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沙特石油出口占gdp多少
扩展阅读
池州哪个农产品好 2025-05-22 10:57:22

沙特石油出口占gdp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5-18 15:57:49

‘壹’ 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单位:桶)

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沙特阿拉伯脉。2009年原油平均日产量920万桶,石油出口收入1347亿美元,约占财政收入的86%。沙政府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钢铁、炼铝、水泥、海水淡化、电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有所改观。

‘贰’ 世上最大的石油出产国是哪个国家

截至2019年,最大的石油出产国是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国”着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0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 34885亿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981年石油产量达 4.9亿吨,收入1032亿美元。

1983年以来,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产量和收入锐减,1985年产量为1.65亿吨,收入340亿美元。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到7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090亿美元,人均收入 30000美元。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沙特政府实行经济多样化政策,重点发展现代工业和基础工业,以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建立现代化、多样化的国民经济体系。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储备国(拥有全球已勘探石油总量的24%),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主要成员国。石油产业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大约75%,GDP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

GDP的大约40%来自于私有经济。在1999年OPEC与其他石油输出国调涨油价期间,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推动者,在这期间OPEC的成员成功地通过减少石油产量将石油价格推高到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

(2)沙特石油出口占gdp多少扩展阅读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简称“欧佩克”。

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叁’ 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是哪个

特国家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沙特阿拉伯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探明的石油开采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7%。2001年的沙特的GDP为1781亿美金,比2000年增长2。2%,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2001年沙特从中国进口贸易额14。41亿美金。沙特每年进口车辆超过275000辆,价值超过120亿美。加上每年24亿美元的汽车配件进口金额使得沙特成为整个中东地区最大的汽车及配件市场。沙特是世界上人均汽车消费额最高的国家之一,沙特也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配件及提供相关服务项目的市场,在全世界,沙特则排位列第五。对于汽摩零配件供应商来说,沙特不啻于一个充满机会的天堂。沙特不仅是中东和紧邻的非洲地区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规模最大、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沙特是轮胎和电池的最大的进口商 沙特每年消耗400万左右的轮胎和约100万电池。

‘肆’ 沙特是着名的石油出产国,那里的富人究竟多么有钱

沙特阿拉伯是最着名的石油出产国,那里的富人非常有钱。他们的GDP非常的高。并且沙特阿拉伯每年的军费开支也是排世界前列。他们的人民生活究竟是多么有钱,就是他们普遍都是住别墅,并且他们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政府工作。其他工作都是由外来的劳动人口来做的。

沙特每年的军费开支是阿富汗GDP的4倍沙特2014年的军事支出从前一年的670亿美元增加到808亿美元,在各国军费开支排行榜中位列第四,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沙特的军费开支占到其GDP的10.4%。这无疑是巨大的比例,大多数国家都在2%-4%左右,美国大约为3.5%。

‘伍’ 沙特阿拉伯的资料

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油储量,并且还将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产国。1999年,沙特每天向美国提供140万桶原油(占美国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16%)。

背景

原油出口占到沙特出口收入的80-85%左右,占GDP(国民生产总值)的35-40%。尽管现在正试图进行经济格局的多样化改革,但其对原油产业的依赖程度仍很深。近几年对石化行业的投资相对提高了下游行业的地位。98年至99年初的油价暴跌虽已结束,沙特的经济状况亦已大有好转,但沙特仍面临着进行经济私有化等重大举措的压力。99年的GDP实际增长率仅为0.4%,预计2000年油价将上涨,其GDP增长率将迅猛增至5.1%。阿普杜拉王子称:前路困难重重,沙特和其他海湾产油国的"强盛"时期已经过去了。对于沙特来说,面临的另一个严峻挑战是人口的快速增长问题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青年就业问题。过去的十来年中,沙特的经济增长率跟不上人口增长率,导致人均收入的下降。政府在其1995-2000年的发展规划中正式确定了鼓励私有经济发展(包括外资企业),减少政府参与的政策。但该举措进度缓慢。(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担心自己会失业和来自一些大的王室企业的阻力)。沙特亦会逐步减少对石油业的补贴,提高税收,着手进行财政方面的改革。目前看来这些已经初上轨道。外商投资有关条例的修改已在考虑之中。99年10月下旬,外国投资商获准通过共同基金购买沙特本国公司股份。

