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轻油是什么油主要用途
问题一:轻油是种什么油? 石脑油又名轻汽油,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系石油馏分之一。本产品馏分轻,烷烃、环烷烃含量高,安定性能好,重金属含量低,硫含量低,毒性较小。
生产方法:本产品为原有经初馏、常压蒸馏在一定的条件下蒸出的轻馏分,或二次加工汽油经家氢精制而得的汽油馏分。沸程一般是初馏点至220℃,也可以根据使用场合加以调整。如用作催化重整原料生产芳烃时,可取6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用作催化重整原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时,可取60℃――180℃馏分(称重石川油);用作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或合成氨造气原料时,可取初馏点至220℃馏分。
用途:主要用作裂解、催化重整和制氨原料,也可作为化工原料及一般溶剂。
目前国内有大连石油化工公司、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拍亩姿天津石化公司炼油厂、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等20多家化工企业在生产石脑油。
问题二:什么是轻油? 石脑油(naphtha)是石油产品之一,又叫化工轻油,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中国规定馏程为初馏点至220℃左右。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时,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当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油。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67号)文件规定,石脑油的征收范围包括除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溶剂油以外的各种轻质油。非标汽油、重整生成油、拔头油、戊烷原料油、轻裂解料(减压柴油VGO和常压柴油AGO)、重裂解料、加氢裂化尾油、芳烃抽余油均属轻质油,属于石脑油征收范围。
中文名
石脑油
外文名
Naphtha
中文名称2
粗汽油
别名
石油、石漆、猛火油
CAS 登录号
8030-30-6
问题三:什么是重油和轻油它们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0分 轻重都是相对的,是从比重的角度区分的。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什么是重油,什么是轻油。一般外行说重油是指燃料油、渣油、沥青等。轻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等。
比如:原油有重质原油和轻质原油,是从比重和品质来讲的,委内瑞拉原油是重质原油,我国大庆原油是轻质原油;汽油有轻汽油和重汽油;柴油有轻柴油和中柴油及重柴油;石脑油有轻石脑油和重石脑油;炼厂内又有轻馏分油和重馏分油,等等。供参考。
问题四:轻油是什么 谁知道详细? 石脑油(naphtha):一部分石油轻馏分的泛称。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我国规定馏程自初镏点至220℃左右。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作为生产芳烃袭绝的重整原料,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当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油。
石脑油又称(petroleum naphtha ligroin)粗汽油:一般含烷烃55.4%、单环烷烃30.3%、双环烷烃2.4%、烷基苯11.7%、苯0.1%、茚满和萘满0.1%。平均分子量为114,密度为0.76g/cm3,爆炸极限1.2%~6.0%。
主要成分: 主要为烷烃的C4~C6成份。
有害成分: CAS No.
丁烷 106-97-8
戊烷 109-66-0
己烷 110-54-激
编辑本段性状石脑油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在650-750kg/m3、。硫含量不大于0.08%,烷烃含量不超过60%,芳烃含量不超过12%,烯烃含量不大于1.0%。
编辑本段特征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沸点(℃): 20~160
相对密度(水=1): 0.78~0.97
闪点(℃): -2
引燃温度(℃): 350
爆炸上限%(V/V): 8.7
爆炸下限%(V/V): 1.1
溶解耐唤性: 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编辑本段应用主要用途: 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苯、煤油、沥青等。
石脑油是一种轻质油品,由原油蒸馏或石油二次加工切取相应馏分而得。其沸点范围依需要而定,通常为较宽的馏程,如30-220℃。
石脑油是管式炉裂解制取乙烯,丙烯,催化重整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的重要原料。作为裂解原料,要求石脑油组成中烷烃和环烷烃的含量不低于70%(体积);
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时,进料为宽馏分,沸点范围一般为80-180℃,用于生产芳烃时,进料为窄馏分,沸点范围为60-165℃。
国外常用的轻质直馏石脑油沸程为0-100℃,重质直馏石脑油沸程为100-200℃;
催化裂化石脑油有 问题五:180是重油还是轻油?有什么作用 碳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也相当于油里所含烷烃平均分子量大小,烷烃平均分子量越大则碳元素质量百分含量越大,密度就越大,挥发性越小,分馏的时候就越往分馏塔底室跑,油就越重.
可以的,汽油、柴油和机油都是轻油。是按照C的个数划分的,从这个意义上,就能用平均分子量来表示
汽油的主要成份是辛烷、壬烷,就是碳8、碳9,辛烷含量越高,就是辛烷值高,汽油的“号”就是辛烷值.
再往上,煤油、柴油的碳链更长,就是碳9以上的了。
从石油中蒸馏出来的分子内含15个碳到18个碳的烃叫柴油。
柴油属于轻油容易挥发
分子内含20个碳以下的叫轻油,含20个碳以上的叫重油
问题六:什么是重油,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
――“重油”的基本情况
1、什么是重油?
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
按照国际公约的分类方法,重油叫做可持久性油类,顾名思义,这种油就比较粘稠,难挥发。所以一旦上了岸,它是很难清除的。另外这种油它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比起非持久性油来,要严重得多。比如它进入海水以后,因为比较粘稠,如果海鸟的羽毛沾了这些油,就影响海鸟不能够觅食,不能够飞行,同时海鸟在梳理羽毛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有害的油吞食到肚子里,造成海鸟的死亡.还有一些鱼类,特别是幼鱼和海洋浮游生物受到重油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到了海边的沙滩以后,这种油就粘在沙滩上,非常难清理。有关专家表示,对付油污染可以调用围油栏、吸油毡和化油剂等必要的溢油应急设施。由于油的粘附力强,养殖户在油污染来时可以用稻草、麻绳等物品来进行围油和回收油。
2、重油--21世纪的重要能源
摘要:在过去的150年中,人类主要消耗的是API大于20度的轻质油。传统原油的最终可采储量约为2466亿t,近45%已被开采。石油时代结束后将迎来天然气的时代,但据一般预测,即使在2020年左右的产气高峰期,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应开发重油,以填补能源空缺。世界重油的资源量十分巨大,原始重油地质储量约为8630亿t,若采收率为15%,重油可采储量为1233亿t。
其中委内瑞拉的超重油和加拿大的沥青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仅为已探明储量,真正的重油资源可能更多。1996年世界石油年产量为35亿t,重油产量为2.9亿t,约占总产量的5%-10%。其中加拿大的重油产量为4500万t,美国的产量为3000万t,其余的产量来自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在委内瑞拉,边际资源私有化后,国家宣布了许多重大的重油项目。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最近公布了2O0亿美元的Orinoco沥青砂开发项目,今后几年内的六个合成原油项目可使年产量达3500万t,到2010年,重油将占其石油总产量的40%。1992年加拿大西部的液态烃产量的40%以上来自重油和油砂。印度尼西亚的Duri油田是世界上的最大采用蒸汽驱动开发的油田。重油除了粘度高外,其硫含量、金属含量、酸含量和氮含量也较高,应研究如何开发的问题。
过去150年中,人类主要消耗的是API大于20度的轻质油。这种传统原油发现容易、开发成本低。传统原油的最终可采储量约为2466亿t,近45%已被开采。石油时代结束后,将迎来天然气的时代,但据一般预测,即使在2020年左右的产气高峰期,气产量达每年3.4万亿立方米,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应开发重油,以填补能源空缺。
1.重油资源及其分布:
重油的资源量十分巨大,原始重油地质储量约为8630亿t,若采收率为15%,重油可采储量为1233亿t。其中委内瑞拉的超重油和加拿大的沥青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仅为已探明储量,真正的重油资源可能更多。
1996年世界石油年产量为35亿t,重油产量为2.9亿t,约占总产量的5%-10%。其中加拿大的重油产量为4500万t,美国的产量为3000万t,其余的产量来自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
2.世界范围的重......>>
‘贰’ 石脑油属于原油啊还是成品油
