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川盐亭发现超大储量油气田,此次发现有何价值意义
四川盐亭发现新的油气田,这是油气勘探的一个新突破。新油气田的储量很大,这对四川盆地的油气资源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能源保障。此外,新油气田可以创造极高的经济价值,增加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发展。
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也很清楚它们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这些资源能保障我们的基本工业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新发现的油气田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此前中石油已经在四川盆地展开油气勘探项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次新油气田的发现也表明了他们前期的付出是值得的,为勘探人员带来信心,希望他们能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㈡ 油气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资源探明程度还较低,特别是普光、广安、新场、合川等大型气田及龙岗、元坝等大型含气圈闭的发现,更揭示了四川盆地巨大的勘探潜力。
7.2.1 加强4个古隆起及周围地区的勘探
油气从脱离烃源岩开始,逐步进行运移,压力差和古圈闭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条件。在四川盆地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规模及不同控气作用的古隆起,先后在加里东期的川中古隆起、印支期的开江古隆起和泸州古隆起、燕山期的江油-绵竹古隆起和大兴古隆起等。这些古隆起不仅影响和控制了储集层性能,而且为油气早期运聚提供了场所,如川中乐山-龙女寺加里东古隆起为威远气田的运移、聚集创造了条件;印支期开江古隆起是川东天然气聚集的关键。
从演化序列上看,四川盆地这些古隆起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继承性,更多地表现为独立性,反映了盆地性质、构造变形方式的差异(图7.1)。
7.2.1.1 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隆起
加里东期原特提斯洋和华南洋与扬子陆块俯冲,在克拉通周边发育4个大型古隆起,即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龙门山古隆起、汉中-大巴山古隆起以及黔中古隆起,这些古隆起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点,面积大。其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以奥陶系顶面计算,面积为5.5×104km2。
勘探实践表明,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有利领域,以威远震旦系气田为主,古隆起的发育及演化有以下几点。
1)加里东运动古隆起的轴部,即乐山-龙女寺构造上大面积由寒武系地层覆盖,并有剥蚀,古隆起的隆升作用可能始于中晚奥陶世,晚奥陶世后隆起范围扩大,只有早志留世为收缩式的沉积,其上被下二叠统超覆。威远气田为上震旦统灯影组顶部溶蚀白云岩,因此加里东构造运动在上扬子地区的响应较早,灯影组在全扬子区沉积域都发育古暴露,为天然气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
图7.1 四川盆地古隆起分布图(据李晓青等,2001)
2)长期继承性发育,形成规模巨大的古圈闭,古隆起轴部继承性发育,延缓了下古生界(特别是寒武系)烃源岩的生烃时间。对下古生界不同构造位置钻井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古隆起轴部(如高科1井)寒武系烃源岩主生油期为中侏罗世,主生气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而川东南坳陷寒武系烃源岩主生油期为二叠纪-早三叠世,主生气期在中三叠世-早侏罗世。
3)古圈闭形成时间和油气大量生成时间相匹配,形成了印支期、燕山期古油气藏。
4)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对油气聚集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古圈闭的演变,使得古油气藏大量散失,如资阳古油气藏,另一方面又形成新的油气藏,如威远气藏。
5)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应具备两个条件:继承性发育的圈闭、良好的储集层。高石梯-磨溪龙女寺构造带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因而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7.2.1.2 海西期-印支期开江古隆起
石炭纪末云南运动,在华夏构造体系控制下,川东地区中部的开江-梁平一带发育NE向延伸的隆起带,石炭系沉积不全,顶部有剥蚀和岩溶。