另一个推动沙特经济私有化的动力是其希望在2000年底之前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被延迟。WTO对沙特的经济格局(较高的税收、严格的市场管制等)将带来重大的改变。沙特加入WTO的原因有二:1、希望吸引外商投资;2、为本国的石化工业开拓新市场。FAHD国王曾在99年11月说过:"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沙特也不会落后。"他还表示在成功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同时,还要强调海湾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区域联合。GCC(海湾合作委员会)已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目前,沙特对从GCC成员国进口的货物实行免征税政策。另有一项计划就是"员工本国化",目标是将现在沙特工作的5-6百万外籍员工中的60%取而代之以本国员工。为了推行该计划,沙特现已停止对外签发某些特定工种的工作签证,开始对本国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为私营企业雇佣本国员工创造条件。政府每年为一些经营状况不佳的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和承担的经济损失是沙特出现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财政部长呼吁推行企业私有化。目前,私营经济占沙特GDP的40%,提供89%的就业机会。但雇员中只有5-10%是本国人。

1999年12月,政府制定了较为保守的2000年财政预算案。其中对石油产业的投入资金仅有2%的增长。另有消息说2000年1月,沙特宣布成立了一个11人组成的最高"石油和矿产事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据闻似乎与沙特经济充足的总目标实现和加速能源产业私有化有关。

石油

沙特(包括与科威特的"中立地区")已探明原油储量为2610亿桶,(占全球总储量的1/4),最终可再生燃油1万亿桶,是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在99年3月的OPEC成员国例会上,沙特同意将其原油产量将至7.438MMBD(百万桶/天)(不包括中立地区)。

沙特拥有77个油、气田,而几乎一半的原油储量都分布在8个油田,它们包括GHAWAR(世界最大的陆上油田,估计剩余储量700亿桶)和SAFANIYA(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估计剩余储量190亿桶)。沙特油井数目不足1430个,GHAWAR油田的产量便占了沙特总原油产量的一半。

沙特所产的原油品质多样,从重质油到超轻质油均有出产。最轻质油产自陆上油田,中质油和重质油则多来自海上。GHAWAR油田是API 34o原油的主要产地。而ABQAIQ油田(已探明储量为170亿桶的大型油田)则出产API 37o阿拉伯超轻质油。从1994年起,HAWTAH TREND油田(包括HAWTAH油田及其几个小卫星油田NUGYYIM油田,HZMIYAH油田)每日产20万桶API45o-50o,含硫量0.06%的阿拉伯超轻质油,估计该油田拥有300亿桶的液化天然气储量。

陆上出产包括ZULUF油田的阿拉伯中质油(日产50万桶)和MARJAN油田(日产27万桶)和SAFARNIYA油田的阿拉伯重质油,中立区拥有50亿桶已探明原油储量。区内有两个日本的AOC公司(ARABIAN OIL CO。)开发的海上油田-KHAFJI和HOUT油田,这显示了日本对上游开发的兴趣。80%的收入归AOC所有,沙特和科威特各收10%。TEXACO公司也有3个在开发的陆上油田:SAFRA油田,FAWARIS南部油田和UMM GUDAIR南部油田)。AOC与沙特的合同2000年2月27日满约,日方已申请展期。AOC与科威特的合同2003年1月满约。沙特表示欢迎AOC这样的公司在沙特投资,购买原油。日本已提出向沙特提供约40亿美元的商业贷款,主要用于脱盐、发电和石化工业开发等方面。

港口和运输管道

大部分沙特产原油经阿拉伯海湾运至ABQAIQ加工厂,最大的原油运输港在阿拉伯湾的RAS TANURA港(日运输能力500万桶)和JUAYMAH港(300万桶/天)以及红海的YANBU港(300万桶/天)。

