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马拉开波湖是委内瑞拉重要的“石油湖”,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为了方便大吨位油轮驶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
(五)基多位于赤道附近,4月五4日离春分3月3五日较近,所以基多在次日昼夜长短差距很少,白昼长约为五3小时,从图中信息可知,赤道附近的基多所处地势高,气温不高,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小.
(3)甲洋流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海区,属于暖流,其流向与东北信风有关.
(3)结合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来分析,委内瑞拉中部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热量、水源、水热组合、地形、土壤和政策等.
(4)31世纪61年代以来,开挖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湖水变咸;湖区周边城市积极发展炼油工业,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开采和石油运输产生的漏油.这些都导致环境变差,因而综合治理措施可以从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环节进行治理,提高技术,减少排污.
故答案为:
(五)五3;纬度低(赤道附近);地势高
(3)暖流;信风带(东北信风带)
(3)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国家政策支持.
(4)原因:开挖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湖水变咸;湖区周边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油污;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运输中的石油泄漏等.
治理:将湖区炼油工业和原油装载点外移;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污水处理厂);提高采油、炼油技术,减少污水排放.
❷ 南美的石油湖是马拉开波湖吗
在北美,“北美的储油罐”——墨西哥湾以黑色血液滋润着北美大地;在南美也同样有这样一个湖泊如明星闪耀,以黑色血液照亮了大地,推动着南美各国的发展,它就是“南美的石油湖”——马拉开波湖。
马拉开波湖的出名,不是由于它的湖光山色,更不是由于它的水产鱼虾,而是由于这里蕴藏丰富的石油。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诞生在这里。因湖而名的马拉开波盆地,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第一节马拉开波湖的地理位置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总面积14344平方千米,是委内瑞拉同时也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图8-1)。湖北端经长35千米、宽3~12千米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相通,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断层陷落的构造湖。口窄内宽,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15千米,湖岸线长约1000千米,面积1.34万平方千米。北浅南深,最深达34米,水深平均达20多米,容积2.8亿立方米。含盐度15‰~38‰。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地区之一。
图8-1马拉开波湖地理位置
马拉开波盆地形成于北—北东向线性正断层控制的构造低地或箕状地堑内,于晚侏罗世开始沉积,在早白垩世—古新世发育了一个碎屑-碳酸盐混合台地。在土仑晚期—坎潘期,La Luna组沉积于缺氧的陆棚—斜坡环境,成为南美洲西北主要的烃源岩。加勒比海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北缘在晚古新世和早—中始新世的斜向会聚,导致在马拉开波盆地东北部形成碎屑充填前陆楔状体。该前陆盆地为一厚约5千米的始新世河流三角洲沉积楔状体,成为马拉开波盆地最富的油气储层。古近纪的碰撞使沉积中心从西北向东南迁移150千米。均衡回弹导致在盆地中东部形成一条大的始新世不整合面,成为始新世储层之上的主要盖层。
马拉开波盆地的中央单元包括:(1)沉积于陆棚斜坡环境的世界级源岩;(2)沉积于始新世—中新世河流三角洲环境的优良碎屑储集岩;(3)两期构造沉降造成大量油气生成的两期脉动;(4)油气沿走滑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以及晚始新世—渐新世的区域不整合面侧向、垂向运移。
❸ 波斯湾“石油湖”形成还有什么原因光这5点开采优势就够了
目前全球的石油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有:西亚波斯湾地区、非洲几内亚湾沿岸、欧洲的北海、北美的墨西哥湾沿岸、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北美阿拉斯加等,而其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无疑西亚的波斯湾地区,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波斯湾沿岸国家中,占据了世界十大储油国中的五个,排名第二的沙特阿拉伯就占到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堪称"石油王国",此外还有排名第三至第六位的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
那么波斯湾的石油为什么这么丰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随着地壳运动,阿拉伯板块向北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特提斯海逐渐消失,保留下来一块大陆架浅海的沉积地,就是现在的波斯湾。拥有稳定的沉积环境,生油、储油、运聚、保存的条件极其理想。
同时第四纪以前,波斯湾气候温暖,植物生长茂盛,动物种类多,积攒了大量的有机沉积物。而到了近新世时期冰川运动频繁,地质灾害集中,大量的动植物被掩埋于海底,泥沙与海洋生物尸体沉积,形成“有机淤泥”,经过长期作用,厌氧细菌便把有机质转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此外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升降运动形成了4000~12000米的巨厚沉积层。而平缓的褶皱现象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背斜(即储油构造),像一个“大盆”把汇集的油气贮存起来,就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富集通道、大仓库。
当然波斯湾地区出口石油占到世界的6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不仅仅因为石油资源丰富,重要的是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
第一、 储量3.5亿吨以上的巨型油田分布集中,比亚、非、拉其他产油国的油田大几十倍。据统计,波斯湾地区储量在6.8亿吨(50亿桶)以上的巨型油田共有27个,合计占全区石油总储量的75%。巨型油田使得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开采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和长期稳定地进行;便于集中投资开采;
第二、 石油多分布在海岸附近,距油港最远的一般也不超过100公里,输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
第三、 油田的地下压力高,自喷井占油井总数的80%以上,因此其生产成本是目前世界上最低的。
第四、 波斯湾石油多以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轻质油为主,便于石油精炼;
第五、 波斯湾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这里终年晴朗,陆地平坦干燥,海域水浅,几乎没有风暴。气候条件比世界上其他一些大产油区有利得多。
如此看来,上天对波斯湾这块地方还真是不薄,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