开江古隆起的演化与中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在开江-梁平地区形成EW向的隆起,隆起核部已剥蚀至中二叠统栖霞组下段。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早幕,使开江古隆起改变为NNE向,北与大巴山古隆起、南与泸州古隆起以鞍部相接。开江古隆起海西期形成,印支期继承性发育。
开江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对石炭系油气聚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的石炭系15个气田中有11个分布在与古隆起有关的古气藏范围内。其中6个大中型气田有5个在古气藏范围内。该古隆起对油气成藏聚集的有利条件表现如下。
1)海西期-印支期埋藏溶蚀作用将早期形成的次生孔隙溶扩沟通,使得石炭系储集层得到明显改善。开江古隆起的埋藏溶蚀作用最为发育,是储层最有利地带。
2)古隆起的存在,为石炭系上倾边界形成大型地层——古构造复合型圈闭提供了构造条件。与烃源岩成烃期相伴,印支期-燕山早期,在川东石炭系分布范围由石炭系上倾边界分别同继承型发展的开江古隆起、泸州古隆起、石柱古隆起构成的4个大型地层——古构造复合型圈闭已经形成。其中,开江古隆起的幅度达800~1400m,东、西两侧古圈闭面积分别为1790km2和2180km2。泸州古隆起北缘圈闭和石柱隆起圈闭面积分别2200km2和2530km2(陈盛吉等,1998),它们控制了川东石炭系储层中油气的二次运移和早期聚集。
3)古圈闭和油气田有着良好的配置关系,形成了环绕古隆起分布的大型古油气藏。这些古油气藏被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所改造,油气发生重新分配。因此,前人在研究石炭系成藏时总结出3种模式,即早期(印支期—燕山期)聚集成藏模式、早期聚集晚期(喜马拉雅期)成藏模式以及晚期聚集成藏模式。这3种成藏模式以早期聚集成藏为最好,如五百梯气藏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早期聚集晚期成藏的勘探效果也较好,发现了大中型气田,如大池干井气藏。晚期聚集成藏勘探效果较差,勘探风险也较大。
7.2.1.3 印支期泸州古隆起
印支期NE向延伸的华蓥山构造带,南、北两端存在两个古隆起,北端即为前述的开江古隆起,南端为泸州古隆起。
泸州古隆起顶部在泸州一带,地层剥蚀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的嘉三段,向外依次为嘉四段、嘉五段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最大剥蚀厚度可达千米以上,在近2.2×104km2范围内雷口坡组全部缺失。
泸州古隆起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地层大量剥蚀导致古隆起顶部缺少一套以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为主的含油气地层,而且破坏了纵向上良好的储盖组合条件,在古隆起核部除最下部的嘉一段气藏和嘉二段气藏得以保存下来外,其余气藏皆散失。也正因地层逐层被剥蚀,使得嘉陵江组气层的保存条件向古隆起核部变差,气藏由核部向翼部逐渐增多。如近邻古隆起核部内侧发现嘉三段气藏,外侧发现嘉五段气藏。
上述事实表明,受古隆起后期剥蚀影响,被保留地层的多寡对气藏的储盖条件和地层的纵向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被剥蚀掉的地层越多,保留下来的层就越少。反之,则可以在纵向上形成多层储集。
2)古隆起继承性的演化有利于早期油气聚集,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形成的泸州古隆起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持续隆升。尽管燕山运动使得川南隆起的最高部位向西偏移到自贡一带,但泸州古隆起仍处于区域隆起的高部位,有利于油气的早期聚集。目前已发现的嘉陵江组油气层,均在隆起边缘就是最好的例证。
7.2.1.4 燕山期古隆起
在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下在龙门山前缘发育两个燕山期古隆起,即江油-绵竹古隆起和大兴古隆起。
古隆起的形成始于早侏罗世,导致下侏罗统明显缺失。到侏罗纪末,上述两个古隆起明显向坳陷扩大,特别是南部大兴古隆起已扩大到峨眉-熊坡-雅安一带,面积可达6000km2。该古隆起位于上三叠统生烃中心,隆起形成时间早于油气大量生成、运移时间,是油气有利聚集带。目前,在这两个古隆起已发现一批中小型气田,如中坝气田、平落坝气田、白马庙气田等。
截至目前,上述两个古隆起勘探程度较低,是今后值得重视的有利领域。
7.2.2 山前带勘探领域
山前带是四川盆地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获得大发现的重点地区,目前,四川盆地龙门山山前带、米苍山-大巴山山前带受制于地震资料品质,除发现中坝气田和大邑-鸭子河、九龙山、南江金溪等含气构造外,还没有大发现。龙门山山前一带、米苍山-大巴山山前带成藏条件优越,具有印支期前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广泛分布的烃源岩及陆相前陆盆地巨厚碎屑岩沉积,气源充足,储层类型多,构造圈闭发育,是四川盆地下一步大发现的重点领域之一。解决山前带地震成像、构造模式和圈闭落实问题是该领域勘探获得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川西前陆盆地前景更乐观。
7.2.2.1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前景良好的地区
