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美国石油产业怎么样
扩展阅读
产品质量排名在哪里看 2024-05-07 04:43:42
中石油有多少油气资源 2024-05-07 04:15:06

美国石油产业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5-30 00:30:12

❶ 美国石油产业的库存

战略储备油
在经受了70年代初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家实行的石油禁运打击后, 1975年卡特总统签署能源政策和节能法,决定建立战略石油储备。1977年7月21日,大约41.2万桶沙特轻原油作为第一批战略库油存注入墨西哥湾岸边的盐洞中。根据有关法律,只有美国总统在国内能源供应或进口受阻,或由于石油禁运引起的油价大幅上涨,并有可能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或经济运行时才有权决定并下令动用战略储备油。2001年11月13日,小布什总统宣布将战略石油储备量增加至7亿桶,2008年美国的战略石油库存能力为7.27亿桶。国际能源机构要求美国的石油储备(战略库存和非战略库存)应达到90天的进口量,战略石油库存的最大提取量为430万通/日,从提取库存到进入美国市场大约需要13天的时间,为建立战略石油库存,美国共投资了210亿美元,其中40亿美元用于购买储油设施,170亿美元购买储备油。储备油将来自20个国家,其中轻原油约占总储备油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为重原油(含硫量在2%以上的原油)。截至2004年8月24日,美国存有战略储备油6.67亿桶,约相当于当时55天的进口量。其中轻原油2.7亿桶,重油3.97亿桶(1985年的战略库存油曾达到相当于当时118天的进口量)。主要储油地点为濒临墨西哥湾的美南有关州,如路易斯安纳州和得克萨斯州。美国的战略储备油在稳定国际油市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自从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后,只有在1991年初伊拉克进攻科威特,并导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大幅上升时,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分配额度,老布什总统在发起沙漠风暴行动时下令由能源部动用3375万桶原油,以平息石油市场的价格上涨。但最终美国只动用了1730万桶,就有效地使国际油价大幅回落。
商业石油库存
美国石油学会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7月底,美国商业库存原油为2.98亿桶,较上年同期增4.6%,汽油库存为2.12亿桶,增5.2%,其他油品库存为1.58亿桶。7月底全国各种油品库存(不包括战略石油储备)为9.596亿桶,较一年前略增0.2%。

❷ 美国至9月16日当周总钻井总数763口,前值759口,这数据说明了啥

一、美国国内的石油缺口依旧很大

美国国内的石油缺口其实依旧很大,美国的地区本身就不是产油大国,但是美国本身盯氏人口多,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用,对于石油的需求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钻井总数的增多更加意味着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一种有价无市的场面。美国增加钻井,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国内汽油等资源的价格波动幅度偏大的发生,另一种就是进行石油方面的弥补缺口。

兜兜转转这么长时间,美国在叙利亚的侵略已经成了诟病。但是搜好不管如何,美国的意图就是窃取叙利亚凯漏散的石油资源。本身叙利亚的战争形势就不太友好,总是有小规模的战争发动,美国为了能够收缩战圈。为了能够快速的撤出叙利亚肯定要抓紧一切时间进行石油的窃取。扩大钻井数就是代表着美国窃取的石油差不多了,叙利亚也快没石油了,抓紧时间要撤退的前兆罢了。

❸ 美国石油产业的消费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消费量为2007.1万桶/日(相当于9.143亿吨),较上年增长1.9%,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25.1%。在美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42%,煤占24%,天然气占20%,核能占8—,水能、太阳能及风能等占4%。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 统计,在美国2003年石油消费构成中,交通运输用油约占石油消费总量的67.5%,工业用油约占24.2%,民用油约占3.9%,电力用油约占 2.4%,商业用油约占1.9%。美国在经历了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开始注重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能,能源强度持续下降,90年代末生产每一美元所需能源较1970年下降了44%,年人均石油消费量从1978年的31桶减少至2000年的26桶,降幅为20%。从总体看,1973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了 126%,而能源消费仅增30%。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联邦政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能源之星计划,80年代后期又对有关行业,如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行业和建筑照明业等制定了厂家必须达到的节能标准。一些能源密集型生产单位,如木材加工和造纸、化工、石油化工炼厂、金属冶炼、食品加工和陶瓷、玻璃烧制等企业,或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或关停并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对能源的依赖度。另外,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非能源密集型行业,如通讯信息技术、微电子、金融服务行业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使美国的能源强度不断下降。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美国交通运输业占其石油总消费的65%以上,1980-90年代低油价时期美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车型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越野车和跑车等高耗油交通工具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以汽油为主体的石油产品需求有较大幅度的攀升,美国能源部预计,今后20年中,美国石油消费将增长33%,天然气消费增长50%,到2020年美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2600万-2700万桶/日。

❹ 美国的“石油农业”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优势

"石油农业"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的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❺ 美国石油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美国的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从19世纪50年代萌芽,由于采油行业的高额利润和一系列新油田的发现,促使石油工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诞生了石油地质科学,它逐步地阐明了石油分布和聚集的规律,石油地质科学的成长进一步促进了石油勘探工作的进展,导致了更多类型油田的发现[15]

