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东北石油管理局管道能用多少年
扩展阅读
国产希爱力什么价格 2025-05-21 00:02:56
资源中心怎么玩 2025-05-21 00:00:38
营销工具怎么搭配 2025-05-20 23:09:32

东北石油管理局管道能用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2-05-22 08:28:32

1. 管道保修期几年

管道保修期应当是20年,
因为管道的使用寿命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是20年,
因此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应当满足
设计寿命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应当是20年。

2. 天燃气管能用多少年

燃气软管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最长使用不能超过2年。

燃气管具有安装方便、连接可靠、耐腐蚀、不堵气、柔软性好、使用寿命长,可以任意弯曲而不变形、不阻气等特点。表面软性防护层材料具有更安全、更易清洁、美观的特点,不锈钢螺纹连接金属软管使用年限为8年。

PE燃气管在中国的市政管材市场,塑料管道正在稳步发展,PE燃气管、PP-R燃气管、UPVC燃气管都占有一席之地,其中PE管强劲的发展势头最为令人瞩目,其使用领域也十分的广泛。

维护方法:

首先胶管应该一年半至两年更换一次。更换时要选用燃气专用的胶管,如果使用非燃气专用胶管,或者胶管有僵硬、龟裂就会发生危险。胶管的安全长度在1.5米以内,如果胶管超长并从墙体中或窗户玻璃中穿过,都存在安全隐患。

还有每次用完燃气,只关闭炉具开关是不行的。据统计,只关闭灶具开关而不关闭燃气管线上的阀门,已成为引发燃气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一旦老化的胶管或炉具承受不住压力,就会发生燃气泄漏。

3. 天然气管道铁管使用寿命是多少年

天然气管道铁管使用寿命如果设计图纸上没有明确应当是二十年。

4. 水管使用寿命多少年

1、使用寿命
一般民用建筑冷、热给水管设计寿命50年,在某些市政工程中则要求100年。塑料管材使用寿命取决于塑料材料本身,并与管道 工作温度、工作压力及管材壁厚密切相关。应该说,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一定工作压力下,选择合适壁厚的交联聚乙烯(PEX)管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其使用寿命都可达50年以上。在此,必须注意三个前提。根据塑料材料长期性能测试标准ISO/TR9080-1992,从理论角度所推导出的结论为:在70℃温度范围内,PEX、PPR管材使用寿命可确保50年。从德国标准DIN16892/3可看出,确保50年使用寿命条件下,PEX管材持续工作温度极限为80℃,PPR管材持续工作温度极限为70℃。
2、工作压力、工作温度
塑料冷、热水管与各种传统金属管材有很大不同之处,在于其工作压力与工作温度的关联度比较高。公称压力(PN)是指在20℃,50年使用寿命条件下,管材允许的工作压力。这一概念,对于塑料管材是不适用的,并且毫无意义。例如:同为PN1.25MPa系列的PEX管材和PPR管材,其在95℃条件下,承压(允许工作压力的1.25-1.5倍)分别为0.66MPa、027MPa,且PEX管在此条件下预计其寿命为25年,而PPR管仅10年。在相关的冷、热水塑料管国际标准中,都已不引用公称压力这一概念,而引入了使用条件分级这一概念。
PPR管又叫三型聚丙烯管,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经挤出成为管材,注塑成为管件。是欧洲90年代初开发应用的新型塑料管道产品。PPR是80年代末,采用气相共聚工艺使5%左右PE在PP的分子链中随机地均匀聚合(无规共聚)而成为新一代管道材料。它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和长期蠕变性能。
PPR管的接口采用热熔技术,管子之间完全融合到了一起,所以一旦安装打压测试通过,绝不会再漏水,可靠度极高。但这并不是说PPR水管是没有缺陷的水管,耐高温性,耐压性稍差些,长期工作温度不能超过70℃;每段长度有限,且不能弯曲施工,如果管道铺设距离长或者转角处多,在施工中就要用到大量接头;管材便宜但配件价格相对较高。从综合性能上来讲,PPR管是性价比较高的管材,所以成为家装水管改造的首选材料

