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湾战争时萨达姆下令,500万桶石油倒进波斯湾,结果怎么样了呢
其实鲜为人知的是,海湾战争爆发后的20天左右,萨达姆突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那就是把500万桶石油倒进波斯湾中,之后在受到质问时,更是拒绝承认,用另一番说辞进行狡辩,甚至还把责任推到了美国身上,声称是因为他们的轰炸,才导致的石油泄漏。
在当时那种情况危急时刻,萨达姆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理由,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事实上这对于处于不利局势的伊拉克军队来说,是一大明智之举。大家都知道海湾战争中,美军一直靠海军和空军的实力,占得优势,根本不愿意与萨达姆的陆军进行正面对抗,而之所以决定把石油倒进波斯湾里并且放火点燃,就是为了阻止美军战机的轰炸和军舰的靠近。
浓烟升起,整个波斯湾都被彻底笼罩,这样一来,美军战机别说继续轰炸了,估计就连起飞都很困难,而军舰因为大火不敢靠近沿海地带,只能处于观战的状态,这样一来,在失去海空两军的优势后,美军只能开始陆战,而这恰恰让萨达姆如愿以偿。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污染问题,波斯湾受到严重污染,必然会引起海湾国家,甚至国际上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而发动战争的美军迫于压力,只能选择速战速决,用陆战的形式解决掉萨达姆的军队。虽然最终结果都像萨达姆提前预料到的那样,但还是由于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倒在了头号军事强国的面前,以惨败收场。
⑵ 海湾战争时,萨达姆败局已定,为何还要倾倒五百万吨石油
这一切的根源都源自于萨达姆在海湾战争前制定的作战方针,地面消耗战。
萨达姆在战前认为凭借他拥有的120万人的军队、5800多辆坦克、5100余辆装甲车、3.8万门火炮、770余架作战飞机、800余枚地地导弹以及牢固的地面防御工事、齐备的防空网络和指挥系统,完全能够承受住多国部队的大规模空袭和导弹袭击,然后多国部队就不得不与伊军在地面进行决战,这样地面数量占优的伊军就可以像越南战争一样,通过扩大的持久的地面消耗战拖垮多国部队。
所以即使萨达姆再倾倒500万吨石油也拯救不了他的落后军队。
⑶ 美军为何推翻萨达姆政权
第一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都知道萨达姆是伊拉克的前总统,伊拉克位于中东地区,以盛产石油而闻名于世界。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发达国家,每年的石油消耗量十分惊人。多年以来美国就想控制中东地区,从而控制当地的石油,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保障,萨达姆妨碍了美国,所以被美军给干掉了。
第二点,萨达姆政府有反美的倾向。美国人做事一直很超前,想要把所有的危险都扼杀在摇篮之中。除了石油方面的争端,萨达姆政府在很多国家争端上都反对美国,已经有了反美的倾向,因此才会被美国人推翻。
第三点,为了更好的打击恐怖分子。美国一直是恐怖分子打击的对象,双子大厦的撞击事件让美国人心有余悸。而中东地区历来是恐怖分子的藏身之所,萨达姆有嫌疑在给恐怖分子提供帮助。为了更好的打击恐怖分子,美军就把萨达姆政权给推翻了。
⑷ 如何评价萨达姆
萨达姆通的独到之处就是先控制石油资源,把伊拉克所有石油资源收归国有。萨达姆重视石油贸易,这也使伊拉克经济开始飞速发展。那时候的伊拉克很快进入了有房有车的生活,这样的条件现在许多国家似乎也实现不了。
从这个角度严格来说,萨达姆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能带领人民走向富裕的人,是应该属于优秀的国家领导人的。但是萨达姆的负面影响也很严重,不仅独裁并且狠毒,后期更是有点膨胀接近昏庸。
而现在的伊拉克民众生活在战乱之中,与以前富裕稳定的生活相距甚远,并且不知道这种战乱会延续到什么时候。萨达姆做到了一个总统最应该为国家做的,让国家变得富强了,所以萨达姆是功大于过的。
人物争议:
2006年8月21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开庭审理萨达姆和其他6名前政权高官涉嫌镇压库尔德人一案。9月13日,首席检察官法鲁恩指责主审法官阿米里允许萨达姆发表与此案无关的政治性言论是在偏袒被告,并要求他辞职。
