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行业里都有什么种类的油
扩展阅读
ins怎么挖钻石 2025-07-19 03:46:58
拍淘宝产品大概多少钱 2025-07-19 03:06:05
怎么调电脑资源 2025-07-19 03:06:05

石油行业里都有什么种类的油

发布时间: 2023-02-08 07:03:35

‘壹’ 常见的石油产品有哪些,各自用途

石油产品可分为: 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石油工业一向以生产汽油、煤油和工业锅炉用的燃料油为主。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进的炼油技术出现,以法国人荷德利发明的(催化裂化法)最为重要。

所谓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热力、压力和催化剂把重油裂解为较轻油类,主要是汽油。另一种炼油法是聚合法,与裂化法刚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将提炼所得的较轻气体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体。

(1)石油行业里都有什么种类的油扩展阅读:

石油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元素,还有少量O、N、S、P和微量Cl、I、P、As、Si、Na、K等元素,它们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石油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几百甚至上千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蒸馏时馏出物一般都是连续的;

主要成分是:A。烃类有机物(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B。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类有机物-即烃的衍生物,这类化合物的分子中除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氧、硫、氮等,其含量(元素含量)虽然很少,

组成化合物的量一般约占石油总量的10%~15%,但它对石油加工和油品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大部分需要在加工过程中脱除,如果将它们进行适当处理,也可生产一些有用的化工产品。

‘贰’ 石油加工产品都有什么

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的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1、燃料(燃料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能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释放出能量的物质。燃料有许多种,最常见的如煤炭、焦炭、天然气和沼气等等。)

2、润滑油和润滑脂(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包括:润滑脂、齿轮油、液压油、车用油、防锈油等润滑脂英文名:lubricating grease;grease 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润滑脂是润滑油中一个类别。)

3、沥青和石油焦(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呈液态,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而石油焦则是以原油经蒸馏后的重油或其它重油为原料,以高流速通过500℃±1℃加热炉的炉管,使裂解和缩合反应在焦炭塔内进行,再经生焦到一定时间冷焦、除焦生产出石油焦。)

4、溶溶剂和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是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而所谓有机溶剂即是包含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叁’ 石油产品的分类与质量要求是什么

