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职业卫生包括什么内容
扩展阅读
并车族费用怎么算 2025-07-09 04:43:48
中石化石油是什么油 2025-07-09 04:40:56

石油职业卫生包括什么内容

发布时间: 2023-03-16 07:37:50

A. 职业卫生检测包括什么内容

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

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

3、生产工艺和设备,包括设备类型、数量及其布局;氏备主要工艺参数,生产方式,生产状态。

4、各岗位(工种)作业人员的工作状况,包括作业人数、工作地点及停留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接触职业病危害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

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

6、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

(1)石油职业卫生包括什么内容扩展阅读

标准及检测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燃肢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类生产企业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遵守工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是各类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企业可以委托环境保护部门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如SGS定期进行工业卫生检测,实时掌握本企业工业卫生状况,根据实验结果适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规避健康损害带来的风险,为企业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B. 职业卫生检测包括什么内容

1、工艺流程、设备、确定有毒有害因素及产生有毒有害因素的主要设备、工人工作方式、工人接触时间、确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2、编写《下厂采样通知单》及《调查写实报告》。

3、检测方案中的采样方案的编制。

4、采样前的准备根据《职业卫生采样方案》作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各项工作应按规定认真做好记录。 

5、现场采样。

6、分析方案的制定。

7、样品分析。

8、结果报告。

(2)石油职业卫生包括什么内容扩展阅读: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猜戚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明兆弯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要求,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与评价,明确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浓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激闷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通过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可以为企业改进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指导一些意见、技术依据;为职业健康检查提供技术参考意见;为企业防范和降低职业卫生风险,加强和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同时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实施日常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C. 简述职业卫生档案包括哪12项内容

一、职业卫生档案包括的12项内容: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档案。
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档案。
3、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档案。
4、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档案。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档案。
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档案。
7、职业卫生培训档案。
8、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档案。
9、职业健康检查汇总及处置档案。
1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档案。
11、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
12、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其他管理档案。
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要求:
1、用人单位应按照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本通知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制定借阅登记等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用人单位为总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公司总部的职业卫生档案可适当简化,但其下属用人单位必须按本通知要求设立职业卫生档案。
2、《职业卫生档案》由一个汇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组成,汇总档案升拦和十二个分档案应分别使用统一的档案盒分类保存,档案盒应注明档案名称。
3、《职业卫生档案》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监察执法的重要依据,应永久保存,妥善保管。当管理人员变化时,要做好交接工作。
4、《职业卫生档案》涉及职工个人隐私和单位的保密信息,应做好保密工作。
弊滑5、若用人单位涉及项目及人员较多,可参照样表增加表格予以补充。
6、《职业卫生档案》吵卜胡式样可根据工作实际做适当调整,但所涉及主要内容不能缺少,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的设置不能减少。
7、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职业卫生档案》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移交保管。
8、本通知下发前用人单位已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应按本通知要求重新完善,并分类归档保存。

D. 职业卫生检查包括哪些

问题一:职业卫生检测包括什么内容? 检查内容:
1、用人单位是否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 *** 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用人单位是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用人单位是否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是否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纯旦检测、评价结果是否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
案。
6、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用人单位必须是否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否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
8、用人单位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是否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是否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9、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是否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0、用人单位是否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是否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11、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是否经过职业卫生培训,是否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并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12、用人单位是否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问题二:职业病的健康做笑扰检查包括哪些 岗前、在岗、离岗、离岗后检查
日常、应急检查
详见GBZ 188-2014

问题三:职业健康检查包括那些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的职业健康体检表,包括以下内容:
一、体征:
1..一般情况,包括脉率、血压;
2.五官包括视力、晶体、眼底、外耳、听力、鼻、口腔、咽喉;
3.内科包括心脏、肺、肝、脾;4.外科包括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皮肤黏膜;
5.神经系统包括皮肤划纹症、膝反射、跟腱反射、肌力、股张力、共济运动、感觉异常、三颤、病理反射;
6.其他
二、化验及其他检查
包括 血 尿、 肝功能、 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B超、脑电图、听 视觉诱发电位、神经肌电图等
三。其他