9月14日,主审法官阿米里在庭审过程中说,他相信萨达姆不是一名独裁者。9月19日,伊拉克政府撤换了主审法官阿米里为穆罕默德·乌拉比,声称他已经失去了作为法官的“公正性”。9月20日,萨达姆的辩护律师团抗议撤换主审法官,并集体退出庭审。
10月30日,萨达姆的辩护律师杜莱米递交了一份结束联合抵制审判的条件书。条件书共提出12项要求。主审法官乌拉比拒绝了条件书的大多数提议,并与律师发生争执。杜莱米随即走出法庭。法官为萨达姆指定了辩护律师,但萨达姆认为这不符合法律程序。
⑸ 海湾战争怎么打的
第一次海湾战争:
1、背景——两伊战争打了很长时间,伊朗和伊拉克都蒙受了巨大损失;
2、起因——萨达姆看上了科威特石油产量丰富,就对科威特下手了,美国则看上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就去替科威特出头了(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借口就不详细说明了,反正是借口,他们一说你一听就完了);
3、经过——科威特被萨达姆打败->美国参战->萨达姆战败;
4、结果——萨达姆被打残,美国在中东埋下钉子,为后来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伏笔;
5、幕后——之所以不是伊朗,因为伊朗背后有中俄,但萨达姆和中俄的关系不算好,没人替他出头;
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萨达姆死的那一仗):
1、背景——美国打完阿富汗之后;
2、起因——都是石油惹的祸……美国打算搞乱中东抬高油价,以支持自己的页岩油起家,同时打算收拾挑战石油美元的萨达姆(萨达姆作死,提出想用其他货币结算石油,挑战“石油美元”体系,而这是美国霸权的基础);
3、借口——美国人在联合国大会上拿着一包洗衣粉,号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把伊拉克给揍了,史称“洗衣粉灭国事件”(美国现在还没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目前为止属于是杀完人解释一句“误会”就算完了);
4、经过&结果——美军进入伊拉克你都看到了,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最后还弄死了萨达姆,搞出了伊斯兰国;
5、幕后——之所以不是伊朗,因为伊朗背后有中俄,但萨达姆和中俄的关系不算好,没人替他出头(联合国投完反对票之后,中俄基本就不管了)。
⑹ “若搞成功,美国都不敢入侵”,被如此赞誉的萨达姆曾经计划了什么
核武器的威力,在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的领土上投下两颗原子弹就被世人所熟知,所以萨达姆一心也在伊拉克研制出核武器,如果一旦成功,伊拉克也就成了拥核国家,那么美国还真的不敢随意侵犯伊拉克,不过这个完美的计划却被以色列给摧毁了。
但是伊拉克的核反应堆还在,伊拉克早晚还是会造出核武器,所以以色列人仍然不肯放过伊拉克,终于在他们不懈的努力,终于摸清了伊拉克核反应堆的位置,于是以色列出动14架飞机外加一支陆面小分队,成功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
至此,萨达姆造核的宏伟计划彻底流产,此后的伊拉克再也没能造出核武器,这也让萨达姆在对抗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失去了一张有力的盾牌。
⑺ 伊拉克是美国的小兄弟,为什么美国要整死萨达姆
因为世界范围内有萨达姆在研制生化武器或核武器的传言,这让美国非常“恐惧”。伊拉克有没有在研制超常规武器,这事当时不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伊拉克一旦研制成功,那么美国再想收拾那就难于登天,萨达姆绝对有“放超常规武器”的胆量。
另外萨达姆一生都和美国作对,对于一个不听话的人,还经常和自己唱反调的人,除了让他闭嘴还能做什么?要让他永远闭嘴,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个人永远消失在地球上。
从经济角度来说,世界上大部分石油都集中在中东和中亚,美国控制了这些地区,就几乎掐住了所有能源需求大国的脖子,从而保证“石油美元”霸权。
而政治强人萨达姆一直在鼓捣两件事:一是“统一阿拉伯”,二是挑战“石油美元”霸权,这两件事无疑都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⑻ 萨达姆政权是怎样的暴政表现是什么
萨达姆政权:
1979年7月16日,萨达姆就任总统,成为伊拉克党和国家的领导人。1991年3月,镇压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和北部库尔德人发动的暴动。1991年4月17日,开始遵守联合国687号决议,提供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信息,但被指控有欺骗行为。
