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波斯是什么时候发现石油
扩展阅读
温煦产品哪里买 2025-05-20 19:20:07

波斯是什么时候发现石油

发布时间: 2022-05-22 20:59:08

⑴ 世界海洋石油发展历程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

1920年,委内瑞拉在马拉开波湖利用木制平台钻井,发现了一个大油田。

1922年,苏联在里海巴库油田附近用栈桥进行海上钻探成功。

1936年,美国在墨西哥湾的海上开始钻第一口深井,1938年建成世界上最早的海洋油田。

1947年,美国在墨西哥湾发现第一个近海油田,标志现代海洋石油开始。

1951年,沙特阿拉伯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

1964年,英国开发北海油田。

1967年,我国渤海海1井发现工业油流。

20世纪70年代,尼日尔爾利亚开发西非海上油气。

20世纪80年代,巴西加大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到90年代为其油气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南中国海域成为开发的热点,北极地区得到更多重视。

几十年来,5000多亿桶的海洋石油发现可大致分为以下3个勘探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0—1972年。在此期间,美国墨西哥湾于1947年获得第一个近海石油发现,在波斯湾发现了第一批超大型油田,在西非获得第一个海上发现,后期在北海获巨大石油发现。另有两个重大发现分别在澳大利亚和中国。该阶段总共发现石油1980亿桶,年均发现83亿桶,发现规模平均7.7亿桶。

第二阶段为1973—1990年。在此期间,北海、墨西哥、里海、俄罗斯的北极地区都有重大发现,美国墨西哥湾和巴西先后于1983年和1984年发现了本区的第一个深水大油田。另外,印度和加拿大在近海各获得一个重要发现,西非、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湾浅区继续有所发现。在该阶段,石油发现总计达1710亿桶,年均95亿桶,平均规模为1.35亿桶。

第三阶段为1991年至今。在此期间,巴西、安哥拉、尼日尔爾利亚、美国墨西哥湾4个主要地区找到深水重大发现,不过在北海、里海、中国也有几个重大发现,澳大利亚、西非浅水区、波斯湾的发现规模较小。在此阶段,石油发现总计1210亿桶,年均发现80亿桶,发现平均规模1.16亿桶。其中,深水和超深水发现440亿桶,年均30亿桶。

海洋油气的开发与海洋钻井是分不开的,海洋钻井的大致历程如下:

189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Summer 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木架平台,钻出第一口井。

1897年,美国人H.L.Williams建造了与海岸连接的栈桥,可打多口井。

1911年,世界上第一座固定平台钻井装置矗立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Caddo湖上。1925年,苏联在里海建造的人工岛上进行石油钻井。

1932年,美国得克萨斯公司造了一条钻井驳船,到路易斯安那州Plaquemines地区Garden岛湾打井,这是人类第一次浮船钻井。

1933年,美国利用驳船在路易斯安那州Pelto湖打了“10号井”,进尺5700英尺,成为首座坐底式钻井平台。

1937年,由木桩插入水深4.3米泥底的、距海平面高4.6米的钻井采油平台,首次在墨西哥湾的海上平台钻井,获得日产85.9立方米的海底石油。

1947年,John Hayward设计了一条“布勒道20号”平台,标志着现代海上钻井业的诞生。

1954年,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迪龙一号”问世,带动了固定式平台的发展。

1956年,美国雪佛龙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近海完成了世界上首次海洋采油井最深的采油纪录,采油井深达4036米。

1962年,壳牌石油公司用世界上第一艘“碧水一号”半潜式钻井成功,有了向深海发展的工具。

1967年,我国渤海海1井发现工业油流。1968年,一条设计完善的“格洛玛挑战者号”动力定位船开始在深海进行科学考察。1971年,美国Hunt石油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近海开创了采油井深度为6248米的海上深井的采油纪录。

1979年,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工作水深接近1500米。

1983年,由欧洲经济共同体财政支持建造的第一座张力腿平台(TLP)于1984年在北海Hutton油田安装投产。

1989年,在美国墨西哥湾587米水深TLP平台投入使用。

1998年,中国东海平湖油气田向上海供气,结束了中国东海不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历史。

2001年,海洋采油井最深纪录达7088米。2001年,墨西哥湾钻井水深达2964米。2002年,雪佛龙公司钻井垂深达9210米。2003年,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工作水深突破3000米。

