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中国的油价高于美国
中国的石油储备不足,大部分是靠进口,而美国控制着那些石油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啦,赚中国人的钱。
‘贰’ 中国美国一天消耗石油
美国1800万桶、中国1400万桶。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中国美国一天消耗石油:美国每天消耗石油1800万桶第一,中国1400万桶第二,印度和日本每天都是消耗400万桶第三第四。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叁’ 美国的石油便宜为什么中国的石油贵呢
发改委有关人士曾表示,各国油价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对油价征收的税率不同,目前中国汽油征收的税率大约为30%。按美国能源署资料显示,美国的此项税率大约为12%,而北京93号汽油税费占比为29.4%,柴油税费占比为26%。今年1月美国各州汽油税平均为每加仑0.489美元,折合人民币为每升0.81元。我国汽油价格中税收大约为人民币2.07元,两国税收差距达到了1.26元。与美国相比,国内油价高、油品低,已是不争的事实。
‘肆’ 世界上那一个国家每年消耗石油最多
根据2009年的数据来看,世界上石油消耗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以下是数值。
排名 国家 日耗油量(桶) 人均(升/年) Date
1 美国 18,690,000 3,530.4 2009 est.
2 中国 8,200,000 355.5 2009 est.
3 日本 4,363,000 1,992.4 2009 est.
4 印度 2,980,000 148.3 2009 est.
5 俄罗斯 2,850,000 1,181.0 2009 est.
6 巴西 2,460,000 718.3 2009 est.
7 德国 2,437,000 1,717.7 2009 est.
8 沙特阿拉伯 2,430,000 4,915.7 2009 est.
9 韩国 2,216,000 2,651.0 2009 est.
10 加拿大 2,151,000 3,727.5 2009 est.
‘伍’ 美国资源多还是中国资源多比如石油.
美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是真正的地大物博的国家,石油储量也远比中国要多。2008年07月15日...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209亿桶,居世界第11位;2007年美国石油日产量达510万桶,居世界第三。
世界石油储量排名
(2006年)
单位:10亿桶
储量
所占比重
1
沙特阿拉伯
262.7
22.1%
2
伊朗
132.5
11.1%
3
伊拉克
115.0
9.7%
4
科威特
99.0
8.3%
5
阿联酋
97.8
8.2%
6
委内瑞拉
77.2
6.5%
7
俄罗斯
72.3
6.1%
8
哈扎克斯坦
39.6
3.3%
9
利比亚
39.1
3.3%
10
尼日尔爾利亚
35.3
3.0%
11
美国
29.4
2.5%
12
中国
17.1
1.4%
13
加拿大
16.8
1.4%
14
卡塔尔
15.2
1.3%
15
墨西哥
14.8
1.2%
“全球重要矿产资源不均匀分布全球矿产资源储量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在地区间和国家绝对拥有量的巨大差异两方面;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拥有的矿产资源种类差异也十分明显。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俄罗斯、美国是全球矿产资源品种较全、储量丰富、人均占有储量较多的国家。”(摘自《世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陆’ 美国人为什么消费那么多石油
一、美国的经济发达,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包括许多行业化工、医疗需要从石油中炼取原料生产,另一方面许多动力是由石油提供的。
二、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美国的家庭汽车是全球最多的,柴油和汽油的需求也是全球最多。
三、美国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这里面从战斗机到航母都是“吃油的魔鬼”。
四、美国为了规避石油上涨的风险,进行大量的石油储备。这个意思就是说,即是美国人今后一个月不用一滴石油,美国政府也会进口石油,来规避石油价格上涨的风险
‘柒’ 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 说明了什么问题 初一下 地理方面的问题
美国是资源和能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第一浪费大国。
请看一下数据:美国日耗原油约2100万桶,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石油消耗第一大国;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4.6%,但消耗能源占了世界的23%;美国目前每年人均石油消费约3.28吨,是中国人均水平的10倍以上;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5,但人均资源消耗却5倍于中国;美国电力人均消耗是1400千瓦时,是日本的1.5倍,中国的7倍。按照目前的电力消耗增长,美国必须建1300-1900个发电厂才能满足未来20年的需求。
而最能体现美国生活方式的,恐怕就是汽车和烘干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保有、生产和销售国,3亿人口注册的汽车竟有2.6亿辆,减除孩子、老弱、残废和贫穷而不开车的人外,人均占有汽车大约超过1.5辆。出门必开车,已然成为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致美国被称为“一个黏在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石油消费的大部分被汽车“喝”掉,美国人中的超级胖子也越来越多,成为社会之灾。而烘干机的使用也几近病态,尤其显现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大手大脚。美国人洗了衣服,不能风乾,却只能用烘干机烘干。这倒不是美国人鼻子生得特别,闻不得太阳的气味,而是美国人把烘干衣服视为不成文却必须遵守的“规矩”。据美国家用电器制造商2005年的一个统计,美国57%的人拥有烘干机,美国平均每户家庭使用烘干机消耗的电量达1079千瓦时,美国居民住房电费的6%到10%都花在了烘干机上。这在中国人看来,既可笑,也是过于奢侈。要知道,在一个普通中国百姓家庭,一般每月耗费电约200千瓦小时,还不到一户美国家庭烘干衣服所耗电量的1/5。
‘捌’ 世界油气资源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
北美、亚太地区和欧洲是世界主要油气消费区。多年来,美国油气消费居全球之首。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为非洲、亚太地区和中南美洲。199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40.57%,天然气占24.19%。预计到2020年,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油气产量都将出现下降,而油气消费又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因此世界油气供需地区不平衡性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油价的长期趋势将随石油供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一、世界油气资源消费现状及消费结构
油气消费现状
北美、亚太和欧洲是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区。据英国BP《2003年6月世界能源统计述评》显示:2002年全球石油消费为35.22亿吨,其中北美洲为10.65亿吨,中南美洲为2.15亿吨,欧洲和欧亚为9.25亿吨,亚太地区为9.92亿吨,中东为2.07亿吨,上述各地区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见图4-8。2002年美国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大国,消费量为8.94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5.4%。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46亿吨,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图4-82002年世界各地区石油消费量分布图
天然气是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矿产。2002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25355亿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了2.8%。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比例见图4-9。北美和前苏联同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气区和消费区,美国、前苏联和日本是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图4-92002年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分布图
二、油气消费结构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在1998年油气所占比重为63.8%,而1999年油气所占比重为64.8%,油气所占比重上升了1.57%。美国能源情报署对未来2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预测数据为:世界能源总的需求量年增长率为2.1%,2020年将达到300桶/日,折合油当量15×109吨/年。其中石油需求的年增长率是1.8%,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40%下降到2020年的37%;天然气的年增长率为3.3%,其比例将从22%上升到29%。另据美国两位学者(埃克米得斯和奥利格尼)预测,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将占到40%以上。