沙特有两条主要原油运输管道。一条是日运输能力为480万桶的东-西原油运输管道(PETROLINE),主要为西部的炼油厂或从红海直接出口至欧洲市场运输沙特轻质或超轻质原油。与之平行的是日运输能力为27万桶的ABQAIQ-YANBU液化天然气管道,为YANBU的石化厂输送原油。泛阿拉伯管道(TAPLINE)是一条备用管道(自1970年以来仅为约旦一个小炼化厂提供有限的服务)。而日运输能力为165万桶的伊拉克-沙特管道(IPSA-2)在90年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时被无限期关闭。

沙特石油部长纳米说:"我们的石油出口和管道运输能力足有富余,东-西管道可日运输原油500万桶,还处于半负荷运作状态。阿拉伯湾的出口码头可承担每日1400万桶的运输任务,也处于半负荷运作中。"

炼油

98-99年初的石油价格暴跌引起了沙特财政预算紧张。在此之前,沙特已对炼油行业的升级和发展进行投资,其中包括对日产能力30万桶的RAS TANURA炼油厂的12亿美元的升级投资(该工程仍在规划之中),红海海岸的RABIGH炼化厂的升级改造也在计划之中。

天然气

沙特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估计在204.5 TCF(万亿立方英尺),居世界第5位(在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和阿联酋之后)。约2/3为伴生气,主要来自陆上的GHAWAR气田和海上SAFANIYA 和ZULUF气田。其中GHAWAR气田的储量占全国天然气储量的1/3。沙特的大部分非伴生气田位于KHUFF油藏深处,GHAWAR油田之下。另一个地处中立地区,毗邻KHAFJI的气田将可能由日本AOC公司获准开发。在最西北部的MIDYAN地区也有天然气发现。

估计从2007年开始,沙特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提高天然气产量将是政府部门最关心的问题。对天然气的开发投资占了ARAMCO公司预算的大半(99年ARAMCO公司决定在未来45年内投资450亿美元用于天然气的上游开发和加工工业发展)。

国家概况

独立日:1932年9月23日
人口(1999):2050万(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
地理位置/面积:阿拉伯海湾和红海之间/865,000平方公里
主要城市:利雅得(皇都),吉达(行政首都),麦加,麦地那,达曼,JUBAYL,BURAYDAH
语言:阿拉伯语
民族组成:阿拉伯人(90%),非-亚人(10%)
宗教:穆斯林教(100%)
国防(1997/8):陆军70,000人,海军13,500人,空军18,000人,海岸护卫队4,500人,国际护卫队57,000人,部落征用兵20,000人,边境部队10,500人
经济概况
货币:里亚尔
市场汇率(2000/1/7):1美元=3.751里亚尔
国民生产总值(1999):1373亿美元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999):0.4%;(2000):5.1%
通货膨胀率(1999):0.2%;(2000):2.7%
失业率(非官方统计数据)(1999):男性:27%-35%,女性:95%
总收支(1999):-1020亿美元 (2000):-290亿美元
主要贸易伙伴(1999):日本,美国,欧盟国家
出口额(1999):4360亿美元(主要是原油和石油产品)
进口额(1999):2840亿美元(主要是工业产品,金属,食品)
出超(1999):1530亿美元
原油出口收入(1999):350亿美元(较98年上升17%)
石油出口收入占总出口收入百分比(1999):80%左右
外债(1999):2030亿美元

