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物探的主流方法
使用:重力法、电法、地震勘探法、磁法,还有测井、化探。
在区域普查阶段提供的有利地区和构造带上﹐开展地震法普查和详查工作﹐确定可能的含油气构造和油气圈闭﹐为石油钻探工作提供井位。中国已发现的油气田中﹐多数是根据地震勘探资料进一步进行钻探发现的。 在石油物探中是探测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地震反射法﹐但勘探成本高于其他石油物探方法。由于它的勘探效果较好﹐已成为石油物探中最有力的勘探手段﹐应用最广。地震勘探方法主要分为反射法和折射法两大类。
1 地震反射法 用此法可以了解地壳深部结构和基底表面起伏﹐研究地壳内部结构和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寻找和勘探各种可能的含油气构造﹐通过钻探寻找构造﹐圈闭油气藏﹔还可以了解沉积岩层的岩性和岩相变化﹐与地质和钻探相结合﹐寻找岩性圈闭或岩性与构造复合圈闭油气藏﹔在条件有利的地区﹐还可能直接找矿。
地震反射法的基础是地下岩层的波阻抗的差异。沉积岩层的岩相变化及岩石孔隙中所含流体(油﹑气﹑水)性质的不同﹐使岩层的波阻抗发生变化﹐影响地震反射波的振幅。根据地震反射法所记录的反射波走时﹐可以计算出波的速度和反射界面的埋藏深度﹐从而了解基底表面起伏和沉积岩内部构造。根据记录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等特点﹐以及所计算出来的地震波速度等资料﹐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岩性﹑岩相变化和岩石孔隙中所含流体的性质。
用地震反射法通常可以观测到界面深度达6000米左右或更深的反射。因而﹐使用地震反射法可在几公里深的整个沉积剖面中﹐了解各种不同深度的地质构造﹐寻找与背斜﹑断层﹑断块和盐丘构造等有关的构造圈闭油气藏。地震反射法提供的地下地质构造精度很高﹐在理想条件下﹐得到的地质构造起伏的误差在3~6米范围内﹐确定断层落差的精度可达10米左右。地震反射法虽然能作出具有明显波阻抗差异的任何反射层的构造图﹐但没有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是不能确定各反射层的地质层位的。因此在对地震反射法资料进行解释时﹐必须同地质资料和钻井资料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差错。
地震反射法还用来研究地下岩层的岩性和岩相变化情况﹐试验寻找与地层遮挡﹑岩性尖灭﹑礁块和古潜山等有关的岩性圈闭油气藏﹐或构造与岩性复合圈闭油气藏。从地震反射法资料可以得到沉积岩层变薄的趋势﹐或岩性变化的显示。但是﹐单纯利用地震反射法资料﹐目前还不能解决与岩相变化有关的地层圈闭油气藏的勘探问题﹐必须将地震反射法资料同测井资料﹑物性资料﹑地质资料和钻探资料密切结合进行综合解释。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增强及其他和油气有关的地震波标志﹐可以直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在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寻找较浅的砂岩贮气层﹐这种勘探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古老的沉积盆地中寻找较深的含油层﹐则受到较大的限制。
2地震折射法 此法可以用来了解基底表面起伏﹐划分区域构造单元﹐了解沉积岩层内部构造﹐寻找可能的含油气构造﹔利用所求出的界面速度研究地层的岩性。根据所记录下来的地震折射波走时﹐可以求出地下高速界面如基底﹑盐丘﹑炭酸盐岩的埋藏深度和起伏形态﹐并且可以计算出地震波沿高速岩层传播的界面速度﹐了解地下高速岩层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在有利条件下﹐还可用来确定高速岩层断层的落差。但它不如反射法能同时了解地下多个岩层界面的详细构造情况﹐而且勘探精度也低于反射法。
‘贰’ 石油藏在那么深的地表之下,人们是如何发现的
自从人类进入高级文明以来,就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和科技,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例如飞机、坦克、汽车、轮船等等,虽然它们的用途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需要燃油来推进,如果没有了燃油,那么飞机就无法起飞,坦克、轮船也无法启动,汽车也无法行驶。而燃油主要又是由石油提炼而来,所以石油的开采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了,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也会因为争夺石油而发生战争。不过对石油稍微有所了解的小伙伴都知道,石油通常是深埋在地底下的,正常来讲人类不可能会发现石油,毕竟谁会闲着没事干一直往地底下挖呢,那么石油到底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最后校长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发展成现在这么高级的文明,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智慧,我们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应用自己的智慧来生存,最终才能主宰世界。就连石油的发现和利用也不例外,人类最开始发现了地表上的石油,后经发现石油的作用和价值,最终再地底下发现了大量的石油,看完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虽然现在石油资源日益减少,但是我相信在未来我们人类依然能依靠智慧来发明出更好的新能源。
