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将什么中国石油纪念日
扩展阅读
ins怎么挖钻石 2025-07-19 03:46:58
拍淘宝产品大概多少钱 2025-07-19 03:06:05
怎么调电脑资源 2025-07-19 03:06:05

将什么中国石油纪念日

发布时间: 2023-02-10 19:43:20

‘壹’ 什么是铁人精神代旭升

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标志性人物王进喜,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玉门油矿磨砺成长的王进喜参加了大庆石油会战,成为全国闻名的“铁人”,为工业战线树起了一面旗帜。
是不怕辛苦,克服艰难的典型

‘贰’ 什么是中国烈士纪念日,我们向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

中国烈士纪念日,是纪念中国烈士的法定纪念日。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决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在烈士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

2020年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2)将什么中国石油纪念日扩展阅读:

国务院2011年7月28日公布的《烈士褒扬条例》明确了烈士的评定标准,条例明确,公民牺牲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定为烈士:

1、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

2、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

3、在执行外交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

4、在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

5、其他牺牲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

‘叁’ 王进喜事迹及精神是什么

1、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1960年,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

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

2、用身体制服井喷,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结束“洋油”时代而顽强拼搏。

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耸立在荒原上。

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

3、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1960年,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

4、体制服井喷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结束“洋油”时代而顽强拼搏。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耸立在荒原上。

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水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

‘肆’ 4月10日是什么节日

今年的4月10日(农历三月十五)是嫘祖的生日。嫘祖,是轩辕黄帝的妻子。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开创了中华文明。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嫘祖,作为轩辕黄帝的妻子,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这一伟大的发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伟大的历史学着作《史记》中的第一篇《五帝本纪》中记载道:“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其后皆有天下。昌意生高阳(颛顼),高阳(颛顼)有圣意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高阳(颛顼)立,是为帝颛顼也。”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记载可知,轩辕黄帝之后的颛顼、帝喾、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等,皆是嫘祖与轩辕黄帝的后代。嫘祖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嫘祖首创养蚕制丝织绢,衣被天下,丝美中华。嫘祖向百姓传授种桑养蚕之法,缫丝织绢制衣之术,普及蚕桑丝绸文化。嫘祖辅佐黄帝,统一天下,奠立国基。嫘祖是中华史上第一位女性发明家、科学家、政治家。 嫘祖一生辅佐黄帝,选贤用能,协和百族。随黄帝巡视全国,教民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制衣。为开创中华基业,尽心尽力。嫘祖因积劳成疾仙逝于南巡道,黄帝尊嫘祖生前遗嘱归葬故里,即今四川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建墓立碑。 嫘祖教民养蚕缫丝,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业,被称为“蚕母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相传这天是嫘祖的生日,为纪念这位中华伟大的母亲,百姓都要举行庙会祭祀。嫘祖庙,坐落在湖北宜昌长江西陵峡口风景区的西陵山上。 农历三月十五,是嫘祖的生日。为了永远纪念发明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的伟大母亲嫘祖,为了弘扬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每年的这一天香港和澳门都会放假以纪念嫘祖。