盆地西部晚三叠世冲断前陆盆地的东斜坡带,该区临近生气中心,具有很大的生气强度(100×108m3/km2)。斜坡带保持至今,是天然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带。现已探明八角场气田,储量为590×108m3。另有合兴场、丰谷气田和一批含气构造,是目前勘探的重点地区。随着勘探程度的增高,预计可找到天然气储量1000×108m3。
前陆盆地中燕山晚期NEE向或EW向隆起带或构造带。在绵竹-盐亭隆起带上的新场-孝泉气田,气源正是来自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有理由推测深部有须家河组气藏存在,这样绵竹-盐亭隆起带上的天然气储量将超过500×108m3。邛崃-新津隆起带上已在上三叠统发现了平落坝气田、大兴西气田和三和场、观音场等含气构造,已成为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区。
前陆盆地西侧的龙门山冲断带前缘。该前缘是印支期-燕山期自北而南发展,经喜马拉雅期强烈冲断迭加复合而定型的。该区因隆起早,上三叠统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较低,Ro值往往小于1%,至今仍在液态窗之内。南段高家场背斜上已获一口工业油气井,但该区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勘探程度低、难度大。
7.2.2.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各段均发现天然气
以前不少人认为须家河组只是须二段、须四段、须六段储气,而须三段和须五段为生气层段。经近年油气勘探,不但须二段、须四段、须六段又发现数个油气田,而且须三段和须五段也发现气田(图7.2)。
图7.2 须家河组NW向近源成藏示意图
7.2.3 川中、川东中浅层勘探领域
近10年来,四川盆地勘探在向深层、超深层方向快速发展的同时,中浅层也不断有新的发现。以须家河组大面积分布的岩性圈闭为重点勘探对象,预计下一步能形成较大储量规模的中浅层目标区。
7.2.3.1 川东北地区陆相须家河组
川东北须家河组在区域构造、沉积上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有相似性。但由于川东北地区构造改造程度较川西坳陷强,因此,除了须家河组一段、三段具有生烃潜力外,二叠系龙潭组甚至志留系烃源岩对陆相中浅层也有贡献。目前,在九龙山构造、通南巴、元坝、龙岗地区须家河组的钻探均获得了高产天然气流。同时,部分井还在侏罗系获得工业性天然气流和工业性油流。川东北须家河组埋藏明显较川西坳陷浅,沉积相带与构造裂缝双重因素使其储层物性好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研究成果揭示,川东北中浅层应该具有(5000~10000)×108m3的资源前景。
7.2.3.2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生气强度大于5×108m3/km2。发育有大套河流-三角洲体系的块状砂岩,受多物源体系的充足供给影响,砂岩相互叠置、大面积连片分布,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物质基础。合川-安岳地区、广安地区近期已探明了超千亿方的地质储量,证实了川中地区具有大面积多层系含气特征,勘探潜力大。
7.2.4 下组合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下组合(Z—S)发育有4套烃源岩,即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上奥陶统及下志留统,厚度大,分布广泛,油气资源潜力大,并发育4套储盖组合。
2013年,在高石1井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中打出高产天然气流,探明4400×108m3的特大气田,进一步证明下组合前景良好。其主要勘探方向:①乐山-龙女寺及泸州古隆起及其周围;②川东北古隆起及其周围;③志留系沉积相控制下的湘鄂西及渝东地区等;④震旦系台缘高能白云岩带勘探领域紧邻寒武系生烃中心,而且在盆地东部的陡山坨组烃源岩也较发育,气源供给充足,更为重要的是喜马拉雅期前属于印支期开江-华蓥山古隆起范围,震旦系顶面构造图上显示为古隆起高点,是油气有利的运移指向区。
7.2.5 加快泥页岩气和致密气的勘探
四川盆地非常规泥页岩气及致密岩气资源十分丰富,勘探潜力大,具多时代、多层段发育特征,如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二叠系及侏罗系等,分布广、厚度大。初步研究泥页岩气主要指标较好,并且已在川东彭页1井,建页HF-1井、溶页1井、元坝侏罗系泥页岩中打出天然气流。尤其在涪陵地区中国石化部署了20多口探井,其中有16口井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层系内打出高产气流,一般日产气(20~30)×104m3,有个别井高达上百万方,有的井两年多稳产6×104m3以上。这个区块已成为中国石化泥页岩气第一个工业性开发实验区,亦是中国首个泥页岩气工业开发实验区。因此,四川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是今后的重要领域之一。
㈢ 四川盐亭发现超大储量油气田
是的,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公众号“西油记”发布消息称,10月16日,位于绵阳市盐亭县八角镇的角探1井,在沧浪铺组测试获得日产天然气51.62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标志着四川盆地沧浪铺组油气勘探首次战略突破。