一、石油产品的分类
通常,石油产品并不包括以石油为原料合成的各种石油化工产品。按GB/T 498-2014《石油产品及润滑剂分类方法和类别的确定》,我国现将石油产品分为6大类。
(1)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喷气燃料(航空煤油)、灯用煤油、燃料油等。我国的石油产品中燃料约占80%,而其中约60%用于各种发动机燃料。
(2)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2%,主要用于减少接触机件之间的摩擦和防止磨损,以降低能耗和延长设备寿命。
(3)石油沥青:用于道路、建筑及防水等,其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3%。
(4)石油蜡:石油蜡是石油中的固态烃类,其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1%,作为轻工、化工和食品等工业部门的原料。
(5)石油焦:其产量约为石油产品总量的2%,石油焦可用以制作炼铝和炼钢用的电极等。
(6)溶剂和化工原料:大约有10%的石油产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和溶剂,其中包括制取乙烯的原料(轻油),以及石油芳烃和各种溶剂油。
二、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
(一)汽油
汽油可用作点燃式发动机(简称汽油机)的燃料。对汽油的主要使用要求有:具有足够的蒸发性以形成可燃混合气;燃烧平稳,不产生爆震现象;储存安定性好,生成胶质的倾向小;对发动机无腐蚀作用,排出的污染物少。
1.汽油的蒸发性
当汽油具有良好的蒸发性时,在发动机气缸内,它就能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后燃烧较完全,使发动机能正常运转。如果汽油的蒸发性太差,就不能在气缸中完全汽化,使发动机功率降低,还会造成启动和加速的困难。反之,如果汽油的蒸发性太强,则汽油在导油管中就已汽化而形成气阻现象,最终造成供油不足,气阻现象在夏季更容易发生。
2.汽油的抗爆性
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异常时,会出现机体强烈震动,并发出很响的金属敲击声,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排气管冒黑烟,严重时导致机件的损坏,这种现象称为爆震。爆震对汽油机的危害较大。爆震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燃料性质有关。如果燃料很容易氧化,形成的过氧化物不易分解,自燃点低,就很容易产生爆震。二是与发动机工作条件有关。如果发动机的压缩比过大,气缸壁温度过高,或操作不当,都易引起爆震现象。衡量燃料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称为抗爆性。汽油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又分为研究法辛烷值(ROH)和马达法辛烷值(MON),通常使用研究法辛烷值。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其抗爆性越好。汽油的辛烷值需在专门的仪器中测定。汽油的抗爆性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对于同族烃类,其辛烷值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降低。当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各族烃类中,正构烷烃的辛烷值最低,环烷烃、烯烃较高,高度分支的异构烷烃和芳香烃(简称芳烃)的辛烷值最高。目前我国车用汽油的主要组分是催化裂化汽油,因其含有较多的芳烃、异构烷烃和烯烃,所以抗爆性较好。
3.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的安定性是指汽油抗氧化的能力。安定性不好的汽油,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易发生氧化,生成胶质,使汽油的颜色变深,甚至会产生一些胶状物、沉淀物。汽油的安定性差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例如,在油箱、滤网、汽化器中形成黏稠的胶状物,严重时会影响供油;沉积在进气、排气阀门上会结焦,导致阀门关闭不严等。
影响汽油安全性的最根本原因是它的化学组成。汽油中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在常温下都不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其所含的各种不饱和烃则易发生氧化和叠合等反应,从而生成胶质。所以,汽油中所含有的不饱和烃是导致其安定性差的主要原因。
除不饱和烃外,汽油中的硫酚和硫醇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也能促进胶质的生成,使汽油在与空气接触中颜色变深,甚至生成胶状物。
直馏汽油馏分不含不饱和烃,所以它的安定性很好;而二次加工得到的汽油馏分(如催化裂化汽油等)由于含有大量不饱和烃以及其他非烃类化合物,导致其安定性较差。
汽油的变质除与其化学组成有关外,还和许多外界条件有关,例如温度、金属表面的作用、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大小等。温度升高,汽油的氧化速度加快,生成胶质的倾向增大;汽油在金属表面的作用下,不仅颜色易变深,而且生成胶质的速度也加快;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氧化的倾向自然也越大。
鉴于温度、光照以及与空气的接触状况均对汽油的安定性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储存汽油时应采取避光、降温及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等措施。
4.汽油的腐蚀性
汽油中会对金属产生腐蚀的物质主要有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和水溶性酸或碱等。为此汽油在使用和储运过程中,要控制汽油及其燃烧产物对接触金属的腐蚀性。
5.汽油的品种和牌号
我国汽油现按组成和用途不同分为车用汽油、车用乙醇汽油和航空汽油三种,各种汽油均按辛烷值划分牌号。
车用汽油(国Ⅲ)和车用汽油(国Ⅳ)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和97号三个牌号,车用汽油(国Ⅴ)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89号、92号、95号和98号四个牌号。车用乙醇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和97号三个牌号。航空汽油按马达法辛烷值分为75号、95号和100号三个牌号。
(二)柴油
柴油可用作压燃式发动机(简称柴油机)的燃料。我国的柴油产品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轻柴油适用于高速柴油机,重柴油适用于中、低速柴油机。本节主要介绍轻柴油,其使用要求主要有:具有良好的雾化性、蒸发性和燃烧性;良好的流动性,保证燃料供给系统在低温下能正常供油;良好的储存安定性和热安定性;对机件无腐蚀和磨损作用,不含机械杂质。
1.柴油的燃烧性、蒸发性
