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格局是怎样的
从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大国(主要是美国)通过各种政治、军事手段基本上完成了对中东石油生产的垄断控制。那个时期,石油的价格非常便宜,长期在2美元/桶以下,石油的供应完全由美国掌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而整个原油市场是由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拆分后的“七姐妹”——七大跨国石油公司牢牢掌控。
为了打破这种垄断,获得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平等谈判地位,1960年9月14日,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和委内瑞拉5个国家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决定组团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之后,欧佩克总部设在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OPEC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并稳住石油价格和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此后,OPEC成员国不断增加。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涵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与此同时,OPEC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1973年,OPEC宣布提价,石油价格从3美元/桶涨到了11美元/桶,从而导致西方主要石油消费国爆发了第一次能源危机。之后,欧美经济遭受重大冲击,这个时期OPEC已经有了很强的影响力。
最鼎盛时期,OPEC成员国多达14个,分别为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突尼斯、安哥拉和厄瓜多爾尔尔。
在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中,炒作只是一时的,而供需结构的改变才是持久的。在供需结构发生大的改变时,能够使之平衡的只有价格的调整。
(1)美国为什么会拆分标准石油扩展阅读
纵观近几年的发展,OPEC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先是一些OPEC的石油出口国逐渐变为了石油进口国,以及之后俄罗斯石油帝国的崛起,给石油市场的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
再是卡塔尔和厄瓜多爾尔尔分别在2019年1月和2020年1月退出OPEC,再加上此次会议的谈崩以及美国页岩气和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一系列事件都在削弱OPEC的影响力。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目前OPEC的影响力已经下降不少。
㈡ 大国崛起第11集答案,谢谢 帮帮我!
1.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垄断违法,妨碍了自由竞争,并下令解散标准石油公司。
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石油帝国被迫拆分成若干个小公司。
2.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了4缸12马力的汽油发动机飞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诞生了。
1913年,美国政府主导的巴拿马运河正式凿通,两大水域之间的最后屏障随着一声爆炸而土崩瓦解,大西洋和太平洋从此联为一体。
1927年,美国影片《爵士歌手》第一次成功使用了电影技术的新系统,电影产业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在这期间,美国人在工业领域最富革命性的创造,是“福特式生产方式”的出现。
1913年8月一个炎热的早晨,当工人们第一次把零件安装在缓缓移动的汽车车身上时,标准化、流水线和科学管理融为一体的现代大规模生产就此开始了。
1924年,第一千万辆T型汽车正式下线,售价从最初的800美元降到了290美元。汽车开始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福特的生产方式很快在其他制造领域被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的空前提高使美国的经济实现了飞跃。
3.美国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不是标答哦 你自己看着修改修改昂
㈢ 垄断为什么是不公平的
垄断妨碍了自由竞争,因为行业垄断很容易消灭竞争对手,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就可以随意的涨价,那时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了。没有了对手,即使产品没有提高和进步,也依然不担心卖不出去。
对补充的回答:
拆分垄断企业没有不公平的说法,表面上觉得不公平,其实很公平的。因为拆分本来就是为公平竞争提供机会,有点以暴制暴的味道,但这就是政府的强势的地方,可能你又会问,凭什么政府有这么大权利,真不公平。这个想法很危险哦。
记得美国刚开始反特拉斯时,就有谢尔曼反托拉撕法案。你去查一查,好像基本没有公平可谈,我觉得他们以前一直享着福,打压一下也是相对公平的。
下面是引文,反垄断第一案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起反垄断案发生在20世纪初的美国,在当时造成了巨大轰动,影响深远,首开政府干预经济,限制垄断的先河。
1839年约翰·洛克菲勒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西部一个农场,19岁时创办了自己的商行。后来开始涉足炼油业。这时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大企业开始崛起,洛克菲勒预感到小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设计出了托拉斯制度。并于1879年成立了标准石油托拉斯。
所谓“托拉斯”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以高度联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这种形式垄断性很强,在托拉斯名义下,标准石油公司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兼并了100多家石油厂商,控制了美国90%的炼油企业,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垄断石油公司。