5. 东北石油局情况怎么样

东北分公司地处松辽盆地南部地区,总部机关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主要勘探区分布在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长岭县、农安县、乾安县等县区。新区勘探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开鲁境内,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全区总勘探面积3.5万平方公里。
到2004年末,东北分公司(局)先后勘探开发了四五家子、八屋、孤家子、秦家屯、伏龙泉等10几个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输气能力达到70万立方米/日,原油150吨/日。累计生产原油29万吨,生产天然气14亿立方米,产销二氧化碳24万吨。通往一汽、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公主岭市、长岭县等乡镇输气管线500多公里。为数百万户城镇居民和数十家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提供天然气能源。占供应吉林省天然气能源市场90%以上的份额。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4年油气勘探取得7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圆满完成23万吨产量目标。按照集团公司整体部署要求,制定了企业发展和改革目标: 2005年油气产量力争突破23万吨目标,从2006年开始,实现油气产量年增10%,"十一五"油气产量要达到30万吨油当量,二氧化碳销售年增1万吨,"十一五"末达到销售 6万吨。企业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独立核算的管理模式并于2005年正式运行,逐步向"一企一制"过渡。整合后的东北分公司(局)下设8个直属单位,正式职工800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总数40%以上,固定资产7.07亿元,成为中石化在东北地区新的亮点。
2005年总部下达的油气产量目标是23万吨油当量,其中原油5.5万吨,天然气1.8亿方,新增天然气控制储量10亿方,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 10亿方,天然气预测储量10亿方,新增石油探明储量200万吨,新增石油控制储量200万吨,石油预测储量200万吨。完成二氧化碳销售3.3万吨,新建原油产能1.01万吨,天然气0.68亿方,新钻油气发现井2-3口井,达到80万/日产天然气,150吨/日产原油的目标。
到2004年末,东北分公司勘探区块累计完成二维地震6544平方公里,完成三维地震1243平方公里,共完钻探评井151口,总进尺29.53 万米。共发现10个油气田,探明含油面积17.7 平方公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945万吨,探明含气面积43.9 平方公里,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7058亿立方米。

6. 石油管道

华北、中部地区原油管道

华北地区有大港油田、华北油田,都敷设有外输原油管道,华北地区的炼化企业,有地处北京燕山的东方红炼油厂和大港炼油厂、天津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石家庄炼油厂、保定炼油厂、内蒙古呼和浩特炼油厂。原油管道总长度1847.4公里。

华北地区最早修建的原油主干线是秦皇岛至北京的秦京线,为北京东方红炼厂供应原料油。秦京线1974年4月开工,1975年6月19日投产。管道全长324.6公里,年输油能力600万吨。穿越河流11处,铁路14处,公路40处,跨越河流(永定河1574米)和水渠5处。由洛阳石化设计院(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管道三公司和江汉油田建设公司施工。

大港至周李庄输油管线1968年建设,这条管道是大港油田惟一的一条原油外输线。起点多次发生变化。总长210.5公里,年输能力500万吨。

任丘至沧州原油管道,1976年元月1日开工,4月1日投产,全长109公里,年输油能力500万吨,1983年经过改造,年输油能力770万吨。以华北油田为源头的原油管道,还有任沧复线;任沧新线,任京线(任丘至北京)、沧临线(沧州至临邑),河石线(河间至石家庄)、任保线(任丘至保定)、阿赛线(阿尔善至赛汗塔拉)。

中部地区油田,分布在湖北和河南两省境内,有江汉油田、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主要炼油企业有湖北荆门炼油厂和河南洛阳炼油厂。原油管道总长度1347.5公里。

江汉原油管道有潜荆线(潜江至荆门),1970年建成,全长90公里,年输能力170万吨。

河南原油管道有魏荆线(魏岗至荆门)和魏荆复线。

中原原油管道有濮临线(濮阳至临邑)、中洛线(濮阳至洛阳)及中洛复线。

另外,港口至炼厂原油管道总长度859.3公里。

东北地区原油管道

东北地区是原油生产的主要基地,有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原油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3.5%,原油管道达3399.6公里。

大庆油田从1966年起,年产量达到1066.89万吨以后,探明的石油资源并未全面开发。1970年7月,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同余秋里、康世恩商议,决定提前动用大庆油田的后备资源,并决定集中资金修建大庆原油的外输管道。1970年8月3日,东北管道建设领导小组开会正式筹备,命名为东北“八三工程”。

