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田是怎么实现油水分离的
利用往复泵的自吸能力,通过浮动吸油口吸取水池表面浮油和部分水,往复泵再将油水混合液送入涡旋浮油分离器,油水混合液在分离器中实现分离,浮油在分离器内积累,并且自动排出,分离出浮油的水通过回水管送回水池。为了保证排油顺畅,浮油收集器要有必要的保温和加热装置。
2. 原油是如何进行脱水的
我们知道开采出来的原油都含有水,只是含水量有所不同。为什么原油里会有水呢?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从地下可渗透的岩石中采出来的,这些岩石中除了含有原油和天然气外,还经常含有大量的水。可以说,石油和油层水是一对孪生兄弟。由于水的流动性比石油好,当原油和天然气通过油井采出时,势必将部分水携带上来。另外,随着原油和天然气的采出,地层压力逐渐降低。为了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长期高产稳产,广泛采用地层注水的开发方式,以此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因此,在油田开发初期,原油中含水相对较低,随着注水方案的实施,大量的水被注入地下,开采出的原油含水会不断上升,油水比可达1∶9以上。再者,对部分原油黏度较高的油井有时采用井下掺热水或掺活性水的开采方法。当井的产出物到达地面时,为了降低原油的黏度,便于原油的输送,有时又采用地面掺水的集油方法。因此,集输到处理站中的原油常含有大量的水。
原油含水不仅增加了储存、输送、炼制过程中设备的负荷,而且增加了升温时的燃料消耗,甚至因为水中溶解盐等而引起设备和管道的结垢或腐蚀。因此,原油含水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将水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才能将原油加工成人们所需要的最终产品。那么,原油里的水是怎样分离出来的呢?
水在原油中以游离水和乳化水形式存在,游离水一般通过沉降分离就可以脱出;乳化水分离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原油脱水工艺主要指脱出乳化水。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现在已研究成功多种原油脱水的工艺技术。
沉降分离脱水就是利用水重油轻的性质,在原油通过特定的装置时进行沉降,使水下沉而将油、水分开。这也是所有原油脱水的基本过程。化学破乳脱水是利用化学药剂破坏乳化状态的油水界面膜,然后,进行油水分离。化学破乳是原油脱水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破乳手段,常用的破乳剂有SP169等。电脱水就是使含水在30%左右的油水混合物流经高强度的交流或直流电场,由于原油中的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属于电解质,通过电场时水滴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削弱水滴界面膜的强度,促进水滴的碰撞聚结和沉降,加速油、水的分离。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性质的原油。离心力脱水是利用油水密度差,以离心力代替重力沉降,以提高油水的分离速度和分离效果,从而达到油水快速分离。对于相对密度大于0.9以上的原油效果较差。
原油密闭脱水装置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选用什么方法应根据油水性质、含水率、天然乳化剂类型、乳状液分散度和稳定性等进行试验后选择。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经常是综合应用上述几种方法进行脱水,如电化学脱水、热化学沉降脱水等。
原油脱水设备则是脱水技术的体现,脱水设备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脱水的效果、效率、商品原油的质量以及生产运行成本。常用脱水设备有沉降罐、热化学脱水器、电化学脱水器、旋流脱水器等。
3. 为什么油、水和会分离
油水不能相容主要是由于水是极性分子,油脂为非极性。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油水不能相容。
分子的极性对物质溶解性有很大影响。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也即“相似相溶”。氨等极性分子和氯化钠等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具有长碳链的有机物,如油脂、石油(非极性分子)的成分多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
因此,对于属于极性溶剂的水易溶解极性物质(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而与油脂不能相溶。
4. 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石油和水的分离
这要看水分的比例了 如果水分含量较少 分子筛可以
多的话可以先大致分离 比如用分液漏斗 静止 分开之后再用NaCO3之类的吸水强但是不和石油反应的东东 要求再高 还可以继续用分子筛
5. 油、气、水如何分家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在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又都是由有机质在相同的条件下变成的,有人就把石油和天然气比做“双胞胎”。它们不仅从一“诞生”起就密切相处,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互相溶解。此外,初生的油、气和水的关系也很密切。早在油、气还在生油母质中“孕育”时,就被水所包围,油、气生成以后,它们仍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气溶解在油中,有的气溶解在水中;有的气成微小的气泡分散在水中,油也呈分散的小滴、薄膜混杂在水中;有时,在微小的气泡中含有油,在分散的油滴或薄膜中也溶解有气。
在压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刚进入储层的油、气和水仍然保持着在生油层中那种相互混杂的“密切关系”,但一遇适当条件它们就要“分家”。
油、水分离 混在一起的油和水因比重不同而发生分离的现象叫重力分异。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一碗刚煮好的肉汤,由于沸腾过程中的搅拌、混合作用,水里浮着分散的油珠。静置一会后,汤面就出现了一层油膜。时间一长,汤下部就变成了几乎没有油的清水了。这是由于油和水互不相溶,而且油比水轻,总向上浮,水比油重,总向下沉的结果。这个例子说明,液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最有利于重力分异;搅混得愈剧烈,分异就愈困难。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发生重力分异的原因在于一种液体对另一种液体有浮力。
油和水从生油层进入充满水的储油层后,并不是停在原地进行重力分异的。由于岩层内压力的不平衡,油和水还要继续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油和水的重力分异就在这个流动过程中进行。在弯弯曲曲的缝缝洞洞中流动的液体运动速度很慢,搅拌作用很弱,并不妨碍油、水的重力分异,油、水在渗透性岩层中渗流得越远,分离得越彻底。
油、气分离 油、气分离和油、水分离的道理一样,由于比重不同,受浮力的作用,游离状态存在的天然气将上浮到油的上面,溶解在油和水中的天然气则只有当它从溶剂中脱出后才能和油、水发生重力分异。水能溶解的天然气不多。溶解着天然气的水进入储层后,因压力降低,能将气大部分脱出。石油溶解天然气的能力比水大得多,其溶解甲烷(CH4,天然气的一种主要成分)的能力是水的10倍。而溶解气要从油中脱出,则只有当石油的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才行。
石油溶解天然气的能力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强,但是有一个限度。当达到这一极限后,即使压力再增加,石油也几乎无力再溶解天然气了。也就是说,石油中溶解的天然气这时已达到饱和,这个极限压力叫做饱和压力。换句话说,当石油所承受的压力高于它的饱和压力时,只要它还没有饱和,就能继续溶解天然气,而已经溶解在油中的气则不可能脱出来,当压力稍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在油中的气就开始脱出。压力越低,脱出来的溶解气也越多。
储层中的压力比生油层低,有时甚至比饱和压力低。在这种条件的储层中,溶解气将从油中脱出,呈游离状态。在比较大的孔隙中,游离气和油就会发生重力分异。
油、气、水分家02油气的一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6. 原油里水分怎么分离
如果单单静置分离的话是不完全分离的,在原油凝固点高的话就更难分离。最好就是先将原油静置加温,等原油有一定的沸腾后就会油水分离,再等冷却下来,这样就可以完全分离开来。
7. 怎么将石油和水分离
蒸馏,因为它们的沸点不一样。还有材料吸附法,比如杆茎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