洛克菲勒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经常为节省每1分钱而绞尽脑汁。原来每封装一个油罐需要点40滴电焊。但他要求工人减少电焊滴,结果用39滴电焊,也可保证油罐不漏油,于是洛克菲勒下令,以后封装油罐只能用39滴电焊,并将其列为一项公司的明文规定。托拉斯公司成立后,洛克菲勒就可以利用垄断经营进一步降低成本,他迫使铁路公司降低石油的运费,同时提高竞争对手的石油运费。
垄断经营,使标准石油公司赚取了超额利润,财富也在短时间内聚集。在洛克菲勒40岁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10亿美元的财富,这在当时无异于天文数字。与此同时,其他垄断性巨头如钢铁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等也纷纷出现。以至于当时美国国家财富的60%都掌握在这些行业巨头手里。
财富的高度集中,使贫困的美国普通人感到无比愤怒,他们认为这些人的财富是通过侵占别人的利益和机会,使用巧取豪夺的手段得来的。同时,产业的高度垄断,使一大批中小企业失去了生存空间,纷纷破产倒闭,失业人口大量增加。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各地爆发了抵制托拉斯的大规模群众运动,1890年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谢尔曼法》诞生,它被称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之母。
到20世纪初,有一个名叫塔贝尔的记者,她的父亲是一个小石油生产商,在洛克菲勒的垄断面前,不堪竞争,遭受排挤,最终倾家荡产。她用亲眼目睹的事实发表了长篇系列报道,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共鸣。美国联邦政府也认识到,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公正和民众利益为代价。于是,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对垄断资本进行调查。
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垄断违法,妨碍了自由竞争,并下令解散标准石油公司,拆分成40个小公司。今天的埃克森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都是由当时分拆后的小公司发展而来。
垄断之所以不能被人接受,是因为一个垄断企业在市场中占据强势主导地位,无形中排除了他人进入这个领域的机会。而平等的机会是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前提。从分拆标准石油公司开始,美国政府先后对40多家垄断公司提起诉讼。分拆了其中大部分公司。今天,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制订了反垄断法,以此来限制大公司大财团的垄断行为,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
㈣ 拆分标准石油公司成几个小公司对公平的影响
影响不大,拆分过后便与资源共享。
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被美国俄亥俄州政府起诉,导致洛克菲勒的托拉斯在1892年被迫解散。其实,标准石油只是将俄亥俄州的业务拆分控制了。后来,新泽西州修改了当地公司的注册法案,允许一个公司可以持有全美国任何一家公司的股份。
到了1899年,美国纽约标准石油公司重组为一家控股公司,美国新泽西标准石油业务可以持有41间公司的股份,而这些公司又控制了更多的公司,实际上只改变了控制公司的方法。
㈤ 使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催生出FICC业务的因素是什么
有三个主要因素使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催生出ficc业务,1、顺应美国实业兴盛的风潮。2、股票市场的萎靡。3、大资本家的积极响应。
3、大资本家的加入。
贪婪的美国大资本家们肯定不会放过这次发财的机会,通过投资ficc业务,进一步完善了ficc业务中的信贷,理财产品和外汇衍生品。ficc也慢慢成长成熟起来。
以上从反垄断法的颁布,拆分洛克菲勒家族公司,股票市场的萎顿等方面具体解释了催生出ficc业务的因素。
㈥ 反垄断法和托拉斯巨头之争,美国政府怎样拆解了垄断企业
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最担心触碰到的红线是什么?那毫无疑问绝对是反托拉斯法。在三十多年前,英特尔几乎独占了芯片市场的时候,英特尔的高层反而担心要触发反托拉斯法的调查,最终决定将相关专利授权给了AMD,养活了一个对手才逃过一劫。
而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几乎没有任何一家美国互联网公司可以算得上“垄断”,就算真的快垄断市场了,还得学着英特尔扶持个同领域对手才行。
为什么美国企业那么担心反垄断法的调查呢?因为美国的反垄断法要么不出手,但只要发起调查了,基本上距离企业被拆分的命运就不远了,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企业敢试探反垄断法的红线。
美国政府是如何拥有拆分托拉斯巨头的权力的?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美国政府和托拉斯企业间的斗争。
1,托拉斯巨头的成长
十九世纪的世界属于欧洲,但当进入二十世纪后,这就是属于美国的世纪。在经过南北战争、西进运动后,美国进入了资本的快速发展时期,而后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美国成为赶超了整个欧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和资本的发展,让美国快速的富裕了起来。但吃到了美国经济发展红利最大蛋糕的,不是普通的美国工人或广大的中产阶级,而是占据美国顶层的一小撮人。
美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红利,并没有惠及到普通的老百姓,但反倒是高涨的物价倒是普及到了社会每个阶层。
以世界上第一个,乃至人类史上第一个垄断集团——标准石油公司为例。标准石油掌控了全美国超过80%的石油开发到运输,当时的标准石油集团的掌门人可以骄傲的说一句,美国卖出的八盏油灯中有七盏是来自标准石油。
最终这种非法抢占市场的行为触怒了美国政府,AT&T通讯公司触发了反垄断调查,最终到了1982年这个垄断了接近整个美国通讯市场的巨头,也难逃被拆解的命运。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对于反托拉斯法的定义同样有着一套“双标”的定义。
当像AT&T通讯公司以及标准石油这类以非法的形式垄断了整个市场,几乎没有给民众半点选择,并且妨碍社会发展的托拉斯公司,对付它们的从来都是反托拉斯的铁拳。但像波音公司这种能和欧洲的空客公司形成良性竞争,能推进相关产业进步的公司甚至会加以鼓励。
像波音和麦道的并购案,如果按照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标准,不仅应该阻止还应该拆解波音公司才对。但你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政府为了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和欧洲空客的竞争力,反而在其中促成了波音和麦道的并购案,奠定了波音公司的垄断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算是反托拉斯法美国也有着两套标准,如果能促进行业发展提升美国整体竞争力的,不仅不会阻止反而会暗中促成。但类似标准石油这种,想要躺着赚钱的托拉斯企业,则逃避不了反托拉斯法的制裁。但无论如何,在反托拉斯垄断的道路上,美国应该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一个了。
