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国发现石油了多少吨
扩展阅读
怎么才能让生产成本降低 2025-05-09 10:28:31
18k金2分钻石值多少钱 2025-05-09 10:14:33
普京石油储量多少 2025-05-09 10:12:16

中国发现石油了多少吨

发布时间: 2025-05-09 05:46:11

⑴ 3天发现2个10亿吨大油田,说好的石油枯竭呢

6月18日,中石油 塔里木盆地 发现了10亿吨的超深大油气田,这是近十年来,在塔里木盆地的最大发现。


6月20日,中石油又宣布在 鄂尔多斯盆地 ,发现了国内首个地质储量超10亿吨的页岩油整装大油田!


也就是说在3天的时间里,我国连续发现2个超大油田!




一、石油的形成假说


关于石油的形成,如今有两种广为流传的假说。


一是 生物沉积成油假说 ,这个假说流传度最广,并且也最为学界所认同。


其核心简单来讲,就是说石油是因为远古生物死后的遗体,在一系列地质活动下,被埋藏在地下深处;


随后又经历众多物理化学反应,转为碳氢化合物,之后开始往上“浮”,最终止步于多孔岩层。


还有一些研究者,并不认同石油与远古生物有关,认为 石油是自然结晶


简单来说,就是地球上的碳氢化合物通过一系列反应成为了石油,不过,这个观点的支持者并不多。




二、石油会使用枯竭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石油枯竭”一说,说什么石油将会在五十年内被消耗殆尽,然后又听说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二者一结合,很多人就慌了。


但新闻上却时不时就冒出来哪哪发现大油田,所以石油到底会不会枯竭?


其实,这还并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就算是说石油能够用完,也是指“人类已知石油”的存储量


也就是说地球的石油,人类可能并没有完全 探索 ,但是具体有多少石油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并不知道,毕竟关于石油的形成人类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三、新发现的两个油田意味着什么?


这次发现的两个10亿吨级油田,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的进口压力,但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


数据显示,我们国家每年所需要的石油进口量在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3亿多吨,到2020年到了5亿多吨。


而塔里木所发现的10亿吨级油气田,钻井深度达到8470米,主力产层埋深8000米左右,开采难度极大,预计年产原油可以在200万吨左右,这和年5亿吨的需求量相差甚远。



而在鄂尔多斯发现的10亿吨级油田属于页岩油。 页岩油的意思就是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


简单地说, 常规石油是“油包石”,而页岩油则是“石包油 ”,并不是插根管子直接抽就可以,需要用到低温干馏才行。


相对于普通的石油,页岩油的开采难度很大。根据中国石油的说法,长庆油田页岩油年产量将增长到300万吨。



也就是说,这两个10亿吨的油田按照计划每年只能提供500万吨的石油,这和5亿多吨的年进口量,大概只占了1%。


不过,这两个油田的发现其实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


这次塔里木盆地发现的10亿吨级油气田,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埋藏最深、规模最大的碳酸盐岩挥发性油藏。


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能会勘探到更多的油田。


⑵ 中国石油的发展史的简明历程是什么

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奋斗,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下面我们分三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在四川,发现了东起重庆,西至自贡,南达叙水的天然气区。1958年石油部组织川中会战,发现南充,桂花等7个油田,结束了西南地区不产石油的历史。到5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基地。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四川天然气产量从1957年的6000多万立方米提高到2.5亿立方米。在人造油方面,经过扩建和改造,东北各人造油厂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59年人造油产量达到97万吨,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炼油工业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先后扩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玛依,冷湖,兰州,大连等8个年加工能力为10-100万吨的炼油厂。1959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34.9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

2.历史性转变

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后在华北平原与松辽盆地展开了全面综合地质调查。根据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场关系石油工业命运的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同年12月,原油产量的急剧增长,需要炼油工业同步发展。在此期间,扩建和合并了一系列炼油厂,并大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此外,还研究,设计,建设了加氢裂化等装置。到1965年止,共新建以上装置13套,大大缩小了同当时国外炼油技术水平的差距。1965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617万吨,自给率达97.6%,提前实现了我国油品自给。