2004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在园丁湾水深1425米投产采油。

图2-8世界主要海洋油田数目的分布

如图2-8所示,目前,在世界海洋中已找到了581处油田。其中,欧洲和地中海25个,北海110个,意大利、北亚得里亚海20个,黑海和里海17个,南美洲43个,非洲近海27个,西非近海85个,波斯湾60个,印度次大陆沿岸海域2个,远东近海23个,印度和马来西亚近海15个,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近海3个,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12个,南部吉普斯兰德海盆19个,北海近海44个,美国墨西哥湾16个。

⑵ 石油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西晋人司马彪(公元?~306年)着《后汉书·郡国志》,对延寿县(现今甘肃酒泉一带)有如下记载:“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莒,注池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永永,如不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说明当时古人已经开始对石油表征有所认识,并巳取之利用.这大概是最早利用石油的开始吧!
早在公元1 800多年前,汉代史学家班固着《汉书·地理志》,记有“高奴有洧水可燃”。描述了现今陕西延安一带的延河支流洧水水面上见到的可燃物质。这也应该是最早发现石油的记载了!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宋沈括在其《梦溪笔谈·杂志一》:“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 高奴县 出脂水,即此也。” 明李时珍也有记载《本草纲目·石一·石脑油》:“石油所出不一。国朝正德末年, 嘉州 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复开出数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井尔。”最初用于照明。

当然,我们老祖先很可能早就知道此项东西,但文字记载最早为沈括。

第一口油井是中国在公元4世纪或更早的时期钻探出来的。人们把钻头绑在竹竿上,打出的洞深达800英尺。当时油是用来蒸发盐水并生产盐。到公元10世纪,人们用竹管来连接油井和盐泉。古代波斯人的碑文上记载了他们上层社会把石油用于制药和照明。
在公元8世纪,新建的巴格达(伊拉克的首都)是用柏油来铺设街道的,这些柏油是从该地域天然易采的石油中获取的。公元9世纪,人们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开发油田来生产石脑油。公元10世纪时地理学家Masudi和13世纪时马克·波罗都曾记载了这些油田的情况,后者曾描述这些油井的产量可以装数百只船。

石油近代史始于1853年石油蒸馏工艺的发明。波兰科学家阿格纳斯·卢卡西维奇(Ignacy Lukasiewicz)通过蒸馏,从原油中得到了煤油。第二年,在靠近波兰南部克罗斯诺(Krosno)的Bobrka发现了第一个“岩石油”矿,卢卡西维奇在Ulaszowice附近建造了第一家炼油厂(实际上是一家酿酒厂)。这些发明迅速地传遍了世界各地,1861年Meerzoeff在巴库的成熟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罗斯炼油厂。

⑶ 波斯湾的油气开采历史是怎样的

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开发历史比里海地区晚得多,但发展很快。
1891年,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朗钻了第一口井。
1908年在伊朗的马斯杰德苏来曼地区发现石油后,首先供给英国海军使用,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胜利。英国在伊朗开采石油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国家把目光集中到这里来。特别是美国,于1932年在巴林打出了第一口油井,1938年又在沙特阿拉伯的达曼地区开始采油,1946年第一般满载原油的轮船从科威特驶出。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加紧开采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石油资源,逐步替代以英法为首的欧洲霸主地位,成为波斯湾新的石油霸主。
1951年发现沙特阿拉伯的萨法尼亚油田是世界最大的海底油田,之后随着技术进步及勘探强度增大,预测油气资源量占中东地区的1/4;海底探明石油储量为120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7.1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中东整个地区的12%和10%。目前已发现约80个海底油田,其产量亦扶摇直上,自1971年超过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后,即一直居世界首位。1989年全区产海洋石油1.3亿吨,占总产量17%,在世界海洋石油总产量中占20%。
1960年9月14日,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5国家在巴格达开会,宣布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1983年成员国增至13个,新成员包括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厄瓜多爾尔尔、加蓬、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和印度尼西亚。2003年该组织成员石油总储量为1191.125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9%,开采量的50%,出口量的85%以上。
“谁控制了波斯湾石油的流量,谁就拥有了对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经济的钳制力。”波斯湾虽是石油宝库,但它给该地区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乱和苦难,如两伊战争、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伊拉克战争、巴以战争、伊朗核问题等。外来势力的渗透和争夺,加上波斯湾内部由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波斯湾局势长期动荡,并多次燃起战火,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对整个国际形势也有着重大影响。