石脑油既不是原油,也不是成品油。原油就是没有加工过的,而石脑油是加工过的,在炼厂里叫馏分油,分直馏石脑油和加氢石脑油,还根据下游源好装置加工需要,将其分为轻石脑油和重石脑油,常减压装置出来的馏分石脑油叫直馏石脑油,加氢装置出来的石脑油叫加氢石脑油,那你就知道了,它是炼厂内给下游装置供料的,也有给乙烯厂供料的,所以它是中间产品,不是最终供缺掘市场的成雹扮铅品油。我国对各种油品进口是分项管理的,你的进口燃料油资质不能进口石脑油,如果想进口石脑油需要另外办理资质。希望帮到你了。
‘叁’ 白电油的用途是什么
【简介】
白电油一般指石脑油(naphtha),又名石油、石漆、猛火油、粗汽油、化工轻油,是石油产品之一,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中国规定馏程为初馏点至220℃左右。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时,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当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油。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67号)文件规定,石脑油的征收范围包括除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溶剂油以外的各种轻质油。非标汽油、重整生成油、拔头油、戊烷原料油、轻裂解料(减压柴油VGO和常压柴油AGO)、重裂解料、加氢裂化尾油、芳烃抽余油均属轻质油,属于石脑油征收范围。
【主要应用】
主要用途: 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苯、煤油、沥青等。
石脑油是一种轻质油品,由原油蒸馏或石油二次加工切取相应馏分而得。其沸点范围依需要而定,通常为较宽的馏程,如30-220℃。
石脑油是管式炉裂解制取乙烯,丙烯,催化重整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的重要原料。作为裂解原料,要求石脑油组成中烷烃和环烷烃的含量不低于70%(体积);
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时,进料为宽馏分,沸点范围一般为80-180℃,用于生产芳烃时,进料为窄馏分,沸点范围为60-165℃。
国外常用的轻质直馏石脑油沸程为0-100℃,重质直馏石脑油沸程为100-200℃;
催化裂化石脑油有<105℃,105-160℃及 160-200℃的轻、中、重质三种。
实际关联:由于石脑油市场价格远低于车用无铅汽油(吨价差达600-1200元),使用石脑油和石化助剂调配车用无铅汽油已成为民营石化企业增加成品油利润的重要方式。
我国原油较重,石脑油供应非常紧张,乙烯装置、重整装置、石脑油制氢装置争原料。
‘肆’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有限公司怎么样
总经理:姚军
一、公司概况: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4月,由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立丰实业有限公司、中化国际实业公司和舟山市港务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舟山市定海区长峙乡经济开发实业总公司五家合资组建,总投资8135.9 7万美元,注册资本3256.4万美元,主要经营石油及石化产品的装卸、储存、保税、中转以及油罐租赁、报关代理等业务。1994年12月,为进一步拓展中转油品的业务范围,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和中化国际实业公司、中化国际石油(巴哈马)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出资2250万美元,成立舟山中威石油储运有限公司,在岙山基地建设14座总容量为20万立方米成品油储罐,开展了柴油、汽油、航煤和燃料油等多种成品油的储存转运业务。
为适应日益发展的油品中转业务需要,进一步实现经营业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001年5月,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董事会决定再投资2092.63万美元,与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同股比的形式注册成立了中化兴源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在岙山基地增建了7座总容量为38万立方米的储油罐,从而使岙山基地的储罐总容量达到158万立方米。
经过 15年的建设和发展,岙山基地总投资已经超过1.2亿美元,先后完成了一期、一期扩建、成品油、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五项工程建设项目,已拥有原油储罐138万立方米,成品油储罐20万立方米,25万吨级、8万吨级和1万吨级油码头各1座,并建有国内先进的各项配套设施,已成为集储存原油、柴油、汽油、航煤、燃料油等石油和石化产品的功能于一体,能接卸和装运500吨级至250000吨级油轮,年吞吐能力超过2500万吨的国家级大型商用石油转运基地。
岙山基地的建成投产,不但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为国家节约了大笔的运输费用和中转滞期费支出,为进一步开发舟山深水良港资源,振兴舟山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止 2004年12月底,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已累计为国家代收海关关税96.5亿元,上缴各种港口费收入5016亿元,上缴商品检验费用7300多万元,上缴财政税收7070多万元。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基地是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建设合资项目,并先后荣获浙江省建国以来30项重大建设成果之一、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环保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二、岙山基地地理位置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本岛南部海域,全岛总面积 5.4平方公里,西与宁波北仑港隔海相望,距穿山半岛仅4.5公里。地处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甬江、钱塘江入海的海江“T”字形交汇点,其航线可达国内所有主要港口和国外各大港口。
岙山海域周围岛屿林立,形成天然屏障,港域开阔,航道顺直,航门四通八达,码头前沿水深条件极好, 20米等深线距离海岸仅200米左右,20万吨级油轮畅通无阻,25万吨级以上油轮可候潮出入,是我国沿海港口最深水道之一,年作业天数可达300天以上。尤其是距长江口仅100海里,沿海航运可北通大连、丹东,远及日本的东京和俄国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等港;南至海南三亚、广州、厦门,远及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新加坡等港。岙山基地距台中、长崎、釜山等港口约500海里,距高雄、汉城约600海里,距香港、神户、大阪等港口约700海里,同时可辐射到鹿特丹、马塞、纽约等世界着名大港,是海进江、江海联络、内地与沿海联络最便捷、最理想的通道,亦是上海、浙江以及长江流域的开放门户和即将形成的上海航运中心的重要一翼,具有面向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带、背靠东南沿海,服务全国的独特区位优势,是理想的进口油品海上中转基地。
三、岙山基地的生产设施
岙山基地的生产设施包括 3座10万立方米的浮顶油罐、16座5万立方米油罐、4座5.5万立方米油罐、4座3万立方米油罐、4座2万立方米油罐、4座1万立方米油罐和4座5000立方米油罐,同时拥有先进的大罐液位计和流量计系统,拥有安全可靠的环境保护和消防防灾系统等;码头系统内有国内最大的输油臂,日本进口的消拖两用船和声纳系统、围油栏等。
生产工艺系统:主要由 39座储油罐(其中包括29座保温型油罐)、一座25万吨级码头、一座10万吨级码头和一座1万吨级码头、5台原油流程泵、11台成品油流程泵、8台高精度容积式双转子流量计、4台涡轮流量计、3台16英寸输油臂、8台12英寸输油臂和6台8英寸输油臂等设备组成。
消防安全系统:主要由消防水池、消防泵、消防炮和大罐上设置的泡沫消火器和消防喷淋装置等设备组成。并配备了 4辆消防车和28名专职消防队员。基地实行全员消防制度,有效保证了消防安全。
环境保护系统:主要由 3座5000立方米污水处理罐、1座油污水预分离装置、一套浮选净化机、软化水装置、污水处理池、氧化池、污油回收船和围油栏等设施组成。具有1000立方米/小时的污水处理能力。
四、业务概况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运营和市场化运作,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宗旨,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改善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装卸、储存、报验、计量、检验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发展了原油、柴油、汽油、燃料油、航煤、 VGO等10多种油品的稳定的中转客户群,并开展了海洋油和奥里油等多种油品的中转和租罐业务。
