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球上以探明的石油能开采多少年~开采完了怎么办
1:根据现有的条件,理论上讲地球上已经探明的油田可以开采到2050年。具体解释如下: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到2003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
2:应对策略:
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❷ 延长组油气勘探历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中西部,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约 25×104 km2 ,是我国第二大中新生代盆地(图2-1)。作为我国最老的油区,自1907年延长第一口钻井出油至今,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大致走过了石油勘探初期(1907~1949)、现代油气综合勘探期(1950~1979)、油气勘探协调发展期(1980~1990)和天然气勘探快速发展期(1991年至今)4个阶段的辉煌历程(长庆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1992)。目前,盆地油气勘探区域已由陕北延长一隅扩展到全盆,勘探深度由浅层转向浅层与深层并举,勘探层位由中生界拓展到古生界,勘探对象由背斜油气藏拓展到地层、岩性、古地貌、古岩溶、不整合面及构造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控制的隐蔽油气藏;已累计建成30 多个大中型、超大型油气田,占据盆地主体的长庆油田,其年产油量已从1970年的0.48×104 t发展到2000年的464×104 t。2000 年全盆年产石油710×104 t、天然气20×108 m3。特别是最近 30 年来,以马岭油田(1970)、安塞三叠系亿吨级大油田(1983)、长庆气田(1989)及苏里格庙(2000)气田等为代表的几个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的发现,铸就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辉煌,使它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气勘探生产基地、国家“西气东输”重大工程的主要天然气气源地之一。
三叠系延长组的油气勘探,从1907 年延长第一口钻井出油到近些年来西峰油田的建成,基本贯穿了盆地油气勘探的整个历程。在 1907~1949 年的石油勘探初期,延长组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陕北局部地区,发现了延长、永坪两个延长组油田;而大规模的延长组石油勘探主要是最近30多年,先后发现和建成投产马家滩、红井子、马岭、甘谷驿、直罗、下寺湾、子长、安塞、西峰等以延长组为主要产层的油田(图2-1),建立起以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为主体的石油工业基地。
尤其是最近20多年来,在全面实施“扩大侏罗系、试验延长组、突破古生界”勘探战略的进程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及认识的深化,促成了延长组低孔低渗储层油气勘探不断获得新的较大发现,中生界石油勘探迎来了3个大的发展阶段(图2-2)———20世纪80年代在盆地西部围绕古河道寻找侏罗系古地貌油藏,迎来了盆地中生界油气储量的第一个高速增长期;90年代初压裂技术的进步使安塞延长组低孔低渗储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第二个储量增长高峰;90 年代末至今,随着地震、测井、钻井配套技术的不断进步,陕北长6油层组油田面积不断扩大,陇东长8油层组获得突破,西峰油田的发现与投产,迎来了储量快速增长期。目前,中生界累计石油探明储量从80 年代初的 1 亿多吨已经发展到2002年的12多亿吨(图2-2),总资源量期望值已达85.88×108 t,其中,截止到2002年三叠系延长组累计石油探明储量已达9.71×108 t,总资源量达 72.78×108 t(图2-3),表明了盆地延长组巨大的勘探潜力。
图2-1 鄂尔多斯盆地位置、构造单元划分及中生界勘探成果示意图
❸ 油田勘探到开采出石油 周期大概多久。
很久,我们这20多年前都有工程队来探油,前几年又过来的一次,现在连油花都没见着
❹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能开采多少年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1]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在很早以前已开采利用石油。“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❺ 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全球的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能开采多久,取决于以下因素:
1、已经探明的储量:据世界能源会议统计,截止2013年,世界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共计1211亿吨,天然气119万亿立方米。以目前的石油消耗速度,预计还可开采40~60年;但是,石油勘探每年都会有新的发现,例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地质储量保持在大约15亿吨。
还需要澄清的一个概念,就是可采储量。并不是所有储量都可以开采,可采储量一般最多占地质储量的30%。当然,还有科技水平的提高,带来开采工艺的进步,原有的一些暂时不可开发的石油区块,会逐步被利用。
目前探明储量最高的是沙特,占世界总储量的18%;然后依次是委内瑞拉15%;加拿大12%;伊朗10%;伊拉克8%;科威特7%;阿联酋6.6%;俄罗斯4%;利比亚3%;尼日尔爾利亚2.5%;哈萨克斯坦2%;美国排在第13位占1.5%,我国排在第14位占1%。
2、日益增长的石油能源消耗:
以我国为例,2013年石油总消耗量为5亿吨,其中2.8亿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57%,天然气对外依存度38%;随着私家车总量的不断攀升,这个比例还在逐年提高。而且我国还有近1000万吨的高硫原油,由于工艺水平的限制无法提炼,需要出口。
同时期,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0%,而到2015年,美国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0万台;同时大力发展地热、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美国本土的石油仅在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中部有开采,大部分油井封闭,仅做地质勘探。主要进口国是沙特和加拿大、委内瑞拉。
3、地球经过几十亿年孕育的液体能源储备,终会被人类耗尽。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发展核聚变发电,是未来能源的主要方向,所以也不必担忧,科技在不断进步,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也必将越来越高,化学能源也终将被淘汰!