他们作出这种预测的依据:首先是燃料电池大量商业化应用,目前该项技术在经济上已经可行。其次是八国集团的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将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增加天然气的使用。第三是环境保护者的压力,天然气比石油更清洁,发热量更高。第四是国际天然气市场逐渐显露生机,欧佩克国家都对天然气给予更高的重视。第五是天然气的资源量广泛,其使用比石油更可行等。
据英国BP《1999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1998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是:天然气消费占2%,煤炭消费占73%,油品消费占23%,其他占2%。1988~1998年间,中国的天然气产需基本平衡。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天然气消费占4%,煤炭消费占67%,油品消费占21%,其他占8%。
三、油气消费发展趋势
世界能源的消费与经济的增长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未来世界石油用1995~2020年间1.9%的年增长率,与GDP3.1%的年增长率相比,其增长弹性值为0.6。而天然气的同期增长率为2.6%、与其相比,石油的需求增长并不大,与整个能源需求的增长率基本相同(图4-10)。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个地区石油需求增长情况的差别很大(见表4-5)。1995~2020年,OECD各国以0.8%的年增长率呈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现3.0%的大幅度增长形式。其中增长最大的是中国,年均增长率为4.6%,其次是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年增长率为4.2%,再其次的顺序是东亚3.6%,中南美洲为2.5%。
图4-10能源消费取决于全球经济增长
(未来能源的消费量,单位:千万亿英制热单位)
(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0)
表4-5世界原油需求表
(据《国际石油经济》,2001.9)
估计非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在2010年以后超过OECD国家,2020年以后会进一步加大差距(表4-6)。
表4-6各地区石油需求预测(单位:百万吨石油当量)
(据《国际石油经济》,2001.9)
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各地区和各国家对能源特别是油气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随着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世界油气供需地区性不平衡也进一步加剧。世界石油资源和市场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有加剧趋势。从资源分布看,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美三个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的82.3%,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的72%。其中中东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的64%,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的25%。2010年以后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产量中所占份额将由目前的39%增至50%以上,世界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中东。预计未来十年内,北美、欧洲和亚太三个地区的石油产量都将出现下降,而石油消费又都将稳定增长,势必导致石油供需缺口加大,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油气供需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1990~2000年,亚太地区地区石油消费量年增长5.4%,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92年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2002年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19%,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1.17%,消费量占世界的28.1%,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本地区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未来我国石油国内供给的缺口将不断增大。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国内石油供给量将在1.77亿~1.95亿吨;2001年至2010年,平均增长率将在1.08%~1.81%。但国内石油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到2010年,国内需求短缺约1.17亿~1.42亿吨,需要从国外进口。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0年度国际能源展望》预测,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在未来20年内,天然气将是一次能源中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预计世界天然气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将达3.1%,2010年和202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3.49万亿立方和4.72万亿立方米(刘增洁,2001)。
21世纪中国天然气将进入新的发展期。200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301亿立方米,占世界消费量的1.2%。在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中仅次于日本和印度尼西亚。未来中国对天然气的消费将会不断增长,因为这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缓解石油供应的压力。
‘玖’ 不同经济部门的石油消费对比
对比中国和美国石油终端消费就可以发现,两国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最大差别就是工业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图6.25)。在美国,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费最多的部门,占总消费量的66%;工业部门的石油消费量位居第二,占总消费量的25%左右。中国正好相反,工业部门是石油消费最多的部门,占石油消费总量的58%;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位列第二,占石油总消费量的26%。这种差别正好是中国和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真实反映。
美国已经在20世纪前期实现了工业化,目前经济结构正向服务业和信息产业转移,许多能耗较大的工业部门外移到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仅占24%左右,主要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能源密度很小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美国还是一个汽车化的国家,每100人汽车拥有量达到79辆,是世界上人均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国家。同时,美国机动车油价也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最低的,低的燃料价格助长了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所以美国工业部门石油消费量小于交通运输部门。
图6.25 中国和美国分部门的石油消费对比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廉价劳动力和较宽松的环境要求,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工业部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密度比较高的重工业和化工工业发展很快,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工业化的实现,中国工业部门的石油消费会逐渐减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较低,汽车普及率也较低,因此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相对较少。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国汽车的普及率会逐渐增加,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亦会显着地增加。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增长速度和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预示着未来中国将和美国一样,交通运输部门成为石油消费第一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