1995年10月,经国家海关总署批准,在岙山基地设立了35万立方米保税油库; 2002年9月30日,国家海关总署批复同意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再增加40万立方米保税油罐,使岙山基地的保税油罐总容量达到75万立方米,并特许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开展原油、航煤、DPK、燃料油等油品的国际中转业务,使岙山基地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家可以从事原油保税中转业务的基地,从而使岙山基地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油品中转港口。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确立 “以原油中转为中心,大力开发海洋油、奥里油、汽柴油、燃料油、VGO等成品油中转业务;积极拓展航煤、DPK、原油等其他石化产品的国际中转、保税业务;努力争取石化产品的中转业务;探索油品中转与物流服务功能相结合”的经营运作新模式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岙山基地自1993年2月投产以来,油品吞吐量和来船艘次均呈逐年增长的势头,吞吐量由1993年的75.86万吨增长到 2004年的2491万吨;截止2004年底为止,岙山基地各类油品累计吞吐量已达1亿1千多万吨,其中国际保税中转的油品350多万吨。到2004年底为止,共有8700多艘次国内外油轮在岙山基地靠泊作业,其中30万吨级以上油轮68艘次,货物年平均吞吐量占舟山港吞吐量的45%以上,为舟山港跨入全国沿海十大港口行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不仅同沿江、沿海的多家石油化工企业建立起了密切的伙伴关系,并依靠国内最大保税油库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油品转运业务,同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原油、航煤、 DPK的国际中转及保税等业务,建立起了多渠道的市场网络,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目前,岙山基地的经营品种涉及原油、燃料油、柴油、汽油、航煤、DPK、石脑油、蜡油、植物油、海洋油、乙稀原料油、甲醇等10多个品种,原油产地遍及中东、东南亚、非洲、拉美和欧洲,中石化所属的所有沿江炼厂均接受过从岙山基地转运的进口原油。
五、经营管理特点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基地是经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和海关总署联合批准开展对原油和 DPK双用航空煤油进行国际保税中转业务的定点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75万立方米保税油库,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积极利用全国最大保税油库的有利条件,在开拓国内油品中转业务的同时,积极寻求并拓展国际油品中转业务的渠道。
2000年11月21日,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内首家保税油库海关监管网络系统,全面实现计算机远程实时监控,使岙山基地的油品中转动态可以通过海关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监控。实时监控具有“过程检查实时性、历史数据可查性和数据记录的不可更改性”的特点,充分保证了广大客户的利益,被国家海关总署作为海关监管保税油库的样板企业得到推广。
2001年1月份,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顺利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使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的内部管理进一步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经过近2年的运行,2002年9月,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的ISO9002质量体系改版升级为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进一步确立了“安全生产、高效服务、计量准确、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和“上报总公司级事故为零,公司级事故不超过1起/年;生产主设备完好率92%以上;顾客满意率99%以上”的质量目标,全面体现和增进了“顾客满意”的理念,这标志着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的质量体系管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为了持续改进和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和满足顾客安全和员工职业健康的需求,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后,于 2003年9月建立了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并开始试运行,同时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相整合,建立起了一套更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以求实现“追求无伤害、无事故,为员工提供平安舒适的工作环境,为顾客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服务,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打造世界一流的石油储运基地”的目标。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还将在近期建立起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打破中国“入世”后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的限制,为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打入国际油品贸易市场的行列具备一张绿色通行证。
‘伍’ 石脑油的意思石脑油的意思是什么
石脑油的词语解释是:石油原油。
石脑油的词语解释是:石油原油。注音是:ㄕ_ㄋ做棚ㄠˇ一ㄡ_。词性是:名词。结构是:石(半包围结构)脑(左右结构)油(左右结构)。拼音是:shínǎoyóu。
石脑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纯郑则【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石油原油。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石脑油》_集解_引刘禹锡曰:“石脑油直以瓷器贮之,不可近金银器。虽至完密,直尔透过。”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铁》:“地溲乃石脑油之类。”
二、网络解释
石脑油(石油产品)石脑油(naphtha)是石油产品之一,又叫化工轻油,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中国规定馏程为初馏点至220℃左右。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时,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当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丛祥油。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67号)文件规定,石脑油的征收范围包括除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溶剂油以外的各种轻质油。非标汽油、重整生成油、拔头油、戊烷原料油、轻裂解料(减压柴油VGO和常压柴油AGO)、重裂解料、加氢裂化尾油、芳烃抽余油均属轻质油,属于石脑油征收范围。
关于石脑油的成语
灯尽油干添油加醋添油炽薪老油子春雨如油烈火烹油添醋加油加油添酱
关于石脑油的词语
老油子加油添酱万金油添醋加油油头滑脑老油条添油加醋春雨如油省油灯烈火烹油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石脑油的详细信息
‘陆’ 石油化工行业专题报告:PX结构性下跌将拉开大炼化盈利飞跃序幕!
温馨提示 :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官网(www.vzkoo.com)搜索下载本文档。
完全不同于当前市场对大炼化项目本身以及终端需求的悲观预期,我们认为国内民营大炼化板块的 历史 性结构性利润飞跃即将到来,预期差巨大!
对于核心增量利润来源的预期差巨大:我们认为,大炼化的利润将会主要通过当前相关龙头企业主营业务的PX-PTA-聚酯环节体现,并且将以主营业务的“PTA-PX”环节的利润结构性拉大为2019-2020年的主要体现形式,这将根本有别于传统大型炼化项目的通过成品油以及其他化工品体现主要利润增量的形式。
对于需求的预期差巨大:我们对需求的判断同市场存在极大预期差,我们基于客观数据的实证推导显示:在GDP增速6-6.5%的大环境下,2019年涤纶长丝的下游需求增速将不低于过去5年最低的6.7%的水平,而从2002年有数据以来的情况来看,下游需求的增速更不可能出现市场预期的负增长。
对于PX的定价权溢价(供求定价之外)的利润转移完全缺乏预期:中国民营大炼化PX装置的大规模投产将使得PX从当前的日韩高度垄断式定价回归大宗原料商品的强竞争属性,其价格不可避免地将出现结构性下降,PX环节长期存在的定价权溢价将不再存在,我们判断2019-2020年PX的降价幅度约为200-400美金/吨(含定价权溢价丧失和供求过剩导致的降价);于此同时,PX下游的PTA和聚酯则由于近年来龙头企业在过去的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议价权的增强,这将使得大炼化产品端的PTA和聚酯环节的合计利润出现结构性飞跃,特别是PTA龙头企业将有更加充分的自主权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PTA的投产安排。
1.1民营大炼化板块盈利大概率将超市场预期且确定性强
1.1.1民营大炼化的核心盈利来源与三桶油截然不同
民营大炼化板块的盈利核心来源于其原油-PX-PTA-聚酯产业链,其利润主要体现在石脑油-PX,PX-PTA,PTA-PET三个环节上。
民营大炼化将以主营业务的PTA-PX环节的利润结构性扩大为2019下半年开始持续到2020年的主要形式,最终将导致PTA-PX-聚酯环节由传统的 “强周期弱利润”向“弱周期强利润”进行结构性转变,且这一转变结果大概率不可逆 ,此盈利模式与三桶油大炼化截然不同。市场习惯性的用三桶油的大型炼化项目去类比民营大炼化项目用来评估类似炼油规模下的未来盈利能力,存在根本的逻辑缺陷,形成巨大预期差!
