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石油回归a股有什么影响吗
扩展阅读
厦门珠宝鉴定费用怎么算 2025-07-09 02:09:33

中石油回归a股有什么影响吗

发布时间: 2023-03-16 13:50:00

A. 中国石油股票从48块跌到现在15块,对大盘指数又多大影响能影响多少点

中国石油上市的首日价格,标志着中国股市的这一波牛市见顶。
整个大环境的市盈率造就了中国石油的48元天价。未来这似乎是一个望尘莫及的价格。中国石油上市之时,港股的中石油也破记录的达到了20元左右的价格,当时就有人质疑巴菲特平仓中石油是错误的,可是好景不长,中国石油就陷入了慢慢熊途。
在中石油和中国神话的联手拉升中,A股创造了6124的奇迹。深入的看,中国石油似乎是国际热钱来给中国经济过热降温的催化剂。
中国石油的48元似乎是拔苗助长的结果,他的价值回归,同步于大盘的惨烈下跌,但是中国石油跌幅超过了60%。
具体能带动大盘多少点,有人说过中石油涨一个板,能带来50点左右的影响。影响是很大的。
但是A股的下跌,不单单中国石油一家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至今仍然影响着欧美的股市。美元的疲软将导致国际石油价格继续高涨,现在是145美元,国际分析师认为要突破每桶170美金,这高油价对全球股市都是巨大的包袱和打击。预计国际油价明年第一季度将达到最高点,然后明年下半年美国经济有可能复苏,美元也将慢慢升值,油价到时会回落。
所以今年只有奥运会的炒作行情,真正的下一个牛市将会在明天下半年慢慢形成。

B. 中石油为什么能在A股市场中占有那么大的比重

中国石油回归A股,不过是故事的开头。这个故事的背后可能是,以中国石油为支点,撬动上证综指,达到操纵沪深300指数以便在股指期货上获利之目的。
"支点"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绝不仅仅只体现在其约1.86%的权重比例上。实际上,如果通过其拉动上证综指,大资金能更容易地操纵沪深300指数。"几乎所有被访的证券和期货人士均对此忧心忡忡。
这并非耸人听闻。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总股本为1830亿股,其中流通A股30亿股,仅占总股本的1.64%;而股权分置改革限售股份数量多达1589亿股,占比高达86.83%。这意味着,一旦控制30亿股中一定比例的股票数量,就可以撬动另外的1589亿股,拉升(或压低)该股股价,从而轻松影响上证综指。
换个角度,按照wind资讯统计,截至11月22日沪市收盘,中国石油在上证综指权重比例虽然较初期已有大幅降低,但仍然高达惊人的22.92%。该日,上证综指大跌230.06点,报收于4984.16点。据此计算,中国石油占上证综指权重值约为1142点。此即说明,中国石油每波动1%,对上证指数的影响相当于11.42点。
于上证综指而言,中国石油拥有如此大的话语权似乎暗示着,潘多拉的盒子正被缓缓打开:以中国石油为支点,借道上证综指,操纵沪深300指数。
但另一个疑问油然而生--上证综指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关联度是否足以支撑这一路径的选择成本。
对此,国泰君安根据近两年的数据结果测算认为,"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相关性高达96%,而两者的收益率关系系数是1.0035。"
无独有偶。中信证券也测算了最近一年以来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在收益率方面的相关系数,并在今年5月初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在大多数时间,两指数的收益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处于90%-95%的区间之内。"此外,如果单从两者变动的方向性相关而言,申银万国资深分析师檀向球的结论更能说明问题--两者的相关度超过99.9%。
4.47%与55.56%的玄机
按22日沪深300指数收盘点位4772.62来算,中国石油在该指数中的权重已经下降为1.79%,为第8大权重股。
依此,国泰君安金融衍生品分析师章秀奇估算得出,若通过直接路径,要使沪深300指数上涨1%,中国石油的涨幅要高达55.56%。在目前设置10%的涨跌停板制度的中国股市,这显然不切实际。
但如果绕道上证综指,情况似乎让资本大鳄们感觉柳暗花明。
"如果前述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之间的关联度成立,那么以中国石油为支点,以22日成交明细,间接通过上证综指拉动沪深300指数上涨1%,中国石油只需上涨4.47%,而所用资金也只有约19.1亿。"章秀奇表示。
4.47%与55.56%
差距如此悬殊,但只是因为选择的路径不同,却异曲同工,均可能令沪深300指数波动1%--这不能不令人拍案称奇。
然而,19.1亿元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无疑只能望而兴叹。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普遍认为,由于管理层对公募基金、券商及保险资金在参与股指期货上设置了较多的限制,因此不可能以此路径操纵沪深300指数,以获得暴利。
例如,《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有关问题的通知》就要求,基金投资股指期货应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并采用近月或者交易活跃合约(可以展期)进行套期保值。对基金持有头寸的限制包括,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买入期货合约(多头头寸)的价值,不得超过基金净值的10%。
但业内人士也表示,不排除包括私募基金及国际游资在内的投机资本,利用中国石油来操纵沪深300指数。
对此,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中国石油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已经引起管理层的关注,但问题如何解决,依然是个难题。
除了尽快解禁大量限售股之外,包括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资深分析师高子剑在内的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考虑改变上证综指的编制方法,如只将流通股本作为衡量权重的依据。

