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下石油如何抽取
石油开采分为两种,一种是陆地开采,而另一种则是海洋开采。
我们先来说比较简单的陆地开采,由于石油资源都是储存在1000米以下的岩层当中,所以说抽取石油就需要先探明石油的储存位置,再探明之后就可以从地上打入管道,而管道在下探的过程当中也会有另外的一些管道进行一些水泥的储存,就是为了防止山体的塌陷。
因此在海上抽取石油的过程是更为复杂的,现在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修建一些人造的或者是海上的钻井平台。在开采的过程当中,还非常的要关注这片海域的一些环境问题,毕竟是有污染也是非常不容易解决的一个。
⑵ 石油勘探有几种方法。
(1)地震勘探: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领域的新技术,采用人工方法引起地壳振动,如利用炸药爆炸产生人工地震。再用精密仪器记录下爆炸后地面上各点的震动情况,把记录下来的资料经过处理、解释。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目前,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中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方法。
(2)重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密度是不同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测量仪器,测量地面上各个部位的重力,排除区域性重力场的影响,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发现异常区,称做重力勘探。它就是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密度与重力场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研究地下的地质构造。
(3)磁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测定地面各部位的磁力强弱来研究地下岩石矿物的分布和地质构造,称做磁力勘探。在油气田区。由于烃类向地面渗漏而形成还原环境,可把岩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磁铁矿,用磁力仪可以测出这种异常,并与其它勘探手段配合,发现油气田。
(4)电法勘探:它实质是利用岩石和矿物(包括其中的流体)的电阻率不同,在地面测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层介质电性差异,以研究各层地质构造的方法,对高电阻率岩层如石灰岩等效果明显。
(5)地球化学勘探:根据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变晕”的特点,用化学的方法寻找这类异常区,就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
⑶ 石油是怎么从地下发掘的
开采石油的第一关是勘探油田。今天的石油地质学家使用重力仪、磁力仪等仪器来寻找新的石油储藏。地表附近的石油可以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开采。不过今天除少数非常偏远地区的矿藏外这样的石油储藏已经几乎全部耗尽了。今天在加拿大艾伯塔的阿萨巴斯卡油砂还有这样的露天石油矿。在石油开采初期少数地方也曾有过打矿井进行地下开采的矿场。埋藏比较深的油田需要使用钻井才能开采。海底下的油矿需要使用石油平台来钻和开采。为了将钻头钻下来的碎屑以及润滑和冷却液运输出钻孔,钻柱和钻头是中空的。在钻井时使用的钻柱越来越长,钻柱可以使用螺旋连接在一起。钻柱的端头是钻头。大多数今天使用的钻头由三个相互之间成直角的、带齿的钻盘组成。在钻坚硬岩石是钻头上也可以配有金刚石。不过有些钻头也有其它的形状。一般钻头和钻柱由地上的驱动机构来旋转,钻头的直径比钻柱要大,这样钻柱周围形成一个空洞,在钻头的后面使用钢管来防止钻孔的壁塌落。 钻井液由中空的钻柱被高压送到钻头。钻井泥浆则被这个高压通过钻孔送回地面。钻井液必须具有高密度和高粘度。有些钻头使用钻井液来驱动钻头,其优点是只有 勘探石油