对于民营大炼化的盈利能力存在 巨大预期差 ,主要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
1.对于PX装置大规模国产化带来的 大宗商品定价权革命严重缺乏预期。
2.没有考虑PX的 议价能力变动 带来的巨额利润转入,定价权溢价丧失叠加产能过剩带来的利润转移和传统产能过剩导致的利润转移有巨大差别。此外,民营聚酯大炼化的一体化装置对于PX装置的平均成本公式多数使用日韩进口PX作为成本。而民营大炼化PX投产后,中间环节费用(关税,运费,ACP溢价等)大部分将转入利润。
3.目前两套民营大炼化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炼化装置。大炼化的PX装置存在明显 规模效应 ,其规模远超日韩当前装置规模,按照以往装置成本与费用比例会产生明显高估,而对于其向下游出让利润的幅度有低估。
4.市场对PTA产能增长过于担忧,市场盲目地将全部拟建设产能全部统计为刚性投产产能,而实际的刚性投产产能将小于市场预期。
5.市场对需求过于悲观,普遍预期纺织服装需求将出现负增长,没有意识到终端纺织服装需求同GDP高度正相关,且过去19年的数据显示其相关系数高达0.82,只要GDP能够实现5%以上增长,纺织服装产业链需求将保持5%以上增长的确定性强。
1.1.2大炼化的盈利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
目前市场观点是油价下跌,芳烃及其下游的产品价格均下跌,造成盈利能力均受到削弱。与市场观点迥异,我们认为市场混淆了基本概念,原油及其产业链各产品价格随油价涨跌是具备高度相关性不假(此为定性:产品和原料价格在大多数时候同方向变动),但是原油下游各产品在油价变动过程中的涨跌幅的具体幅度则由各产品本身的交易过程中的实际买卖盘决定(此为定量:产品和原料在特定方向上变动的幅度由本身的买卖盘决定)。原料端可以和产品同时下跌,但是原料端价格跌幅大于产品端价格跌幅的时候则导致产品端利润扩大,而不是缩小。我们判断2019-2020年新投产PX项目产能估计可达1250万吨/年(三大民营大炼化项目恒力大连、浙江石化和恒逸石化共计1000万吨,除此以外还有中金石化和中华泉州超过250万吨),新增供应占2018年国内PX需求量超过50%。新建的大炼化带来的PX新增产能将会不可避免冲击现有的PX供给格局,势必会在PX市场上带来一轮结构性的下跌。 石脑油-PX环节的丰厚利润,将会优先分配给下游的PTA装置。
此次PX价格结构性下跌可以部分借鉴PTA装置国产化进程的情况。在2011年-2012年期间,PTA国产新增产能(1260万吨/年)超过当期需求的50%后,PTA装置的毛利大幅度缩窄,我们预计2019年下半年开始到2020年全年,PX环节向下游PTA转移结构性利润的幅度在250美金/吨以上,其中PTA环节大概率将转入其中大部分利润。
深究2019年石脑油-PX环节的利润 为什么优先分配给PTA-PX环节而不是聚酯-PTA环节 ,源于以下两个 核心论点 :
1.本次产业结构调整2019-2020年投产装置中,PX产能增幅巨大,而PTA产能增幅微弱。大部分是大炼化企业自身的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PTA产能有序释放。
2.国内PTA产能集中度高,民营大炼化龙头企业对于PTA的议价能力强于聚酯,PX-石脑油的利润向PTA-PX让渡,民营大炼化龙头企业受益最大。
大炼化板块相关龙头企业对盈利最大化的诉求强烈,尤其是采取逆势大额增持,我们认为大炼化龙头企业采取有序的产能释放以满足国内外新增需求为今后的主基调,而非无序投放。
此外,聚酯环节生产商较PTA更为分散,当前PTA的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81.6%,前4家龙头企业集中度达到55%,而当前聚酯的前10大企业集中度约为41%,PTA环节的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明显强于聚酯环节。
1.2.需求详实数据实证推导:聚酯终端纺织服装需求平稳正增长无悬念
我们认为未来涤纶长丝的下游需求增速将不低于过去5年最低的6.7%的水平,而从2002年有数据以来的情况来看,下游需求的增速更不可能出现负增长,剔除主观偏好的基于客观数据本身的实证推导过程如下:
作为“原油-PX-PTA-聚酯-长丝”产业链的下游,纺织服装属于消费行业“衣-食-住-行”中的衣,为居民必需消费品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纺织服装零售额和GDP(现价)的同比增速,我们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的增速与GDP增速高度正相关,从2002年至2018年间,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82。同时,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随着我国GDP增速下降进入新常态阶段,但是在GDP增速高于5%的情况下,纺织服装行业的增速一直保持正增长。过去5年(2014-2018年),以零售额计算的纺织服装行业同比增速平均达到8.8%,最低为2016年上半年的6.7%。
而从我们跟踪的涤纶长丝的开工率和长丝的库存来看,2019年春节结束后,涤纶长丝最新周(2019年3月1日)的开工率迅速回升至77.5%。考虑到每年春节期间涤纶长丝厂休假导致春节休假期间涤纶长丝开工率大幅下降,我们计算得到过去5年,春节假期平均为元旦之后的36.4天开始,而2019年春假假期为元旦后的34天开始,因此2019年的开工率与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具有实证角度的高度可比性。2019年涤纶长丝春节后开工率显着高于过去5年平均的67%。
而从POY、DTY和FDY的库存天数来看,2019年截止最新周(2019年3月1日),POY平均库存天数7.4天,过去5年平均为13.4天;2019年FDY平均库存天数为11.2天,过去5年平均为17.1天;2019年DTY平均库存天数为11.7天,过去5年平均为23.5天。2019年以来,三种涤纶长丝的库存都大幅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
通过开工率和库存天数的对比,我们发现,2019年以来,涤纶长丝的开工率显着高于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而库存水平则大幅低于过去5年均值。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下游需求即纺织服装行业的增速好于过去5年最差的情况,而且同过去5年平均水平对照,具备实证角度的高度可比性。
根据国家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为GDP增长6-6.5%。我们认为,由于纺织服装行业增速与GDP增速高度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82。过去5年纺织服装同比增速均值达到8.8%,最低6.7%,而2019年以来,涤纶长丝的开工率高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POY、FDY和DTY的库存水平却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客观数据说明相比于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2019年需求端增速显着好于过去5年的最低水平6.7%,大概率持平甚至超过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8.8%。在GDP增速稳定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未来涤纶长丝的下游需求增速将不低于过去5年最低的6.7%的水平,而从2002年有数据以来的情况来看,下游需求的增速更不可能出现负增长。
2.1PX从高利润的日韩垄断定价逐步转向低利润的完全竞争定价
国内的PX-PTA-聚酯板块的产能存在错配。国内PTA与聚酯产能过剩,然而国内民众对于PX的错误认识以及 社会 舆论的抵制,使得PX产品50%以上仍然需要从临近的日韩台湾等地区进口,形成了日韩主导的PX卖方市场。因为PX国内供应不足,主要来自中石化,使得PX的定价具备日韩高度垄断的特征,目前PX的定价受到日韩PX卖方企业以亚洲合约价(ACP)方式把持,而现货也多集中在少数高度控价的企业手中,目前PX的定价结算模式是50%的ACP定价+50%现货价格。