今日集合竞价买入中国远洋,中国远洋资产重组很可能周四过会。今日大盘该涨不涨,可能步入大家都不希望看到连续下杀阶段。

C. 受油价下降影响,中石油去年扣非后亏120亿,高管增薪31%

两桶油之一的中国石油迎来了2020年报的披露,报告期内的2020年,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9338.36亿元,同比下降23.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02亿元,同比下降58.4%,营收净利同比下降明显,并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的净利润为 -119.91亿元,即巨亏120亿元,如此的亏损幅度,恐怕能挤进2020年A股上市公司亏损榜的前三位。

至于业绩下降的原因,中国石油表示 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去年油价大幅下降,成品油销量大幅减少。而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的差异大,是因为在2020年,中国石油完成了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的管道资产重组交易,产生税后净收益人民币320 亿元左右。

虽然主业业绩巨亏120亿,但是中国石油倒是不至于“伤筋动骨”,企业基本面经营依然较为 健康 :截止2020年末,公司的账上货币资金1459.5亿元,资产负债率45.07%上年末下降了2.08%,现金流净增加额为322.22亿元。在2020年报的业绩基础上,为回报股东,中国石油10派0.8742元(含税),参考披露日收盘价,股息率约为2.04%,不过这样的现金分红,恐怕依然难以安抚中国石油投资者的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这首股民改编的诗词说尽了昔日投资中国石油的投资者无尽的心酸,想当年,在2007年11月,中国石油头顶亚洲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巴菲特青睐的中国企业等光环,从港股脚踩风火轮归来A股,实现A+H两地上市融资之时,被多少股民当做宝。

不料企业上市首日即巅峰,创下48.62元/股,市值超过8万亿的A股 历史 记录之后,便如一江春水往下流,至今累计跌去近90%,7万多亿市值灰飞烟灭,这是什么概念?经过这些年的整体上涨,目前四大行A股总市值也不过约5.8万亿元。中国石油回归A股,毁灭了太多的财富,更因为其超级权重的地位,一定程度上造成A股过去长年熊市的格局,也难怪这些年,提起中国石油,不少老股民们都 咬牙切齿。

时至今日,中国石油依然在破发又破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发行价16.70元/股遥不可及,年报每股净资产6.64元,按照披露日收盘价4.28元/股,中国石油破净的幅度也达到了35%以上。

最后,翻看公司2020年报的员工薪酬数据方面,2020年中国石油的员工人均薪酬为34.82万元,高管平均年薪为106.69万元,均实现连续三年的加薪,其中2020年高管平均薪酬较上年增长了31%,建立在公司2019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3.87%、2020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8.40%(扣非后更是巨亏120亿元)的基础上,显得比较碍眼。