柴油的燃烧性好是指喷入燃烧室内与高温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之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火自燃并正常地完全燃烧。柴油在柴油机工作中也会发生类似汽油机的爆震现象,但产生爆震的原因与汽油机不同。汽油机的爆震是由于燃料太容易氧化,自燃点太低;而柴油机的爆震是由于燃料不易氧化,自燃点太高。因此,汽油机要求自燃点高的燃料,而柴油机要求自燃点低的燃料。柴油的抗爆性用十六烷值表示。我国相关标准中规定普通柴油的十六烷值一般不低于45。
柴油在柴油机气缸中发火和燃烧都是在气态下进行的,因此必须先汽化并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后,柴油机才能启动和正常工作。所以柴油的滞燃期不单是取决于其十六烷值,同时还受其蒸发性的影响。柴油蒸发速度的快慢,由燃烧室内空气温度的高低和柴油馏分的组成所决定。温度越高,轻馏分越多,则蒸发速度越快。柴油机的转速越快,它的每一工作循环的时间越短,要求柴油的蒸发速度越快,所用的馏分也就应越轻。如柴油的馏分过重,则蒸发速度太慢,从而使燃烧不完全,导致功率下降、油耗增大以及润滑油被稀释而加重磨损。若柴油的馏分过轻,则由于蒸发速度太快而使发动机气缸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导致柴油机的工作波动很大。
2.柴油的流动性
柴油的黏度过小时,易从高压油泵的柱塞和泵筒之间的间隙中漏出,因而会使喷入气缸的燃料减少,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同时,柴油的黏度越小,雾化后液滴直径就越小,喷出的油流的射程也越短,不能与气缸中全部空气均匀混合,因而会造成燃烧不完全。柴油的黏度过大,易造成供油困难,同时,喷出的油滴的直径过大,油流的射程过长,使油滴的有效蒸发面积减小,蒸发速度减慢,这样也会使混合气组成不均匀、燃烧不完全。
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不仅关系到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在低温下能否正常供油,而且与柴油在低温下的储存、运输等作业能否正常进行有密切的联系。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其中正构烷烃的含量越高,则低温流动性越差。我国评定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为凝点(或倾点)和冷滤点。
3.柴油的安定性、腐蚀性和洁净度
柴油的安定性一般是用总不溶物和10%蒸余物残炭来评定的。安定性差的柴油在储存中颜色易变深,甚至产生沉淀,严重时会造成喷油嘴和滤清器堵塞等,并导致气缸中沉积物增加、磨损加重。柴油的安定性取决于其化学组成。二烯烃、多环芳烃和含硫、含氮化合物都是不安定组分,能使发动机中沉积物显着增加。因此,必须通过各种精制方法除去这些有害化合物。
柴油中含硫化合物对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影响很大,其中活性含硫化合物(如硫醇等)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含硫化合物在气缸内燃烧后生成的SO2和SO3,不仅会严重腐蚀高温区的零部件,而且还会与气缸壁上的润滑油起反应,加速形成漆膜和积炭。同时,柴油机排出尾气中的氧化硫还会污染环境。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及降低发动机腐蚀,GB 252-2011《普通柴油》中规定柴油的含硫量不大于0.035%。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柴油的含硫量指标还会进一步降低。
为防止腐蚀,在技术要求中还要求柴油中不含有水溶性酸或碱,并对其酸度进行限定。
精制柴油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有可能混入水分和机械杂质。柴油中如有较多的水分,在燃烧时会降低柴油的发热值,在低温下会结冰,使柴油机的燃料供给系统堵塞。而机械杂质的存在除了会引起油路堵塞外,还可能加剧喷油泵和喷油器中精密零件的磨损。因此,在轻柴油的质量标准中规定水分含量不大于痕迹(0.03%),并不允许存在机械杂质。
4.柴油牌号
我国普通柴油按凝点可划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和-50号七个牌号;车用柴油按凝点可划分为5号、0号、-10号、-20号、-35号和-50号六个牌号。如-10号表示该牌号柴油凝点不高于-10℃。
残渣型柴油机燃料按100℃的运动黏度划分为F-RMA10、F-RMB10、F-RMC10、F-RMD15、F-RME25、F-RMF25、F-RMG35、F-RMH35、F-RMK35、F-RMH45、F-RMK45、F-RML45、F-RMH55、F-RMK55、F-RML55等牌号。例如F-RMA10是指该油品在100℃时的运动黏度不大于10.0mm2/s。
(三)润滑油
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材料很多,但应用较广的是从石油中得到的润滑油和润滑脂,其中以润滑油用量最大。
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机械设备在运转时的摩擦阻力;带走摩擦时产生的热量,冲洗设备磨损的金属碎屑;隔绝腐蚀性的物质,保护设备金属表面。
润滑油对不同机械设备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其品种多种多样,如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气缸油、齿轮油、液压油、机械油、电器用油等。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虽然各种润滑油的性能要求因使用条件不同而异,但它们有着共同点:
(1)合适的黏度,良好的黏温性质。黏温性质是指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黏度随温度变化越小,黏温性质越好。例如汽油机油,低温时油品若变得太稠,发动机难以启动;高温时油品若太稀,则不能形成油膜,难以起到润滑与密封作用。因此,要求润滑油在低温时不变稠,高温时不变稀。
(2)高的抗氧化安定性。润滑油若使用时间过长,各种金属的催化作用会加速润滑油氧化,产生酸性物质和沉积物,从而加速机件或轴承的腐蚀,使发动机的活塞环黏结,堵塞滤清器或油管。绝缘油氧化后,导电性增加。
(3)低的凝点和残炭。凝点高的润滑油,在低温下会有结晶析出,影响油品的流动性。残炭是指一定量润滑油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到高温进行蒸发和分解,生成焦炭的质量百分比。残炭与油品中的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残炭值高,表明润滑油在高温下使用易生成胶膜或炭渣,造成设备磨损,密封性变差。
润滑油的性质与其组成有关。少环、长侧链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润滑油,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良好的黏温性质,同时,还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反之,多环、短侧链组分润滑油,黏温性差。润滑油中含蜡量高时,凝点就高,低温流动性差;胶质、沥青质高时,残炭值高;含硫化物和酸性组分时,腐蚀性强。在润滑油生产时,应去除掉这些有害组分。