作为PX的主要消费者,民营大炼化PX产能建成后摆脱了被动接受日韩企业定价的局面。在PX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民营大炼化板块与日韩企业签订长期合约时将逐步拿到议价主动权,逐步从50%亚洲合约价(ACP)+50%市场均价+/-(2~4)美元/吨的日韩企业PX合约定价转变为100%市场均价(自给自足),也使得国内的市场从日韩的高度垄断性定价回归大宗商品的强市场属性,这种日韩定价权的丧失所带来的利润转移将大概率远超市场预期。
民营大炼化投产之后,以下部分将会从成本转变为盈利:
1. 定价权溢价以及供求紧张溢价, 我们判断当前日韩垄断定价带来的PX定价权溢价以及供求紧张溢价合计约在300-450美金/吨左右。
2.日韩进口PX原料需要20美元左右的 运费保险费 ,另外还有2%的 关税 ,如果民营大炼化PX自给自足,这部分费用也会转化为企业的盈利。
3.PX装置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目前日本的平均单套PX规模为42万吨/年,90%以上装置在2010年之前投产;韩国的平均单套PX规模为60万吨/年,与国内国企PX装置规模相仿,相对日本的PX装置较新。而新建民营大炼化具备400万吨/年PX装置,在费用和原料消耗上存在明显成本下降。
2.2PTA从产能刚性无序投放抢市场转向龙头企业有序投放
2.2.1国内有效PTA产能装置情况
国内现有的领先PTA装置主要由民营大炼化所属企业拥有,国内民营大炼化作为PTA行业的龙头企业,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而平均单体规模210万吨/年,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
国内现有的 落后 PTA产能集中在其他企业手中,平均规模42万吨/年,在市场中已经明显落于下风。
2019年新建投放用于配套自己下游聚酯的PTA产能只有新凤鸣独山石化的220万吨/年PTA装置,预计在2020年上半年达产,按照聚酯下游年消费增长率不低于5%考虑,该套PTA2019年刚性新增产能的投放,能够完全在消费端消化。2020年其他的PTA投产主要集中于大炼化龙头企业手中,大炼化龙头企业具备对市场高度认知和强烈的盈利诉求(相关龙头企业持续大额增持),我们判断大炼化龙头企业的PTA投产安排将充分考虑利润最大化原则。
2.2.2国内PTA由刚性投放产能挤占市场份额向有序释放产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转变
PTA经历了2000年以来10年黄金扩张期,在2011年表观消费量与产能出现重合,意味着2011年国内产能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2011年-2014年,PTA装置持续扩产。但是能够看到,名义产能上升虽然很快,但是产量抬升相对较慢。2014年,国内PTA的龙头企业之一的远东石化破产重整,而另外一家龙头企业腾龙芳烃PX装置出现重大事故,PTA装置长时间停车。为PTA装置的产能出清拉开了序幕。之后三年,PTA装置始终在盈亏平衡点附近徘徊,大量僵尸产能产生,有些企业甚至装置刚刚建成,但是考虑到成本因素,始终无法投产。
在2017年以后,PTA逐步由于供需关系的改善,龙头企业能够逐步盈利且龙头企业的规模较为接近,并且远远超过其他非龙头企业,使得国内PTA的竞争局面明朗。龙头企业从无序的产能扩张抢占市场占有率向利润最大化的有序释放产能进行转变。主要体现在PTA自主定价能力增强,特别是抵抗油价下跌的能力增强,但是受制于PX的日韩垄断,使得PTA涨价缺乏实际意义,因为涨价的利润基本上都被日韩企业通过PX涨价吃掉,但是一旦能够摆脱日韩PX垄断,那么PTA环节的自主定价能力才能够充分反映在利润的增长上。
2.3PTA-PX是原料端PX产能超量投放的最大受益环节
盈利结构性变动的基础是 产能结构变动 ,2019-2020年国内增产的1250万吨/年新建PX产能打破了目前的进出口局面。主要受到影响的是国内进口PX主要来源国,韩国与日本。
国内民营大炼化产能相对日韩产能存在明显的规模优势与运输成本优势,因而PX的砸盘力量主要来源于日韩PX产能。除了乐天化学,SK之外,韩华道达尔,现代科斯莫,GSCaltex,S-oil均不具备PTA的下游聚酯产能。而日本的最大的PX出口商JXTG与出光兴产,由于平均规模也远远小于国内产能,也存在着竞争加剧而关闭的风险。
新增PX产能使得东北亚地区的PX供需失衡。PX价格会出现结构性的下挫。使得民营大炼化企业有充裕的自主空间决定PTA的投产安排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自主定价权是过去中国龙头企业在日韩企业面前从来不曾拥有的。
3.1PX背景介绍
3.1.1PX现有装置
虽然对二甲苯(PX)的产能逐步攀升,然而对二甲苯(PX)的自给率却没有明显提升。近5年来,单月产能从每月65万吨上升到每月85万吨左右,而自给率却仍然保持在43%左右。2018年对二甲苯的国内名义产能在1480万吨/年,但实际产量在1100万吨/年。国内的PX虽然自给率不足一半,然而开工率仍然不高,源于部分装置较短的产业链与较高的成本。
PX的生产路径主要分为以下部分:
1.常减压装置,把原油根据馏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出LPG,石脑油,汽煤柴,常减压蜡油(AGO,VGO),常减压渣油(AR,VR)
2.重整装置,把从常减压装置得到的重石脑油以及来自于乙烯装置的加氢后裂解汽油进行重整,使得部分异构烷烃进行芳构化,提升芳烃收率。重整是炼厂氢气的主要来源。重整路线分为两类: 1.燃料路线 ,通过重整得到高辛烷值的重整汽油 2.芳烃路线 通过重整得到芳烃联合装置的原料
3.PX装置PX装置内含多套装置,包括环丁砜抽提,烷基转移装置,异构化,歧化装置,吸附分离提纯装置等,产出PX,苯,重芳烃(C10+)。
3.1.2PX技术概述及技术短板
石油通过常减压蒸馏-预加氢-重整以及乙烯装置的裂解汽油加氢后得到的混合芳烃,通过芳烃联合装置制取PX。芳烃联合装置主要包含以下技术:
1.芳烃抽提 -原理为相似相溶,通常为环丁砜抽提,也有用N-甲基吗啉(NFM)或者N-甲基吡咯烷酮(NMP),此技术为UOP/AXENS/GTC/美孚/中石化石科院多家专利商掌握。
2.歧化以及烷基转移方法 -UOPTatoray/IFPAxensTransPlus/GTC
3.吸附分离 :吸附分离典型工艺为UOPParex/IFPAxensEluxyl(无国产技术)。
4.乙苯/二甲苯异构化 :UOPIsomar/AxensOparis/美孚/中石化石科院技术等
5.甲苯甲醇烷基化方法 GTC技术(目前使用不多)
对于大型炼化装置而言,如果走芳烃路线,通常采用重整+芳烃联合装置制取芳烃,其专利商包括UOP,AXENS,GTC,美孚(EM)等一系列专利商。
UOP的芳烃联合装置由其CCRplatforming(CCR铂重整),Sulfolane(环丁砜抽提),Tatoray(歧化),Parex(吸附分离),Isomar(异构化)组成;
Axens的芳烃联合装置由其Aromizing(重整),Morphylane(抽提),Transplus(歧化),Oparis(异构化)以及Eluxyl(吸附分离)工艺组成。
国内的连续逆流重整技术 由中石化在2013年10月济南分公司新建重整装置取得突破,并后续用于2013年扩建海南炼化的芳烃装置。此技术作为国产化芳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取得国家 科技 进步特等奖。此技术打破了海外连续重整的技术垄断,为后续大规模连续重整装置提供了技术选择。固然,UOPCCRplatforming等海外核心技术的地位尚且无法撼动,但是要看到打破垄断是降低海外公司专利授权费和海外技术对国内资料公开的关键步骤。
国内目前的 技术短板 在于 吸附分离 的移动床尚无成功运用案例,国内现有装置多数采用霍尼韦尔UOP的Parex工艺,因其使用独有的旋转阀,检修周期较长,运行较为稳定。少量采用法国石油公司Axens的Eluxyl工艺,此工艺由于采用140个程序控制阀门(开关阀),由于程序控制阀门频繁操作存在一定的故障概率,因而检修周期相对较短。国内虽然能够生产吸附分离的吸附剂,却在设备制造领域存在瓶颈。
3.1.3PX现在的定价方法
PX的价格指标现阶段主要分为三类:
1、国际收盘价(分为CFR中国、FOB韩国、FOB美国海湾)
2、国内中石化(SPCP)结算/挂牌价格和国内PX现货价