‘叁’ 海底石油的石油勘探
石油勘探,就是考证地质历史,研究地质规律,寻找石油天然气田。主要要经过四大步骤,即:确定古代的湖泊和海洋(古盆地)的范围;然后从中查出可能生成石油的深凹陷来;第三步是在可能生油的凹陷周围寻找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质圈闭;最后对评价最好的圈闭进行钻探,查证是否有石油或天然气,并搞清它有多少储量。下面对这四个步骤的工作内容作一介绍。(具体的石油勘探技术方法后面有专题论述) 前面已经讲到了,石油是在古代的湖泊或海洋的沉积物中生成的,油田也是在这里形成的。因此,确定古湖古海(即古盆地)所在及其范围当属是首要的。
确定古湖古海的地质依据,主要是研究岩石和化石(古代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印模、痕迹等)。通过地质家们的研究,地球上的岩石种类极多,但最基本的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火成岩(亦叫岩浆岩),它是由地球深部的岩浆喷发到浅处或地面后,凝固而成的。电视中曾多次报导过现代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因此对这种岩石的来源与形成是好理解的。二是沉积岩,前面在油气形成问题时,已谈到了它的来源与形成过程了,它就是确定古湖古海最主要的物质依据。也就是说,哪里有沉积岩,哪里就是古代湖泊或海洋,这是毫无疑问的。三是变质岩,这主要是各种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在地壳的变迁过程中因经受高温高压而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变成了既坚硬又致密的另一类岩石。
古湖泊和古海洋又怎样区别呢?这主要是通过化石来确定和区分的。因为湖泊与海洋的生物特征是大不一样的。另外,即使同样的沉积岩,湖泊和海洋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是以当时水的咸淡来分的,淡水为湖,咸水为海……。
古湖古海的保存状况对找油找气的影响十分重要,在后来的地质变迁中,或遭受过风化剥蚀,造成残缺不全;或遭到火成岩的侵入破坏;或经过严重的变质过程等等,这些情况也都要通过对岩石性质和地层保存的完整程度等方面考证其发育过程。 寻找地质圈闭是寻找油田的中心环节。任何一个找油部门对这一工作都是十分重视的。地质圈闭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形态各异。例如大庆油田的大庆长垣,其圈闭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我国找到的最大储油圈闭。当然也有小到不足一个平方公里的,有的单独的含油圈闭只有一口油井。地质圈闭有的可以部分地露出地面,甚至一座高山即为一个完整的地质圈闭;有的埋藏很深,地表完全看不出来。我国有能力探测到的圈闭埋深,大约在五、六千米深左右,在这个深度以内,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可以查得比较准确,钻井也能够得着。寻找圈闭自然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大到小的过程,对于深而小的圈闭,找到它当然是很困难的,它要求的技术精度、难度要比一般情况下高的多。
找到地质圈闭以后,还要对圈闭进行是否具备储油条件的研究和评价工作。一般来说,在靠近生油凹陷的地质圈闭,有利于油气运移进去,成为有希望的油田,而对其他地方的圈闭,评价就要低一些。再则各个圈闭本身的保存是否完整,可储藏油量的大小等情况也需要进行研究和评价。 对所找到的地质圈闭,里面是否储藏着石油或天然气,在没有对它进行钻井验证之前,一般是很难给以定论的。因此,对地质圈闭进行钻探,这是寻找油田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其重要性及关键性在于,这个步骤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和手段,它都关系到一个油田能否顺利诞生以及它的实际命运问题。
在油田发现史上有不少这样的情况:一个圈闭本来是充满了石油的,但因钻探技术及方法不当,而没有发现其中的油气,直到若干年后,人们再次认识,再次钻探时才证实是个油田;还有的在首次钻探中就发现了油层,但其中油气就是出不来或油气产量很低、结果评价为没有工业开采价值而弃置一旁,可是以后的重新钻探或经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又喷出了高产油气流。可见,钻探是发现油气田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与前面的工作关系,如同十月怀胎与一朝分娩那样,所以必须十分认真对待。