‘肆’ 石油有哪些种类

矿物油:所有种类的石油都富含碳和氢组分,据此可以追索出它们的生物起源或相关性。在地下多孔岩层中发现的矿物油也不例外,它们起源于有机质,如死去的浮游生物——它们在地质历史中曾在海底大量分布。经过多种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这些有机质转化为矿物油,或称“石油”和它的组分,如煤油、石蜡、汽油、柴油等。它们被归类为矿物油,因为在人类的时间框架下,它们不属于有机质,它们来自地下的地质体,从地下岩层到地下的圈闭,再到地下的砂层。一些油状物质也可以在一些自然环境中找到,广为人知的就是沥青。在自然界中,沥青往往以焦油斑的形式存在于地下裂缝中。石油和其他矿物油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资源,它们常常以人们四周无处不在的“油”来冠名。
有机油:由植物、动物和其他有机质通过有机过程而形成,这些油类以其多样性为显着特征。从化学观点来看,这是一个模糊的术语,而油类真正的科学术语应该是脂肪、蜡、胆固醇在活着的生物体内发现的油类物质及它们的分泌物、脂类。从蜡到类固醇都可归类为脂类,有时它很难定义。通常,人们几乎仅仅根据它们都排斥水或不溶于水的特征将其归为一大类。脂类可以完全溶解于其他液态脂类中。它们中碳和氢的含量很高,与其他有机组分和矿物质相比,脂类内部几乎不含氧。

‘伍’ 石油行业的“三大油”和“两小油”分别是什么

三个就是你说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两个小油是陕西省属国企 延长油田集团公司 和 央企 中国化工集团(涉足部分)。此外还有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属的振华石油

‘陆’ 石油的类型及性质是什么

石油的性质:
具有代表性的大庆石油属低硫石蜡基石油,已开采酌石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这种石油,硫含量低,含蜡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的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及商品石蜡,直馏汽油的感铅性好。
有的石油硫含量高,胶质含量高,属含硫石蜡基。其直馏汽油馏分产率高,感铅性也好。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高,闪点高,硫含量高,酸度大,经精制后可生产轻柴油与专用柴油。润滑油馏分中,有一部分组分的粘度指数在90以上,是生产内燃机油的良好的原料。
有的石油硫含量低,含蜡量较高,属低硫环烷一中间基。其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也富含环烷烃与芳香烃,故也是催化重整的良好原料。柴油馏分的凝点及硫含量均较低,酸度较大,产品需碱洗。减压渣油经氧化后可生产石油建筑沥青。
另有些低凝石油硫含量低、含蜡量也低,属低硫中间基。适于生产一些特殊性能的低凝产品,同时还可提取环烷酸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石油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业分类法
2、商品分类法
3、化学分类法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7-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柒’ 石油的分类

( 一) 分类原则和方法石油的分类常因用途不同而采用的参数各异。石油化学家侧重于各馏分含量及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地球化学家和地质学家则注意原油组成与生油岩及其演化作用的关系。后者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是 Tissot 和 Welte ( 1978) 提出的,该分类主要依据石油中各种结构类型烃类化合物: 烷烃 ( 石蜡) 、环烷烃、芳香烃和含硫、氮、氧化合物 ( 胶质和沥青质) 的含量,也考虑硫的含量。

( 二) Tissot 和 Welte 的石油分类

目前石油地质学上较为流行的是蒂索和威尔特 ( 1978) 提出的分类。下面对该分类作一简单介绍。

图 2 -8 636 个正常的和重质降解原油样品中饱和烃的分布( 据 B. P. Tissot 等,1978)