3、亚洲ACP(AsiaContractPrice)谈判价格
其中,亚洲地区最常用的价格指标为ACP价格,业内称为“6+7”的定价模式,即由新日本石油(日本JX)、日本出光日产、埃克森美孚、韩国S-oil、韩国SK、印度信赖(2017年4月加入)这6家PX供应商给出倡导价,三井化学、三菱化学、BP、中美联合(CAPCO)、亚东石化(OPC)、逸盛、盛虹这7家PTA生产商给出还盘价,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为谈判时间的最后截止日期,只要有两家以上的PX供应商(含两家)与两家以上的PTA生产商(含两家)达成一致意见,则以此价格作为下个月PX的ACP价格。
由于之前中国国内PX供不应求,国内没有PX现货市场,贸易量稀少,PX生产企业通常直接以合约货形式供应给下游PTA工厂企业,国内多数PX工厂合约公式一般为50%日均价+50%ACP定价。
3.1.4亚洲PX检修情况
亚洲PX装置在2019年3月-4月迎来较大规模的检修,停产检修产能在400万吨/年左右,考虑到检修周期通常在1个月到2个月,2019年3-4月份的PX市场将大概率保持供应紧张局面。
3.1.5混二甲苯(MX)与汽油存在替代性
国内重整汽油存在辛烷值较高的特点,RON在100~105左右,是一种优质的汽油调油料。当混二甲苯价格低于汽油价格,存在价格支撑,因为混合芳烃(对苯含量有要求)可以无额外成本掺入汽油之中。国内也存在不少重整汽油装置,其目的是增加调油料的质量。从工艺技术上来看,以芳烃与汽油为目标产物的重整反应差异并不大,仅仅是需要调整催化剂以及操作温度情况,就能够获得优质的重整汽油。将来国内汽油标准的趋势是降低汽油中的不饱和烃的含量,主要就是芳烃和烯烃,从而减少汽油中不饱和烃的不完全燃烧对于环境的污染,
通常混二甲苯的RON在100-105。国内的混二甲苯分两类,第一类是溶剂级,第二类是异构级,溶剂级含有大量的乙苯,而异构级里面三甲苯较多,更利于歧化与烷基转移装置。
目前汽油国标强制标准GB19147-2016对于芳烃以及烯烃的要求如下,其中国六A标准与2019年1月1日施行,而国六B标准将于2023年1月1日施行。
3.2PTA背景介绍
3.2.1PTA现有装置情况
国内的PTA装置的产能在2011年左右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之后产能迅速扩充导致产能过剩。2014年-2015年大量产能停产并成为僵尸产能,开工率一路降低到5成左右。然而近三年开工率逐步提升,目前开工率在80%。PTA装置上游受制于PX产能与进口情况,下游受到聚酯装置涤纶装置的开工影响,供求关系较为复杂。国内现有潜在产能不少已经多年停工,复产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筹划,资金注入,设备维护与员工培训。对于5年以来一直无法开工的产能多数已经成为僵尸产能。根据CCFEI和Wind数据,自2013年至今五年期间,开工率从未超过90%。根据CCFEI统计,2019年起PTA名义产能为5132万吨,有效产能调整为4517万吨,有效产能占名义产能的88%。
3.2.2PTA主流技术概要
国内PTA装置主要采用的工艺路线有两类,中温氧化法和低温氧化法,原有高温氧化法已经逐渐退出并转化为中温氧化法。
中温氧化法的代表工艺是BP-Amoco工艺,英威达(INVISTA)工艺,三井油化工艺。这些年来,通过对反应温度的降低,使得PX与醋酸溶剂的挥发量大幅度降低,产品为精制PTA。
低温氧化法的代表工艺是伊士曼(Eastman)与鲁奇(Lurgi)工艺,由于此种工艺没有精制单元,产品为中纯度PTA(EPTA)。
全球授权最多的技术是BPAmoco的中温氧化法工艺,然后是英威达中温氧化法工艺。
国内目前新建产能多数采用BP或INVISTAP8两种成熟工艺,根据恒力PTA-4/5P8工艺以及桐昆嘉兴石化1期P7工艺的分析,每吨PTA消耗从0.656降低至0.65吨,醋酸消耗从35kg降低至29kg,新工艺从原料以及能量消耗的优势明显
PTA装置检修及库存
PTA装置在3月末迎来检修小高峰,逸盛宁波4#恒力3#桐昆2#以及华南一厂3#均有两周检修。
PTA流通环节库存数量季节性上升,但是库存数量仍在 历史 较低位置。通常春节聚酯企业复工后PTA会出现去库存情况,因而目前PTA库存压力不大。
3.3聚酯的产业情况
PTA主要的下游种类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我们所说的聚酯,往往指的是PET,占据PTA下游95%以上的份额,因而对PET的研究可以反映聚酯产业对PTA需求的情况。
国内目前PET的主要下游为涤纶长丝,涤纶短纤,与聚酯瓶片。
涤纶长丝主要分为POY,FDY,DTY,根据用途主要有民用长丝与工业长丝。
涤纶短纤的下游主要是纯涤纱,涤棉纱与涤粘纱,瓶片的下游主要是饮料酒精产品的瓶包装。
龙头集中度情况在具体的细分领域也并不一致
1.民用长丝领域桐昆集团,新凤鸣,盛虹集团,恒逸石化占据龙头地位,前四名产量占比约38%。生产能力最大的桐昆集团涤纶长丝产能达到550万吨/年,民用长丝的主要下游是纺服行业。
2.工业长丝领域龙头企业有古纤道,尤夫股份,海利得,恒力集团。前四名的产量约占市场总量的64%。并且随着恒力康辉石化的扩产,2019-2020年的CR4会进一步上升。
3.聚酯瓶片下游是饮料酒精饮品包装行业。华润,万凯,恒逸和三房巷是瓶片领域的产能前四名厂家。其中前四名的产能占据市场产能的50%以上。
4.聚酯薄膜下游主要是电子行业,欧亚薄膜,双星新材,恒力股份占据国内龙头地位,其中欧亚薄膜在2015年破产重整。海外厂商杜邦等在高端领域占据龙头地位,每年进口超过30万吨。
5.PBT领域,长春化工,恒力集团国内产能最大。下游以电子电器类为主,兼有 汽车 机械,电光源行业。
‘柒’ 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
三大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
煤: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石油: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在很早以前已开采利用石油。“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天然气:天然气是拆或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仔源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念御态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捌’ 石脑油与汽油的区别是 什么
1、油是燃料油,也叫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油,现在不是直接生产出来的,而是调和出来的,是用不同的石油产品或馏份通过合适的比例,将其规格调和成符合国家的汽油产品标准,并供汽车作为燃料用,其中石脑油可以作为汽油调合的组分。
汽油是终极产品,不再用来生产或调合成其他产品了。标志汽油的质量标准的重要特点是辛烷值。如93#,97#汽油,无铅汽油,甲醇汽油等。
2、石脑油则是石油的一种馏分油,一般不作为石油产品直接应用于工业或民用消费,但可作为化工生产的中间产品或原料。
标志石脑油的质量标准一般是按其应用及沸程划分,如重整用石脑油、乙烯裂解用石脑油,轻石脑油、重石脑油等。
3、现在的炼油生产工艺看,除烷基化装置可以直接生产合格的汽油,其他装置已经不可能再生产符合标准的汽油了,都需要进行调合才行。
国内外清洁燃料法案的要求,全球已经对燃料油的质量标准提高很多,汽油主要是通过用不同的汽油组分进行调合生产了,如果说要控制汽油产品生产,只能是在油品调合车间进行了。
(8)石油化工中vgo是什么缩写扩展阅读:
石脑油(naphtha)是石油产品之一,又叫化工轻油,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
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中国规定馏程为初馏点至220℃左右。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时,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
当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森友~180℃馏分,称重石脑油;
