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战略石油储备的最低量是多少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当时,岁芦族由于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搞石油禁运,发达国家联手成立了国际乎弊能源署。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主要是原油。
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他们又规定增加到90天,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哗裤储备两种形式。当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达到90天以上。
❷ 全世界石油储备还有多少还能维持多久
欧佩克的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376亿桶,比2002年增加1%,其中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分别占78.3%和21.7%。从各地区来看,北美的储量为272亿桶,拉美为1164亿桶,东欧为883亿桶,西欧为184亿桶,中东为7359亿桶,非洲为1055亿桶,亚太地区为459亿桶。探明储量最高的5个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2627亿桶;伊朗,1333亿桶;伊拉克,1150亿桶;科威特,990亿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978亿桶。
2003年,全球石油日平均产量为6709万桶,比2002年增加4.9%,其中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分别占40.1%和59.9%。北美地区日产量为719万桶,拉美为954万桶,东欧为994万桶,西欧为563万桶,中东为2045万桶,非洲为727万桶,亚太地区为708万桶。全球主要产油国(地区)包括:原苏联地区,日产量为977万桶;沙特,841万桶;美国,574万桶;伊朗,374万桶;中国,341万桶;墨西哥,337万桶。
全球石油产品日消费量去年达到7490万桶,比2002年增长2.2%。北美地区日消费量为2233万桶,拉美为619万桶,东欧为506万桶,西欧为1390万桶,中东为420万桶,非洲为236万桶,亚太地区为2086万桶。主要消费国(地区)包括:美国,日消费量为2020万桶;中国,548万桶;日本,514万桶;原苏联地区,380万桶;德国,259万桶。
去年,石油进口国和地区的日进口量为4049万桶,比2002年增加6.3%。北美地区日进口量为1124万桶,拉美为188万桶,东欧为99万桶,西欧为1164万桶,中东为50万桶,非洲为73万桶,亚太地区为1351万桶。主要进口国包括:美国,日进口量为1035万桶;日本,416万桶;韩国,217万桶;德国,214万桶;法国,171万桶。
在石油出口方面,去年全球石油日出口量达4007万桶,比2002年增长6.7%,其中来自欧佩克的石油为1950万桶,占48.7%。北美地区日出口量为158万桶,拉美为477万桶,东欧为648万桶,西欧为437万桶,中东为1471万桶,非洲为597万桶,亚太地区为219万桶。主要出口国(地区)包括:沙特,日出口量为652万桶;原苏联地区,648万桶;挪威,269万桶;伊朗,240万桶;尼日尔爾利亚,230万桶;墨西哥,210万桶;阿联酋,205万桶。
❸ 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战略石油储备各能够维持多少天
实际上这个储备是不好统计的.
有好几种版本
西方国家有一些情报数据显示,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维持100天,欧洲能够维持一个月,中国只能维持三、到四天,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数字。日本虽然是一个石油非常缺乏的国家,但是日本1973年搞了一个“战略石油储备法”,日本目前政府的储备和民间的储备加起来一共有170天,也就是超过六个月的时间。
http://www.hispeed.com.cn/Forum/ReadPost.asp?PostID=645436
欧盟各国储备了至少可供消费111天的战略石油储备,比欧盟所规定的至少90天的储备多21天
http://www.oilnews.com.cn/gb/jingji/2001-09/24/content_17154.htm
中国目前战略石油储备只可以供国家正常使用40天。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3/27/20071223/14569838.html
❹ 我国石油的储存量是多少
间谍吧,这也能说?