表现:
萨达姆执政时,两大政绩包括发展经济及阻止伊拉克分裂。伊拉克未成为现代国家前,原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省,内地种族、宗教及经济差异极其分离。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交恶,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的积怨、部族首领与城市新兴商人阶级的斗争,一直困扰伊拉克国境。萨达姆上任后,曾大力发展经济及福利,以争取民众支持;同时亦改革党内权力架构,避免政变再次发生。
(8)萨达姆是怎么样挑战石油霸权扩展阅读:
伊拉克和伊朗长期以来存在着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1975年两国曾为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伊朗同意停止支持伊拉克库尔德反政府力量;伊拉克则同意将阿拉伯河南段102公里中心线定为两国水界。
1979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执政后,两伊关系日趋恶化,不断发生边界冲突。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权。22日出兵伊朗,导致两伊战争爆发。战争初期,伊拉克军队占领伊朗约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和一些城镇。
1982年4月,伊朗大举反攻,收复了大部分领土。6月,伊拉克单方面宣布停火并将其军队撤至边界。7月以后,伊朗在两伊边界不同地段多次越界发动攻势,但进展不大,战争基本上在两伊边界一带进行,同时双方不断炮击和空袭对方的边界城镇。
⑼ 萨达姆临刑前,最后一晚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充分考虑老萨在中国的“君王”一样的执政,判他死罪,的确不冤。自然,他的这些“暴政”,和那时候的一些中东地区“总统制”我国独裁者大多数一个德行。
独裁者萨达姆自然,这一也没法,中东地区没好多个创建当代政冶、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的,到处都是各行其是的部族规章制度,也有无所不在的派别矛盾。
美军的行为,激怒部分受到萨达姆恩惠的人,他们自发组织成反美队伍,进行示威游行宣传美军的恶劣行径,号召全面联合抵制,一起将美军赶出领土之外。美国方面也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多大连锁反应,以至于自己后续在伊拉克寸步难行。
⑽ 海湾战争秘辛:萨达姆是如何下定决心侵占科威特的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古巴比伦王国的土地上,盘踞着萨达姆·侯赛因·阿卜杜勒-马吉德·提克里提统治的伊拉克共和国。这个人是独裁者,但是不是十恶不赦,不好讲。此人年轻时是反对独裁的民主斗士,但当他登上权力的宝座后,自己也成为不折不扣的新独裁者。萨达姆的名言:“统治伊拉克这样的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铁拳,反对派威胁越大,就越要无情地使用铁拳。”
科威特共有7大油田——布尔甘、马格瓦、劳扎塔因、苏比亚、艾哈迈迪、米纳基什和乌姆•古德尔油田,蕴藏石油940亿桶,占世界储量9%,在沙特、伊拉克和阿联酋之后排世界第四。
伊拉克和科威特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特殊的历史联系,那就是都曾被并吞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拉克因此一口咬定科威特曾经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两伊战争后期,伊拉克获得一个绝密情报:科威特境内三个特大含油构造层在地下与伊拉克含油构造层相通,科威特油田地势最低,可以开采伊拉克油田流过去的原油。此外,伊拉克在波斯湾只有50公里的出海口,而科威特沿海有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如果伊拉克拥有这两个岛屿,则出海口可以扩大到213公里。凡此种种,使得萨达姆萌生了吞并科威特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