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油。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盯晌的通知》(财税[2008]167号)文件规定,
石脑油的征收范围包括除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溶剂油以外的各种轻质油。
非标汽油、重整生成油、拔头油、戊烷原料油、轻裂解料(减压柴油VGO和常压柴油AGO)、重裂解料、加氢裂化尾油、芳烃抽余油均属轻质油,属于石脑油征收范围凯春锋。
网络-石脑油
‘玖’ 清洁柴油加氢技术的技术综述
Albemarle Catalyst技术
(a)STARS技术。
STARS技术,Co-Mo型的K-757和Ni-Mo型的K-88是最早采用STARS技术的槐数两个催化剂。KF-757适用于中间馏分油超深度加氢脱硫,中、低压条件下,生产硫含量<50μg/g的ULSD,视原料和操作苛刻度不同,其活性比KF-756高25%-60%。KF-848适用于加氢裂化预处理,其加氢脱氮活性比KF-843高60%;中、高压条件下,其加氢脱硫活性高于KF-757,因而也适于在中、高压装置上生产ULSD。2003年开发了KF-760(KF-757H)催化剂,该催化剂提高了原料适应性,适用于在不同原料中交替操作的装置。与KF-757相比,KF-760提高了加氢脱氮活性,使加氢脱硫活性得到提高。2004年开发出新一代专门为生产硫含量<10μg/gULSD设计的KF-767催化剂,大幅度宽唯提高了加氢脱氮和加氢脱硫活性,适合于氢分压3.0 MPa以上的装置。已有1000吨/年的KF-767催化剂用于4套工业装置,其中1套活性比上一周期使用的KF-757几乎高20℃。
(b)NEBULA技术。
采用Nebula技术催化剂,其活性至少是任何其他加氢处理催化剂活性的3倍。Nebula与常规催化剂的区别在于其活性组分和全新载体的设计,载体不是氧化铝,骨架密度较高。Nebula-1是第一个采用该技术的催化剂,堆积密度比常规催化剂高约50%,具有远高于常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加氢脱芳烃活性,特别适合于中、高压条件下的加氢裂化预处理和超低硫柴油的生产。中试结果显示,脱硫至10μg/g,Nebua-1的活性比K-88高18℃。2003年,推出了新一代的Nebua-20催化剂。继承了Nebua-1在轻油方面的卓越性能,更适合于处理VGO。同时,堆积密度显着降低,而活性没有降低。Nebula催化剂的高活性使原设计生产含硫<500μg/g低硫柴油的中、高压装置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催化剂体积,即可生产含硫<10μg/g的ULSD。2005年,应用Nebula催化剂的装置中有2/3是用于ULSD生产等的馏分油加氢。 Nebula催化剂价格昂贵,并且其超高的加氢活性导致氢耗很高,在用于中间馏分油加氢处理时,Albemale推荐使用Nebula/STARS复配装填方式。中试及工业结果显示,使用Nebula -20和KF-757或KF-760进行复配时,对于中间馏分油的加氢脱硫活性比单纯的STARS高(15-18),而氢耗不显着增加。已有2套使用NebulaSTARS复配装填的工业ULSD加氢装置开工,另有4套煤油加氢装置准备应用。
Crterion Catalyst & Technology技术
CENTINEL系列催化剂是Criteron公司主要的高活性加氢处理催化剂,以CENTINEL专利技术制备,活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该技术通过锁定位置的浸渍方法,使金属组分获得更好地分散,因而金属组分可以更充分的被利用,更有利于金属氧化态催化剂向具有活性的硫化慎明培态转化。 采用CENTINEL技术催化剂,Co-Mo型的DC-2118、Ni-Mo型的DN-3100、DN-311及DN- 3120等。其中DC-2118和DN-310特别适合于生产ULSD,已经有60多套柴油加氢装置使用CENTINEL催化剂。DC-218为最大程度加氢脱硫设计,适于低压和高空速等苛刻条件下的操作,是柴油馏分超深度加氢脱硫的首选。而当需要进行深度加氢,如生产硫含量25%)的重质原料。ASCENT催化剂适合于中、低压装置,主要用于加工相对较低含量的裂化组分的原料。 CENTINEL GOLD是CENTINEL技术的升级,可进一步提高活性金属负载量和分散度,使催化剂获得100%的II型金属硫化物活性中心,大幅度提高了加氢活性,更容易脱除柴油原料中的多芳环含硫化合物。采用CENTINEL GOLD技术的催化剂有Co-Mo型的DC-2318和Ni-Mo型的DN-3330,其活性都比前一代有较大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来源的柴油原料,在生产含硫<10μg/g的ULSD时,DC-2318的活性比D-2118高(7-12℃),而DN-3330的活性比DN-3110高(7-16)℃。使用DC-2318生产ULSD时,比Ni-Mo催化剂减少5%-15%的氢耗,而使用常规方式再生的 DN -3330催化剂活性相当于新鲜DN-310。与CENTINEL GOLD不同,ASCENT技术通过调整载体的物理结构以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活性中心为I型和II型的混合物,提高了低压下的加氢脱硫活性。ASCENT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机械强度,并且可用常规方法再生。采用ASCENT技术的催化剂是Co-Mo型的DC-2531,该催化剂适合中、低压装置特别是H2供应有限的装置,对于Si、Na和As等有良好的抗中毒能力。试验表明,DC-2531在生产ULSD时,活性远高于传统催化剂,比II型高活性催化剂略高或与之相当。DC-2531催化剂优异的再生性能使其通过常规再生方式可恢复90%以上的活性,在生产含硫< 10μg/gULSD时,活性仅比新鲜催化剂低2℃。
Haldor TopsФe技术
TopsФe用于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是其TK400和TK500系列,各有Co-Mo、Ni-Mo和Co--Mo-Ni等不同类型的催化剂。(a)TK-576BRIM技术。T-576BR技术的进展主要表现在BRM催化剂制备技术及采用此技术开发的新型高活性催 化剂。认为MoS2片层顶部存在着实现通过预加氢途径脱硫或脱氮的活性中心,称为brim sites,该活性中心对脱除带强烈位阻的含杂原子物种非常重要。BRIM技术增加并优化了催化剂的brim中心以提高加氢活性,还通过提高II型活性中心的数量来提高直接脱硫活性,采用该技术的催化剂有用于FCC预处理的Co-Mo型TK-558、Ni-Mo型TK-559和用于ULSD生产的Co-Mo型TK-576。中试结果显示,用于生产ULSD时,以直馏或含50%LCO的混合原料,在(2.0-3.0)MPa的低压条件下,TK-576的加氢脱硫活性比上一代TK-574高(7 -8)℃,显示出优良的活性稳定性。(b)深度脱硫脱芳两段联合工艺。TopsФe的深度脱硫脱烃两段联合工艺是低压工艺,用于生产超低硫、低芳烃的清洁柴油。其两段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适用于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第一段为脱硫段,采用Ni-Mo催化剂,第二段采用耐硫贵金属催化剂,最终产品几乎无硫,芳烃含量可降低到5%以下。已有5套工业装置采用 深度脱硫、脱芳烃两段工艺生产无硫和低芳清洁柴油。TopsФe目前有三个耐硫贵金属催化剂可用于深度加氢脱芳烃。TK-907是工业应用的标准贵金属催化剂,TK-91是贵金属负载量与TK-907相同的新的高活性催化剂,TK-915是新高活性催化剂,其活性比TK-907高4倍。使用TK-915可以便现有装置充分增加处理能力,或者减少新建装置的反应器体积。
Axens技术
