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磺酸钠
石油磺酸钠本来就是一类物质,而且是很大一类。其中烷基磺酸钠又是其中的一部分。烷基的多少影响石油磺酸钠的亲水性。根据你的专利,选择合适的石油基,最好范围大点。
❷ 石油磺酸钠的制备来源
由石油馏分(230-320℃)先进行氢化或用浓硫酸处理除去不饱和烃而得纯烷烃,在紫外光照射下与氯和二氧化硫作用成一氯化合物,再用烧碱皂化而制得。
十八烷基磺酸钠分子量达不到400,为356
❸ 谁有检测切削液抗硬水的详细方法
切削液抗硬水方法:
切削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合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
切削液克服了传统皂基乳化液夏天易臭、冬天难稀释、防锈效果差的的毛病,对车床漆也无不良影响,适用于黑色金属的切削及磨加工,属当前最领先的磨削产品。
切削液的分类:
水基的切削液可分为乳化液、半合成切削液和全合成切削液。
乳化液是仅以矿物油作为基础油的水溶性切削液;
半合成切削液是既含有矿物油又含有化学合成基础油的水溶性切削液;
全合成切削液则是仅使用化学合成基础油(即不含矿物油)的水溶性切削液。
每一种类型的切削液都会含有除基础油以外的各种添加剂:防锈剂、有色金属腐蚀钝化剂、消泡剂等。
有些厂家会有微乳液的分类,通常认为是介于乳化液和半合成切削液之间的类别。
乳化液的稀释液在外观上呈乳白色;半合成液的稀释液通常呈半透明状,也有一些产品偏乳白色;全合成液的稀释液通常完全透明如水或略带某种颜色。
1、切削液配方
切削液配方主要成分有:乙二醇、四硼酸钠、偏硅酸钠、磷酸钠。
乙二醇:乙二醇乙二醇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HOCH2)�6�0,是最简单的二元醇。
四硼酸钠:四硼酸钠,或称硼砂,分子式Na2B4O7·10H2O,是非常重要的含硼矿物及硼化合物。
偏硅酸钠:偏硅酸钠是普通泡化碱与烧碱水热反应而制得的低分子晶体,商品有无水、五水和九水合物。
磷酸钠:磷酸钠(化学式:Na3PO4)为磷酸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2、乳化切削油配方
乳化切削油配方主要成分有:石油磺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酚醚、氯化石蜡、环烷酸铅、三乙醇胺油酸皂、高速机械油、妥尔油酸钠盐、石油酸钠盐、合成脂肪酸、聚乙二醇、工业机械油。
石油磺酸钠:分子式:R-SO3Na(R=C14~C18烷基);结构式为:RSO3Na、其中R为平均14~18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烷基;溶解性:溶于水而成半透明液体,对酸碱和硬水都比较稳定。
氯化石蜡:氯化石蜡是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具有低挥发性、阻燃、电绝缘性良好、价廉等优点,可用作阻燃剂和聚氯乙烯辅助增塑剂。
环烷酸铅:制备方法由环烷酸钠与乙酸铅复分解置换而得。先将环烷酸加水升温至90-100℃,再缓缓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皂化,至溶液透明,得环烷酸钠,再用乙酸铅复分解置换得粗品,经水洗涤,加热脱水得成品环烷酸铅。
三乙醇胺油酸皂:油酸皂对动植物油、矿物油、机油、石腊、润滑油等具有良好的清洗能力,并具有很好的防锈能力。
高速机械油:高速机械油又称高速锭子油。轻质机械油的一种,粘度较低的润滑油,由石油馏分经硫酸精制或溶剂精制并加入抗氧剂而得。
合成脂肪酸:合成脂肪酸是以石油产品经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脂肪酸。用作制皂的原料。其碳数为10~18,碳数较低的部分用于其他工业。
聚乙二醇: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许多有机物组份有良好的相溶性。
3、防锈极压乳化油配方
防锈极压乳化油配方主要成分有:氯化石蜡、硫化油酸、石油磺酸钡、油酸、三乙醇胺、机械油。
氯化石蜡:氯化石蜡是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具有低挥发性、阻燃、电绝缘性良好、价廉等优点,可用作阻燃剂和聚氯乙烯辅助增塑剂。
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钡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缓蚀剂。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一般添加量在1-10%。它具有优良的抗潮湿、抗盐雾、抗盐水和水置换性能,对多种金属具有优良的防锈性能。