⑷ 15-19世纪,黑人为什么会被贩卖到红海,波斯湾沿岸呢那个时候就开始开采石油了吗

15~19世纪黑奴贸易的主要“市场”是美洲特别是中南美的种植园,因为奴隶制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而美洲土着印第安人在欧洲开拓者的扩张过程中损失了大量人口,出现了“劳动力缺口”,从非洲掳掠和贩运黑奴变得有利可图,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
石油虽然早在千年前就已被发现,但当时的科技条件下不可能得到工业上的大规模利用。直到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大大刺激了能源需求,同时期化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石油化工行业,至此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才受到重视,并在随后的20世纪成为世界各大国的命脉所系。但19世纪世界油气资源开发的中心是美国西部(洛克菲勒就是那阵子起家的)和沙俄控制下的高加索(巴库油田),而现在世界油气资源的中心——中东波斯湾地区还要到20世纪初才逐渐进入欧美各大石油公司的视野,这时候黑奴贸易早就结束了。其实工业革命恰恰就是黑奴贸易结束的重要原因——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结束了,欧洲工业国现在需要的是作为原料产地、产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提供地和资本输出地的非洲。

⑸ 中东地区地区的石油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1908年5月26日。

这一天在现代石油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一个隶属英国人的勘探队在伊朗和伊拉克交界处,打出了伊朗现代史上的第一口油井,改变了整个中东的历史轨迹,也开启了世界石油史上的新篇章。一百年后的今天,中东地区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到世界总储量的60%以上。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开始对中东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勘探结果显示,在中东地区,尤其是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可能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可能就意味着不确定性,付出高昂的勘探费后,极有可能徒劳无功。

如此高风险的投入,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是,终于有人抵挡不住“黑色金子”的诱惑,愿意堵上一把。这个人就是威廉·诺克斯·达西,英国矿业巨头。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个人对古代波斯光明神在祭祀场所点燃“火柱”的传说深信不疑。

在传说中提到了某种“油”,一种从当地的某些岩石中渗出来的物质,所以达西坚信波斯湾石油地区有石油。当上级要求停止勘探打包走人时,他没有听上级指令,决议要将钻探进行到底,就在5月26日,威廉·诺克斯·达西惊喜的看到井架上流出了黑色的油流。正验证了那就话,有志者事竟成。

(5)波斯是什么时候发现石油扩展阅读

中东石油分布:

波斯湾沿的沙特阿拉伯,伊朗,克威克,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是重要的产油国家。

中东这个石油库到底有多大呢,据1977年的统计已探明的储量达500多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58%,石油年产量达11.13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38%以上。

在中东地区无论在沙漠下或海底下大大小小的油田星罗棋布,伶俐的井架,银光闪耀的大油罐,进进去去出出的超级油轮,到处是一派繁荣希望的景象。

西亚地区的石油储存条件良好,储油层厚,油质优,大部分的油矿都可以自喷井的方式开采,所以啊在世界的19个大油田中,中东就占了14个。

⑹ 石油的首次发现时间,地点

早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印度等文明古国已经采集天然沥青,用于建筑、防腐、粘合、装饰、制药,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油苗中渗出石油的数量。楔形文字中也有关于在死海沿岸采集天然石油的记载。



(6)波斯是什么时候发现石油扩展阅读:

近代石油的历史大周期:

1、20世纪70年代:1960年第三世界产油国联合成立了OPEC,陆续对石油实行国有化。期间借两次石油危机之机提高石油价格。一次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成员国陆续提出减量提价方案。另一次是伊朗首先爆发政权革命,两伊战争爆发,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中断,油价大涨。

2、20世纪80~90年代:受两次石油危机影响,国际原油需求出现萎缩,同时以俄罗斯、委内瑞拉为代表的非OPEC原油生产国采用新技术和产量的持续增长来应对高油价,原油价格开始大幅下降至25-35美元,国际油价步入20年低迷阶段。

3、10年“黄金期”: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印度等新经济体的高速发展,其对原油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国际油价迎来10年“黄金期”,并于2008年7月达到历史峰值147美元/桶。

4、2014-2016年油价下跌:伊朗禁运解除:15年伊朗禁运解除后,其大量抛售浮仓。

5、2017显着反弹的逻辑:世界经济对原油需求减少,而本轮油价下跌反而刺激了OECD对原油的需求,且亚太地区对原油消费拉动依然强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油