Axens的高活性加氢处理催化剂是HR400和HR500系列,各有Co-Mo、Ni-Mo和Co-Mo-Ni等不同类型的催化剂。HR400系列于1998年工业化,已应用于150套馏分油加氢装置,大部分用于生产硫含量<350μg/g的低硫柴油,30套以上用于生产硫含量<50μg/g的ULSD,其余用于FCC预处理和中、高压加氢裂化预处理等。新一代HR500系列于2003年面世,该系列催化剂的开发采用了ACETM(Advanced Catalytic Engineering) 技术。Axens认为,高加氢脱硫活性的实现需要一种混合型活性中心,需要Mo原子与助剂原子(Co或者Ni)充分地接近以发挥协同作用。ACE技术充分提高了这种混合中心的数量。 ACE技术通过2条途径提高加氢脱硫活性:(a)混合中心数量的增加直接提高加氢脱硫活性; (b)高活性中心的增加同时也提高了加氢脱氮活性,并促进加氢脱硫活性进一步提高。 HR500系列在其他方面进行了改进: (a)新型氧化铝载体的开发,提高了表面积和孔容,优化孔分布,并根据加氢处理的需要进行酸性调变;(b)提高了金属负载量,比HR400系列催化剂活性高约20%。在用于生产含硫<50μg/g的ULSD时,Co-Mo型催化剂的HR526活性比HR426至少高5℃,而氢耗两者相当。Co-Mo-Ni型的HR568催化剂进一步提高了原料适应性。对于含有10%-20%二次加工柴油的原料,在生产ULSD时,其加氢脱硫活性比HR426催化剂高5℃以上,加氢脱氮活性则比HR426催化剂高15℃以上。以SRGO和LCO混合为原料油,对HR-526和HR-568催化剂的对比试验表明,两者的氢耗差别在5%以内Ni-Mo型的HR538和HR548催化剂用于具有较高处理难度的原料,如高氮及二次加工原料。以含硫15%、15%大于360℃的含25%LCO的混合原料进行对比评价,在产品含硫<10μg/g时活性比HR-448高5℃。在大部分情况下,其加氢脱氮活性比HR-448催化剂高(5~10)℃。
法国石油研究院的加氢技术
法国石油研究院开发了2种深度脱硫和超深度脱硫新催化剂HR-416和HR-4480HR-416是加有助剂的Mo-Co催化剂,脱硫活性高于其前身HR-316催化剂。HR-448是加有助剂的Mo-Ni催化剂,脱硫和脱氮活性都高于其前身HR-348催化剂。生产超低硫柴油和加工直馏柴油,推荐使用HR-416催化剂。深度脱硫、脱芳、改善稳定性和提高十六烧值,在加工催化裂化柴油或焦化柴油时,建议使用HR-448催化剂。反应器顶部要分级装填一些其他催化剂,以改善物料分布,降低床层压降,延长运转周期。对直馏瓦斯油和轻循环油的脱硫脱芳烃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认为直馏分瓦斯油可以采用新一代Mo-Co催化剂进行深度脱硫,使硫含量从3000μg/g降到500μg/g,而单独对轻循环油进行脱硫需要提高氢分压,如果两者混合加氢脱硫,也可以达到硫含量<500μg/g,以芳烃<10% μg/g以硫含量1310,16.7%的中东直馏分柴油(217-358)℃为原料,在氢分压7.6MPa和空速2.0h-1条件下,HR-448催化剂加氢后柴油的硫含量<50℃,以芳烃< 10%,该技术有多套装置实现了工业应用。
国内常规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针对国产二次加工柴油精制需要开发了柴油加氢精制技术。用FH-98处理中东直馏柴油,在氢分压(5.0~6.0)MPa,空速(1.8~2.0)h-1、氢油体积比(400~500):1和反应温度(350-360)℃条件下,可生产符合世界燃油规范II类标准的柴油;对焦化和催化混合柴油,在氢分压6.5 MPa、空速0.7 h-1、氢油体积比500:1和反应温度360℃的条件下,可生产世界燃油规范II类标准的柴油。但随着进口原油量的增长,柴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降低直馆柴油硫含量为目的的加氢技术迅速得到发展;在系统压力6.5MPa、反应温度355℃、空速1.7 h-1和氢油体积比500:1的条件下,用FH-DS催化剂可以将焦化柴油和催化柴油混合原料油的硫含量由2.3μg/g降低至300μg/g ,符合欧II标准硫含量要求的柴油;用FH-UDS催化剂可以生产出硫含量<50μg/g的符合欧IV标准硫含量要求的柴油。
改善劣质柴油十六烷值MCI技术
FRIPP开发的MCI技术,可较大幅度提高柴油十六烧值,柴油收率较高。该技术采用加氢精制和加氢改质双剂一段串联工艺,精制段使用的催化剂一般为FH-5、FH-SA和FH-98等精制剂,改质段使用的是MCI专用的3963催化剂。MCI技术已在中国石油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炼油厂2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和中国石油大港石化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等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工业应用,产品十六烷值提高10-12个单位,收率95%以上。第二代MCI技术开发成功,使用适于单段单剂工艺工艺流程的FC -18催化剂,该催化剂在3963催化剂的基础上提高抗积炭和抗氮能力。该技术于2002年4月在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进行工业应用, 2002年10月进行标定,在高分压6.9 MPa、平均温度360℃和空速10h-1的条件下,柴油收率96.6%,产品硫含量由7000μg/g降低到5.8μg/g,十六烷值提高10.9个单位。
两段法柴油深度脱硫脱芳FDAS技术
FRIPP利用现有常规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开发了FDAS技术,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可知,在氢分压(5.5-7.0) MPa、氢油体积比(350-500):1和空速(1.5-2.0)h-1等条件下,处理硫含量10200μg/g、氮含量747μg/g和芳烃质量分数43.1%的催化裂化柴油,生产符合欧III排放标准的清洁柴油。该技术也可处理硫含量13000μg/g、氮含量580μg/g、芳烃质量分数32.7%的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混合油,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柴油收率大于99%,符合欧IV排放标准的清洁柴油,因此,FDAS工艺是直接生产低硫、低芳和高十六烷值清洁柴油较好的技术。
汽提式两段法柴油深度脱硫脱芳FCSH技术
FRIPP开发的FCSH技术有单段逆流操作方式和一反并流、二反逆流的一段串联方式2种,同时环 烷烃发生适当的开环反应,提高产品的十六烷值。该技术可用于加工馏程(154-420)℃、硫含量小于15000μg/g和芳烃含量35%-60%的原料油,可生产硫含量(5-50)μg/g和芳烃含量50%-20%的清洁柴油。
生产超低硫柴油的RTS技术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RIPP)的RTS技术用于超深度加氢脱硫生产超低硫柴油。在相同的氢分压、平均反应温度和氢油体积比条件下,目标产品为超低硫柴油,在达到相同产品硫含量时,RTS工艺的空速为常规工艺的1.88倍,即催化剂体积装填量可以减少近一半;当采用相同催化剂体积,在空速相同时,常规加氢脱硫工艺的平均反应温度要高37℃。
单段深度加氢处理SSHT技术
RIPP开发的单段深度加氢处理SSHT技术具有高加氢脱氮、高芳烃饱和活性的催化剂(RN系列催化剂等),在较高氢分压和较低空速条件下,对柴油馏分原料进行处理加氢反应中芳烃脱除需要较高耗氢。在氢分压6.10MPa和平均反应温度356℃条件下。总芳烃含量满足世界燃油规范II类柴油标准。
深度加氢处理RICH技术
RIPP根据催化裂化柴油的特点,依据脱硫、脱氮和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的机理,开发了RICH技术。RICH技术在中等压力下操作,采用单段单剂和一次通过的工艺流程。所选用的主催化剂专门针对劣质催化裂化柴油特点,具有加氢脱硫、加氢脱氮、烯烃和芳烃饱和以及开环裂化等功能。该催化剂对氮中毒不敏感,操作上具有良好灵活性。RICH技术2000年在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分公司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工业应用。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柴油除十六烷值可提高10个单位左右,密度及硫、氮等杂质含量也得到大幅度降低,柴油收率约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