东北“八三工程”的起步,是从抢建大庆至抚顺的庆抚线开始的,这条管道从黑龙江肇源县茂兴穿越嫩江后,向南经吉林省的松源、农安、长春、公主岭、梨树、四平,进入辽宁省的昌图,经铁岭,终至炼厂较为集中的工业城市抚顺。末站设在抚顺康乐屯,以支线向抚顺石油一厂、二厂、三厂供油。庆抚线全长596.8公里,其中直径720毫米的管线558.6公里,1970年9月开工,1971年8月试运行,10月31日正式输油。工程总投资2.93亿元,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建设长距离、大口径、输送“三高”原油的管道,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庆抚线建成以后,指挥部正式组建了勘察设计研究所(以后与管道局设计院合并为管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施工队伍也全部调入,正式编为管道工程一处、二处、、三处(以后更名为管道一、二、三公司)。此后的续建工程在形成了专业队伍的情况下,改变了人民战争式的做法,1972年开工建设了铁岭至秦皇岛管道,1973年10月开工建设了大庆至铁岭复线,1974年10年开工建设了铁岭至大连的管道。在此期间还建成了抚顺至鞍山炼厂、石油二厂至辽宁电厂、丹东至朝鲜新义州、盘锦至锦西石油五厂等短距离管道。到1975年9月,5年中建设输油管道8条,共2471公里,其中主要干线2181公里,形成了以铁岭站为枢纽,联接大庆至抚顺、大庆至秦皇岛和大庆至大连的3条输油大动脉,东北管网逐步形成。

东北“八三工程”,为中国管道建设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模式,奠定了中国原油管道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各项规范的基础。

华东地区原油管网

华东地区主要油田为山东胜利油田,是继大庆油田之后建成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投入开发后,陆续建成了东营至辛店(1965年),临邑至济南(1972年)两条管道,直接向齐鲁和济南的两个炼厂输油。1974年,东营至黄岛管道建成后,原油开始从黄岛油港下海转运;1975年后,开工修建了山东至仪征、东营至临邑的管道,开成了华东管道网,原油又可从工江仪征油港水路转运。1978年建成河北沧州至临邑、1979年建成河南濮阳至临邑的管道,华东油田和中原油田的部分原油,也进入了华东原油管网。长江北岸的仪征输油站(油库)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除供应南京炼油厂用油外,通过仪征油港转运长江沿岸各炼油厂。华东地区原油管道总长度2718.2公里。

华东原油管网是从修建临邑至南京的鲁宁线时开始筹划的,后只修建至江苏仪征,仍称鲁宁线;鲁宁管道的建设,地跨山东、安徽、江苏3省。这条管道建设中,指挥部提出了“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响亮口号。鲁宁线1975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1978年7月建设投产,全长652.58公里,年输能力2000万吨,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施工。

东营至辛店(东辛线),1965年元月开工,12月完工投产。全长79.36公里,设计年输油能力540万吨,支线7.5公里。

临邑至济南(临济线),1973年建成投产,全长67.3公里,年输油能力110万吨,穿越大型河流3处(黄河、徒骇河、小清河),黄河穿越采用顶管方式施工。

临邑复线,1991年建成投产。全长69.5公里,年输油能力150万吨。复线穿越大小河流41处,干线公路7处,铁路3处,黄河穿越采用冲砂沉降法施工,临齐线、临济复线由胜利油田设计院设计,胜利油田建设公司施工。

东营至黄岛(东黄线),1973年建设,1974年7日投产,原长248.93公里,由胜利油田设计院设计,胜利油田建设公司施工。管道局接管后,1984年对全线进行了技术改造。管线全长245.3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1986年7月,东黄复线建成后,东黄线随即扫线停输。1998年8月23日恢复输油(东黄线输胜利油,东黄复线改输进口油),改造和恢复工程,由原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四公司和胜利输油公司所属管道安装公司施工。

东黄复线,1985年开工,1986年7月17日投产。全长248.52公里,设计压力6.5兆帕,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这是中国建设的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道,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自动化部分与国外公司联合设计,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陆上成品油管道

中国最早的长距离的成品油管道是1973年开工修建的格接成品油管道,起自青海省格尔木市,终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977年10月全部工程基本均完工。管道全长1080公里,年输送能力25万吨。

格拉成品油管道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组织修建,由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输油管线团进行格拉线穿越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等108处河流,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有900多公里管道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处5200多米)的严寒地区,有560公里铺设在常年冻土地带。冻土层厚度从几米到上百米,有冰椎、冰丘、爆炸克水鼓丘,还有厚层地下水,热融滑塌等特殊不良地质现象。难题多,施工难度非常大。格拉线是国内首次采用的顺序输送工艺,顺序输送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灯用煤油4个品种5种型号的油品。为青藏公路沿线加油站和拉萨供油,军地两用。

格拉线通油之后,不仅有利于边防战备,也为世界屋脊的西藏注入了生机,创造了经济繁荣。可以说石油流向哪里,哪里的经济生活就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立了“石油经济”的西藏的特殊地位。

距离较长的成品油管道还有1995年建成的抚顺石化至营口鲅鱼圈管道,全长246公里;1999年建成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管道,全长185公里;2000年10月22日开工建设的兰州至成都至重庆的管道,全长1200多公里,目前正在建设中。