❺ 什么叫石油战略储备
人们常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若人体中血液不够,轻则致病,重则有生命危险。对于石油进口较多的国家,如果没有石油战略储备,那么一旦石油进口中断,在缺乏石油供应的地区必然会对各行各业产生灾难性打击,飞机不能飞,汽车不能跑,交通瘫痪,生产停滞。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能源的不断供给来保证。 目前,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0%,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主要的能源。近期在美国某报上有幅漫画,画了“9.11”3个竖立的大字,投射在地面上的阴影却形成了“oil(石油)”三个字母,生动地揭示了美国“反恐倒萨”是为石油而战。中东石油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3,号称“世界油库”,谁能控制中东石油,谁就能支配世界经济。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改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国内原油产量增长近期明显放慢,使得石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计委统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7%,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77%,而石油供应年均增长只有1.67%。1993年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2000年共进口石油7000 万吨,2003年进口石油已超过8000万吨,成为美国、日本之后的第3大石油进口国。据统计,1995年国内所需石油的6.6%靠进口,2000年已升至25%,2005年这个比例提高到32.5%。 在大量进口石油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石油进口,保障石油供给。为此就不能像过去那样被动地接受“国际油价”,必须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以应付突发事件。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开发和进口石油多元化,可以缓解石油危机和调节石油供需平衡,然而最直接、最及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由21个原油进口国组成的国际能源机构(IEA)建议,至少储备90天的原油进口量。美国20世纪末的石油储备量高达1.6亿吨,日本石油消费的99.6%依靠进口,因此石油储备更多,达到160天的原油进口量。储备石油的措施就是建设大型油库。 水库在雨季多水时储水,在旱季缺水时放水,以调节江河水量和稳定发电。石油储备库的作用类似,当产油地区动乱或运输通道不畅而无法正常供油时,可动用储备石油满足国内需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当国际油价波动较大时,可低买高卖,谋求国家经济利益。 在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我国基本上没有石油战略储备,因此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库,既是未雨绸缪,也是当务之急。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在“十五”期间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从2003年开始,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建设陆地石油储备基地,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希望采纳
❻ 6亿吨石油可以用多久啊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石油的用途,石油的消耗速率,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等。我假设您指的是全球每年消耗6亿吨石油的情况下,它可以用多长时间。
目前,全球每年消耗的石油量大约为360亿桶,也就是每年消耗约90亿吨石油。因此,如果我们只考虑石油消耗量,那么6亿吨石油只能用6/做斗90=1/15年,也就是6.7个月左右。但是,这个数字并不考虑石油的增长率和其他因素。
在现实中,石油的消耗速率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字,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经济和技术发展、政府政策、环保法规和替代能源的可用性等。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总之,全球消耗6亿吨石油的用时大约是几个月,但具体情况取决于多种因素。
如果这6亿吨石油用于给一辆大货车使用,那么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数据,一辆大型卡车的平均燃油效率约为每加仑6英里左右,也就是每100公里耗油约为37.2升。如果我们假设这6亿吨石油全部用于大型卡车,而且每吨石油可以产生约7.33桶的燃油(这是根据1桶石油等于约159升燃油计算得出的),那么这6亿吨石油可以产生约2800亿纯羡磨加仑燃油。
在这个假设下,一辆平均燃油效率为每加仑6英里的大型卡车,每年行驶10万英里,需要耗用约16667加仑燃油。因此,用这6亿吨石油可以给一辆大型卡车使用约1678万年左右(2800亿加仑÷16667加仑/年)。
请注意,这个估算只是一派贺种粗略的计算,实际的燃油效率和用时会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并可能因地区和时段影响。
❼ 我国的战略石油存量能够使用多少天
好像是两个月,中国的石油储备真心不多,所以才会积极开辟中国-印冲李度-马六甲的新的石油通道,以前的石油通道基本上散伍迟是橘仿从中东经哈萨克斯坦过来,极不安全
❽ 2022中国石油储备够用多少天
70天。里昂证券分析师此前预计,中国2022年的举郑储备是约为70天,中国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占世界石油行桐需求增长的正带颂44%。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
❾ 全球的石油储备量还能人类使用多久
大概能够使用百年左右,现在的石油开采量相当的大,也在不断的发现心里油田,但是总有一天会用尽的。
❿ 全球的石油储备还够用多久
目前,全球石油储备量的多寡,仍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石油,有些还在继续勘探。
随着工业体量和汽车数量的不断攀升,到2020年时,全球可使用的石油数量将会快速下降。但到2030、2040年间,形势也可能会出现转机,因为可能还有一些海底石油或极端地形上的石油被最终勘探出来。
不过也有人推测,也许10年后,石油就已趋向干涸。无论如何,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全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来替代或缓解石油供应压力。目前也非常鼓励国产汽车品牌走新能源的路线,并且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给予补贴,也是这个原因。
石油生成的原因:
1、生物成油理论(罗蒙诺索夫假说):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
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
实际上,这个假说并不成立,原因是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转化为石油的话,成油量与地球上探明的储量相差过大。
2、非生物成油理论:
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