⑺ 波斯湾因为石油丰富又叫什么呢

波斯湾因为石油丰富又叫世界石油宝库。

不能简化为“油库”。

⑻ 石油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中东波斯弯沿岸盛产石油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
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尸体,生物的细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则是由碳、氢、氧等3种元素组成的。生物遗体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覆盖之后,氧元素分离,碳和氢则组成碳氢化合物。

我们已经在地球上发现3000种以上的碳氢化合物,石油是由其中350种左右的碳氢化合物形成的,比石油更轻的碳氢化合物则成为天然气。煤矿与石油的成因很类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态。

大量产生碳氢化合物的岩石即称为“石油源岩”。埋没于地中的石油源岩受到地热和压力的影响,再加上其他多种化学反应之后就产生石油,而石油积存于岩石间隙之间便形成油田。

地壳变动而石油生成

我们最近逐渐了解地球内部的变化与石油的生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描述此种关系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内部的状况。

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400公里,覆盖地球表面的地壳下方是由岩石形成厚达2900公里的“地慢”,其下方则是由金属形成的“地核”,并以大约 5100公里深处分界,分为“外核”与“内核”。外核主要是由液态金属铁组成,内核则主要是固态铁。 地球表面铺满坚硬的“板块”,厚度约有100公里,是由向上喷出的“洋脊”产生的,’在 缓缓移动到“海沟”后就沉降于 另一板块下方。 80年代后期,人们学会捕捉地震波传递到地球内部时的立体图,于是发现令人惊讶的地慢活动状况。高温又巨型的上升流“超级卷流”由地底涌上后,以蘑菇形态分别存在于夏威夷和非洲大陆正下方。此外,低温的巨型下降流“冷卷流”则以水滴形态占据亚洲大陆及南美洲大陆正下方的冷卷流似乎是沉降到地函底部。

我们现在的知道的是,地幔内部落热对流是以冷卷流向超级卷注移动的形态而形成的。此种运动不仅影响板块运动,似乎也对整个地球的地质和环境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超级卷流是石油制造者?

现在全球生产的石没之中,有60%是产生了恐龙称霸地球时期所形成的石油源岩,所形成的“黑色页岩”则遍布世界各地。黑色页岩主要是由未经氧化的藻类等浮游植物遗骸堆积而成。由此可知当时必须有可让浮游植物繁殖又不会产生氧化的缺氧环境条件,大量的黑色页岩才会形成。

最近发现,石油源岩在此时代的形成似乎与超级卷流运动的活化可以促使由地下涌出的地幔物质所形成的洋脊体积增大,海面因而上升,使得较低的陆地变成浅海,而浅海则具有可当石油原料的藻类等浮游植物极易繁殖的环境。

浅海地区的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而出现大幅增加和大量死亡的现象,周围的细菌为分解其残骸而消耗氧气,于是出现了缺氧环境。

地球温暖化也会改变深层海水的流动状况,由于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海水的温度高低不同,较低温但含有丰富氧气的高纬度地区深层海水会流向低纬度地区海洋。但地球温暖化的现象减少。氧气较少的海域因而扩大,无法氧化的浮游植物便逐渐堆积,所留下的大量有机物则形成石油源岩。

生物的演化改变了石油的性质

由于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遗骸,因此调查石油的性质便可以得知古老时期的生物演化过程和地球环境历史。

生命的演化大概有下述的过程。生命是于38亿年前诞生,并逐渐地进行演化,到了距今5亿5000万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时期,爆发性的演化才开始,大约4亿4500万年前,生命也登上了陆地。

4亿4000万年至4亿年前时期,石油源岩的主要成分是当时繁茂的浮游植物所形成的耐碳氢化合物。另一方面,羊齿类植物在此时期繁琐盛于海岸近处,因此以陆上植物为原料的石油源岩也出现了。

2亿9000万年前,广大的陆地普遍出现由裸子植物组成的森林,并到处形成被沼泽地包围的湖沼,藻类便在湖沼中开始繁殖。由此也产生了以藻类为原料的新种石油源岩,这也是陆上植物的繁盛促使新性质石油源岩诞生的一例。

9000万年前时期,被子植物和针叶树林开始逐渐扩张到高纬度地区和高地,因而出现以陆地木材为原料的石油源岩。另一方面,树木的树脂成为轻质原油的原料,形成新的石油源岩。针叶树林的增加竟使得木材取代了藻类,成为石油源岩的主要原料。

