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抗战时期的石油是什么
扩展阅读
产品战略规划哪个不错 2025-07-21 18:07:55

抗战时期的石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1-30 11:16:31

1. 石油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去过油田,你会看到从地下采出来的石油是一种粘稠的,颜色很深的液体,人们叫它原油。

原油的颜色虽然很深,但各地产的石油并不是同一个色。大庆出的原油是黑色的,王门出的原油是绿色的、克拉玛依出的石油是褐色的。为什么颜色不一样,原来里面含的胶质和沥青多少不一样,含量越多颜色越深。

原油带有各种特殊的气味,这是由于里面含有一些有奇味的成分。比如有一种原油有股臭鸡蛋味,这是因为里面含有硫化氢。

原油的“体重”比较轻,密度大约是水的0.75或多一点,只有极少数的比水重。所以,大多的原油都可以浮在水上。

上面说好这些是原油的“外表”状况,那么它的“内心本质”是由碳和氢构成。其中碳占84%~87%左右,氢占12%~14%左右。余下的百分之一是极微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碳和氢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按它们的原子数从少到多排列,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等。石油就是由这些化合物组成的。

由于组成石油的各种化合物“脾气”不一样,所以直接用它不方便。这就像各种性格的人搅在一起,发挥不出正常的作用一样。为此,科学家决定给石油“分家”。“分家”的办法就是加热,也就是蒸馏。

由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温下呈气体状态,所以一蒸馏,它们就从蒸馏塔顶跑出来。

当加温到40~150摄氏度时,就会从蒸馏塔上部流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等化合物来,它们在这个温度下呈液态。这部分液体油就是汽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大。

再加温150摄氏度以上,至300摄氏度时,在蒸馏塔中部会流出癸烷、十一烷至十五烷等化合物的混合物。这部分化合物也是液态,叫煤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二。

再继续加温,从200摄氏度加到350摄氏度时,则会在蒸馏塔下部流出另一种液体——柴油来。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三。老三的成分包括十一烷至二十烷等。

再加温,从300摄氏度开始,则会在蒸馏塔底部流出沸点很高的重油来,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四。它是由十六烷至四十五烷等化合物组成的。

由于重油的沸点很高,到400摄氏度也不蒸发,所以不能再用一般加热的方法来给石油“分家”了。科学家采用减压加热法,使重油又“分家”了,又得到了柴油,还有润滑油、石蜡、沥青等许多有用的东西。

这样,我们基本上把石油的里里外外都看清了,把它们一家的大小兄弟都找出来了。

2. 延长石油属于什么性质企业

延长石油的性质是国有企业。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是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资源高效开发、综合利用、深度转化为一体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隶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注册地在延安市,2016年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325位。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集团),是国内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隶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

(2)抗战时期的石油是什么扩展阅读:

延长石油源远流长,1905年经清政府批准在陕西延长县创建“延长石油厂”,1907年钻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延长石油曾为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1944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延长石油迈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原油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2013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

2016年完成油气当量1127万吨,加工原油1331万吨,生产化工品459万吨,年末总资产达到3166亿元,营业收入、财政贡献连续多年保持陕西省第一和全国地方企业前列,曾荣获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陕西省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等多项殊荣。

延长石油产业主要覆盖油气探采、加工、储运、销售,石油炼制、煤油气综合化工,煤炭与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研发与中试、新能源、装备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

3. 小孩子问我为什么抗战时期石脑油成了紧俏商品,如何回答容易明白

石脑油是石油化工产业必须的原料之一,从原油中提炼,用于“重整合”化工原理。
民国时期,中国本来就工业不发达,军事领域需要的橡胶燃料等等材料自己只能少量生产,基本依赖进口。抗日战争爆发对于国家工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在没有打通滇缅公路、开辟驼峰航线前,中国的进口渠道几乎被日军完全封锁,外面的东西进不来,只能靠内部自己制造。根据供需关系来说,产量稀少需求巨大的产品都会成为紧俏商品,尤其是涉及军事的化工原料。

4. 四川地下发现超稀有“白色石油”,日本想买,我国为何不卖呢

抗战时期,日本就曾对中国的矿产资源开始大肆掠夺,掠夺资源的种类包括煤、铁、铜、金、铅、锌、捋、镁等矿产资源。

时至今日,日本依旧想尽办法去获取矿产资源,以发展自身工业,但如今的日本再也不能像当年一样通过武力的方式进行掠夺,只能通过高价购买。

在2018年,我国地质勘测人员在四川境内发现了一种白色的“石油”,消息一经传出,日本方面立刻便联系上我国,希望能够重金购买。对此,中国方面则霸气的回应:“不卖!”