问题四: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哪些 一、首先(联系)体检机构(医院、疾控中心),交费;
第五条 职业健康检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二、约定时间(人多时),领取体检表;
三、体检
1、首先是肝功能(验大血)、B超等不能吃早餐的检验,妇科要多喝水;
2、然后其他项目就无所谓了,常规检查(挨个检查):血压、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心电图、肺X光等;
3、特种作业人员约定项目。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第十四条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从事放射性作业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应当填写《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第十五条 体检机构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30日内,将体检结果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体检机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第十六 条体检机构应当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将汇总材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问题五:职业健康升笑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违反职业健康检查规定的行为主要有三种:
一、超出资质认证或者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或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
二、不按照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相关机构如有以上行为之一的将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认证或者批准机关取消其相应的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六:简述职业卫生检测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一、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清单及有关文本。

二、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

三、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四、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问题七: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哪几种 岗前、在岗、离岗、离岗后检查
日常、应急检查
详见GBZ 188-2014

问题八: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包括哪些 根据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高毒物品目录》
你生产海程中凡是可能产生的、包括在以上范围内的因素,都应该列入检测范围

问题九:职业健康检查有哪些项目 一、体征:
1..一般情况,包括脉率、血压; 2.五官包括视力、晶体、眼底、外耳、听力、鼻、口腔、咽喉; 3.内科包括心脏、肺、肝、脾; 4.外科包括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皮肤黏膜; 5.神经系统包括皮肤划纹症、膝反射、跟腱反射、肌力、股张力、共济运动、感觉异常、三颤、病理反射; 6.其他
二、化验及其他检查 包括 血 尿、 肝功能、 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B超、脑电图、听 视觉诱发电位、神经肌电图等
三。其他

E. 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也逗汪称为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其主要解决和研究的是如何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防止各液友种职业病的发生而在技术上、设备上、法律上、组织制度上,以及医疗上所采取的一整套措施。其具体内容包括:

(1)在异常气候环境下对劳动者健康的保护。

(2)在异常气压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的保护。

(3)各种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防护。

(4)对高频微波、紫外线、激光等的防护技术。

(5)噪声的防护技术。

(6)振动的防护技术。

(7)工业防尘技术。

(8)预防各种毒物对人体造成的急性及慢性中毒。

(9)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视力设计合理的照明和采光条件。

(10)预防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

(11)研究各种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及治疗。

(12)研究各种疲劳及劳损对劳动者的危害与防治。

(13)监督企业按照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行各种工业设计、施工、改建、扩建、大修、技术闹指槐革新和技术改造等。

(14)普及劳动卫生知识,加强劳动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职工个人防护和保健工作。

F. 加油站职业卫生小知识

1.在加油站工作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加油站营业首先要有员工,首先应该掌握“加油站操作员”这个工种的职业资格能力,也就是说应该取得“加油站操作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加油站操作员”工种的证书分为五级(初级)、四级(中级)和三级(高级),由于技能含量较低该工种没有技师和高级技师。除此之外,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当地安监局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危险化学品操作证》。至少需要专职人员:加油站经理1名,计量员2名(另1名可以由加油站经理兼)、营业员一个班安排1名、账务员1名、加油员若干; *** 人员有安全员一个班安排1名,班长一个班安排1名,如果开设便利店需要营业员 *** 卖货。

此外,你朋友要作为加油站管理者,需要掌握油品安全知识、计量知识、油品知识、非油品销售知识、润滑油基本知识、客户服务知识、员工业绩考核等。要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有一个途径,就是去找一本石化或石油加油站的管理规范,里面什么都有。
2.加油站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一、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严禁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生产。

二、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三、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证有效运行,严禁不设置不使用。

四、必须为劳动者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五、必须在工作场所与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严禁隐瞒搜扰李职业病危害。

六、必须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严禁弄虚作假或少检漏检。七、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严禁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

八、必须组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严禁不体检不建档。
3.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职业病是什么
一、加油加气站存在世迟的职业危害因素汽油、苯系物、噪声、一氧化碳、四乙基铅等1、汽油的危害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易溶于脂肪。

主要是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到人的大脑,引起麻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产生毒害作用,对骨髓造血机能也可产生不良影响。

侵入途径:呼吸道、皮肤。临床中毒表现:①急性中毒:麻醉症状,精神恍愧、步态不稳、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咳嗽等;重症为吸入高浓度汽油后,可很快出现昏迷、抽搐、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②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情绪波动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感觉异常,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及腱反射减弱和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肢体瘫软,神经-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③皮肤接触汽油可干燥、皲裂,出现角化性皮炎;妇女对汽油敏感,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月经异常、周期紊乱等。

职业接触限值李则:PC-TWA300mg/m3。2、四乙基铅的危害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在燃烧时释放铅随废气排入大气中。

如吸入量过大,能使人大脑萎缩。临床中毒表现: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消化系统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

