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溶剂怎么用
扩展阅读
bim应用费用在什么列支 2025-08-01 23:44:08

石油溶剂怎么用

发布时间: 2022-05-07 10:59:26

‘壹’ 石油溶剂的概念

石油溶剂
petroleum solvent
对某些物质起溶解、稀释、洗涤和抽提等作用的轻质石油产品。易燃、易蒸发。由原油经常压蒸馏所得沸点范围较窄的轻质油馏分经酸碱等精制而得,也可由催化重整的产物经芳烃抽提后的抽余物再进行蒸馏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烷烃、环烷烃和少量芳烃,不含任何添加剂。石油溶剂通常按其98%馏出温度或干点100%馏出温度分为70 、90 、120、180、190、200等牌号。

‘贰’ 你好,石油类溶剂有哪些成本低的,溶于沥青的

石油溶剂是指对某些物质起溶解、稀释、洗涤和抽提等作用的轻质石油产品。它们一般有6种,70号、90号、120号、180号、190号和200号溶剂油。①70号溶剂油沸程60~70℃ 。主要成分为饱和烃。日用化学工业部门用于抽提香料物质中的香精,油脂工业部门用于抽取油料中的油脂。②90号溶剂油,又称石油醚。沸程60~90℃。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和化学试剂。也用于抽提药物的有效组分,提取烟叶中烟碱,及抽取动植物中的油脂。③120号溶剂油,又称橡胶溶剂油 。沸程80~120℃。用于轮胎 、 胶鞋生产过程中溶解胶料和配制胶浆等,也可用作特殊快干油漆和颜料的稀释剂 。 ④ 180 号溶剂油,又称航空洗涤油。沸程40~180℃ 。其精制程度较深 。用于洗涤航空发动机的机械零部件及精密仪器仪表 。 ⑤190号溶剂油,又称工业汽油。沸程40~190℃。主要用于清洗各种机械零件,用作农药和医药工业的溶剂,及用作喷灯和打火机的燃料等。⑥200号溶剂油 ,俗称松香水 。用作油漆的稀释剂。
石油溶剂也可以理解为用蒸馏或热裂石油的方法得到的溶剂。蒸馏得到的主要是烷烃类化合物,但含有部分芳香族化合物,热裂得到的是芳香族含量高的溶剂。石油醚溶剂是通常指低沸点的石油馏分,只含1—5%的芳烃。石油醚一般分三个馏分,40—60℃,60—80℃和80—100℃,它们的比重为0.645—0.676。漆用溶剂汽油或称白油或松香水,一般含15—18%的芳烃,沸点范围为150—190℃,挥发较慢,可以溶解大部分天然树脂,以及含油量高的醇酸树脂,但对合成树脂一般溶解力较差。白油除用作溶剂外,也用于清洗溶剂。高芳烃含量的石油溶剂,芳烃含量可高达80—93%,主要是各种三甲苯的混合物,沸点在100—210℃间,它有很高的溶解力,有淡的不难闻的气味。

‘叁’ 石油溶剂的急救

劳工发生急性中毒时应:
立即将中毒劳工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放低头部使其侧卧或仰卧,并保持他的体温。
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安全卫生管理员或负责卫生工作人员。
中毒劳工如果失去知觉时,应将口中异物取出。
中毒劳工如果停止呼吸时,应即施行人工呼吸,并即送医院。
如果溶剂喷溅到眼睛,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后,往眼科医院再冲洗上药。
劳工烧伤时:
如果衣服着火,应用外套,毯子把火扑灭。
使伤者躺在安全处所,减轻休克,并取下手表、戒子、手镯以防肿胀、绷紧、手指坏死等。
剪去烧伤部分衣服,如黏在伤口上不要硬撕下来,烧伤处以干净物拭净,以防污染,并用纱布盖住,以免空气接触,减轻痛苦,并立即送医治疗。

‘肆’ 常见的石油产品有哪些,各自用途

石油产品可分为: 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石油工业一向以生产汽油、煤油和工业锅炉用的燃料油为主。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进的炼油技术出现,以法国人荷德利发明的(催化裂化法)最为重要。

所谓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热力、压力和催化剂把重油裂解为较轻油类,主要是汽油。另一种炼油法是聚合法,与裂化法刚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将提炼所得的较轻气体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体。

(4)石油溶剂怎么用扩展阅读:

石油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元素,还有少量O、N、S、P和微量Cl、I、P、As、Si、Na、K等元素,它们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石油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几百甚至上千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蒸馏时馏出物一般都是连续的;

