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一年能产多少吨石油
中国石油母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近日宣布,公司2007年海外原油年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10%,达到6023万吨。
公司称,海外产量主要来自公司三个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大型油气田:其中苏丹1/2/4区项目“持续保持原油生产高效运行”,产量达到1350万吨;苏丹3/7区项目年产达到1002万吨;哈萨克斯坦PK项目年产逾1000万吨。
⑵ 原油价格多少钱一吨
原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是“桶”,一桶是159公斤,因为各地出产的原油的比重不同,所以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吨原油一般在7桶到8桶之间,按世界原油平均比重计,一吨等于7.35桶。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是每桶50+美元,按当前美元汇率1美元等于6.2人民币,这样算下来,每吨原油价格约3100+元。
(2)石油多少吨1天扩展阅读:
国际原油市场定价,都是以世界各主要产油区的标准油为基准。比如在纽约期交所,其原油期货就是以美国西得克萨斯出产的“中间基原油(WTI)”为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因为美国这个超级原油买家的实力,加上纽约期交所本身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通常来看, 该原油期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上的三大基准价格之一,公众和媒体平时谈到油价突破多少美元时,主要就是指这一价格。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却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样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为基准油作价。1988年6月23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均以此为基准,由于这一期货合约满足了石油工业的需求,被认为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也跻身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三大基准。伦敦因此成为三大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现货市场所构成的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最多时竟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纽约原油价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约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基准油作价。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约为136公斤多一点。尽管吨和桶之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但由于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又比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单位计算,会有不同的结果。
⑶ 石油一桶等于多少吨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世界平均比重的原油来计算,公认的换算为:1吨原油=7.35桶(每桶为42美制加仑)或粗略计算按照:1吨原油=1174升。
原油是混合物,所以密度是一个范围,按其密度可分为四类:轻质原油(密度<0.87g/cm3),中质原油(≥0.87~0.92g/cm3),重质原油(≥0.92~1.0g/cm3),超重质原油(≥1.0g/cm3)。
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不太准确,因为吨是质量单位,而桶是体积单位,加之原油密度变化比较大。所以在原油交易中按不同的单位计算会有不同的结果。
(3)石油多少吨1天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液化石油气是石油产品,其主要成份是丙烷、丁烷(C3、C4)。气态时比空气重,和空气混合浓度达到1.5~9.5%时,遇到火种就会爆炸,因此在使用其中一定要防止泄漏。1M3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30M3空气。所以燃器具使用场所,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2、液化石油气钢瓶:储存液化石油气,瓶口装有开关用的角阀,连接减压阀和高压胶管;减压阀将气态液化石油压力降到2800士500帕通过胶管输送到燃具。
3、气瓶角阀,减压阀应使用质量合格的产品。胶管应使用专用耐油高压胶管,长度1.5~2米,不能穿墙越室,并要定时检查,发现老化或损坏要及时更换。与燃气具之间要连接紧固,严禁泄漏。
⑷ 中国一天消耗多少石油
截至2020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每天的石油消耗是550万桶,其中220万桶来自进口。
中国的相关报告预计,中国今年原油进口将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创纪录的1.1亿吨,将比上年增长21%,成品油进口4000万吨,增长40%左右。虽然中国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资源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进口的国家主要来自于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安哥拉等等国家,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耗也随着增长。
1997年,中国石油签订了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大型油气合作项目,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上迈出第一步,时称中亚俄罗斯合作区。
20年来,中国石油秉持“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原则,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拉克、伊朗、印尼、新加坡等19个国家进行50个项目的合作,2016年油气权益产量近6000万吨,约占公司海外权益总产量的80%。
20年来,中国石油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油气运输通道,从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建成了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四大油气运输通道,初步形成了一张连通中外、惠及多国的油气供应网络。
⑸ 一方石油等于多少吨
油库进库的成品油是以吨为单位的,而通过汽车槽车往外供应的成品油及加油站零售时,都是以公升为单位的。那么,一吨油究竟有多少公升呢?这是我们日常业务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常见的几种成品油的比重如下表:
油品
90号汽油
0号柴油
80、180号重油
比重
0.71-0.74
0.82-0.86
0.95-0.99
每吨公升数L/T(参考值)
1408-1351
1220-1163
1053-1010
知道油品比重后,其倒数即为每吨公升数,在日常经营中,为方便动作,往往将其换算成一个相对固定数,如90号汽油每吨为1380公升,0号柴油每吨为1176公升。
当然在实际作业中,油品的比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有一定的浮动
一方石油等于1000升
一吨原油来说,约等于1162.1438升也就是1.162方
那么一方原有就是1/1.162约等于0.8吨
⑹ 中国一天消耗多少桶石油
截至2020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每天的石油消耗是550万桶,其中220万桶来自进口。
中国的相关报告预计,中国今年原油进口将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创纪录的1.1亿吨,将比上年增长21%,成品油进口4000万吨,增长40%左右。虽然中国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资源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进口的国家主要来自于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安哥拉等等国家,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耗也随着增长。