19世纪早期,美国在一些盐井中,曾经钻到过石油,但当时石油的用途没有得到认识和开发,经济价值不高。1854年,耶鲁大学着名的席里曼教授(B.Silliman,Jr.)对石油的用途进行了研究。1855年,他提交的报告说明,从石油中蒸馏出来的物质不仅完全可以用作灯油,而且还有其他用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从此,石油的价值得到了肯定,石油行业很快也风靡美国。

1859年,美国第一口油井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Titusville)村开钻,同年8月在井深21.2米处发现了石油,下泵后,日产原油4.1吨,当时售价每桶20美圆。这被认为是美国石油工业的诞生。

1862年,宾夕法尼亚州的原油产量超过41万吨,价格降至每桶2.25~10美圆至2.25美圆之间。美国内战开始后,油价又上升到每桶14美圆。内战结束后,大批美国人拥向西部,石油工业也扩展到了西部,在肯塔基州、田纳西州、伊利诺伊州、堪萨斯州、得克萨斯州、科罗拉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均先后发现了不少油田。1901年,在得克萨斯州的Beaumout以南6.4千米处发现了纺锤顶油田(Spindletop),于井深347米处,获得了日产1万吨的原油,这口井的发现成为美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开始。几年以后,俄亥俄州、加利福尼亚州、俄克拉何马州都先后成为重要的石油产地。

在美国,通常将1859~1900年称为煤油时代,灯用煤油促进了石油工业早期的发展;1900年以后称为汽油时代,内燃机的兴起,促进了石油工业因需求急剧增长而带来的大发展(表2.1)。

1954年以前,美国的原油年产量占世界原油年产量的60%以上,1963年还占一半以上,之后,美国原油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24]。美国的原油产量高峰出现在1970年,为4.8亿吨。然后开始缓慢下降,这个缓慢下降的过程持续了7年。1977~1985年期间,由于油价的上升,美国国内原油产量下降速度减缓,并有所回升,至1985年已接近4.5亿吨。但1986年油价骤降,产量也随之下滑,到1992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已经比1985年下降了20%。

多方面的情况表明,由于油气资源情况的限制,美国石油工业的上游领域,已经渡过了它的鼎盛时期,正在逐步衰减的路途上前进。虽然油气勘探和开发技术不断发展,但仍不能阻止油气储量和产量不断降低的趋势。2004年,美国的原油剩余探明储量为29亿吨,产量为2.7亿吨[25];与1970年的原油剩余探明储量和产量高峰相比,储量下降了45%,产量下降了44%。

表2.1 美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大事件[15]

❻ 关于美国石油出口

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并不一定就表明美国在走下坡路,当经济不景气肯定是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之一。我们还应该考虑美国国内能源形势的新变化。

由于美国经济是传统的面向世界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当自给有余时大量出口;在国内石油不能满足供应且总体成本越来越高时,就大规模地将投资和经营向国外转移,以获得利润并满足国内供给。这就是你所谓的下坡路。

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直接反映了美国能源供应格局发生了变化,间接反映了美国能源消费格局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技术有关。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加上多数气田离用户并不太远,美国天然气的利用率较高。同时,美国把减少对国外石油依赖相当大的期望寄予石油替代品上。早在2006 年的国情咨文中就强调了这一点。“摆脱对石油依赖的最好方法是依靠科学技术⋯⋯通过开展乙醇、燃煤电厂、太阳能、风能技术以及核能领域的研究。这也侧面说明资源不是战略武器的唯一形式,科学技术也能提供战略武器。

美国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仍然放慢,对石油产品需求不足,必然影响美国对石油产品的消耗,降低了石油的进口。同时,美国炼厂剩余的炼油产能只能进一步地依赖出口市场,这样必然会对世界能源市场供应产生影响。当然,美国目前的出口状况仅反映了美国短期的能源市场变化。未来15年到20 年,美国的原油处于净进口国量地位,这一根本格局仍将难以得到改变。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很大,而其国内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量。

受影响是肯定的,但是否落空短期内还不好判断。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想通过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进而控制东石油以及中东石油运输线。满足自身的石油需要,还主导了国际石油价格。美国控制中东石油,就是想把欧盟、日本等盟国的能源需求操控在自己手上,然后可以抑制它们的经济发展,以保住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利用伊拉克战争打击欧元,以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
我国高调支持欧元低位一方面是希望欧元能与美元抗衡,同时希望加强中国同欧盟国的合作。

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打破了美国伊拉克战争的利好局势。此次危机已波及全球,并且对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影响极其严重,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世界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危机;从影响的深度来看,已造成三大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并且预计衰退将持续。从发生的原因来看,这是第一次源自金融体系内部的危机,由于金融体系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此次对于金融体系的摧毁性打击,将导致市场化融资和信用体系的重新建立;危机将重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话语权之争,世界经济、政治、金融、货币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❼ 美国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国,为什么还要打压油价

众所周知,每当面临油价疲软时,欧佩克将开始一轮减产,使油价上涨。但是,今年油价继续下跌。欧佩克会议不仅没有说减产,而且即使在美国的压力下,必须增加产量。我们必须知道,美国现在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油价下跌也对美国不利。美国为什么要压低油价?