主要成分是:A。烃类有机物(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B。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类有机物-即烃的衍生物,这类化合物的分子中除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氧、硫、氮等,其含量(元素含量)虽然很少,

组成化合物的量一般约占石油总量的10%~15%,但它对石油加工和油品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大部分需要在加工过程中脱除,如果将它们进行适当处理,也可生产一些有用的化工产品。

‘伍’ 什么是溶剂油

溶剂油最大的用途是作为油漆涂料的溶剂油,其次有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

按化学结构分,溶剂油则可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种。实际上除乙烷,甲苯和二甲苯等少数几种纯烃化合物溶剂油外,溶剂油都是各种结构烃类的混合物。从化学构成上,可以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通常所说的6#、120#、200#溶剂油,就是链烷烃。芳香烃指苯、甲苯、二甲苯等。

溶剂油的性质视其用途不同而有别,选择溶剂油应主要考虑其溶解性、挥发性、安全性。当然,根据其用途不同,其它的各项性能也不能忽略,有时甚至更重要。

(5)石油溶剂怎么用扩展阅读

一、分类

1、70号溶剂油。沸程60~70℃。主要成分为饱和烃。日用化学工业部门用于抽提香料物质中的香精,油脂工业部门用于抽取油料中的油脂。

2、90号溶剂油,又称石油醚,也被俗称6号溶剂油。沸程60~90℃。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和化学试剂。也用于抽提药物的有效组分,提取烟叶中烟碱,及抽取动植物中的油脂。

