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泄露跟泄漏有什么区别
泄露与泄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们的含义不同。泄露指的是信息、秘密等不被允许的外泄,比如干部应当保守国家机密,防止泄露。而泄漏则更多指物质或者液体的漏出,比如石油泄漏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其次,它们的使用场合和来源也有所区别。在文学作品中,泄露一词常用来描述秘密的不慎透露,如巴金《还魂草》中所描述的母亲因关爱而无意中泄露了情感。而泄漏则更多出现在说明事物客观状态的语境中,如茅盾《秋收》中描述人物保留了一些关键信息不透露。
最后,两者侧重点不同。泄露通常涉及的是抽象的信息,如信任的泄露、隐私的泄露等。而泄漏则侧重于具体物质或能量的流失,如气体、液体的泄漏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泄露与泄漏在语义、应用背景和侧重点上的差异。
2. 从油井井口和输油管道泄露的“落地油”会造成哪些污染
石油从井底采出,一般是在井口经过简单的油水分离后进入石油天然气集输管线,凡是在采油生产过程中没有进入集输管线而散落在采油区地面的石油或从石油管线中泄漏出的石油(如不法分子从正在输油的管线上凿孔偷盗石油而引起的石油泄漏),通常叫做“落地油”。落地油通常是指在油井中的石油由于地下油层的压力过大而汹涌地喷出地面(这种现象叫“井喷”)。以前,在某些油井开始生产前(通常是新发现油区的第一口井),有意识地使石油从井口向外喷出,这种生产工艺叫做“放喷”,目的是为了“求产”,即观测记录这口井在一定时间(几小时或一天)究竟能生产多少石油?在井喷和放喷后总有一些石油无法回收(现在已经不采用这种方法了),这就形成了落地油。另外,在油井中总有一些设备,例如使石油从井底油层流向井口设备的油管、抽油泵的泵杆等,在将这些设备从井下取出时总有一些石油会散落在地面;石油管线和采油井的井口设备如果发生跑、冒、滴、漏,也有一些石油泄漏到地面。还要说明,有些不法分子为了偷盗石油,私自在井口将控制石油流出的阀门打开或在石油集输管线上凿孔,都会形成大量的落地油。2002年10月23日,在胜利油田阳1井,不法分子偷盗石油,打开井口控制阀门造成井喷和井喷后的事故现场。据估计,我国每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落地油约10万吨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
胜利油田阳1井因不法分子盗油造成井喷后的现场
落地油和地面的土壤形成混合物,其中石油的挥发成分进入大气会污染空气,随雨水或水流进入水体则污染水体。石油渗透进入土壤后,如果植物吸收了石油,会破坏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或阻断植物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从而使植物死亡,植被破坏。而且被落地油污染的土壤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丧失农耕和畜牧的功能。
为了减少落地油,在石油开采和各种井下作业中采取一系列技术和设备防止石油的跑、冒、滴、漏。同时在管理上也有及时清理和回收落地油的制度和措施,已经将石油正常生产过程中的落地油减少到最少。但是不法分子偷盗石油的犯罪活动还是屡禁不止,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因为损失的不仅是石油资源,而且还包括局部生态环境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