该分类主要是依据原油中各烃类的含量比例关系,以烷烃 ( 石蜡) ,环烷烃,芳烃+ S、N、O 化合物三个参数作为三个端员,采用三角图解来划分原油类型。注意该方案中所用参数是原油中沸点 >210℃馏分的分析数据。

该方案是考虑到饱和烃含量对于石油性质有重大影响,且饱和烃分布在 50% 处为两个众数的最小值,可以明显地将芳香型原油与石蜡型 - 环烷型原油分开 ( 图 2 - 8) 。因此,以饱和烃含量 50% 为界将三角图分为两大部分。在饱和烃含量 > 50% 的区域内,再根据石蜡烃和环烷烃的相对含量,即在石蜡烃含量 50% 、40% 处建立次一级分类界线,将饱和烃 >50% 区域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石蜡型、环烷型和石蜡 - 环烷型。

在芳烃 + S、N、O 化合物 >50% 的区域内,以石蜡烃含量 10% 建立分类界线,将石蜡烃含量 >10% 的区域作为芳香 - 中间型原油; 而石蜡烃 <10% 的区域为重质降解原油。在重质降解原油中又以环烷烃含量 25% 建立分类界线,将环烷烃含量 > 25% 的称为芳香- 环烷型; 而 < 25% 者称为芳香 - 沥青型。根据上述原则,可将石油分为六种类型,各类石油在三角图中的位置及分类参数如图 2 -9 和表 2 -3 所示。

图 2 -9 541 个油田中 6 种石油类型的三角图解( 据 B. P. Tissot 等,1978)

表 2 -3 石油的分类表

注: S = 饱和烃; AA = 芳香烃 + 胶质 + 沥青质; P = 石蜡烃; N = 环烷烃; 样品总数 =541。

‘捌’ 重油分类标准是什么

重油又称燃料油,根据不同的标准,燃料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1、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
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据加工工艺流程
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常压重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重油(俗称油浆);混合重油一般指减压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
3、根据用途
根据用途,燃料油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前者是由直馏重油和一定比例的柴油混合而成,用于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转速小于150转/分)。后者又称为重油,主要是减压渣油、或裂化残油或二者的混合物,或调入适量裂化轻油制成的重质石油燃料油,供各种工业炉或锅炉作为燃料。

国产燃料油种类: 商用重油、 200 号重油、 7 号燃料油、工业燃料油
进口燃料油种类: 复炼乳化油、奥里乳化油、 180 号低硫燃料油、 380 号低硫燃料油、180 号高硫燃料油

【重油】
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按照国际公约的分类方法,重油叫做可持久性油类,顾名思义,这种油就比较粘稠,难挥发。所以一旦上岸,很难清除。
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其比重超过0.91的稠油,黏度大,含有大量的氮、硫、蜡质以及金属,基本不流动,而沥青砂则更是不能流动。开采时,有的需要向地下注热,比如注入蒸汽、热水,或者一些烃类物质将其溶解,增加其流动性,有的则是采用类似挖掘煤炭的方法。

‘玖’ 成品油都包括什么油燃油都包括什么油呢二都有何区别

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燃料油主要有汽油、煤油、柴油及锅炉燃料。

原油和燃料油的区别:
原油和燃料油的区别在与两者密度不同,燃料油是包括:汽、煤、柴、180#重油,燃料油是原油加工提炼出来的,用于各种运输行业。原油的颜色呈黑色状而燃料油除重油外,汽、煤呈水白带微黄,柴油呈金黄色。
原油就是尚未加工的石油,在其加工过程中,较轻的部分会先被分离出来。 因此,原油在加工过程中,会先依次产生 “汽油”(最轻)、煤油、柴油,这三种较轻的油,这三种燃烧性能比较高的油统称为“燃油”,最后剩下的较重的剩余物叫重油,因其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等的原因,所以平时主要称其为“燃料油”。
在原油的加工过程中,较轻的组分总是最先被分离出来,燃料油( Fuel Oil)作为成品油的一部分,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因此被叫做重油,渣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黑褐色粘稠状可燃液体,粘度适中,燃料性能好,发热量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较多。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他工业炉燃料。用于作锅炉燃料,雾化性良好,燃料完全,腐蚀性少。燃料油按sh/t 0356-1996分为1号、2号、4号轻、4号、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8个牌号。
由于燃料油的装卸需要占用专用设施设备,占用的时间成本较高,燃料油在装卸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对天气、气温、泊位水深等也有一定的要求,故一般对装卸时间和速度要求比较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