角探1井是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平缓构造区龙女寺构造北斜坡八角场构造的一口风险探井,钻探的目的是为探索大古隆起北斜坡八角场地区沧浪铺组、茅口组储层含油气性,拓展勘探领域。
盐亭县的八角镇,在几十年前是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之一。但如今盐亭县境内有一些老油气井在生产,都是处于生产后期,产量很低。现在角探1井的出现,无疑是给了盐亭人民希望。
(3)四川盐亭石油勘探的怎么样扩展阅读
中国油气更具“底气”:
自然资源部7月29日发布的《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通报(2019年度)》显示,我国油气勘查取得多项重要突破,油气探明储量大幅增加,新增2个亿吨级油田、3个千亿方级天然气田、3个千亿方级页岩气田。同时,油气勘查开采投资大幅增长,勘查投资达到历史最高。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24亿吨,同比增长17.2%。其中,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1亿吨的盆地有3个,分别是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含海域);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1亿吨的油田有2个,为鄂尔多斯盆地的庆城油田和准噶尔盆地的玛湖油田。
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8090.9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7%。其中,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2个,分别为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气田有3个,为鄂尔多斯盆地的靖边气田和苏里格气田,以及四川盆地的安岳气田。
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644.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13.1%,新增储量来自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的长宁页岩气田、威远页岩气田、太阳页岩气田和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的永川页岩气田,其中中国石油的3个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均超过千亿立方米。
㈣ 四川盐亭县发现超大储量油气田,这意味着什么呢
随着当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的需要,丰富的油气资源支撑了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这次超大储量油气田的发现,证明了这里的巨大勘探开发潜力。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开辟了新的规模资源接替领域。当然了,我们在技术发达、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也要沿袭老一辈气田人精神,在清洁油品行动中取得胜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㈤ 四川盐亭发现超大储量油气田,这会给带给我国哪些好处
油田发现的经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八角镇的角探井,在沧浪铺组测试获得日产天然气51.62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标志着四川盆地沧浪铺组油气勘探首次战略突破,开辟了规模,增储新阵地。此探井是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平缓构造区龙女寺构造北斜坡八角场构造的一口风险探井,钻探的目的是为探索大古隆起北斜坡八角场地区沧浪铺组、茅口组储层含油气性,拓展勘探领域。
因此,石油常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机器的“粮食”。石油和天然气也是优质的有机化工原料。所生产的化工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工业、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石油和天然气还是主要的战略物资,对巩固国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产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实现[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尽管21世纪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有所降低,但因其用途广泛,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