油酸: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化学式C18H34O2(或CH3(CH2)7CH=CH(CH2)7COOH)。将油酸加氢加成得到硬脂酸。
三乙醇胺:工业品的三乙醇胺含量在80%以上,其余含有1.0%以下的水,2.5%以下的乙醇胺和15%的二乙醇胺以及少量的聚乙二醇等杂质。
机械油:石油润滑油馏分经脱蜡、溶剂精制及白土处理而得的一般质量的润滑油,通常只加抗氧化添加剂。
❹ 石油磺酸钠是环烷酸吗
不是环烷酸。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经查询相关资料可知石油磺酸钠是一种有机物。主要用作纺织、印染助剂和液体洗涤剂,氯乙烯聚合用乳化剂。
❺ 石油磺酸钠的执行标准
检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磺酸钠的要求,实验方法,判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精制润滑油馏分经三氧化硫或发烟硫酸磺化、中和、抽提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该产品具有较好的乳化性和防锈性。其代号为T702。 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以上文件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内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培肢枝于本标准。 4.1 外观:
用目测法进行。
4.2 磺酸钠、无机盐、矿物油含量测定:
4.2.1实验仪器、化学试剂:
分析天平、药物天平、恒温烘箱、电热炉具各1台,取样管1只、500毫升分液漏斗2个、250毫升分液漏斗1个、150毫升烧杯4个、250毫升烧杯2个、250毫升容量瓶两个、250毫升三角瓶两个、瓷坩埚3个、移液管50ml、20ml各1只、10ml、5ml吸管各1只、棉花团1份,50%异丙醇溶液:异丙醇:蒸馏水为1:1、 石油醚 (AR) 、3%溴水(AR) 、 浓硫酸 (AR) 、浓盐酸 (AR) 氯化钡 (AR) 、蒸馏水和PH试纸。
4.2.2实验原理:
根据石油磺酸钠和矿物油在异丙醇和石油醚的溶解度不同,通过多次萃取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将磺酸钠和矿物油分开,来测得各自含量。再根据有机物和硫酸盐灼烧后的灰分质量来测定无机盐含量和平均分子量。
4.2.3操作过程:
4.2.3.1矿物油
用150ml烧杯称取约10g试样w,准确至1mg,加入100ml,50%异丙醇,加温搅拌使溶解。然后将混合物移入500ml分液漏斗内,并用50ml50%异丙醇冲洗烧杯,洗液放入漏斗,之后用石油醚提取4次,每次40ml醇液放入250ml容量瓶内,醚液用50ml50%异丙醇洗涤一次,洗液放入容量瓶,再用50%异丙醇补充至刻度,供测试磺酸钠和无机盐含量用。醚液通过棉花滤入一恒重的250ml三角瓶内,先蒸除溶剂,再置烘箱中110℃烘烤5小时,干燥器冷却30分钟,分析天平称重准确至0.1mg(以下同),得矿物油质量R1. 将矿物油R1用少量石油醚溶解,移入一恒重的50ml坩埚中,先蒸除溶剂,再加温使其炭化,然后放入高温炉750℃20~30分钟使其炭化,冷却后加入5滴浓硫酸,在电炉上加温至发烟停止,再移入高温炉750℃灼烧1小时,室温冷却3分钟,干燥器冷却30分钟,称重得灰分质量R2。
4.2.3.2磺酸钠
从250ml容量瓶中,取试液50ml,放入恒重的150ml烧杯中,先蒸除溶剂(温度不宜过高,可吹风加速蒸发)再置烘箱中110℃烘烤5小时,干燥器冷却30分钟,称重得磺酸钠质量R3。
将R3用少量异丙醇加温溶解,移入一恒重的40ml坩埚内,先蒸除溶剂,再加温炭化,之后移入高温炉750℃20~30分钟,使其灰化,取出冷却,加入浓硫酸5~10滴,电炉加温至发烟停止,视情况可再重复一次,然后置高温炉750℃灼烧1小时,取出冷却称重得灰分质量R4。
4.2.3.3无机盐
从容量瓶中取试液50ml,置250ml分液漏斗内,再向漏斗内加入25ml异丙醇、50ml石油醚及5ml浓硫酸,振摇静置分层,将下层醇液放入一洁净的250ml烧杯中,醚层用2N盐酸洗涤两次,每次10ml,洗液放入烧杯并向烧杯内加入3%溴水1~2g,加热至沸,然后趁热加入10%氯化钡20ml,让该液在45℃条件下沉降12小时以上,用定量快速滤纸过滤,并用蒸馏水全面洗涤饥蠢,将沉淀物及滤纸置于恒重的30ml坩埚中,先炭化,再置高温炉灰化,取出冷却加浓硫酸5滴,电炉加温至发烟停止,移入高温炉750℃灼烧1小时,冷却称重得盐灰分质量R5。