西北地区输气管道

靖边至北京的陕京线,是国家的重点工程,也是早期西气东输的骨干工程,为目前国内建设水平最高的输气管道。

靖边至北京的陕京线,是国内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和高度自动化的输气管道。1996年3月开工,1997年9月10日建成,全长918.42公里,设计压力6.4兆帕,年输气能力不加压13.2亿立方米。投产后二期加压站(榆林压气站)于1999年11月10日建成,年输气能力达到22亿立方米。三期加压(黄河西及应县加压站)于2000年11月15日建成,年输气能力达到33亿立方米。

陕京干线起自陕西省靖边县长庆气田天然气净化厂首站,终于北京石景山区衙门口北京末站,途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3省一市22个县,并穿过3条地震带,翻越吕梁山、恒山、太行山3座山脉,穿越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黄河、永定河5条大河。全线穿越河流230处、铁路21处,大型公路131处。为了适应调峰需要,2000年1月6日建成大张坨地下贮气库和118.5公里配套管线工程,调峰能力为500万立方米/日,年有效调峰量6亿立方米。

陕京线各项工程采用了国际公认的先进标准。陕京线由管道设计院与国外公司合作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大庆、长庆、四川油建公司参加施工。

鄯乌线(鄯善至乌鲁木齐),1995年9月26日开工,1996年9月30日完工,1997年3月10日正式供气。全长301.6公里。穿越河流6处、铁路6处、公路79处。

鄯乌线是国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输气管道。首次采用环氧粉末喷涂防腐。国内首次采用同沟敷设有通信光缆,长度310.78公里。

鄯乌线也是陆上首次按照国际惯例组织施工的大型项目。引入了监理制(监理范围: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试运、验收及投运一年的全过程监理)和第三方质量监督制。工程采用了总承包方式,又称“交钥匙工程”,也是国际工程市场通用的做法。

新疆塔里木油田,有油藏也有气藏。气藏储藏丰富,开发远景大,1996年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305.23亿立方米,1996年开始敷设输气管道。20世纪末,探明天然气储量已达5000多亿立方米。已建输气管道有塔轮线、轮库线,西气东输至上海的干线也从这里为起点。

塔中至轮南(塔轮线)。1995年7月1日开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全长302.15公里,塔轮线也是中国第一条沙漠气线,与塔轮输油管线和通信光缆同沟敷设。

其他地区输气管道

河南濮阳至沧州(中沧线)。1985年4月1日开工,1986年4月28日完工,8月7日向沧州化肥厂供气。全长361.89公里,设计压力5.1兆帕,年输气能力6亿立方米。管道穿越铁路4处、公路38处、河流92处。首站装有引进的半人马座T4500型燃气轮机及两台离心式压缩机和配套的附属设备,是国内输气管道第一次采用压气设备。1999年19月20日更换新管,10月22日恢复运行。管道技术公司封堵作业处进行作业,原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西北地区原油管道

西北地区是50年代初全国石油勘探的重点地区。1958年在甘肃兰州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引进的现代化炼油厂——兰州炼油厂。1958年12月建成的克拉玛依至独山子原油管道,标志了中国长输管道建设史的起点。西北地区原油管道总长.7公里。

花格线起于青海省西州境内的花土沟油砂山(油田集中处理),终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郊,向格尔木炼油厂供油。1987年9月开工,1990年9月21日正式投产输油,全长435.6公里,设计压力6.27兆帕,年输油能力100万吨。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一、三公司施工。1977年分两期进行改扩建,输油能力达到200万吨。花格线采用的明线载波远程控制自动化系统,在国内尚属首次。花格线也是在高原地区敷设的第一条原油管道,管线最高点大乌斯山,海拔高度342米。

轮库线(轮南至库尔勒)是塔里木油田的第一条原油外输管道,原油轮至库尔勒后装火车处运,1991年7月2日开工,1992年7月1日竣工投产。全长191.79公里,年输能力100万吨至300万吨,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二公司施工。在设计施工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例如,运用卫星遥感和卫星定位技术,优化了线路走向;自动化控制使用汉语进行操作,交互式图象、图形、语言综合传输对生产单体进行监视管理;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作为阴极保护电源等等。

塔轮线(塔中至轮南)是我国的第一条流动性沙漠管线,75%处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1995年7月1日开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投产,年输油能力100至600万吨。塔轮线全线302.15公里,同沟敷设有输气管道和通信光缆。