最近石油性质的分析技术有长足的进步,我们已逐渐可以取得有关石油原料性质,以及由热能引起的变化过程等的详细资料。由此种资料即能进一步了解原料生物遗骸逐渐堆积时的环境状况。

大约1亿7000万年到200万年前所发生的全球性规模“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也造出了巨油田,在此时期,分布于广大范围的1亿年前前后形成的石油源岩都没入地中。现有的石油和天然气有大约3分之2就是此时期形成的。

⑼ 中东的石油是如何被发现的

大家都知道中东是世界上如今石油储存量最多,而且开在规模最大出口量最高的地区。中东最早的石油开采位于如今的伊朗境内,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国家都比较看重中东这个地方?与此同时,为什么中东这个国家总是战争不断?主要还是因为石油惹的祸?

早在1908年,英国的石油公司在伊朗靠近伊拉克地区发现了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也是石油第一次在中东地区被发现,从此以后中东的荒漠之下不可能有石油。这句话也就变成了一句笑话,而中东石油开始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因为他是一个比较虔诚的基督徒,他个人对于古代波斯光明神在祭祀场所点燃火炬的传说是深信不疑的,而在传说当中就提到了某种由一种从当地的某些岩石中渗出来的物质,所以在当时他可是坚信波斯湾石油地区有石油。所以当上级要求停止勘探打包走人的时候,他个人并没有听从这个命令,而是毅然决然的走下去,因此也就出现了奇迹。

⑽ 波斯湾的石油是何时被发现的

波斯湾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资源,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美国现任副总统切尼1990年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说:“谁控制了波斯湾石油的流量,谁就有了对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的钳制力。”
波斯湾介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大陆的一个海湾,因此也简称海湾。波斯湾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到霍尔木兹海峡,长970多公里,宽56公里至338公里,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40米,最大深度104米。
自古以来,波斯湾就是连接中东和亚洲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中国明代船队就曾远航到阿曼、巴林、波斯等地港口。中世纪阿拉伯商人活跃于阿拉伯半岛、西域、波斯湾、东非和北非等地之间,贸易频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波斯湾地区成为外来势力争相角逐的焦点。一次次沦为殖民地,直到二战后波斯湾各国才相继完全独立。
然而,真正体现波斯湾巨大战略价值的,就是这里蕴含着异常丰富的石油资源。1891年,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朗钻了第一口井,此后,波斯湾巨型油田不断被发现。目前,波斯湾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490多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该地区的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和卡塔尔等都是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这里的原油约70%用于输出,每天外运的原油达200万吨,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60%。
波斯湾地区不仅油藏异常丰富,而且还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首先,波斯湾的石油不但蕴藏量大,而且集中,多为巨型油田。平均每个油田的现有储量高达5.5亿吨,比亚、非、拉其他产油国的油田大几十倍。据统计,波斯湾地区储量在6.8亿吨(50亿桶)以上的巨型油田共有27个,合计占全区石油总储量的75%。巨型油田使得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开采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和长期稳定地进行;其次,波斯湾地区的油质特别好,以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轻质油为主;第三,这里的石油运输条件也非常好。由于绝大部分油田都分布在波斯湾海岸附近的海上或陆上,距油港最远的一般也不超过100公里,因此原油外运十分方便;第四,波斯湾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这里终年晴朗,陆地平坦干燥,海域水浅,几乎没有风暴。气候条件比世界上其他一些大产油区有利得多。
波斯湾这一世界石油宝库的海上航运只有一个出口,这就是世界闻名的石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波斯湾地区石油总出口量的90%至95%均经由霍尔木兹海峡,峰值时每天通过海峡的油船和其他商船达300余艘。霍尔木兹海峡也因此成了一条关系许多国家兴衰的战略要地。
为减少对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并缩短前往欧洲的航程,海湾各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外修建石油管道。虽然现在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已远不如以前了,但是如果封闭它,对世界石油市场依然会有重大影响。目前,中国进口的60%石油来自海湾,而且基本上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虽是石油宝库,但它给该地区带来金钱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乱和苦难。外来势力的渗透和争夺,加上波斯湾内部由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波斯湾局势长期动荡,并多次燃起战火,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对整个国际形势也有着很大影响。
美国一直把波斯湾当作其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向这一地区渗透。支持伊拉克打两伊战争,为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出兵海湾,再到打伊拉克战争,都是为了维护其在波斯湾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目前,美国已基本控制了波斯湾这一世界石油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