D. 请教高人:中国石油A股将何去何从

周一正是上市挂牌交易的中国石油(601857) 无疑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或者说早在中国石油(601857) 开始申购就注定其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让我们回头重新分析中国石油(601857) 自申购开始的"历程",将对我们重新认识该股起到一定帮助。为配合中国石油(601857) 回归,广大散户、机构蜂拥申购,这当然一部份有中国石油(601857) "低价申购"的诱因,另一方面亚洲最能赚钱的公司无疑是目前市场逐渐侧重价值投资所关注的焦点。申购期间共冻结资金高达3.3 万亿,冻结期结束后这部分资金也并未立即回到二级市场,这在当时看来似乎是资金正处于观望阶段,事实上我们忽略了未能中签的朋友们冀望正式上市后迅速购入的意愿。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石油(601857)在上市首日旋即打开上涨 190%,下午报收 160%。出于对中国神华等股票上市后的走势判断,许多散户也纷纷高位介入中国石油 (601857)。随后中国石油 (601857)回补快速上涨或"估值过高"的漏洞,周二又以接近跌停收盘,股价已跌破 40元。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位该股,如何正确估值是我们选择投资这只股票的关键。

中国石油(601857)凭借其亚洲最能赚钱的公司名号伴着近期国际原油价格飙升,无疑价值受到进一步追捧。受到中国石油 (601857)回归 A股并成为第一权重股,未来股指期货推出"控指数者,控天下"等媒体炒作因素影响,即使在相对高位中国石油 (601857)也在首个交易日受到热捧。这无疑是主力资金的炒作手段,上周初露八二端倪旋即转脸权重股掌控全局到本周头两个交易日权重股集体下挫,目的在于令散户在换手交易中逐渐提高成本。

因为中国石油(601857)首日即套牢了接近 7成散户,主力资金十分配合的在散户想购入时放出了足够多的筹码,旋即科技、钢铁、航空板块预热,这不仅仅是个巧合,声东击西是一种技巧。在 7成被中国石油 (601857)套牢散户经受不住诱惑割肉转向其他上升板块时该股才能回到其应有的上升水平。目前是一种散户与机构的博弈状态,如果散户继续坚持对中国石油 (601857)的价值定位,或许那时主力资金将不得不"低头",毕竟股指期货才是主力资金所在意的。

超思华科根据其主营业务之一:国际原油价格预测系统,对未来国际原油Brent-IPE 的价格走势预测来看,未来国际原油价格将受到前期上涨过快压力进入深幅调整期。不过这种尚属正常范畴内的调整对中国石油(601857) 整体价值产生影响的能量有限。

目前中国石油(601857)整体价值应当从国际原油价格未来的上涨预期,美元未来可见的持续贬值将会继续引领国际原油价格,那么以原油开采为主营业务的中国石油 (601857)无疑价值将进一步提振。另外,目前全球性对原油供应的想象性短缺,令各大石油公司受益匪浅。英国 BP石油公司、埃克森 -美孚等大型石油股股价已较年初上涨接近 20美元,中国石油(601857) 目前是世界已探明储量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尚未录入南堡油田储量,如按估值录入将超过英国 BP石油公司,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储量石油公司),总体价值无疑还相对处于较低位置。另外美元贬值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中石油与境外国家签订的联合开采合同都证明了该股具有十分客观的潜力。长期来看中国石油 (601857)是绝对值得持有的股票。

另外,从较中国石油(601857)稍早整体上市的中国神华( 601088)以接近港股 3.5倍价格上市,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波动后基本企稳目前价格。而中国石油 (601857)只较港股接近 2.5倍价格上市。目前其价格遭到打压的原因正是其受到过分关注,首先是 3.3万亿的申购冻结资金,随后也正是过分关注导致散户接住主力资金高位抛出的筹码,以致被套。这些无疑是早在中国石油 (601857)上市之初就谋划好的计策。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谋划已久的计策是因为近期消息面十分"配合"的宣传中国石油(601857) ,其中最具煽动性的无疑是作为目前上证第一权重股将在未来的股指期货种扮演异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需要冷静分析的是,股指期货将采用沪深300 作为基准,而沪深300是依据流通份额计算权重的,也就是说中国石油 (601857)与招商银行 (600036)在股指期货中权重十分接近。

短期来看,技术上大盘在周一已经基本完成了底部构造,蓝筹股下跌意愿明显下降。而权重股一方面受到中国石油(601857) 挤出效应影响,另一方面因"港股直通车"的延后推出导致恒指受挫,中资H 股受到拖累,也影响到A股走势。在先期超跌股普涨的情况下,权重股有望逐渐收住下探脚步,届时大盘也将翻红向上。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已经高位介入中国石油(601857) 的投资者们宜坚定持有,有意介入的投资者们则应当待该股短期走势进一步明朗后再采取行动。不计一时之长短,才能享受未来第一权重股带来的收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