能源概况

已探明原油储量(2000/1/1):2635亿桶(包括中立地区的一半产量)
石油产量(1999):日产850万桶,其中780万桶为原油
燃油消耗量(1999):每天195万桶
净进口量(1999):730万桶/天
原油炼化能力(2000/1/1):171万桶/天
天然气储量(2000/1/1):204.5 TCF(万亿立方英尺)
天然气产量/消费(1998):1.65 TCF
发电能力(1998):210亿瓦特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主要外资石油公司:AOC,MOBIL,SHELL,TEXACO
主要港口:JEDDAH,JUBAIL,RAS AL-KHAFJI,RAS TANURA,JUAYMAHMRABIGH,YANBU,ZULUF
主要油田:GHAAR,SAFANIYA,NAJD,ABQAIQ,BERRI,MANIFA,ZULUF,SHAYBAH,ABU SAAFA,KHURUSANIYA
主要运输管道(运输能力:百万桶/天):PETROLINE(4.8),IPSA 1(0.5),IPSA 2(1.7),ABQAIQ-YANBU NGL LINE(0.4)(注:IPSA 1 自1990年起关闭)
主要炼化厂(2000/1/1):ARAMCO-RAS TANURA 325,000桶/天;RABIGH 325,000桶/天;YANBU 190,000桶/天;RIYADH 140,000桶/天;JEDDAH 42,000桶/天;ARAMCO/MOBIL-YANBU 366,000桶/天;PETROMIN/SHELL-AL-JUBAIL 292,000桶/天;ARABIAN OIL COMPANY-RAS AL-KHAFJI30,000桶/天

‘陆’ 沙特阿拉伯有多少石油啊

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油储量,并且还将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产国。陆上出产包括ZULUF油田的阿拉伯中质油(日产50万桶)和MARJAN油田(日产27万桶)和SAFARNIYA油田的阿拉伯重质油,中立区拥有 50亿桶已探明原油储量。 .

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油储量,并且还将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产国。1999年,沙特每天向美国提供140万桶原油(占美国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16%)。

背景

原油出口占到沙特出口收入的80-85%左右,占GDP(国民生产总值)的35-40%。尽管现在正试图进行经济格局的多样化改革,但其对原油产业的 依赖程度仍很深。近几年对石化行业的投资相对提高了下游行业的地位。98年至99年初的油价暴跌虽已结束,沙特的经济状况亦已大有好转,但沙特仍面临着进 行经济私有化等重大举措的压力。99年的GDP实际增长率仅为0.4%,预计2000年油价将上涨,其GDP增长率将迅猛增至5.1%。阿普杜拉王子称: 前路困难重重,沙特和其他海湾产油国的"强盛"时期已经过去了。对于沙特来说,面临的另一个严峻挑战是人口的快速增长问题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青年就 业问题。过去的十来年中,沙特的经济增长率跟不上人口增长率,导致人均收入的下降。政府在其1995-2000年的发展规划中正式确定了鼓励私有经济发展 (包括外资企业),减少政府参与的政策。但该举措进度缓慢。(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担心自己会失业和来自一些大的王室企业的阻力)。沙特亦会逐步减少对石油 业的补贴,提高税收,着手进行财政方面的改革。目前看来这些已经初上轨道。外商投资有关条例的修改已在考虑之中。99年10月下旬,外国投资商获准通过共 同基金购买沙特本国公司股份。

另一个推动沙特经济私有化的动力是其希望在2000年底之前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被延迟。WTO对沙特的经济格局(较高 的税收、严格的市场管制等)将带来重大的改变。沙特加入WTO的原因有二:1、希望吸引外商投资;2、为本国的石化工业开拓新市场。FAHD国王曾在99 年11月说过:"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沙特也不会落后。"他还表示在成功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同时,还要强调海湾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区域联合。 GCC(海湾合作委员会)已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目前,沙特对从GCC成员国进口的货物实行免征税政策。另有一项计划就是"员工本国化",目标是将现在 沙特工作的5-6百万外籍员工中的60%取而代之以本国员工。为了推行该计划,沙特现已停止对外签发某些特定工种的工作签证,开始对本国员工进行职业培 训,为私营企业雇佣本国员工创造条件。政府每年为一些经营状况不佳的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和承担的经济损失是沙特出现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财政部长呼吁推行 企业私有化。目前,私营经济占沙特GDP的40%,提供89%的就业机会。但雇员中只有5-10%是本国人。

1999年12月,政府制定了较为保守的2000年财政预算案。其中对石油产业的投入资金仅有2%的增长。另有消息说2000年1月,沙特宣布成立了 一个11人组成的最高"石油和矿产事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据闻似乎与沙特经济充足的总目标实现和加速能源产业私有化有关。

