"而非"雾霾天":"成雾的条件是空气湿度大,有凝结核,供暖期排放的颗粒物会比较多,就是说提供的'雾核'较多,相对来说,容易形成雾天。但不管'雾核'有多少,前提是一定要有大量的水汽,如果没有大量水汽,那就不是雾而是霾了。"
⑧ 二十世纪,美国前总统布什批准了一项旨在未来10年内大幅度减少美国对石油依赖的能源战略是什么样的
二十世纪,美国前总统布什批准了一项旨在未来10年内大幅度减少美国对石油依赖的能源战略是1991年2月下旬公布的。1985年以来,美国的石油进口量持续稳步上升,当时已占到总消费量的42%。这一战略,号召节约能源和增加能源生产。为此,将精简法规,以加速天然气、石油和水力电厂以及核电厂的建设;通过改革核电厂和核废料处置厂址许可证颁发手续,开发“下一代”安全反应堆的新型设计方案,来鼓励更多地利用核能。这些措施使得核工业界能够通过降低发电成本,增加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来满足电力需求。到2010年,核能发电量将比90年代初规划多10%。
⑨ 即使再过一千年,石油都不会枯竭
石油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化工原料,很难想象石油耗尽后世界的样子,所以从石油被工业化开采以来,我们一直都能听到石油即将耗尽的警告!
- “世界将在10年内耗尽石油。”——美国矿业局(1914)
- “世界将在13年内耗尽石油。”——美国内政部(1939和1950)
- “到1990年,世界将耗尽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保罗·埃利希(Paul Erlich),《增长的极限》(1973)
- “到2030年世界将耗尽石油,到2050年将耗尽其他化石燃料。”
非常有意思的警告,而且还能自动续约,我们最新的“合约”是到2030年耗尽石油,到2050年耗尽化石燃料,其中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和煤炭等。一个好可怕的结果,距离现在还有十年!
所以说我们并不是将会耗尽石油,只是石油可能会越来越贵,这不是石油储量减少的问题,而是它开采成本将会越来越高,就像欧佩克主要创始人的谢赫·艾哈迈德·扎希·亚马尼说过的一句着名的总结:“石器时代结束了,不是因为缺少石头,石油时代就要结束了,但不是因为缺乏石油”。
因此说地球并不缺石油,它可能永远都开采不完,未来不开采的唯一原因就是其它能源比石油更便宜!
⑩ 石油越用越少,假如有一天枯竭了该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够在短时间内继续生出来,石油越用越少,假如有一天枯竭了该怎么办呢?事实上我们现在有很多的新能源,比如说太阳能能源和风能能源等等,通过这样的能源能够代替石油资源,而且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更多的能源来代替石油,当然我们更是应该节约能源,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3.我们应该节约能源。
现在我们的大部分能源都是石油能源和煤炭资源,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迟早有一天会枯竭,所以我们也应该节约能源的利用,在没有必要的时候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这样既保护环境。又能够节约能源。
总而言之,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石油资源利用非常高的时代,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石油资源迟早会枯竭,但是我们也有很多可以替代的能源,比如说太阳能能源等等,在科技的发展之下,未来我们应该会有新能源来代替石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