‘伍’ 管道运输的相关新闻

1970年8月3日,是中国管道建设35周年的纪念日。
从1970年8月3日的“八三会战”开始,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就伴随着中国管道运输业的诞生、发展,从稚嫩走向成熟,成长壮大为我国管道建设的主力军。管道运输业从大庆起步
为解决大庆原油外输困难,缓解东三省以及华北十分紧张的动力燃料问题,1970年,党中央决定抢建东北输油管道。建设长距离、大口径的输油管道在我国尚属首创,一系列技术问题均无章可循,材料设备必须从零开始。靠人拉肩扛和气吞山河的军民大会战,完成了北起黑龙江大庆、南达辽宁抚顺的中国第一条千里油龙的建设。
1975年9月,管道建设者又完成了大庆至铁岭、铁岭至大连、铁岭至秦皇岛、抚顺至四平、抚顺至鞍山、盘山到锦西和中朝输油管道,这8条管道,编织成了东北输油管网。
正当东北管网紧张地建设之中,筹备成立统一建设和管理管道的职能机关———管道局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973年4月1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在河北廊坊诞生。这就意味着,继铁路、海运、公路、航空之后,一个新兴的运输行业———管道运输业的兴起。今天的奋斗结出硕果
随着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管道局又把目光投在了西部。
1990年建设新疆塔里木第一条轮南到库尔勒输油管道,1995承建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沙漠管道,紧接着是鄯乌天然气管道、库鄯输油管道。1996年3月陕京天然气管道开工,然后是涩宁兰、兰成渝、陕京二线、忠武管道……
2002年7月,全长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开工了。管道局全方位参与了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并创造了多项中国管道的新纪录。连通陕京二线与西气东输的冀宁支管道、从阿拉山口到独山子的输油管道,以及总长近4000公里的西部管道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回顾管道局的发展史,更不应该忘记他们走出国门、开发国际市场的历史。从1981年伊拉克800公里水管道的劳务输出开始,到1995年突尼斯282公里天然气管道项目,1999年苏丹1/2/4区1506公里原油管道项目,为管道局在国际上赢得了信誉。
2000年开始,管道局将国际市场开发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了国际市场开发战略。
他们设立了苏丹、利比亚、阿联酋、伊拉克、印尼、委内瑞拉和哈萨克斯坦等7个办事处。分别成立了苏丹工程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利比亚工程项目部,哈萨克斯坦工程项目部。新战略将打造响亮品牌
新的时期,管道局确立了“创新思维,实现超越,争雄国内,走向世界”的企业精神,并将企业重新进行了定位:代表国家的先进水平、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具有国际驰名品牌的管道工程专业化公司。
在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上,管道局实现了由国内重点工程建设为主向国内重点工程和国际工程并重转变,由施工型工程公司向施工加管理型工程公司转变。他们站在管道事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布网(建管道网络)、建库(参与国家地下储备库建设)、进城(加强城市燃气建设)、下海(开发海洋管道)”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打造世界驰名的管道专业化公司的宏伟目标。

‘陆’ 王进喜事迹及精神

王进喜精神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诞生于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油大庆油田发现纪念日。铁人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铁人王进喜主要事迹是:
王进喜1923年出生,玉门解放后成为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1960年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
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出生于中华民国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春,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劳动模范。

‘柒’ 9月7日对中原油田来说是什么日子

中原油田发现47周年纪念日。中原油田,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第二大油气田。据中原油田官方网站查询资料显示,中原油田是1975年9月7日发现到2022年9月7日是中原油田发现47周年纪念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

‘捌’ 王启民的事迹材料

王启民是“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新时期铁人”荣誉称号。曾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等。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王启民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王启民简介
王启民,1961年8月 毕业 于北京石油学院,大学 文化 。高级工程师。曾任松辽石油管理局地质指挥所开发室、动态室实习员、技术员。1964年5月后,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动态室、综合室、开发室技术员,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开发室、开发所地质师、副主任。197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2月后,任大庆石油管理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副总工程师。1990年任黑龙江省石油学会油藏工程学会理事。1992年3月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1996年8月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37年9月出生,浙江湖州人。1961年8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大学文化。1978年入党。曾任松辽石油管理局地质指挥所开发室、动态室实习员、技术员。1964年5月后,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动态室、综合室、开发室技术员,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开发室、开发所地质师、副主任。197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2月后,任大庆石油管理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副总工程师。1990年任黑龙江省石油学会油藏工程学会理事。1992年3月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1996年8月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他先后主持参与了大庆油田实现稳产高产的八项重大开发试验项目,参加并组织了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大庆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97年1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新时期铁人”荣誉称号。

60年代,他提出的“高效注水开采 方法 ”,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70年代,他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90年代,他组织实施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控液稳产”的新模式。

王启民的辛勤工作,为大庆油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就相当于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按2亿吨的可采储量计算,价值2000多亿元。
王启民事迹
他为石油而来,他为石油而痴。他的一生与新中国的石油事业相伴。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他依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

他就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启民。

1959年9月26日,诞生在祖国东北松辽平原上的大庆油田,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天,是王启民的22岁生日。1937年9月26日,王启民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

1960年春,数万人马从全国各地挺进松辽草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王启民也在这支队伍中,他当时的身份是北京石油学院的实习生。

1961年,大学毕业的王启民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到了大庆油田安家落户。

这一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离,西方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国的石油科技工作者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发扬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精神,通过3年会战使大庆油田得到了成功开发。

“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这是王启民当年写下的一副 对联 ,横批是“闯将在此”。