石油

沙特(包括与科威特的"中立地区")已探明原油储量为2610亿桶,(占全球总储量的1/4),最终可再生燃油1万亿桶,是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在 99年3月的OPEC成员国例会上,沙特同意将其原油产量将至7.438MMBD(百万桶/天)(不包括中立地区)。

沙特拥有77个油、气田,而几乎一半的原油储量都分布在8个油田,它们包括GHAWAR(世界最大的陆上油田,估计剩余储量700亿桶)和 SAFANIYA(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估计剩余储量190亿桶)。沙特油井数目不足1430个,GHAWAR油田的产量便占了沙特总原油产量的一半。

沙特所产的原油品质多样,从重质油到超轻质油均有出产。最轻质油产自陆上油田,中质油和重质油则多来自海上。GHAWAR油田是API 34o原油的主要产地。而ABQAIQ油田(已探明储量为170亿桶的大型油田)则出产API 37o阿拉伯超轻质油。从1994年起,HAWTAH TREND油田(包括HAWTAH油田及其几个小卫星油田NUGYYIM油田,HZMIYAH油田)每日产20万桶API45o-50o,含硫量0.06%的阿拉伯超轻质油,估计该油田拥有300亿桶的液化天然气储量。

陆上出产包括ZULUF油田的阿拉伯中质油(日产50万桶)和MARJAN油田(日产27万桶)和SAFARNIYA油田的阿拉伯重质油,中立区拥有 50亿桶已探明原油储量。区内有两个日本的AOC公司(ARABIAN OIL CO。)开发的海上油田-KHAFJI和HOUT油田,这显示了日本对上游开发的兴趣。80%的收入归AOC所有,沙特和科威特各收10%。TEXACO 公司也有3个在开发的陆上油田:SAFRA油田,FAWARIS南部油田和UMM GUDAIR南部油田)。AOC与沙特的合同2000年2月27日满约,日方已申请展期。AOC与科威特的合同2003年1月满约。沙特表示欢迎AOC这 样的公司在沙特投资,购买原油。日本已提出向沙特提供约40亿美元的商业贷款,主要用于脱盐、发电和石化工业开发等方面。

‘柒’ 在下有个疑问,沙特真的很有钱么

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国”着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0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 34885亿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981年石油产量达 4.9亿吨,收入1032亿美元。1983年以来,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产量和收入锐减,1985年产量为1.65亿吨,收入340亿美元。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到7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090亿美元,人均收入 30000美元。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沙特政府实行经济多样化政策,重点发展现代工业和基础工业,以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建立现代化、多样化的国民经济体系。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储备国(拥有全球已勘探石油总量的24%),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主要成员国。石油产业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大约75%,GDP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GDP的大约40%来自于私有经济。在1999年OPEC与其他石油输出国调涨油价期间,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推动者,在这期间OPEC的成员成功地通过减少石油产量将石油价格推高到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
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断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同时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水资源的短缺与迅速增长的人口有可能限制该国实现农产品自足的目标。
沙特阿拉伯也进用大量移住劳工。根据菲律宾政府统计,沙特阿拉伯是海外菲律宾人之中最多人就业的目的地。
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沙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政府大力建设和改造国内基础和生产设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劳动力沙特化和经济私有化,努力扩大采矿和轻工业等非石油产业,鼓励发展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积极吸引外资,保护民族经济。2005年12月,沙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约39万人从事游牧,放养骆驼、绵羊、山羊、马。约39万人口从事农业,耕地不到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一,散布在各绿洲中。农产品有椰枣、小麦、大麦、蔬菜、水果。工业有石油提炼、石油化工、钢铁、纺织、水泥等部门。国家政治、经济重心为利雅得与哈萨区。汉志为第二重心,有行政中心吉达与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麦地那,正加速建设红海沿岸的石油化工业。两个重心区之间有公路以及长距离油管、液化气管相通。出口主要为石油及其制品,占出口额的90%,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还出口有椰枣、畜产品;输入主要为粮食、糖、茶和纺织品等。从达兰至黎巴嫩的赛达,筑有中东最长的输油管(长1,770公里),又修筑了从东岸石油区到西岸的油管与液化气管道。沙赫普尔港“霍梅尼港”的旧称。