4.2.3.4计算
a 矿物油含量X1,X1 =(R1—7R2)/ W ×100%
b 磺酸钠含量X2,X2=(5R3+7R2)/ (W—S) ×100%
c 无机盐含量S, S =305×R5 / W ×100%
d 平均分子量M,M = a× R3 / R4
式中:W——试样重量,g
R1——残留矿物油的重量,g
R2——残留矿物油所溶解的磺酸盐中所得可硫酸盐化灰分的重量,g
R3——磺酸盐残余物的重量,g
R4——从溶解的磺酸盐R3中所得配敏可硫酸盐化灰分的重量,g
R5——硫酸钡残余物的重量,g
305——取样为总重W 的1/5,61份无机盐烧得1份灰分,5*61=305。
a —— 硫酸钠分子量/2, 当产品中无机盐含量为0时, a=71
当产品中无机盐含量为0~1%时, a=85
4.3挥发物:
将已恒重的坩埚称入5克式样M1,精确至1毫克。在105±1℃烘箱中烘3小时,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进行称量M2 ,精确至1毫克。
挥发物含量%=100( M1—M2 )/ M1
4.4水分:
称取10g式样,用120号溶剂汽油50~100ml溶解,溶解液放入水分测试仪器蒸馏瓶内蒸馏,观察测定管内水分不在增加时,记录水容积量毫升数。
水分含量%=水容积量毫升数*10
4.5 PH值:
PH值用1—14 PH广泛试纸检测。 5.1 组批:以每一槽罐的产品为一批。
5.2抽样:抽样按GB/T 4756-1998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执行。
5.3判定:检测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样复检,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品不合格。
5.4仲裁: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会同取样进行仲裁分析。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6.1标志:
包装容器上要有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净重、执行标准号及型号。
6.2 包装:
200立升铁桶包装。
6.3运输及储存:
可按普通货物进行运输。可在普通货场和仓库储存。
❻ 石油磺酸钡与石油磺酸钠做防锈剂哪个更好
1,概述。石油磺酸钠,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T702,实际上目前都是合成磺酸钠,天然的磺酸钠资源太稀缺了。
2,效果。T702的防锈和乳化效果是两个极端,换言之,要看702的分子量,分子量越大,防锈好,分子量小乳化效果好,这个就要看你怎么取舍了。
3,复配。在防锈方面,T702没有特别好的复配添加剂,如果是防锈油,那么要使用不易乳化的添加剂,如果是配乳化液,要控制好乳化粒径就好。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
❼ 石油磺酸钡与石油磺酸钠做防锈剂哪个更好
石油磺酸钡要好判蔽一些。
石油磺酸钠碧冲薯即溶于油又溶于水,配置的油品遇水乳化,所以在抗湿热性能和抗盐雾性能上,都不如悔者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常用于配置乳化油。
❽ 请问(石油磺酸钠)的密度大概是多少
密度大概是1.09
下面给一些具体资料:
石油磺酸钠又称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AS,结构式为RSO3Na、其中R为平均14~18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烷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有臭味,密度1.09。溶于水而成半透明液体,对酸碱和硬水都比较稳定,无毒,
外观 淡黄色半透明固体 氯化钠含量 <8%
活性物含量 24%~26% 游离碱含量 <0.1%
用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作洗涤剂、润滑剂、发泡剂。
❾ 石油磺酸钠的介绍
石油磺酸钠主要用作纺织、印染助剂尘卜和液体洗涤做兄坦剂,氯乙烯聚纯桐合用乳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