就目前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对锂电池需求越来越大。2012年的时候,全球锂电池消费占总消费的21%,而到了2017年,就占到46%,锂电池成为全球锂最大的消费领域。

根据预计,到2025年的时候,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对达到2500万量,这将意味着新能源领域对锂的消费量占比达80%以上。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锂电池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虽然目前各大锂矿生产商都规划了中长期资源扩产计划,但是大部分的项目都还在建设中,2025年以前锂资源供应量难以实现规模释放,这就意味着当前锂电池的供需关系处在紧平衡状态。结合我国的锂资源供应来看,我国的锂资源供应是由盐湖锂、锂云母和锂辉石三部分组成,分别占70%、24%以及6%。

盐湖锂主要来自于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和东台吉乃尔两个盐湖,但是青海的镁锂比高,而其盐湖提锂技术是世界级难题,尚未攻克,因此出产量低,盐湖锂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开发速度慢。锂云母经过三次技术的改进,目前的年产量能达到5000吨,但是供应商依旧不足。在2018年发现的甲基卡列锂矿,预计产量可达到500万吨,但是由于排放不达标以及尾矿堆问题,仍在停产中。

因此国内的锂资源供应有限,四川发现的锂矿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锂矿储量,但是由于技术问题,无法大规模开发。所以,出口日本定是不现实的。

日本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虽然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但他们却是全球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强国。我国虽然矿产总量大,但是可利用率低,且人口众多,需求量大,供需关系紧张。

因此借鉴日本的矿产资源战略,对于我国的矿产资源战略调整是很有必要的。日本是继我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进口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日本能源消费极度依赖中东国家,但是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降低了对中东的依赖性,推行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转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区进口能源,并且开发核电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自给能力。

到了2015年,日本实现了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中东占42%,澳大利亚占22%,东南亚占15%,俄罗斯占7%,日本本国占6%,美洲占3%。日本除了在进口能源策略方面打了一手好牌,还有高效的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在背后运作。

日本的经济产业省是日本政府负责矿产资源的主管部门,下设资源能源厅以及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前者负责制定能源与矿产资源稳定供应政策及节能与新能源政策。后者则是全面负责矿产资源工作的主体,它的使命是保障日本矿产资源安全稳定的供应。

面对“白色石油”如此珍贵资源,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他们高效的资源管理统筹手段,合理利用我们自身的资源。

5. 石油精神八个字是什么

石油精神八个字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在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历程中,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直都是石油石化行业的灵魂和根基。
抗战时期,长期低产的延长油矿在红军到达陕北后得到较快发展,开始振兴,为抗日战争和随后的解放战争做出特殊贡献。石油人在埋头苦干中孕育出“石油精神”的火种。
爱党爱油,为党为油。为新中国“解围”,为现代化建设“造血”,石油人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蹚过老君庙的石油河、顶着准噶尔的风沙、冒着柴达木的严寒、翻过川中的重重大山……“石油精神”的火炬越燃越旺。

6. 中国的第一个油田叫什么名字是在哪里发现的

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是1937年在甘肃酒泉发现的玉门油田。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是1955年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区东开始开采的克拉玛依油田。

玉门油田发展史:

1938底,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爱国学者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来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庙旁,1939年,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

1939年3月,位于老君庙北15米处的1号井人工挖掘方井见油;8月11日,老一井探明K油层,由此揭开了玉门油矿工业开发的序幕。1940年5月,中国有杆泵采油技术开始用于玉门老君庙油田。

1941年,甘肃油矿局成立。同年10月,四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L层,玉门油田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25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6)抗战时期的石油是什么扩展阅读:

克拉玛依油田现代状况:

迄今为止,克拉玛依累计发现油气田25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29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66.6亿立方米;2004年生产原油 1111万吨,生产天然气25.5亿立方米,分别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

今天的克拉玛依油田,已不再是原来十几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为基点,向南、北、东三方辐射的千里油区。

随着油气资源的加快开发,克拉玛依石油炼制及化学工业蓬勃发展。在半个世纪以前只有7万吨炼油能力的基础上,建成拥有50多套先进生产装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000多万吨的石化企业,石油化工产品已达220多种,其中一批主导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现在,克拉玛依-独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对象准噶尔盆地,发育着巨厚生油岩层,蕴藏着86亿吨石油资源和2.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目前探明率分别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7. 玉门油田的发展史