血液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铅对肾脏的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铅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出现氨基酸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及肾功能减退,提示中毒性肾病,伴有高血压。

铅中毒临床指标:尿铅超过0.08mg/l,血铅超过50μg/t,职业史和临床症状是诊断的依据。职业接触限值:PC-TWA0.02mg/m3。

3、甲苯的危害对皮肤、粘膜有 *** 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 *** 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二、可导致的职业病汽油中毒、职业性铅中毒、苯中毒。

三、防护措施:1.对油料的毒性要有足够的认识,不可麻痹。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2.国家规定汽油蒸气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50mg/m3,所以生产、储存、使用场所的空间汽油浓度均应在此卫生标准以下,以确保安全生产。3.特别要注意防止汽油泼洒、渗漏,注意工作场所的通风。

4.严禁用嘴吸取油料,特别是含铅汽油。禁止用含铅汽油灌装打火机。

禁止用含铅汽油洗涤汽车零件和衣服。5.接触汽油操作应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下班时要用肥皂、清水洗净手、脸,有条件最好洗澡。

不要接触汽油后就立即吃食物、抽烟。6.油库工作人员不要随意进入油罐内清扫底油。

如需要清洗油罐时,应先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等办法,降低罐内油蒸气的浓度。进罐人员必须穿上工作服、胶鞋、戴橡皮手套,必要时还要戴上过滤式防毒面具,系上保险带和信号绳。

另外,油罐外面应有专人守护,随时联系,也便于轮换作业。每人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7.工作中发现有头晕、头痛、呕吐等汽油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

8.从事接触汽油作业者,就业前均应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内分泌疾患、心血管疾患、血液病、肺结核、肝脏病等不宜从事此类工作,在定期健康检查中,凡确诊上述疾病的患者均应调离接触汽油工作,进行治疗与疗养。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亦应暂时调离。四、治疗急性中毒迅速移离现场,静卧在空气新鲜处,将患者腰带、纽扣松开,保持呼吸道畅通,用肥皂及清水清洗皮肤、头发等。

眼睛污染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硼酸眼药水滴眼。误服汽油者可灌入牛奶或植物油,然后催吐、洗胃、导泻。

心脏骤停可行心脏复苏术,禁用肾上腺素,以免引起心室颤动;吸入性肺炎,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癔病样症状者给予镇静药物。慢性中毒可采用中医中药,亦可给予维生素类及利眠宁等药物,亦可用小剂量胰岛素低血糖疗法。

有类似精神分裂症状者,可按一般精神分裂症治疗。皮肤有红肿、水疱者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

角化、皲裂可用100%尿素软膏,干燥者可用蛤蜊油等。汽油吸入性肺炎可给予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处理。

其他处理一、观察对象每年体检一次,重点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尽可能作神经-肌电图检查。二、急性中毒轻度患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患者经治疗恢复后,应调离汽油作业;吸入性肺炎治愈后, 一般可恢复原工作。

三、慢性中毒患者应调离汽油作业,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适当安排工作或休息。相关知识1.劳动者接触汽油蒸汽或液体所致的汽油中毒是一种全身性中毒性疾病。

急性中毒以神经或精神症状为主。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人性肺炎。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2.急性中毒者,应迅。
4.加油站管理人员如何实施职业病防治法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设备、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职业

病防治法还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

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

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培训权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

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劳动者有权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这些都是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内容。
5.加油站岗位主要存在哪几种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6.加油站管理人员如何实施职业病防治法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培训权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劳动者有权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这些都是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内容。

G. 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行业职业卫生评价中需要识别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石油天然枣团中气开采加工行业职业卫生评价中需要识别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这个要分或纳为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和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两个方面。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硫化氢、噪声、电离辐射,以及开采时所凳山使用到的各种助剂;不良的作业条件;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与之类似,但是略有区别。
建议你自己先找有关文献看看。

H. 职业卫生是什么

职业卫生主要是研究工作条件,包括工作过程、工作组织和工作环境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册碰简创造安全、卫生、舒适、高效的作业条件,使工作适合于个人,进而使每个人都适合于自己的工作,最终达到保护劳动者心身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职业卫生实际上是指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病州裤危害因素所致的损害或者疾病的预防,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吵陵

I. 职业安全卫生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安全卫生制度应包括晌携扒:
(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企业应依法按照职业病目录所列宴昌职业病的危害项目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2)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企业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3)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企业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4)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企业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5)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制度。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的个人防护用品。
(6)职业病防护设施隐芦维护保养和使用制度。企业应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7)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制度。企业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