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国石油自给率有多少
扩展阅读
郴州市里的猪什么价格了 2025-07-19 00:22:26
石油单位党员有什么用 2025-07-19 00:20:49
中彩票必须交什么费用 2025-07-18 23:37:02

中国石油自给率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2-11 08:07:36

① 中国在那一年实现石油自给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仅有甘肃玉门老君庙、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等几个小规模油田,年产不足12万吨,国内消费的石油基本上依靠进口。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发建设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和青海冷湖油田及四川油、气田,扩大了玉门油田,初步形成了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几个大盆地进行的区域勘探取得新的进展。

(1)中国石油自给率有多少扩展阅读:

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但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60年代初,我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严重困难和巨大压力,大庆石油会战就是在这个时期打响的。

经过3年多的奋战,到1963年,我国高速度、高水平地探明和建设了大庆油田,形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对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64年1月21日,石油工业部党组向中共中央报告,提出要在天津以南、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组织华北石油会战。

到1965年,在山东建成的胜利油田、在天津建成的大港油田都开始出油。华北石油会战打开了渤海湾地区的勘探局面,在中国东部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石油生产基地。

经过大庆石油会战和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底,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131万吨,实现了国内消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人民网-新中国峥嵘岁月|1963年:石油基本自给

② 中国原油自给率为什么那么低

中国的原油资源很稀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费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在目前的石油进口中,中东地区的占比已经下降到34.9%,俄罗斯、中南美洲、西非、北非都已经成为主要的进口来源。但是,除了从俄罗斯等少数陆上接壤的国家外,大部分的石油进口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超过70%以上的石油进口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石油运输环节的安全风险很大。
综合来看,中国能源安全的焦点还是石油安全问题。

③ 有谁知道2011年中国石油的自给率是多少

2011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率是56.5%,自给率43.5%

④ 到1966年建成大中型项目多少项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曲折,但是成绩斐然。从1953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7%。这个增长速度是旧中国无法比拟的,与当时世界其他各国相比也是快速的。在此期间,各项事业都取得巨大成就。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中国伊始,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此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这一时期,在钢铁工业方面,陆续建成鞍山钢铁厂、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攀枝花钢铁厂、酒泉钢铁厂、成都无缝钢管厂。在机械工业方面,分别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本行业,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一部分现代化大型设备。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90%以上。特别突出的是,石油工业发展成为这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设完成了大庆油田,随后又开发了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国内需要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到1966年,建成并投产的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1198项,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兴建了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我国的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原子能工业等,大多是在这个时期打下基础的,填补了我国工业的许多空白。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内地和边疆地区都建起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畸形发展的局面。

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时期,为保证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我国依靠人民集体力量修建8万多座大中小型水库,比如新安江水库、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等,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灌溉、拦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用电,又相继建立了三门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丹江口水电站等大中型水电站。

同时,交通运输业也得以大发展,成渝、鹰厦、包兰、兰青、兰新、川黔、黔桂、成昆等线建成通车。全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火车。公路、水运、航空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全国大部分县、镇通了汽车,沿海港口新增十多个万吨深水泊位,远洋航运开辟了通往东南亚、欧洲和非洲的三条航线。

克服种种困难进行科研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196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运载火箭。1964年10月和1965年5月,我国先后两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从而打破了国际上的核垄断,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6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9年9月,首次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于1975年11月发射成功。

在基础科学研究上,1965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在生物技术方面,197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功提取一种新型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在我国培育成功,为水稻大幅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它的应用被称为“新的绿色革命”。

科技战线上的重大成就,尤其是国防尖端技术方面的成就,不仅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邓小平后来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培育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与伟大时代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快速涤荡了旧社会遗留下的污泥浊水,培育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在惩治贪腐、反对封建迷信、扫除文盲、发扬社会主义新道德、计划生育等方面,都取得显着成绩。

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精神力量上也获得了巨大丰收。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迎来新发展。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如小说《青春之歌》《创业史》,电影和舞台剧《红色娘子军》《霓虹灯下的哨兵》,歌剧《江姐》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是经典之作。