石油还可以开采多少年
全球原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全球石油分布图
说到石油大家都不陌生,不可再生资源,石油还能用多久?
从中东地区不断发生的战争,我们就可以看出石油在全球的紧张情况。世界上每一天的期货情况、股市行情都与当日的世界原油价格密切相关。中东石油开采的联盟组织欧佩克的任何一次会议都将吸引全球人民的注目。那里的每一次大小武装冲突都能导致美国的参与。这都是因为石油稀少且控制在少数国家手里的原因啊。
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上原油的分布吧。总体上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着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但是,现在真正发达国家,即使有着大量的石油蕴藏,也不会大量开采。能从国外买就尽量买已经是发达国家的基本政策,毕竟,钱可以无限地拥有,石油却是用一点少一点。所以,他们用在全世界赚的钱购买全世界的石油,而自己的石油则放置不动,留待别人的石油都用玩了才开采。
那么,这些看似很多的石油,到底还能够我们全球人们使用多长时间呢: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3、40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1、200年,也有最新数据明确指出还有70-80年。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到2003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在20世纪,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最新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
全世界的石油和煤还能开采多少年?
尽管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精确地估算出来,但石油专家们还是对石油藏量进行了粗略的估计: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占当时探明储量的85%;自那时以后,新发现的油田几乎使储量翻了一番。一般估计,目前地球上大约还有1370亿吨石油藏量,按照现有的生产水平,全世界每年开采30亿吨石油,这样,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采40年———50年。煤炭储存10316吨,将开采230年。200年后,石油和煤将会被开采完。 随着开采的进步,石油和煤的储量将有所上升。根据现在的消费水平来看,石油和煤可供人类使用年限将在200--250年间波动。但现今的能源使用趋势走向节能高效性,那么使用的年限将会增长,人类也会找到可以代替煤和石油的能源。
全球的石油储量还可以用多少年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现在世界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全世界石油还能用多久?
多年来,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结论。多数专家认为,石油时代至少将持续两三个世纪。持悲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石油匮乏之势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开发替代能源,将会出现悲剧性后果。
尽管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00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一吨约等于7桶),占当时探明储蓄量的85%。自那时以后,新发现的油田几乎使储蓄量翻了一番。法国专家贾内西尼认为,就目前已积压的石油储蓄量,这个数字约为1万亿桶,够人类消费40~5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费速度计算)。除了这1万亿桶以外,有待发现的石油大约也有1万亿桶。这就是说,地下总共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采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世界的石油还可以开采多少年?