钻头,而不必整个钻柱被旋转。为了操作非常长的钻柱在钻孔的上方一般建立一个钻井架。在必要的情况下,今天工程师也可以使用定向钻井的技术绕弯钻井。这样可以绕过被居住的、地质上复杂的、受保护的或者被军事使用的地面来从侧面开采一个油田。地壳深处的石油受到上面底层以及可能伴随出现的天然气的压挤,它又比周围的水和岩石轻,因此在钻头触及含油层时它往往会被压力挤压喷射出来。为了防止这个喷射现代的钻机在钻柱的上端都有一个特殊的装置来防止喷井。一般来说刚刚开采的油田的油压足够高可以自己喷射到地面。随着石油被开采,其油压不断降低,后来就需要使用一个从地面通过钻柱驱动的泵来抽油。通过向油井内压水或天然气可以提高可以开采的油量。通过压入酸来溶解部分岩石(比如碳酸盐)可以提高含油层岩石的渗透性。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抽上来的液体中水的成分越来越大,后来水的成分大于油的成分,今天有些矿井中水的成分占90%以上。通过上述手段、按照当地的情况不同今天一个油田中20%至50%的含油可以被开采。剩下的油今天无法从含油的岩石中分解出来。通过以下手段可以再提高能够被开采的石油的量: 开采手段 1、通过压入沸水或高温水蒸汽,甚至通过燃烧部分地下的石油 2、压入氮气 3、压入二氧化碳来降低石油的黏度 4、压入轻汽油来降低石油的黏度 5、压入能够将油从岩石中分解出来的有机物的水溶液 6、压入改善油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清洁剂)的水溶液来使油从岩石中分解出来。 7、这些手段可以结合使用。虽然如此依然有相当大量的油无法被开采。 水下的油田的开采最困难。要开采水下的油田要使用浮动的石油平台。在这里定向钻井的技术使用得最多,使用这个技术可以扩大平台的开采面积
⑷ 石油是怎样采出来的
经过了大量的勘探研究,一旦确定油气田有工业开采价值,就要进行开发、采出石油的工作。
要使石油和天然气流到地表,首先要打好钻井。经过地质勘探和开发人员的艰苦劳动和研究,找到了地下的油气藏,确定了打井的位置、数量和深度,钻井工人就要在定好的井位上钻井。
目前常用的钻井技术是转盘(旋转)钻井。它由一套地面设备(包括钻机、井架)和一套提升系统及钻杆、钻具和钻头等组成。通过提升系统将钻具提起、放下,靠转盘转动带动钻具转动,再转动钻头破碎岩石。被破碎的岩石碎屑被泥浆泵带入井内的泥浆循环再带到地面。钻头磨损了,就再将钻具提上来,更换新钻头,放入井底再次钻进,直至目的层(图31)。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得最广泛的钻井方法。
图35酸化压裂作业
到了油田开发的后期,当地下的原油所剩不多的时候,为了采出残留在油层中的石油,还要采用二次采油法甚至三次采油法,比如往油层中注入加热的二氧化碳或用火烧油层,以提高石油的采出量。
海洋采油比陆地采油不但难度大而且成本也高,目前主要有4种采油的方式:从海岸陆地上打斜井,钻至海底油层,目前最远的可深入海中3千米以上;在海中建造人工岛,在岛上钻井采油。这是两种适用于海水深度在10米左右的浅水区。第三种是海上钻井平台采油,即在海上建造一个钢筋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固定平台,用定向钻井法在平台上钻井,同时可以采用多口采油井,还可以用浮动式钻井船打井、采油。第四种是利用近年来潜水工具的改进与计算机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海底采油装置进行采油,这是一种较为安全,但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方法。
⑸ 石油怎么被开采出来
石油是由数百万年前的史前海洋生物遗骸形成的。这些生物死后躯体下沉,并被埋在泥沙层下。泥沙层后来逐渐变成岩石层 。岩石层的压力和细菌的作用使生物遗骸变成了浓稠的石油。在地质学学中,能够生成石油的地层必须具备"生,圈,盖,储,运,保"六个条件.那么,哪些地层有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气呢?在地质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名词:砂岩! 请记住这个名词.与砂岩相对应的叫泥岩.
石油深埋地下,如何才能找出哪些地方有石油呢?
1,地质学家会分析这个的地质构造,是不是海相沉积等.
2进行地震勘测,找出这个区块的砂/泥岩层位.这个工作主要是有物探部门来做,如着名的东方物探,或者XX地球物理研究所来做,
其简单过程如下,1 先找个地方,按照一定组合方式钻几个或几十个30-50m深的"坑",埋下炸药,按照一定的时间方式进行爆炸,然后用仪器记录爆炸产生的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借此来分析地层,判断砂/泥岩层位深度.这个记录声波的仪器非常灵敏,人的走动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会产生杂波干扰.