3、120号溶剂油,又称橡胶溶剂油。沸程80~120℃。用于轮胎 、 胶鞋生产过程中溶解胶料和配制胶浆等,也可用作特殊快干 油漆和颜料的稀释剂。

4、 180 号溶剂油,又称航空洗涤油。沸程40~180℃。其精制程度较深。用于洗涤航空发动机的机械零部件及精密仪器仪表。

5、190号溶剂油,又称工业汽油。沸程40~190℃。主要用于清洗各种机械零件,用作农药和医药工业的溶剂,及用作喷灯和打火机的燃料等。

6、200号溶剂油 ,俗称松香水。用作油漆的稀释剂。

二、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陆’ 石油溶剂的特点

石油溶剂特性、易燃、易蒸发 石油溶剂是闪火点低而易燃之液体,且易挥发成油气,空气中油气浓度在爆炸上、下限范围内时,遇有火花即爆炸,故应有严防火灾及防爆之安全措施,兹将影响溶剂易燃性之因素包括闪火点,着火温度与爆炸范围分别阐释如下:
A.易燃性液体(Flammable Liquids)与可燃性液体(Combustible Liquids):
依照美国防火协会消防法典第30号(NFPA Fire CODE 30)之定义,易燃性液体系指闪火点低于100℉(37.8℃)且在100℉之蒸气压力亦低于40磅/平方吋(绝对压力)之液体。可燃性液体则指闪火点大于100℉之液体。
B.闪火点(Flash Point):
参见第三章“润滑油脂的性状与试验”。
C.着火温度(或自燃温度)(Ignition Temperature;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着火温度为易燃物或可燃物在空气中必须受热(与火源无关)至开始自行连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D.着火范围或爆炸范围(Flammable Range or Explosive Range):
气体(或蒸气)之着火范围(或爆炸范围)为该种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可引起燃烧与爆炸的容积百分率之范围,该气体在与空气之混合物中其含量百分率太稀或太浓时均不致引起爆炸。每一种可燃性的气体或蒸气都具有一定的爆炸范围,可燃性蒸气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最低浓度(容量百分比)称为下限。可燃性蒸气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最大浓度(容量百分比)称为上限。
较爆炸上限更浓的蒸气与空气之混合物,当遇到过量空气时仍有爆炸之危险,因为当过浓的混合气体遇到空气后即被稀释,其浓度又回落至着火(爆炸)范围之内。在上限与下限之间的浓度范围,称为着火(爆炸)范围。
图表56 石油燃剂闪火点‧着火温度及爆炸范围 溶剂名称 闪火点(℉)
闭杯法 着火温度
℉ 爆炸范围
(空气中之蒸气体积﹪) 最低浓度(下限) 最高浓度
(上限) 正戊烷 < -40 500 1.5 7.8 正己烷 -7 437 1.1 7.5 石油醚 < 0 550 1.1 5.9 正庚烷 25 399 1.05 6.7 苯 12 928 1.3 7.1 甲 苯 40 896 1.2 7.1 间二甲苯 81 982 1.1 7.0 邻二甲苯 90 867 1.0 6.0 对二甲苯 81 984 1.1 7.0 石油溶剂与皮肤长期接触,可使皮肤脱脂,引起皮肤炎症。吸入多量溶剂油气,对人体生理组织,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肾脏及造血系统,均有不同程度之影响。
脂肪族烃:包括石油醚、正己烷、去渍油、橡胶溶剂、打火机油、干洗油、通用油剂等,所含芳香烃及环烷烃极少故毒性较低,唯仍应避免在较高浓度中长期工作,如长期暴露于正己烷之蒸气下可能导致罹患多发性神经病变,故内政部曾针对有机溶剂作过修订,每天八小时工作者,作业环境空气中正己烷含量,自500 PPM 降低到不得超过50 PPM。至于其它溶剂油气仍应避免超过法定标准限值。
芳香族烃: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油漆溶剂、杀虫剂溶剂,其中苯具高度毒性,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之苯油气可使人剧烈中毒。每日工作八小时之环境中,油气浓度自74年4月起改为不得超过10 PPM,甲苯、二甲苯不得超过100 PPM,油漆溶剂、杀虫剂溶剂不得超过200 PPM。 此为石油溶剂之主要特性之一,常用溶解力评估方法有:
⑴.苯氨点及混合苯氨点,⑵.K-B值,⑶.稀释比及⑷.溶解度参数等四种方法,可用来研判溶剂之溶解力。苯氨点愈低,溶剂的溶解力愈大。反之,苯氨点愈高,则愈小。油漆工业往往依据苯氨点高低,来判断稀释用溶剂之溶解力。石油溶剂因其组成特性之不同,苯氨点也有所不同。如脂肪族溶剂,苯氨点较高,芳香族溶剂较低,环烷烃族溶剂则介于两者之间。如正己烷(N-C6H14)之苯氨点为54° C,环己烷(C6H12)之苯氨点为31° C,苯(C6H6)之苯氨点为-30° C。若以苯氨点高低,来研判溶解力,则以芳香族溶剂为最强,环烷烃族溶剂次之,脂肪族溶剂最弱。
有时于测定苯氨点时,若苯氨点过低,因冷却温度过低,导致析出固体苯氨。为弥补此一缺点,通常以两倍容量苯氨,混以一倍容量正庚烷,及一倍容量之溶剂进行测试。由此测得最低温度,称之为混合苯氨点(Mixed Aniline point)。另外表示溶解力是Karui-Butanol value,简称K-B值,K-B值愈大,溶解力也愈强。以石油溶剂而言,芳香族溶剂的K-B值为最高,环烷基溶剂次之,脂肪族溶剂为最小。涂料工业常用K-B值,表示溶剂之溶解力,一般脂肪烃石油溶剂之K-B值约在20-30,环烷烃稍高,纯芳香烃如甲苯,二甲苯则高达100以上。但要注意的是K-B值之溶解力,较适合于相同组成溶剂间之比较。
在喷漆应用方面,则使用稀释比大小来比较溶解力大小。通常由醋酸丁酯与硝化棉配成标准溶液,然后滴入石油溶剂,直到有沉淀产生为止。此时,所加入溶剂体积数,并以溶剂与标准硝化棉溶液体积数之比之10倍,定为稀释比。其值愈大,表示溶解力愈大。如以醋酸丁酯与硝化棉配成标准溶液10ml,以2.8ml甲苯滴入正好有沉淀析出,若改比脂肪族通用溶剂则仅1.3ml,此时甲苯稀释比为2.8,脂肪族通用溶剂之稀释比为1.3。溶解度参数(Solubility Parameter,简称SP),也常用为测定溶剂对橡胶、树脂、塑料等高分子物质之间相互溶解性的标准。各种物质都有一定SP值,各种溶剂也有特定SP值,两者SP值愈接近,则愈容易溶解。因此,常用SP值来选用合适溶剂。如聚苯乙烯(Polystyrene)之SP值为9.1,故可溶化于二甲苯(SP8.8) 、甲苯(SP8.9) 、乙酸乙酯(SP9.1) 、甲基乙基酮(SP9.3)及三氯乙烯(SP9.3)。而不溶于乙醚(SP7.4)及丙酮(SP10.0)。当然,溶解度参数只告知方向,最重要的还是要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