最后,随着页岩油革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随着石油美元的霸权,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石油价格的控制。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已联合起来,但他们希望降低石油价格并提高石油价格,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但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沙特阿拉伯不仅会减产,而且还会增加产量。谁控制石油就是控制所有国家。

❽ 美国石油产业的油价影响

(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高位震荡)
2003年以来,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的油价大幅快速上涨使国际石油市场再次陷入恐慌之中。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割的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在短短数周内先后突破每桶40美元和45美元心理防线,并直逼50美元大关。最终于8月20日在冲高至49.40美元后才有所回落。与年初相比油价上涨了约50%。
业界人士对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看法较为一致,主要是1、相对于其他商品,石油的垄断性仍较强。为维护售价,石油输出国组织近年来一直采取限产保价的销售战略,只是供应减少。2、国际市场需求呈缓慢增长态势,新兴化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石油进口需求大幅上升。3、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伊拉克国内反政府势力扬言炸毁石油生产设施,绑架外国公司作为人质,进行恐怖活动。委内瑞拉国内大选引发政治动荡影响其石油产量和出口,俄罗斯由科斯石油公司偷漏税案久拖不决等事件引发市场恐慌心理。4、石油期货市场上投机交易活动加剧,交易商一遇风吹草动,便乘机大炒一把,对油价的涨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5、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生产能力几近极限,调节石油供应的能力下降。
至于本次油价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从7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石油危机看,每次危机过后总是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到来。如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在1973-1975年间出现严重衰退,1979年因两伊战争触发的石油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1981年至1982年的衰退,海湾战争引发的油价冲击则使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陷入1990-1991年的相对温和的经济衰退。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本次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势必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以美国为例,2004年其第一季度GDP增幅为4.5%,第二季度则降至3%。受油价冲击影响,不少美经济学家纷纷调低下半年的经济增幅预测,认为高油价将影响消费者开支,投资缩减,国民实际收入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外贸逆差扩大,并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更有甚者认为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滞胀,或在2005年重新陷入经济衰退。但也有一些机构,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则乐观地认为此次油价冲击对美国经济影响力有限,更不会导致新的经济危机出现,理由是,从宏观层面看,国际油市供求关系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石油供应量是充足的,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并未明显增加,而且有相当大的石油库存作为后盾,更为主要的是对油价上涨的承受力较以往大为增强,因此在短期内足以应付国际石油市场出现的价格波动。一俟投机活动平息,石油市场即会恢复原有的格局。
石油属于战略性稀缺资源,尽管长期以来主要石油进口国厉行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但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无法被有效替代。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必将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特别是中东等主要产油国家内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将始终是国际石油市场供应链中的不稳定环节。因此从较长期间看,油价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引发的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不排除受临时性因素影响和投机炒作而出现的短期内油价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从美国看,由于它在经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及时调整宏观能源政策,注重能源构成多样化,加大对天然气资源和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注重节能,进口渠道多元化,再加上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因此整体而言抵御能源短缺危机的应变能力较过去大为增强,短期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小。因此虽然本次油价冲击肯定会影响其2004年下半年的经济增幅,但估计尚不至于对其经济活动构成逆转性影响,至于具体影响程度将有待进一步密切关注。

❾ 美国石油产业的进口

美国会议员提议向石油公司征收横财税
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成为能源净进口国,1985年以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明显加大,2003年进口量从80年代中期的430万桶/日增至1220万桶 /日(相当于6.051亿吨),较上年增长7.9%,占其国内石油总需求的62%,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6.8%。其中原油进口量为964.5万桶/日、油品260.9万桶/日。主要进口来源地为加拿大(210万桶/日)、沙特阿拉伯(180万桶/日)、墨西哥(160万桶/日)和委内瑞拉(140万桶 /日)。在美国石油进口来源地中,超过五分之二的石油进口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1973年至2000年,美国国内市场对进口油的依赖度从35%增值 52%,天然气从5%增至15%,能源进口在其总进口额中的比率已超过10%。为满足国内日益增加的石油需求和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美国在能源政策中制定了多方位的全球供应体系战略,实行油气进口来源多元化政策。除了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中东产油国作为主导供应来源地外,还充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便利条件,巩固与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已有的能源生产和合作,加大对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玻利维亚、巴西、阿根廷、智利、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等拉丁美洲和中南美洲国家的陆上和海上油气田投资,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石油供应来源。并成立美俄油气工作组、美国-哈萨克斯坦油气和商业能源工作组,加大对爱琴海和非洲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还利用技术优势,在从加拿大到加勒比、巴西和西非之间的大西洋盆地开展深海油气勘探和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