(6)石油多少吨1天扩展阅读
1997年,中国石油签订了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大型油气合作项目,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上迈出第一步,时称中亚俄罗斯合作区。
20年来,中国石油秉持“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原则,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拉克、伊朗、印尼、新加坡等19个国家进行50个项目的合作,2016年油气权益产量近6000万吨,约占公司海外权益总产量的80%;
20年来,中国石油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油气运输通道,从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建成了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四大油气运输通道,初步形成了一张连通中外、惠及多国的油气供应网络。
⑺ 资源问题--全球一天要消耗多少升汽油
简单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论
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么时候枯竭呢?这个问题的议论历来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开采年数因研究数据来源而异。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而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则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采,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历经年月后也会有增加的情况。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石油量大概为1.15亿桶,这比前两年的估计数字增长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飙至每桶133美元,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原因二:供需失衡论
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它之后,依次为日本、中国、俄国、德国与韩国。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在国际油气投资顾问徐小杰眼中,石油的供需关系是基本面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基本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决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世界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石油供应设施又十分脆弱,且鲜有特大型新油田发现。此外,在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不足、产能递减或增长滞后、供应源衰减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贬值论
除了资源缺稀外,人为炒作也致使油价在近期飙涨。其中,美元贬值论是最热门的一个因素。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
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赞同。他同样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无关,是美元贬值和市场投机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续贬值为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和黄金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油价和黄金价格不断攀高。
原因四:投机炒作论
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指出,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种短期消息只不过是炒作油价的一个由头而已。由于资金的介入,市场会把任何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意外下降,明天则有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他的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据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了近40%,仅5月份纽约市场油价涨幅就达到17%。5月16日纽约油价127美元,虽为当日价格,交易的却是7月石油期货。这与1月2日油价“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样,“期货”这样的投资形式显然已对油价造成巨大影响。
美国一民主党参议员称,投机力量行为在期货市场上极其放纵,期货市场日成交量已超过实际需求的20多倍。这也是投机者翻炒期货的有力证据之一。
原因五:季节规律论
有环境学家认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进入夏季,生产、生活用油都将进入增长时期。每年的5月到11月为美国的飓风多发季节,一旦有飓风到来的消息都将影响油价上涨,这已成为一个定势。专家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油价的飙涨有所影响。
原因六:地缘政治论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奥恩日前发表言论表示,世界主要产油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是推动近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奥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讯社采访时说,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尔爾利亚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这种局面刺激了油价上涨。
石油资源储量分布极为不平衡,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地区国家石油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60%以上,而亚太地区石油储量则不足2%。从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的情况来看,高油价将进一步加重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如1978年的两伊战争和1990的海湾战争,其根本目标依然是对石油资源的争夺。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地缘政治不稳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价。
原因七:长短阴谋论
此外,西方学界出现了一种阴谋论,也成为了对油价高涨的一种解释。据分析,阴谋论有两种,一个是长期阴谋论,一个是短期阴谋论。长期阴谋论是指美国石油巨头实际上已经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术,量产后该技术也十分廉价。事实上,当油价在50美元一桶的时候,该技术就可以完成产业化了,但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美国石油巨头并不着急推出新技术。
短期阴谋论就是指美国总统布什本人就是美国石油集团推出来的宠儿,布什为了“报恩”,因此美国政府有意推动油价上涨。该论点分析师认为,到目前为止,石油并没有出现绝对的短缺,但油价却成倍上涨,这与近年来很奇怪的“美国现象”有关:在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美国政府一定扩大石油储备,石油价格低的时候却出售储备。而且,在石油价格高涨之时,美国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什政府
⑻ 美国每年消耗多少吨石油合多少吨
2006年,美国消耗75.1535亿桶石油,今年美国的石油消耗量也大约在74亿—75亿桶。
美国目前现有约7.27亿桶的石油储备。
⑼ 中国一年消耗多少吨石油
中国2011年石油消耗量4.9亿吨
,我国依赖进口石油54.8%
截至2010年底,累计查明石油地质储量312.8亿吨,资源探明率35.5%;累计查明天然气地质储量9.3万亿立方米,资源探明率17.9%;科学预测表明,东部有一半石油资源尚未探明,西部和海域3/4石油资源有待发现。
希望帮到你,还有问题就追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