“那个时候,外国人根本不相信我们能把大庆油田‘拿下来’,会战大军靠的一个是拼命的闯劲,一个是科学的态度。”王启民说。

上世纪60年代,“温和注水”是国内外油田普遍采用的开采方式,但是大庆油田的“温和注水”方法遇到了麻烦。注水仅3年,采收率就下降到5%,油田被“水淹”了一半。

王启民受命查找原因。那是1963年冬天,王启民把即将分娩的妻子陈宝玲送上回娘家的火车,自己一头扎到试验区。当列车行至锦州火车站时,陈宝玲生下了女儿。

与女儿一同来到这世界的,是王启民脑子里一个大胆的构想,他提出大庆油田地下油层厚薄不匀,应当采取“高效注水开采方法”——这是对“温和注水”理论的颠覆。

王启民在一口已经废弃的油井上开始一次次试验。终于,这口井日产量迅速回升。此后,应用“高效注水开采方法”使被判了“死刑”的一批油井转而成为百吨高产井。

连续两年的高强度野外作业、冰雪严寒,让王启民这个生龙活虎的汉子、曾经的国家三级运动员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完成任务回到家中,妻子几乎认不出他了。

“路也走不动了,腿也迈不开了,坐那儿就起不来了。”王启民回忆说。但是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之后,王启民就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与之前不同的是,他的脊背佝偻着,而且再也没有直起来。

上世纪70年代,由王启民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大庆油田水驱采收率整体提高了10%至15%。

上世纪90年代,王启民组织实施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使大庆油田实现了3年含水上升不超过1%。与国家审定的开发指标相比,5年累计多产原油610多万吨,增收节支150亿元。

40多年来,王启民先后主持了大庆油田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40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他的辛勤工作,为大庆油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就相当于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

2009年9月26日这一天,是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纪念日,也是王启民72岁的生日。
王启民个人 故事
一、长中国人志气,敢为天下先

王启民1961年,王启民怀着一腔献身祖国石油事业的热血,来到“荒原一片篝火红”的大庆油田会战工地,开始了攀登油田开发科技高峰的艰辛征程。当时,油田正处于极端艰难的创业时期。有外国专家断言:像大庆含蜡这么高的油田,中国人根本没能力开发。刚刚分到油田地质指挥所的王启民,内心受到极大震动。在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钢铁誓言激励下,他和所里几个同学写下了一副气势豪迈的对联:“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为“闯将在此”。他们还特意将“闯”字中的“马”字写得大大的,突破了门框。王启民说:“我们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闯出中国自己的油田开发之路!”

为了解决这个重大难题,王启民决心在实践中找答案。他一头扎进井场,吃住在阴冷潮湿的帐蓬里,与现场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取资料,搞分析,进行实验。由于环境的恶劣,使他患了类风湿僵直性脊椎炎,疼提走路都直不起腰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不顾同志们的劝阻,硬是咬紧牙关忍着疼痛,不离井场,以严细认真的态度,取全取准每份资料和每个数据。并认真进行室内实验和系统分析。通过他的艰苦努力,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一次油田技术座谈会上,他对当时油田开发的主要理论——温和注水,提出了质疑。他胸有成竹地说:“这里每口井都有数十个油层,每个油层厚薄相差很大,各层吸水多少也不同,呈典型的非均质特点,要人为达到注入水都均衡推进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他还形象地说,原油层就象大个子运动员,体力好,跑得快;薄油层、差油层就像体力差、跑得慢的小个子运动员。要想让他们齐头并进,必然事倍功半。应该能快则快,该曼则慢。这就是“因势利导,逐步强化,转移接替”的注采方法。他的科学分析受到油田领导的赞扬,并让他带个小组进行大胆试验。

试验小组在王启民的带领下,选择了一口含水已达60%的油井进行试验。奇迹出现了:该井日产量由原来的30多吨猛增到60多吨,而含水则下降了。油田推广他们的 经验 ,培养出三百多口日产百吨以上的高产井。从而打破了国外“温和注水、均衡开采”的传统观念,创出了大庆油田中低含水阶段保持油田稳产的路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二、为打开地下大门,不顾个人安危

王启民认为,要使油田持续高产稳产,必须有一整套油田开发方法及配套的工艺技术做保证。

为此,从1970年开始,他率队到中区西部进行长达10年的接替稳产试验。3000多个日夜,他和工人们一道施工作业,逐井取样化验,分析数据,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霄。夏夜,蚊虫成群,一巴掌打在身上,满身是血点。冬季,帐蓬里结满了冰,冻得人们筛糠般打冷战……王启民10年前在野外作业时落下的风湿病逐渐加重,发作时疼得额头直冒虚汗,虽然整天“罗锅”着腰,却连自己的鞋带都系不上。有一段时间,风湿病转移到眼睛上,引起虹膜炎,两只眼球血红血红的。大家劝他回去养病,他却说:“我是组长,最了解试验方案和进展情况,怎么能走呢?”他的妻子陈宝玲心疼他的身体,一次悄悄地协商好调他去北京工作,可他却在商调函上写上“本人不同意”。妻子气得要和他离婚,他却说:“那里有大油田吗?要走你走,我不走”。