英国石油(BP)发表的一份关于本年度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已探明的全球能源储量仍然可以满足近期的总体需求。按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7和164年。
报告称,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最多不超过11900亿桶,有超过60%的石油储量分布在中东。其中,沙特 *** 的石油储量全球最高,总量超过2627亿桶,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22%;全球石油储量排名第二的是伊朗,拥有石油储量约1325亿桶;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10%;紧跟其后的是科威特,拥有已全球探明石油储量的8%的资源。但是专家指出,根据沙特 *** 2004年的石油增产速度的情况看,沙特 *** 很可能会比伊朗提前耗尽现有的资源储备。
除了中东地区国家拥有庞大的石油储量外,南美的委内瑞拉、欧洲的俄罗斯各自拥有已探明全球石油储量的6%的份额。
报告还指出,2004年是全球能源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第二个年头,所有燃料消费的增长都超过了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强劲的能源消费推动了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的价格上涨。
石油产量究竟能开采多少年
石油产量排名前 5位的国家是:沙特 *** 、俄罗斯、美国、伊朗和中国。 5大石油消费国:美国、日本、中国、德国和俄罗斯。 油气储量截至 2004年 1月 1日,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约 1734亿吨,较上年增长 4.36%,非洲地区储量增长最快,达到 12.42%,中东地区增长 6.01%,西半球、西欧、亚太地区和东欧及前苏联地区的储量基本与上年持平。 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为 172.07万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 10.45%。沙特 *** 和俄罗斯仍分列世界石油、天然气储量之首。 储量增长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增幅达 27.20%。储量减少最多的地区是西欧,下降了 3.22%。欧佩克天然气储量比上年大幅增长了近 23%,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 50.39%。 储采比分析《油气杂志》以 2003年平均估算石油产量和 2004年 1月 1日估算储量为基础,对一部分国家的开发年限进行了分析:伊拉克 247.1年、科威特 142.9年、阿布扎比 136.5年、委内瑞拉 105.8年、伊朗 91.8年、美国 11年、加拿大 55.5年、英国 6年。
全球的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这个问题较难回答,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以前难以开采的一些储层也变得可以开采了,一些非常规油气资源也在逐步的进行开发(如页岩油气);而且现在世界范围内都讲究“低碳环保”,对新能源的利用也不断在增加投资去开发。一边是不断有新的技术和新的储层进行油气田开发,一边又在减少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所以很难说能开采多少年。
如果维持现在的消费水平与开采技术不变的话,油气资源至少还能开采利用200年以上....希望能帮助你(望采纳)
❻ 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一、勘探进展
(一)勘探历程
我国的石油勘探始于19世纪末,在1949年之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油气勘探有5次重大的飞跃:第一次是石油勘探战略东移,在松辽发现了特大型的大庆油田,说明了陆相地层不仅可以生油,而且可以形成巨型油田。第二次是渤海湾盆地的突破,通过对复杂断陷盆地的勘探实践,总结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大陆架对外开放与国外各大石油公司合作勘探石油,并迅速取得成果。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指引下,在积极勘探东部的同时,对西部盆地加大了勘探力度,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四川、吐哈、柴达木等盆地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第五次是1998年3大石油公司体制确立以来,油气勘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是天然气的储量有了很大增长。
(二)近期勘探成果
1.石油
“十五”期间,我国石油的勘探开发取得长足进展。5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5×108t,较“九五”时期增加7×108t,增长15%。每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8×108~10×108t。相继发现塔河、陆梁、西峰、志靖—安塞、渤中25、曹妃甸11-1、蓬莱19-3、大情字井等8个探明地质储量大于1×108t的油田。石油产量由2000年的1.63×108t增加到2005年的1.815×108t,年均增加370×104t,年均增长2.17%;其中2005年较2004年净增650×104t,增长3.7%,增速明显加快。
目前,东部主要盆地的岩性油藏勘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松辽、渤海湾陆上、南襄、江汉、苏北等盆地岩性油藏储量已经占当年储量发现的一半,甚至更多;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勘探的主要对象就是岩性油藏;西部主要盆地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在寻找构造油藏的同时,也注重岩性油藏的勘探,例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柴达木盆地等。
截至2005年底,共发现油田634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7.98×108t,石油资源探明率34%,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9.63×108t,累计采出量44.74×108t,剩余可采储量24.89×108t(表6-1-1)。2005年石油产量1.815×108t,列世界第5位。
表6-1-1 全国油气资源总量及构成表(截至2005年底)
2.天然气
