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罗斯作为一个出口石油大国,为什么还要购买伊朗石油
1. 俄罗斯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通常不需要进口石油。然而,俄罗斯仍然购买伊朗石油,这主要是为了帮助伊朗规避美国的经济制裁。
2. 俄罗斯的公司通过投资协议与伊朗合作,这些协议的回报包括部分伊朗原油。虽然这些原油名义上仍然是伊朗产出,并通过伊朗港口出口,但通过俄罗斯的中转,它们可以被卖给其他国家,从而规避美国的制裁。
3. 俄罗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伊朗维持政权稳定,同时也为自己赚取了利润。俄罗斯在帮助伊朗转售原油的过程中抽取佣金,这样的经济利益对于俄罗斯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4. 与2014年的计划相比,俄罗斯与伊朗新达成的石油换商品计划条件更为有利。即使伊朗与美国达成妥协,俄罗斯的投资份额仍然有效,能够继续从中获利。
5. 俄罗斯并不害怕美国的制裁威胁。由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已经面临了美国和西方国家严格的制裁,因此与伊朗的合作并不会增加新的制裁负担,反而能够从中获得利益,减轻美国制裁的影响。
6. 俄罗斯与伊朗的石油合作实际上已经破坏了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封锁。面对这样的情况,美国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要么恢复与伊朗的谈判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两个选择都对美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形象构成了挑战。
㈡ 俄罗斯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俄罗斯是世界上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以及经济水能资源蕴藏最丰富、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近30年来,燃料生产增长5倍以上,电力生产增长了6倍多。同时,燃料动力的生产构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石油和天然气在燃料动力平衡表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核能的增长也很明显,而煤炭已由40年代占第1位降到目前的第3位,位于石油和天然气之后。
一、石油工业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原油生产国,年产原油5.5亿吨左右,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原油是俄罗斯的首要能源,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年出口量约1亿吨左右。原油工业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居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部门。
俄罗斯原油主要蕴藏在西部与北部地区,仅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原油储量就占全俄罗斯的3/4左右,其次为季曼—伯朝拉地区。俄罗斯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地区。
(1)西西伯利亚油田。采油区主要分布在秋明州,故称秋明油田,因其开发晚于前苏联的巴库油田和伏尔加—乌拉尔油田,故而又称“第三巴库”。这里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储集区和产区,油田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远景储量240亿吨,其中探明储量约40亿吨。该油田于60年代初开始建设,于70年代末已超过伏尔加—乌拉尔油田的产量,跃居俄罗斯第一位。于90年代初,其产量已超过4亿吨,已占俄罗斯原油总产量的3/4左右。西西伯利亚油田内共发现150多个储油区,已开发的有40多个,其中重要的有萨莫特罗尔、乌斯季—巴雷克和萨雷姆等大型油产区。西西伯利亚油田通过多条管道将原油输向前苏联各大炼油厂,进而把原油转运到黑海、波罗的海和太平洋沿岸油港,向国外出口。
(2)伏尔加—乌拉尔油田,位于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流域区,又称“第二巴库”。储油区面积近70万平方千米。该油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建设,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20年间,一直是俄罗斯的最大石油产区,由1978年起产量落后于西西伯利亚油田,其产量也逐年下降,但仍保持在1.2亿~1.5亿吨,占俄罗斯产量的1/5以上。鞑靼自治共和国的罗马什金、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的阿尔兰和古比雪夫州为该油田的三大产油区,三者合计产量占全油田的4/5以上。该油田位于俄罗斯经济发达地域,油品需求量大,因此,原油加工与石油化学工业发达,区内有大型炼油厂10多座,年加工能力达1.5亿吨,原油与油品管道纵横交错并通往外区。
(3)季曼—伯朝拉油田,位于俄罗斯欧洲地区东北部的高纬地区,地处能源短缺的西北区,距耗能高的中央区也较近。原油生产主要集中于科米自治共和国,乌萨为该油田最大采油区。全油田年产原油2000万吨左右。
除上述三大油田外,还有北高加索油田(年产1000万吨左右)和萨哈林油田(年产250万吨左右)等。
俄罗斯的原油加工能力几乎与原油开采能力相当,但深加工水平远低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炼油厂主要分布于油品需求量大的欧洲部分,乌法与萨马拉的炼油能力各为4000万吨左右,炼油能力超过1000万吨的城市还有鄂木斯克、下诺夫哥罗德、安加尔斯克、彼尔姆、格罗兹尼、雅罗斯拉夫尔、基里希和莫斯科等。
二、天然气工业
俄罗斯是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丰富、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天然气管道最长、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有“天然气王国”的美誉。
80年代末俄罗斯天然气的探明储量约4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3以上。主要分布于西西伯利亚地区,其探明储量占俄罗斯的4/5左右,其次为伏尔加—乌拉尔区、科米自治区共和国、北高加索和西西伯利亚等地。
西西伯利亚天然气田几乎都分布在秋明州内,又称秋明天然气田。1989年产量达5330亿立方米,占俄罗斯产量的85%以上。其中的乌连戈伊气田的探明储量约8万亿立方米,为世界第一大气田,于70年代末着手开发。80年代末已达3350亿立方米,占俄罗斯产量的1/2以上。扬堡凝析气田可采储量为4万亿立方米,为俄罗斯第二、世界第三大气田,80年代中期投产,80年代末的产量近1000亿立方米。梅德韦日耶气田可采储量1.5万亿立方米,为西西伯利亚第三气田,80年代末产量达500亿立方米。
此外,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奥伦堡、伏尔加河口的阿斯特拉罕和科米自治共和国的乌克特尔等,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天然气田。
俄罗斯天然气管道长度已超过20万千米,主要干线均由西西伯利亚各气田通向其欧洲地区,进而将管道伸向东欧与西欧,并向那里出口天然气。
㈢ 印度减少从俄进口石油转而加购沙特石油,对俄罗斯经济会造成影响吗
印度减少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转而进口沙特石油,这个结果对于俄罗斯的经济,产生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这个举动对于俄罗斯来讲,虽然有一定程度影响,但并不是那种毁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