1985年,大庆油田实现第一个10年稳产目标后,又提出一个更富挑战性的目标;再稳产10年,向世界油田开发高水平迈进。按一般规律,每个油田勘探开发都有上产、稳产、减产三个阶段。就世界同类油田而言,稳产期最长12年,短的只有3年至5年。让大庆再稳产10年,可以说是奇迹。难度不言而喻。

看了“ 王启民事迹”的人还看了:

1. 青春励志学铁人范文

2. 部队优秀党员主要事迹

3. 托起中国梦的微观基石

4. 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导游词

5. 爱国人物事迹读后感材料

‘玖’ 在胜利纪念日,中石化与俄罗斯的什么公司签订了合同,具有怎样的意义

2015年9月3日,中石化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西布尔公司签署合作。
中国石化与俄石油将联合开发在俄两油气田
——两座油气田分别是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均位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重点经营地区
9月3日,北京。在中国国家主席和俄罗斯总统的见证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董事长王玉普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签订了《共同开发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石化有权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所属东西伯利亚油气公司和秋明油气公司这两家公司49%的股份。这两家公司分别拥有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这两座油气田的开发许可证。
双方认为,协议所涉油气田发展前景广阔,两座油气田均位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重点经营地区。共同开发致密原油贮藏将有助于双方共同降低项目运营风险。合作也将在资金、技术和实施能力等各方面提升项目实力。双方期待进一步扩大勘探开发合作。
中国石化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此前,双方在乌德穆尔特石油项目及萨哈林3号项目上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下一步,双方将设立联合技术工作组,确定最终投资方案,敲定最终协议文本。该项交易的最终结果将取决于一系列标准条件及相关国家部门的审批等情况。
中国石化将成为西布尔战略投资者
2015年9月3日,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与俄罗斯西布尔集团,于今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国事访华期间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中国石化将购买西布尔股份,成为其战略投资者。此次协议安排是双方深化现有战略合作的重要一步。
双方均相信,此次中国石化对西布尔的战略投资将进一步强化双方的市场领先地位和中俄两国间的伙伴关系。此项投资将在双方公司董事会和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正式生效。
中国石化董事长王玉普表示:“西布尔的资源—石化一体化发展方向,与中石化的主营业务有很高契合度。此次战略投资符合中石化化工业务海外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双方持续的伙伴关系将协助中石化确保及多元化石化产品的长期来源。此次合作也是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一次积极尝试,将进一步深化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西布尔董事长Leonid Mikhelson表示:“全球领先的能源化工企业中石化的战略投资,清楚地体现了其对西布尔高质量资产和未来增长的信心。我们很高兴能引入中石化作为我们的战略投资者,并相信中石化的参与将进一步提升西布尔的业务水平,将使西布尔新建大型项目的效率最大化,并将公司提升至新的高度。”
西布尔是一家定位独特、垂直整合的天然气加工及石化公司。以相关石油气加工量计算,西布尔拥有并运营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加工业务,也是俄罗斯石化产业的领先企业。

‘拾’ 大庆石油会战是什么时期

20世纪50年代末,在东北松辽平原发现了石油,面积多大,储量多少,都还是个未知数。国家组织了石油大会战,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采取了边勘探、边开发、边建设的“三边”方针,在这片古老的黑土地上吹响了石油会战的号角。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比较困难的时期、比较困难的地区、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并在战胜各种困难中取得了胜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很明显,依靠外援这条路走不通。当时国家由于实行“大跃进”经济政策造成的失误,以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陷入困境,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开发大庆油田。而且大庆油田地处东北,冬季严寒,夏季沼泽,吃住都成问题,自然环境恶劣。为此,石油工业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以打“歼灭战”的形式,组织石油会战。这一重大举措,立即得到党中央的批准和支持。1960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石油工业部《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2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从当年退伍兵中动员3万人交给石油工业部参加开发大庆地区新油田工作”的决定。不久,中央军委又决定给大庆分配3000名转业军官。1960年3月,1万多名由新疆、玉门、四川、青海等老油田来的石油职工和3万多名解放军转业官兵及大专院校学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大庆。国务院各部门和黑龙江省支援石油会战的干部工人,也陆续到达大庆地区,揭开了气壮山河的大庆石油会战的篇章。