我国大范围的天然气勘探突破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滞后于石油勘探近40年。从1990年开始,中国天然气储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十五”期间,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4×1012m3,较“九五”时期增加1.3×1012m3,增长111%。近年先后发现了克拉2、苏里格、普光等地质储量规模超过1000×108m3的大型气田。在松辽北部深层徐家围子火山岩、准噶尔盆地南缘的霍尔果斯、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的依拉克、四川盆地川西须家河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的大气田已初具规模。至今已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渤海湾、东海、琼东南、莺歌海、珠江口等9个盆地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1012m3的大型气田29个。
截至2005年底,共发现气田216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2×1012m3,天然气资源探明率14%,可采储量3.09×1012m3,累计采出量0.43×1012m3,剩余可采储量2.66×1012m3。2005年天然气产量500×108m3,列世界第14位。
二、开发进展
(一)油气生产历程
1.石油
1905年清朝政府在陕北延长试办油矿,开始了中国的石油开发历程。中国近代石油工业值得称道的是玉门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在医治战争创伤中开始重建,玉门油田、独山子油田、延长油矿等油田产量得到了恢复,并有大幅度提高。1959年在松辽盆地发现了大庆特大型油田,1963年大庆油田投入生产,当年生产石油439×104t,全国石油产量也达到了647×104t。到1965年全国石油产量达到了1131×104t,突破了千万吨大关,使我国实现了原油完全自给。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又在渤海湾盆地相继发现和开发了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大港油田,1973年原油产量5400×104t。其后又发现了华北油田以及南方地区的几大油田,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突破了1×108t,成为世界第八大石油生产国。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稳定东部地区石油生产的同时,重新加强了西部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相继发现了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和焉耆油田。与此同时,对外国公司开放了我国近海石油勘探开发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石油产量的增长。1995年我国石油产量达到了1.5×108t,2005年达到了1.8×108t,成为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
2.天然气
1949~1968年为天然气开发初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开展油气普查,仅在四川盆地发现一批小型气田并进行了初步开发。到1968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14.4×108m3,主要是以气层气为主。
1969~1995年为天然气开发启动期。这一时期气层气和油田溶解气都获得较大幅度的增长。一方面全国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带来溶解气产量的快速上升。1995年,溶解气工业产量达到75×108m3,气层气产量达到99×108m3,全国天然气产量合计174×108m3,是1968年的12倍。本阶段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9.4×108m3。
1996年以来为加快增长阶段。1996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探明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崖13-1—香港、涩北—西宁—兰州、西气东输、陕京二线等长输气管线相继建成投产,以及气区周边的局域输气管线不断延伸和完善,一批新气田陆续投产,气层气产量进入加快增长阶段,同时溶解气产量也略有增长。2005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500×108m3。
(二)开发成果
1.石油生产现状
截至2005年底,石油累计采出量44.7×108t,当年采出量1.80×108t,剩余可采储量24.4×108t,储采比13.5∶1;天然气累计采出量4324×108m3,当年采出量500×108m3,剩余可采储量26918×108m3,储采比54∶1。
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经在20个沉积盆地中生产石油。其中,石油年产量已经过了生产高峰,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的主要盆地有9个,如松辽盆地1960年开始生产石油,1997年达到了石油生产高峰,其后虽然吉林油田石油产量在增长,但增长量弥补不了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递减,全盆地石油产量继续下降;渤海湾盆地陆上1963年开始生产石油,1988年达到了石油生产高峰,其后虽然海域石油产量迅速增长,刚刚弥补陆上石油产量的递减,全盆地石油产量保持稳定。
有6个主要盆地的石油产量仍然处于上升期或者处于高峰稳产期,近几年增长最快的是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例如,鄂尔多斯盆地自1907年开采石油以来,已经有97年的历史了。在其前70年中,石油产量一直没有太大的增长。近年来,随着三叠系低渗透储层油田的大规模开发,石油产量急剧增长,到2005年成为全国第四大产油盆地。
2.天然气生产现状
截至2005年,国内已开发气田177个,2005年产气层气408×108m3,累计采气4323×108m3,动用气层气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为41.6%。累计动用溶解地质储量8601×108m3,可采储量3206×108m3。2005年产溶解气92×108m3,累计生产2673×108m3,溶解气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74.8%。
总的来看,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不均,石油高于天然气,东部高于西部,北方高于南方,陆上高于海上。勘探难度逐渐增大,隐蔽、复杂油气藏已成为勘探主要对象,地表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正成为勘探的重点目标区。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综合含水率高于80%,平均采出程度大于65%,油气产量呈明显递减趋势,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采工艺要求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