在盆地内或一个圈闭上第一口或第一批探井应该打在什么位置,这是要综合考虑多种资料以后才能确定的。其实,第一口井就找出油田来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新疆克拉玛依因为旁边有黑油山可以看得见,它就是第一号探井生油的。至于我国东部在覆盖区找油田,就不那么容易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松基3井,说明在此以前至少已有了两口空井;胜利油田的第一口出油探井是华8井,说明在此之前曾经至少打了7口干井;大港油田是在打了近20口探井以后才发现的;任丘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任4井,在它以前,曾经有5口以上的井落了空。当然,确定探井井位也不是无章可循、完全盲目的,简单而言,以找油为目的的探井(另有以探明地层为目的的井称之为基准井或参数井)总是尽可能定在圈闭的最高位置,其理由就是油和气总是浮在水的上面。这里的所谓高是指含油层的“高”。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因而“高”也不是绝对的高,形象地比喻:如果要钻探的圈闭象个反扣着的碗或盆,第一口探井就定在拱起的碗或盆底上;如果这个圈闭象一条竖放着的大鱼,第一口井位就定在其脊背的高处;如果圈闭象一块倾斜的板(克拉玛依),探井就定在它的上方。也有极少的例外,比如一般人的头发都在头顶上最密,但秃顶者却在头部的周围才有头发,如果一定要在头顶去剪发,只会徒劳无益,新疆准噶尔盆地就有这样的实例,五十年代在其最高处打成了一口探井,一无所获,到了八十年代又在四周较低处打井,却出了油,用“秃顶”周围的头发来比喻,确有相似之处。也有确实在“盆底”找到油的,犹如炒菜的锅里放点油,它不可能停在锅沿上,这是因为这里的地层里几乎没有水,石油不占密度差的优势浮起来,只好“沉底”了,这种实例很少,所以“高处找油”仍然是首先应当遵循的准则。
当一个地质圈闭经钻探后,有一口井获得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流,这就算是找到了一个油田。但是,还必须进一步把这个油田的具体范围和出油能力搞清楚。因此,在钻探过程中发现油气之后,就应立即查清油层的层数、深度、厚度,并要搞清油层的岩性和其他物理性质,还要对油层进行油气生产能力的测试和原油性质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扩大钻探,进一步探明圈闭含油气情况,算出地下的油气储藏量有多少。这样,对单独个油田来说,它的初步勘探工作就算结束了。
最后这里还需加以说明的是,在实际寻找油田的工作中,这个步骤不可能绝然分开进行,而总是相互联系、交错进行的。找有利生油凹陷的过程中,往往也同时就找到了地质圈闭;在找地质圈闭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沉积地层或新的生油凹陷;在钻探圈闭时,也会发现新的生油层和储集层,以致给人们增加许多新的认识。总的来说,寻找油田的过程,一方面是人们对地下情况不断积累资料、深化认识的过程,一方面又是找油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
‘肆’ 石油藏在地下1000多米深,是怎样被开采出来的
以前是用人挖出来的,现在是用挖机挖出来的。然后再抽出来 就是石油了。
‘伍’ 如何探测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主要有物探和测井两种
物探主要是根据地下岩层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量测量﹐对地质构造或岩层性质进行研究﹐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球物理勘探。我们在石油勘探中﹐对于被表土﹑沙漠和海水覆盖没有岩层直接出露的地区﹐主要依靠物探方法间接了解地质构造和岩层性质﹐以寻找油气藏。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
‘陆’ 科学家用什么方法寻找海底石油
在海上找石油不同于在寻找陆地油气田,陆地找油,有时可以根据一些现象,来做出最初的判断,而海洋石油埋藏在海水覆盖的海底深处,埋深从几百里至几千里,地质勘探人员要通过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寻找含油气的盆地和地质的构造,并经过海洋钻探,才能发现油气田.
地震勘探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最经济有效的勘探方法,地震勘探就是通过工人地震产生地震波,传播到海底深部的地层中,当地震波碰到岩层界面及产生反射波,并传回到海洋地震船的接收装置被记录下来,经过计算机处理利到地震反射剖面,地球物理人员对地震剖面进行解释,并编制海洋油气田的最关键的图线,地震构造图,能看见是一回事,而能不能看清又是另一回事,为了精确,海洋地震有较为粗放的二维地震,发展到细化的三维地震,三维数据体可展示地质构造各个侧面的构造形态,可任意选切不同方向地震剖面,三维地震切片如同医院的CT扫描,不仅能看清地下构造的细微变化,还能看到沙体的变化,有时还能到油水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