3物探测量的声速数据交给专门的研究院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院进行分析研究后设计目的区块的钻井方案,然后钻井队就开始钻井了.这个过程没什么好说的.
4钻井队就开始钻井.当然了,钻井队会先在目的地钻1,2口井,称为预探井,目的是(1)判断这个区块的地质分层,专业名词:如延安组,延长组, 或者马家沟组,太原组等地质分层,(2)目的区块究竟是否含石油/天然气,若含有,其丰度,渗透率,等如何
若本区块的预探井显示本区块含油气,则此区块很快就会进入大规模的油气开采阶段,最明显特征就是打了很多井.
关于钻井,其实有很多人对油田勘探开发的印象就是钻井,其实,钻井,只不过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个小环节而已.钻井,是油田开发中最辛苦,最累人的.大名鼎鼎的铁人王进喜其实就是钻井工人.我国油田开发中唯一具备国际先进水平也就是钻井而已,因为我们国家钻井队也会打水平井,多分支井.说老实话,钻井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井队井打好了,就该测井 了.
5 测井分为完井,三样测井,射孔,生产测井等几个方面.上面说到钻井队井打好了,就该测井的去测了.测井的目的,(1)钻井队打的井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如井斜等,水平段等(2)评价地层中是否有原油/气,(3)若存在,其层位多少,深度多少,哪些层位有开采价值.这些是完井测井.测好了就要解释,解释好了开采哪些层位,钻井队就要下套管了,注水泥了.然后测井的就要开始测三样了:既声波,伽玛,磁定位.主要是判断钻井队下的套管和水泥是否充足,胶结是否良好.三样测好后就由测井的进行射孔,使用专用的爆破弹(射孔弹)炸开套管和水泥,使地层中的石油能够流入套管中以便开采.
6此时,井下作业来进行压裂了.进行压裂地层,扩大射孔射开的缝隙,使石油能更快的流入套管.
7压裂结束了,该采油队来装采油机器了,俗称磕头机或抽头机,此时,石油就被开采出来了.你就可以看见真正的石油了.
⑹ 石油是怎么开采出来 的 啊 请问
先是探测。找到石油了以后。就打井。你知道水井吧。就是那么回事。一直打到有石油的地方。在吧石油给抽上来。进行提炼。
⑺ 科普小百科:石油是怎么开采出来的
石油是由数百万年前的史前海洋生物遗骸形成的。这些生物死后躯体下沉,并被埋在泥沙层下。泥沙层后来逐渐变成岩石层 。岩石层的压力和细菌的作用使生物遗骸变成了浓稠的石油。在地质学学中,能够生成石油的地层必须具备"生,圈,盖,储,运,保"六个条件.那么,哪些地层有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气呢?在地质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名词:砂岩! 请记住这个名词.与砂岩相对应的叫泥岩.
石油深埋地下,如何才能找出哪些地方有石油呢?
1、地质学家会分析这个的地质构造,是不是海相沉积等.
2、进行地震勘测,找出这个区块的砂/泥岩层位.这个工作主要是有物探部门来做,如着名的东方物探,或者XX地球物理研究所来做,
其简单过程如下:
1、 先找个地方,按照一定组合方式钻几个或几十个30-50m深的"坑",埋下炸药,按照一定的时间方式进行爆炸,然后用仪器记录爆炸产生的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借此来分析地层,判断砂泥岩层位深度.这个记录声波的仪器非常灵敏,人的走动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会产生杂波干扰.
2、物探测量的声速数据交给专门的研究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院进行分析研究后设计目的区块的钻井方案,然后钻井队就开始钻井了.这个过程没什么好说的.