1938底,众多爱国学者来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庙旁勘探油田,1939年,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

1941年,玉门油田四井发生强烈井喷,从此,玉门油田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玉门油田共生产原油2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1952年,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达14.36万吨,成为新中国最大的油田,玉门油田的开发建设被列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中。

1963年,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为75万吨,超过当年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7%。

1999年,玉门油田的原油产量下跌到了历史最低谷,年产原油40万吨。有着60余年辉煌历史的玉门油田在发展的道路上危机重重,步履维艰。

2004年,经过几代玉门石油工人的努力,玉门油田的勘探范围已经达到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共包含7个盆地,勘探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已探明资源储量超1.5亿吨,资源总量为9.56亿吨。

(7)抗战时期的石油是什么扩展阅读:

玉门油田的发展战略:

集团领导指出,玉门油田海拔高、地位高,历史贡献大、发展困难大,近年来广大干部员工大力弘扬石油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下一步要众志成城,苦干实干,坚决打赢扭亏脱困攻坚战。要提高对扭亏重要意义的认识,深入查找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坚定扭亏信心,加强战略谋划,明确扭亏时间表和路线图。

要把扭亏脱困与弘扬石油精神、建设有活力有效益的百年油田、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特别是成本管控、HSE管理和合规管理、新时代企业党建工作等结合起来,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再创玉门新辉煌。

8. 桐油在战争中为什么会是重要资源它具体的作用是什么

桐油在我国历史上的战略价值堪比石油!不仅因为它和美国达成战略共识,而且面对日本的经济封锁,我不也丝毫不惧,区区桐油,在当时我国抗日过程当中,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年轻人却鲜有人知,关于桐油,说起来都是满满的故事!

在那段艰难的抗战岁月中,感谢那些坚守在桐油生产一线的工人们,他们是背后当之无愧的英雄。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我们一次又一次拉到了国外的军火援助,即使战争如火如荼,桐油生产也从未停止分毫,中华民族最终挺过来了,对于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献身。

近年来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利用,桐油也逐渐被湮没在历史大潮当中,但是关于桐油做出的战略贡献,却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

9. 抗战期间日本车汽油来源

在珍珠港事变以前,日本的石油有三个来源:
从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进口,
从美国、墨西哥进口,
在中国东北的抚顺利用油页岩矿提炼人造石油(产量不多)。

当年正是因为美国、英、荷联合对日本石油禁运,迫使日本孤注一掷,发动太平洋战争。所以有人说,如果当年日本发现了大庆油田,就不会有珍珠港事变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美国、墨西哥的石油来源断绝,但日本控制了印尼苏门答腊的油田。
后来因为美军威胁了日本的海上石油运输线,迫使日本扩大抚顺的人造石油的生产能力,但仍然不足以满足需要。所以日本国内汽车多为烧木炭的。
如有不明可继续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 ‍

10. 延长油田的简介

延长石油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天然油矿之一, 1905年建厂;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同年建成炼油房,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
在抗战时期延长石油生产出汽油、煤油、石蜡、油墨、擦枪油、凡士林等产品,不仅保证了中央机关、边区政府的用油需求,还换来了大量的布匹、钢铁、机器设备和短缺物资,被誉为“功臣油矿”。
1944年,毛泽东同志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建国后,延长石油先后为国家大油田的开发和建设输送了千余名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1989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了延长石油南泥湾油田;
1994年,李鹏同志为延长石油题词“埋头苦干,再立新功”。近20多年来,延长石油在石油部和陕西省制定的“以油养油、采炼结合、滚动发展”的政策扶持下,陕北石油工业形成了多层次、多主体发展的格局。[1]
1998年和2005年延长石油经历了两次重组,组建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重组后的延长石油集团整体优势日益显现,发展实力显着增强。延长石油已发展成为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储运、销售、工程建设、机械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综合企业,一跃成为陕西规模最大的企业。
2007年,延长石油的原油采、炼和产品销售三项指标均突破1000万吨大关,实现销售收入470亿元,利税费总额230亿元,成功跨入国家千万吨级大油田行列。
2013年,延长石油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集团公司下设油田、炼化、油气勘探、管输、橡胶、销售、财务等专业板块,以及陕西兴化集团、陕西化建公司、西安延炼工贸、延安能化公司、延长橡胶公司、延长石油材料公司等直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