㈦ 请讲讲标准石油和摩根财团是如何被拆分的。洛克菲勒和摩根的后人们现在怎么样
标准石油公司后来成为美国政府反托拉斯的头号目标,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根据这一判决,标准石油帝国被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被拆分后,原俄亥俄标准石油成为了现在英国石油公司的一部分;原印第安纳标准石油改名为阿莫科石油(Amoco),后来成为现在英国石油公司的一部分;原纽约标准石油改名为美孚石油(Mobil),现在是艾克森美孚公司的一部分;原新泽西标准石油改名为艾克森石油(Exxon),是现在艾克森美孚公司的一部分;原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改名为雪佛龙石油(Chevron),现在是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的一部分;原肯塔基标准石油被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并购,现在是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的一部分。
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独“富”天下。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约翰"D"洛克菲勒的后代们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计划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金钱落入别人口袋,而是积极的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怀着富有的负罪感将大量的资金用来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医院,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 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关于洛克菲勒后人的现状可以参看网页http://ke..com/view/1366465.htm
㈧ 拆分中石油为何成为热门话题
紧接着,曾担任中石油董事长、现任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的蒋洁敏也被查。 随着中石油“窝案”的曝光,中石油的垄断体制及其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成为众矢之的。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堡垒,无论多么坚固,结局都是被攻破。国内能源体制弊端重重之下,中石油很难逃脱这一安排。 虽然中央一直以来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监督,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和文件可谓车载斗量。但事实与结果说明,国有企业与垄断行业的结合,尤其是非市场的政策性垄断,越来越成为腐败的培养基,也突显了目前经济运行的两大弊端,即腐败与垄断,更不说由此带来效率的降低。 然而,国内一份具有较大影响的纸媒近日发表《中石油腐败案不能全归咎垄断》的文章认为,最近5年来,其中的32个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本国原有的两到三家石油公司合并成一家。因为全球石油业竞争空前惨烈,只有把企业做大,才有可能做强,获得更多话语权、主动权。对照此背景,我们应该把中石油拆分成十几家更小的企业吗? 作者在对“中石油窝案与‘垄断’无关”的阐述后作了上述设问。虽然文章作者极力否定“中石油窝案与“垄断”无关,称建立在中石油属于自然垄断的前提之下,但中石油恰恰属于行政垄断,它的“一把手”与政府机构的“一把手”是可以直接“交流”的,国企高管从政历来都是干部交流的“正常现象”。 其实,“拆分中石油”这个问题与当前坊间热议的同样话题不谋而合。在中石油“窝案”被“一锅端”后,一些专家或网友发出呼吁,“拆分中石油”已是当务之急。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消灭市场垄断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消灭垄断者。“拆分中石油”就成为彻底清除石油市场的垄断最有效的途径。 由于某个行业或企业形成垄断,对政治生态和消费市场形成不利局面时,就必须进行分拆。这在国外是有其先例的。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诸多着名的托拉斯,除标准石油公司外,还有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等。标准石油公司是美国最早的托拉斯之一。1870年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标准石油公司,到1879年底已控制了全美90%的炼油业,1882年创建了世界第一家托拉斯——标准石油托拉斯,1890年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石油产量。 1890年,美国参议员谢尔曼促成国会通过了旨在反对威胁市场自由竞争的法案,即《谢尔曼法》。1892年,标准石油公司被俄亥俄州法院下令解散,洛克菲勒将公司重心转移到新泽西州。1906年,美国联邦政府起诉标准石油公司。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存在垄断,最终标准石油公司被下令解散,分解成30多家分公司。 美国100多年前治理公司垄断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许多国家已立法反垄断,由政府承担防止垄断的出现以及在垄断不可避免时对其加以约制的责任。 这就要求,政府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提供者,要维护的是公共利益,要扮演的是超然的裁判者角色。因此,要阻止中石油对国内能源的高度垄断,以及产生的高官腐败,政府决策层要做的事就是“分拆中石油”,使之形成多家石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 中石油发生如此严重腐败问题,决不是偶然的,而是体制机制存在巨大漏洞的必然结果。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打破垄断,搅活国有企业这团“死水”。事实上,此前傅成玉执掌中海油时在体制改革方面早已经先行一步,例如中海油将油服业务拆分出去,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有名的油服公司。 “分拆中石油”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至少让大家相信,中石油已到了非分拆不可的时候了。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话指出,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体制方面的改革。