库尔勒至鄯善(库鄯线),这条管道是国内首次采用高压力、大站距方案,首次采用钢级为X65的钢管。1996年6月开工,1997年6月30日竣工投产。全长475公里,设计压力8兆帕,设计年输能力,一期500万吨,二期1000万吨,全线采用先进的管道自动化(PAS)系统,管道穿越河流、沟渠、铁路公路33处,开都河宽736.4米,定向钻穿越,原管道勘察设计院与意大利斯南普及堤公司联合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管道电信公司,四川油建,中原油建,洛阳公司等单位共同施工。

马惠宁线(马岭至惠安堡至中宁)全长164公里,年输油能力350万吨,1978年8月开工,1979年6月投产。跨越河流、洪沟44处,穿越河流34处,铁路2处,公路41处,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三公司施工。

7.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工程一般设计使用年限是多少

根据《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2012第6.1.2的规定,城镇给排水设施中主要构筑物的主体结构和地下干管,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构筑物和管道结构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结构设计应计入在正常建造、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工况的组合荷载、地震作用(位于地震区)和环境影响(温、湿度变化,周围介质影响等);并正确建立计算模型,进行相应的承载力和变形、开裂控制等计算。

2、结构施工应按照相应的国家现行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执行。

3、应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养护操作规程。

(7)东北石油管理局管道能用多少年扩展阅读:

近年来, 我国政府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市政工程管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各种排水管道品种不断丰富,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在国外, 塑料排水管代替传统材料管道已成大势。

未来十年排污管道市场需求量巨大, 《国家化学建材产业 “十五”计划和 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2010 年我国埋地排水管道中,塑料管的使用量要达到30%, “十五”期间我国城市排水管网平均每年新增管道长度超过 1 万公里, 每年新增塑料排水管道 3000 公里以上。

根据建设部 《关于发布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的公告》 精神, 应用于排水的新型管材主要是塑料管材,其主要品种包括:

聚氯乙烯管 (PVC-U) 、聚氯乙烯芯层发泡管 (PVC-U)、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 (PVC-U) 、玻璃钢夹砂管 (RPMP)、塑料螺旋缠绕管 HDPE、 PVC、聚氯乙烯径向加筋管 (PVC-U) 等。

8. 1990年前设计的管道的使用年限是多少

1990年前设计的管道的使用年限应当根据设计文件,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考虑疲劳循环,
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腐蚀环境和设计腐蚀余量,
如果有疲劳循环那么寿命取决于疲劳寿命,
另外需要按照TSG D7005-2018确定安全状态等级和寿命。

9. 天燃气管能用多少年

两年。

燃气软管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最长使用不能超过2年,燃气软管长度不应超过2米,如果超过2米就需进行整改,且中间不能有接头。胶管两端必须安装管卡,胶管不能穿越墙体。同时燃气软管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最长使用不能超过2年。

另外,使用燃气软管一段时间后一定要经常检查胶管是否发生龟裂、老化,以及是否被老鼠咬破。

(9)东北石油管理局管道能用多少年扩展阅读

燃气使用注意事项

一、使用燃气后,务必同时关闭灶具开关和燃气管道阀门;


二、经常检查胶管连接处是否用卡子固定及胶管是否老化、开裂;


三、长时间使用燃气必须通风换气;


四、发现异味,立即敞开门窗,并及时拨打燃气公司电话报漏;


五、一定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具,严禁使用红外线灶具;


六、请仔细阅读燃气购气发票背面的燃气安全宣传内容。

10. 燃气管道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多少年

不应小于30年。

根据GB 50494-2009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1、燃气管道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30年(钢质管道在腐蚀控制良好的条件下,寿命可超过30年;聚乙烯管道使用寿命一般可达40—50年);

2、暗埋的用户燃气管道的设计寿命不应小于50年(同建筑的设计寿命)。

3、达到设计实现年限后,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继续使用、进行改造或更换,继续使用应制定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

(10)东北石油管理局管道能用多少年扩展阅读:

1、使用人工煤气的快速热水器、容积式热水器和采暖热水炉的判废年限应为6年;

2、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快速热水器、容积式热水器和采暖热水炉的判废年限应为8年;

3、燃气灶具的判废年限应为8年;

4、燃具的判废年限有明示的,应以企业产品明示为准,但不应低于以上的规定年限;

5、以上规定以外的其他燃具的判废年限应为10年。

6、燃气热水器等燃具,检修后仍发生如下故障之一时,即使没有达到判废年限,也应予以判废:

(1)燃烧工况严重恶化,检修后烟气中CO含量达不到标准规定;

(2)燃烧势、热交换器严重烧损或火焰外溢;

(3)检修后仍漏水、漏电或绝缘击穿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