这一时期,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成为时代的楷模。以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茅以升、邓稼先、郭永怀等为代表的一批着名科学家辛勤工作,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还有参加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地质勘探、石油勘探和三线建设的许多干部、职工、科学技术人员以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戈壁荒滩,在崇山峻岭,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奏响了无私奉献的时代最强音。这些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抒写了无数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张文良,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4月22日理论周刊第7版)

⑤ 中国石油的发展史的简明历程是什么

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奋斗,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下面我们分三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在四川,发现了东起重庆,西至自贡,南达叙水的天然气区。1958年石油部组织川中会战,发现南充,桂花等7个油田,结束了西南地区不产石油的历史。到5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基地。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四川天然气产量从1957年的6000多万立方米提高到2.5亿立方米。在人造油方面,经过扩建和改造,东北各人造油厂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59年人造油产量达到97万吨,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炼油工业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先后扩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玛依,冷湖,兰州,大连等8个年加工能力为10-100万吨的炼油厂。1959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34.9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

2.历史性转变

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后在华北平原与松辽盆地展开了全面综合地质调查。根据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场关系石油工业命运的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同年12月,原油产量的急剧增长,需要炼油工业同步发展。在此期间,扩建和合并了一系列炼油厂,并大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此外,还研究,设计,建设了加氢裂化等装置。到1965年止,共新建以上装置13套,大大缩小了同当时国外炼油技术水平的差距。1965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617万吨,自给率达97.6%,提前实现了我国油品自给。

在大庆石油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石油勘探队伍开始进入渤海湾地区。1964年,经中央批准在天津以南,山东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开展了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在山东探明了胜利油田,拿下了83.8万吨的原油年产量,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355万吨。 1970年4月,大庆开始了油田开发调整工作。到1973年,底下形势恶化的情况得到扭转,全油田原油产量比1970年增长了50%以上。1976年,大庆油田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为全国原油年产上1亿吨打下了基础。 同时石油三厂,六厂经过扩建,改造成为加工天然原油的炼油厂。为发挥中央和两个积极性,以石油部为主,陆续兴建了七个大型炼油厂和一大批中型炼油厂。到1978年,全国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9291万吨,基本上与我国原油生产规模相适应,从1966年到1978年的13年中,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18.6%的速度增长,年产量突破了1亿吨,保证了国家的需要,缓和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从1973年起,我国还开始对日本等国出口原油,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3、石油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各条战线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石油战线的广大职工经过艰苦努力,战胜了十年动乱带来的严重困难,石油工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到1978年突破了1亿吨。此后,原由产量一度下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资金不足的困难,中央决定首先在石油全行业实行1亿吨原由产量包干的重大决策,以及开放搞活的措施。这一决策迅速受到效果,全国原油产量从1982年起,逐年增长,到1985年达到1.25亿吨,为世界第六位。
为了多元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我国于1982年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83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中国第三家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也于1997年1月成立。至此,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形成了四家公司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目前有三大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2001年,石油集团销售收入3401亿元,利润总额530亿元;石化集团销售收入3600亿元,利润总额128.1亿元;中海油销售收入303.8亿元,利润总额96亿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石油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各公司的资产规模,海外影响力,利润总额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公司在运营的主要指标上均有一定差距。

⑥ 中国石油的自给率有多大

40%-50%,去年貌似是47%,对外依存度高达53%

祝好!

⑦ 中石化和中石油是不是大部分原油都是从外国进口、

中国每年消耗越3亿吨原油。应当说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原油依赖进口,近几年更是有一半左右要靠进口,三大石油公司中,中石化进口最多。

⑧ 中国汽油自给率

中国的石油自给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七左右。
去年中国进口石油5.42亿吨,自产石油1.95亿吨。石油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工农业国防,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因此我国要大力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加大战略石油储备,确保石油供应,决不能让别人卡脖子。
中国的石油资源很稀缺,只有256亿桶(一桶约159升)排到了世界的第十三位。目前世界的平均价格35美元/桶,而我国开采难度大,每一桶原油的成本大约在50美元左右,海上开采成本更大,大约要60美元/桶。
既然开采成本高于油价,我国就直接依靠进口了,所以一直以来中国被称作“进口原油大国”。

⑨ 我国2021年能源产量为多少

我国2021年一次能源产量43.3亿吨,煤炭29.01亿吨,石油2.86亿吨,天然气2.64亿吨,非化石能源8.79亿吨!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BP世界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能源自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