3、钻井队就开始钻井.当然了,钻井队会先在目的地钻1,2口井,称为预探井,目的是(1)判断这个区块的地质分层,专业名词:如延安组,延长组, 或者马家沟组,太原组等地质分层,(2)目的区块究竟是否含石油/天然气,若含有,其丰度,渗透率,等如何
4、若本区块的预探井显示本区块含油气,则此区块很快就会进入大规模的油气开采阶段,最明显特征就是打了很多井.
5、关于钻井,其实有很多人对油田勘探开发的印象就是钻井,其实,钻井,只不过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个小环节而已.钻井,是油田开发中最辛苦,最累人的.大名鼎鼎的铁人王进喜其实就是钻井工人.我国油田开发中唯一具备国际先进水平也就是钻井而已,因为我们国家钻井队也会打水平井,多分支井.说老实话,钻井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井队井打好了,就该测井 了.
6、测井分为完井,三样测井,射孔,生产测井等几个方面.上面说到钻井队井打好了,就该测井的去测了.测井的目的,(1)钻井队打的井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如井斜等,水平段等(2)评价地层中是否有原油/气,(3)若存在,其层位多少,深度多少,哪些层位有开采价值.这些是完井测井.测好了就要解释,解释好了开采哪些层位,钻井队就要下套管了,注水泥了.然后测井的就要开始测三样了:既声波,伽玛,磁定位.主要是判断钻井队下的套管和水泥是否充足,胶结是否良好.三样测好后就由测井的进行射孔,使用专用的爆破弹(射孔弹)炸开套管和水泥,使地层中的石油能够流入套管中以便开采.
7、此时,井下作业来进行压裂了.进行压裂地层,扩大射孔射开的缝隙,使石油能更快的流入套管.
8、压裂结束了,该采油队来装采油机器了,俗称磕头机或抽头机,此时,石油就被开采出来了.你就可以看见真正的石油了.
⑻ 石油是怎样开采出来的
要开采石油,首先要找到哪儿蕴藏着石油。经过上百年的探索,人们创造出各种找油气的方法,但绝大多数油气是在沉积盆地中进行的,可以说,各种各样的沉积盆地(如我国着名的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是找油、找气的首选目的地。
在盆地内找油,首先要了解盆地的性质,从搞清盆地的基本情况入手,认识盆地的基底起伏、基底岩性、基底形成时代及发展历史等,经过一系列的地址调查等,初步确定盆地的性质。第二步就要了解盆地内的情况,认识盆地的内部构造。石油地质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利用一切高技术的手段,确定可能的生油地层、储油地层。第三步就要研究石油的地质特征,确定含油气的构造、层位,最后确定打钻井的位置。
经过地质勘探和开发人员的艰苦劳动和研究,确定了打井的位置、数量和深度,钻井工人就要在定好的井位上钻井。钻井结束后,还要在井口安装一套井口设备,有很多的阀门和仪表,看上去就像一棵树,所以被人们称为“采油树”。是否能将原油从地下采到地面来,还取决于地下油层压力的大小。我国很多油田,如大庆、胜利等,很多油层的压力都很大,只要一打开采油树的阀门,地下的油气就会不停的往外喷,这就是“自喷井”。现在世界上60%—70%
的石油是靠自喷井开采出来的。有的自喷井日产量可达万吨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喷以后,由于地层压力降低,油井的自喷压力慢慢降下来,就无法自喷了,这就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地层压力,以保持长期采油。到了油田开发的后期,当地下的原油所剩不多的时候,为了采出残留在油层中的石油,还要采用二次采油法甚至三次采油法,比如往油层中注入加热的二氧化碳或用火烧油层,以提高石油的采出量。
石油的勘探开采,是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中国的石油行业是全国最大的计算机用户之一,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各种新材料使用最广泛的高新技术密集行业,是应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新兴行业。