㈨ 石油的属性
石油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血液。石油的大规模使用影响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石油具有多重属性。
第一,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现代社会对石油高度依赖。作为可耗竭资源,石油无法被制造,并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动力,让人类对这种商品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按照传统的霍特林定理,对于不可再生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的资源,它的价格由其稀缺性和替代资源的成本来决定。
第二,石油也是一种商品,并且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工业产品。作为商品,按照经济学的商品定价理论,石油的价格应该由其边际生产成本来决定,即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最后一桶油的生产成本决定石油的价格。
第三,石油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国际贸易商品。2008年,全球的石油产量为40亿吨,其中一半即20亿吨被用作国际贸易。相比之下,全球的铁矿石贸易量仅为8亿吨,煤炭的全球贸易量为8亿吨左右。作为大宗贸易的商品,石油的定价由供需平衡来决定。在紧张的供需平衡中,边际需求与边际供应都对油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四,石油的地缘政治属性。石油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俄罗斯、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等9个主要产油国拥有全球80%的石油储量,中东地区就拥有全球2/3的剩余探明储量。而在世界前十大能源消费国中,最主要的石油资源在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缺口,只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的石油能够满足本国需要,其他能源消费国同时也是石油净进口大国。由于石油产量与出口比较集中,发生在产油国的、影响石油生产的事件也就对石油的价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对于许多产油国来说,石油是整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与政府预算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价格不光要考虑到在这些国家生产的成本,还要考虑到满足这些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所需要的价格水平。高度的依赖性和分布的不平衡使得石油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并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工具和武器。政治属性表明,石油作为商品,并不完全遵循市场规则,有时甚至背离价格。因此,石油天然地与国家经济安全联系在了一起,从一种普通的燃料演化为最重要的战略商品,进而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格局的形成,乃至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结盟。法国学者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在谈及石油与地缘政治时也指出,“在华盛顿主宰美国事务的部分政治家眼里,石油是与国防同等敏感的要害领域。正是在这种思维逻辑的指导下,一些本应主宰石油市场运行规律的经济和财政因素,有时不得不让位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第五,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垄断与半垄断的属性。从1859年第一口油井在宾夕法尼亚州开始生产以来,世界石油行业(主要是美国石油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竞争之后马上被洛克菲勒集团的标准石油公司所垄断。1911年,美国根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拆分了标准石油公司,但没过几年就形成了由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组成的“七姐妹”寡头垄断。自1971年起,由13个石油输出国组成的欧佩克代替了“七姐妹”,对全球石油供应实行了寡头集团垄断。这一寡头集团的垄断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被实质性地打破,石油市场进入了非常有竞争性的全球化市场,欧佩克曾经在1986年和1998年两度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但是,作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里唯一的一个卡特尔组织,欧佩克还是对石油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欧佩克占全球石油产量的40%和贸易量的60%,它为应对油价暴涨或暴跌所采取的集体增产或减产计划和国际油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㈩ 发改委发文“引导外卖等平台下调商户服务费”,会给该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随着疫情的爆发,很多城市的经济也出现下滑。到目前为止,大家都很担心实体经济。尤其是在如今的电商时代,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关门的店铺,让整条街都萧条了不少。以前拥挤的街道消费者少,开店需要的资本巨大。在经济无法带动的情况下,很多人都选择了停留在观望阶段,很多店铺都表示只能维持日常开销,商品销量也没有以前大,这也使得很多商家只能维持日常开销的平衡。
按照发改委这次发布的政策,实际上是引导网上各大平台企业降低餐饮商户的服务费标准,可以降低餐饮企业的经营成本,让餐饮商户继续经营下去。这种引导平台降低商家服务费的政策,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很大,意味着可以有更大的商品价格调控空间,让商家根据各种优惠条件调整价格。降低服务费后,不仅商家喜闻乐见,还把降价的部分回馈给了消费者。在各种平台变得严重的情况下,商家的经营问题也是举步维艰,而这一次,商家服务费的下调也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