会战伊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参战队伍,陆续到达指定的区域,自己动手搭起了帐篷,有一字形的,有院落式的,还有重叠式的,在这个大草原上安营扎寨,投入到了会战的洪流之中。路在何方?茫茫大草原一望无际,人烟稀少,几乎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由于会战人员、车辆的来来往往,逐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小道和大路,给草原勾画出了新的交通线。

大庆石油会战初期,遇到了生产不配套、生活条件差的矛盾和困难。面对这些矛盾和困难,是迎着困难前进,还是畏难不前?4月29日,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草原上召开(图2.6)。“铁人”王进喜代表5万多名石油会战职工吼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一场千军万马战大庆的艰苦创业历史,从这一天开始谱写。石油会战职工夏季站在没膝深的雨水中施工,冬季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野外坚持生产。水,在会战中是多么重要。没有现成的水井,多是就地挖井,或是在附近的水泡内取水。虽然水质不好,但还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开钻打井要用水就从临近的水泡内取水,有时候是由人排成长蛇队形,用脸盆、水桶从水源向井场传递,以保证钻井用水。

图2.61960年4月召开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

从全国各地调运来的设备、物资器材,都要在萨尔图车站集散,使这个区区弹丸之地,只有三股道岔的末等车站,不堪重负。站内站外,凡是能卸货的地方几乎都堆满了物资器材。为了减轻车站的压力,昼夜有人员值班,货车随到随卸,并把卸货地点从萨尔图车站向东西延伸到让胡路、龙凤、安达等车站。同时还组织人员采取了蚂蚁搬家式的战术,凡是人能扛得起、搬得动的货物,都由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靠人力去完成。那些笨重的机械设备则由少数的吊车、卡车吊装外运,尽量减少在车站积压的时间。在会战中已经没有休息日和工作日的区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还有近2小时的班务会,总结当日工作布置次日工作。在那会战的日日夜夜,严寒酷暑,都不曾阻止会战的脚步。为石油拼搏,为国家作贡献,虽苦犹荣,累而无怨,这是会战队伍的心声。

“干打垒万岁!”在一次万人大会上,是石油工业部康世恩副部长喊出的铿锵有力而又充满激情的一个口号。也正是那数以万计的干打垒房屋,使会战职工家属在这茫茫大草原度过了第一个严冬,没有冻坏一个人、一台设备。干打垒施工进入高潮之时,也是雨季来临之际。一批房打起来了,一场大雨使它们顷刻间化为一摊泥土。大雨过后,清理了现场又继续打。就是这样打打塌塌,塌塌打打,经过几个月的拼搏,一幢幢干打垒房屋在战区拔地而起,为草原增色不少,为石油会战解决了后顾之忧。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天当房屋地当床,棉衣当被草当墙,五两三餐保会战,为国夺油心欢畅”。通过大规模的油田勘探,迅速探明了一个面积达860多平方千米、储量达22.6亿吨的特大油田,打破了陆相沉积贫油的观点。与国外同类油田相比,美国拿下东得克萨斯油田用了9年,苏联拿下罗马什金油田用了3年,而大庆油田从第一口井喷油到1960年底探明大庆长垣储油面积,只用了1年零3个月,“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庆油田。

按照“边勘探、边开发、边建设”的方针,在全面勘探的同时,又开展了油田开发试验工作。油田规模不断扩大,原油产量不断上升。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1960年底,生产原油97万吨,缓解了国家缺油的局面,解决了会战资金不足的困难。到1963年底,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生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67.8%,为中国石油自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3年12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由于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成,中国需要的石油已经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依靠“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大庆石油会战为改变中国石油工业面貌,做出了重大贡献。

气壮山河的大庆石油会战,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夺目的篇章,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它的历史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人们将它概括为三大历史性贡献。

第一,大庆会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国民经济度过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严重经济困难。当时国家被迫中断“二五”计划,实行经济调整,大批工厂和项目“下马”,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就在这个时候,苏联当局又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从苏联进口石油产品锐减,全国成品油供应紧张,城市公共汽车背上煤气包,军队执勤、训练受到严重影响,国家安全遭遇空前威胁。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庆石油会战只用一年零三个月时间探明22.6亿吨石油地质储量,并在三年半时间里建成600万吨/年原油生产能力和100万吨/年炼油加工能力,生产原油1166.2万吨,上缴利润和折旧10.7亿元,实现了国内石油产品基本自给。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度过严重困难,顶住反华势力的压力,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坚定了全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大庆石油会战创造的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会战模式,是在当时经济体制下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大庆石油会战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促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

第三,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作风,激励和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铁人”王进喜成为一代石油人的楷模,大庆精神成为一代石油人的共同价值观。石油职工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攻坚克难,越战越强,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