⑼ 石油是从哪里提取出来的
石油是从油页岩中提取出来的。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由沉积在浅海和湖沼中的腐泥转换而来的。它的原始物质除古代水生植物、孢子和花粉之外,还有若干动物质。在地壳不断下降和在深水缺氧的条件下,经嫌气细菌的作用,使腐泥中的有机物质发生还原与分解反应,形成含有丰富碳氢化合物的沥青砂和油页岩。全世界油页岩和沥青砂含油的总储量高达14160亿吨。已探明的矿藏含油4400亿吨,相当于7084亿吨标准煤。
对油砂矿的开采,浅层的可采取原地露天开采的方法,深层矿脉必须附设地下开采设备。加拿大的埃克森资源公司在冷湖矿建造一种能向地下427米深处的厚沥青砂矿床注入热蒸汽的装置,通过定向井眼,确保蒸汽在矿床中最大限度地均匀分配,以加热沥青砂并迫使油流至地面,这种方法称为“半原地”回收法。油母页岩是一种不透水的含油岩石。用上述的方法开采是行不通的。对这种油矿的开采大体步骤是:把油页岩矿石粉碎成极细的粉末,经过加热处理,或者化学处理,便可从油页岩中获得原油。但这种方法采油率低,从5000万吨矿石中仅能提取500吨石油。因此,研究和探索新的采油手段和提取石油的方法,是科学家们的努力目标。
⑽ 石油怎么弄出来的
油井分两类,一类是自喷的,油井安一个采油树就行了,采油树由若干管道和仪表组成,这些管道象树一样,有干,有枝,因此叫采油树。
我国自喷井很少。
另一类,不能自喷,就得靠机械泵来抽油,这在我国占绝大部分,泵分有杆和无杆两大类,有杆的,通常是叩头式抽油机,因此抽油机是油田标志,坐火车、汽车路过油区,会看到田野上那些抽油机日夜工作。抽油机工作有噪音,占一块地皮,但维修简单。无杆泵一般是潜油泵,放到油井底部,通上电,把油向上抽,这种方式没有噪音,但是维修麻烦。
油井经常要修理,负责修理的是修井队,小修由采油厂负责,大修由专门的队伍负责,叫做“井下作业”,油田有井下作业公司。
采油是高科技行当,有一些工程院院士。
技术含量就在于,怎么尽量多地把地底下的油采出来,这叫采收率。比如探明一个构造里有100万吨原油储量,百分百得到100万吨不可能,通常只能四分之一,25%,得到25万吨就不错了。考虑到原油价格,每提升1%,就多得到一万吨原油,一万吨原油就是一大笔财富,几千万元,因此,每一项技术进步,都能产生很大的效益。我国在好几个方面,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整体上科技不发达,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不发达,比如航天就不落后,采油技术方面也比较发达。
在地层自然条件下采油,叫一次采油,使用物理方法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用注水、压裂、蒸汽加压、火烧等等方法,这叫二次采油,其中最常用的是注水。用化学的方法,向井下注入活性剂等化学液,溶解原油,抽上来再还原,提取原油中的成分,这是三次采油。
这个很容易用一条毛巾来打比方,一条毛巾浸满了油,自然滴下来,得到油,这是一次采油,不再滴了,用手去扭那毛巾,又能拧出一些油来,这是物理方式,二次采油。再也拧不出来了,用肥皂、洗衣粉洗干净那毛巾,从洗下来的脏水中再还原出油,就是化学方式,这就是三次采油。当然,这只是比方,现实中,肥皂洗后的脏水中是还原不出油的,这就决定了研究出一种活性剂,又能弄干净毛巾,又能还原。
注水,是一个重要方法,也有很多学问,不是抽水压下去了事。一般情况下,是油井抽不出油来了,才注水,大庆油田发明了“早期注水”,就是一开始,能抽出很多油的时候,就向下注水,这是很有效的办法,是世界同行佩服的。
这要打掉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原油在地底下是一个湖,这不对,原油是浸在含油岩石中的孔隙中,就如那块打狗的石头一样,因此要全部弄出来是不可能的,它总会粘附在岩石上一部分,明白这个,就明白电视剧中寻找油为什么要寻找含油的岩层,反复提到“含油层”,明白人类要尽量多得到原油的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