在大庆石油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石油勘探队伍开始进入渤海湾地区。1964年,经中央批准在天津以南,山东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开展了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在山东探明了胜利油田,拿下了83.8万吨的原油年产量,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355万吨。 1970年4月,大庆开始了油田开发调整工作。到1973年,底下形势恶化的情况得到扭转,全油田原油产量比1970年增长了50%以上。1976年,大庆油田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为全国原油年产上1亿吨打下了基础。 同时石油三厂,六厂经过扩建,改造成为加工天然原油的炼油厂。为发挥中央和两个积极性,以石油部为主,陆续兴建了七个大型炼油厂和一大批中型炼油厂。到1978年,全国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9291万吨,基本上与我国原油生产规模相适应,从1966年到1978年的13年中,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18.6%的速度增长,年产量突破了1亿吨,保证了国家的需要,缓和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从1973年起,我国还开始对日本等国出口原油,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3、石油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各条战线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石油战线的广大职工经过艰苦努力,战胜了十年动乱带来的严重困难,石油工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到1978年突破了1亿吨。此后,原由产量一度下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资金不足的困难,中央决定首先在石油全行业实行1亿吨原由产量包干的重大决策,以及开放搞活的措施。这一决策迅速受到效果,全国原油产量从1982年起,逐年增长,到1985年达到1.25亿吨,为世界第六位。
为了多元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我国于1982年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83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中国第三家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也于1997年1月成立。至此,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形成了四家公司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目前有三大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2001年,石油集团销售收入3401亿元,利润总额530亿元;石化集团销售收入3600亿元,利润总额128.1亿元;中海油销售收入303.8亿元,利润总额96亿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石油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各公司的资产规模,海外影响力,利润总额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公司在运营的主要指标上均有一定差距。

⑶ 中国发现了50亿吨石油,被称为第二个“大庆”,是哪里

引子

《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见,“中华”这个词汇表达了祖辈对我们美好的希望与信心,表明了中华儿女自古以来传承的美好品质。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赖以生存的是这片物产丰饶的土地。她慷慨地馈赠给我们一切需要的物资,让我们能够顺利地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

《经济学解说》将资源定义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消耗品。其中的自然资源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不可多得的宝物。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中必不可少的有很多,其中煤、石油、矿等是最珍贵的不不再生资源

更有网友对于这件事情做出了非常“犀利”的回答,那就是:中国的石油资源再多,中国的油价也绝不可能下降!的确,即使发现了再大的油田,即使石油的储存量再大,油价下跌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这是因为石油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能源,是真真正正用一点少一点的资源。

结语

其实,不可再生资源也并不是完全的不可再生,它指的是在被人类消耗后,这样的资源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可以再生,因此,对于人类发展来说,他们几乎是不可再生了。对于这样的资源,身为地球的一份子我们一定要尽全力珍惜保护,合理利用,不能造成一点浪费。因为每失去一点这样的资源,可能都会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非常巨大的影响,影响人类接下来的生产生活。

⑷ 我国现1亿吨“超级油田”,石油会被用完吗

随着近现代人们对于某些地质开采,发现其中有很多的东西,许多的资源都是可以使用,这其中就有矿产资源,比如说平时的煤矿,石油资源天气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可以使用的自然资源,但是也不是再生的资源,所以说现在这些资源用完一点就少一点的。而在现代中国,我国机发现1亿吨的超级油田。而这油田也是可能会被人们使用完毕的,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三、出口供其他国家使用,为自己国家赚取利益。

去最后一点就是如果国内的一个石油资源是比较充足的话,那么国家肯定会像其他的一些资源缺少的国家进行出口,因为这样的操作可以使地球资源能够很好的运行下去。而中国对于其他国家的一个政策也会进行一定的帮助,而石油出口就是这政策中的之一。所以说出口也是这石油消耗的重要方面。

⑸ 我国现1亿吨“超级油田”,地球为何有这么多石油

对于大家来说,石油应该都不陌生,我们差不多每天都能接触到与它有关的产品。例如轮船,汽车,道路修建等等。而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对石油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加。全球不少国家都在拉长石油开发的“警戒线”,包括对石油的进口等等,都出现了疯狂式的增长。当然2020年确实出现了波动,主要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

而寻找石油肯定也成为了全球一个焦点性的问题,所以谁发现的石油越多,基本上都可以因此而成为富豪区。因为它非常稀缺,并且需要量很大,在短时间来看,科学界还没有一个可以完美替代的产品。

人类也在寻找石油的“替代品”,并且“廉价还不伤机器”是最大的亮点,那么人类就会逐步摆脱对石油的使用,所以石油就不可能完全被使用完,除非这个地球真的变成“荒废星球”或者说变成“枯竭星球”,那么地球的石油也就不变动了。所以说石油是用不完的,未来在技术的提升之上,石油甚至可能会走“下滑”路线。

综合情况来说,在现有的社会发展趋势之下,石油较多是好事情,毕竟需求在如今还是比较高的,在未来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是整个需求的持续性应该不会断,再次恭喜我国在渤海发现“1亿吨大油田”,希望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