‘捌’ 沙特阿拉伯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中东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阿曼、卡塔尔、巴林等,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如表24-1所示。

表24-1中东地区产油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2006年)

由上可见,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最高,剩余储量也是最多,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沙特阿拉伯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供血者,其石油石化投资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显示其经济的强劲发展。石油工业是沙特阿拉伯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从达兰至黎巴嫩的赛达,筑有中东最长的输油管(长1770千米),近年又修筑了从东岸石油区到西岸的油管与液化气管道。

2005年,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5.26亿吨,出口石油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63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6%),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年产量640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6.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

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命脉,石化产品外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3%。2005年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产量为1050万桶。近年来,沙特阿拉伯政府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钢铁、炼铝、水泥、海水淡化、电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有所改观。

沙特阿拉伯的大型油田产量占中东的96%,其中沙特阿美公司最能代表沙特阿拉伯海洋油气田的开发。沙特阿美公司作为沙特阿拉伯唯一石油公司,100%由沙特阿拉伯政府控制。在应对这一需求增长方面无疑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制定了史无前例的庞大投资规划。

在过去很多年当中,沙特阿美公司每天为世界石油市场提供14%的石油资源,有102个油气田,有世界上最大的陆上油田,总产量达到1000亿桶,此外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大概产量现在达到150亿桶。

多年来,沙特阿美公司一直是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根据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石油加工能力和油品销售量六项指标综合测算排名的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世界原油证实储量的大约66%都集中在中东,而其中26%则集中在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又全部由沙特阿美公司控制。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整个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经济生活中,在国际能源与经济领域中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玖’ 石油交易占中东经济大概多少百分比 石油交易对于中东的国家有多重要请举出具体例子和资料出处。

以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长期世界第一的沙特阿拉伯为例:
2012年沙特石油出口量将超过26.8亿桶,价值达1.089万亿沙特里亚尔,收入同比增长5.6%。石油出口增加可实现约1700亿美元贸易盈余,石油收入占沙特总收入的88%。

对于国民收入比重如此之高的石油出口,资源枯竭给中东经济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毁灭性的,然而这个假设在目前来看还不太实际,因为中东地区还有大量未探明的油气储量,未来开采年限不可预估。

更为实际的问题是中东各国本国的能源消费,由于中东地区气候炎热,需要大量的电力来保证公共设施、居民和工业设施的正常运作,而基本上中东各国的发电燃料均为石油和天然气。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目前已经超过了其石油增产额度,并不断挤占其能源出口量。美国某能源投资网站甚至预计到2030年前后沙特会成为石油进口国。

如果上述假设真的发生,且中东国家不着力发展新能源和其他支柱产业(目前看还没有迹象,沙特除石油工业外唯一重视的就是农业)。一旦石油出口收入大幅缩水,则会导致公共设施无法正常运作,人民福利大幅下降,人口和资本大量外逃等等社会动荡问题,最后导致国家分裂、政权更替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拾’ 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的国家是

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储存,其国家90%的经济来自于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在不考虑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长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储可供其使用273年。

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是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按照其每日消耗74.6万桶计算,在不考虑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长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储可供其使用775年。石油产业是其经济命脉,该项所得占委内瑞拉出口收入的约80%。

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三为加拿大。其实是加拿大出于保护自然资源的考虑,并没有过多的去开采石油,而且加拿大的石油97%以上的石油皆为油砂,大部分都用于了出口,在不考虑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长的因素前提下,其石油存储可供其使用217年。

(10)沙特石油出口占gdp多少扩展阅读:

我国石油分布: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8个盆地,天然气资源集中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德9个盆地。陇南和渤海湾。

从资源深度分布来看,我国80%的石油可采资源集中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相对单一。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

根据地理环境分布,我国石油可采资源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74%的天然气可采资源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等级来看,63%的石油可采资源为优质资源,28%为低渗资源,9%为重油资源,76%为优质资源,24%为低渗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