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柴油涨价原因有哪些
从6月1号开始大涨模式,截至6月3号,山东柴油价格已涨至年内新高。不过从表1中可以看出,期间柴油涨幅高于汽油和布油涨幅。而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又有那些呢?
近七日汽柴油价格对比
一:原油价格频频上涨
此次涨价的推手之一便是原油,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期汽油涨幅基本与原油涨幅持平,这也间接的验证了汽油价格和原油价格相关性较高这一结论,故此次汽油价格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原油价格的上涨。而柴油的价格一方面得益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其次还受益于以下方面。
二:中石化集采价格上涨
本周一早上传出中石化6月上旬集采价格的消息,其中汽油集采价为7400元/吨,较上期上涨250元/吨;柴油集采价为6000元/吨,较上期上涨300元/吨。
将集采价格和当时山东地区的价格做对比,不难发现,柴油的集采价格比山东地区的柴油成交价格高出100元/吨左右,而汽油的集采价格和山东地区的汽油价格基本持平。此价格经核实后,部分贸易商入市开始柴油囤货操作,也进一步助推了炼厂推涨柴油的积极性。
三:河北沧州事件导致资源流向反转
据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官网消息,5月31日15时10分,南大港产业园区东兴工业区鼎睿石化有限公司重油储罐发生火灾。
据隆众了解,由于沧州地区属于河北地区油品资源的心腹,此次河北沧州事件导致当地资源流出和流入受限,部分中下游转向山东地区拿货,导致山东独立炼厂库存下降较快,据隆众数据统计,本周山东独立炼厂柴油库存量下跌幅度达15.75%,故推涨意愿普遍较高。
除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外,中下游“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也是助推此次柴油价格上涨较多的关键因素。不过价格经连续多日上涨之后,必将迎来调整,随着消息面影响逐渐削弱,供需面影响将重回视野。近期随着山东独立炼厂集中开工期的到来和沧州事件的淡化,汽柴油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
Ⅱ 2022年柴油短期会不会限购
可能会
定价机制造成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了最近的油慌,政府为了调整改善,可能会限购柴油促进平衡
Ⅲ 国家为什么要禁止柴油进口
目前国内的柴油品质还不够好,导致柴油机在国内未被重视。(也就是说国家要保护炼油行业毕竟炼油行业起步晚, 一旦国内实现柴油加氢规模化生产。也就谈不上禁止柴油进口了)主要问题在于十六烷值不够高(燃烧性不好),硫含量过高(损害发动机零部件增加尾气污染),多环芳香烃过多(也就是杂质过多,燃烧不好会结焦积碳)等,假如中国柴油的品质可以提升的话,相信在飞涨的油价和日益恶化的环境面前,国人也会逐渐接受柴油车。
Ⅳ 导致石油紧缺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目前并不缺油。 十月份以来蔓延全国的“柴油荒”至今没有缓和的迹象,而对于引发“柴油荒”的原因,无论是拉闸限电说,还是天气说,检修说,以及供需失衡说等等,很显然都无法解释在目前的情况下引发的这种史无前例的惶恐 目前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这次油荒完全是两大石油巨头联手导演的逼宫的大戏,但很显然,一些明显的疑问并没有得到两大石油巨头的回应:其一,从供需而言,我国的柴油供需矛盾并不紧张,而且今年1到9月份产量增长明显,为什么出现如此巨大的缺口,柴油去了哪里?其二,既然每年的8月份到年底,都是柴油消费的旺季,为什么炼油企业选择在这个时候“不约而同”地停产检修;其三,在柴油荒在全国蔓延之时,为什么我国在第三季度还大量出口柴油,海关的数字也显示,今年1至1 0月 成 品 油 出 口 量 同 比 增19 .8%至2290万吨,其中10月出口量依旧高达188万吨,在国内出现短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大量出口成品油 很明显是两大石油垄断巨头在联手制造油荒,上演逼宫大戏,试图通过逼宫达到涨价的目的. 马上就会解决,国家开始实行价格监控,必要时出台临时价格管制的措施。
Ⅳ 2021年柴油限量是什么原因
2021年柴油限量的原因是:
1.可能是油料库存不多。
2.因为可能发生的突然情况,比如天灾人祸,地质灾害等等,人为地规定了加油的数量。
3.石油是重要的物资。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
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
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
柴油最重要用途是用于车辆、船舶的柴油发动机。与汽油相比,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柴油具有低能耗,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改用柴油。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柴油,轻馏分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轻质石油产品,是复杂的烃类混合物,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
为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燃料。
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还需经精制和加入添加剂)。
由原油、页岩油等经直馏或裂化等过程制得。根据原油性质的不同,有石蜡基柴油、环烷基柴油、环烷-芳烃基柴油等。
Ⅵ 柴油车有劲又省油,为什么国内买的人这么少
说油品不好都是没有开过柴油车的,我开过好几年的柴油大众,发动机没有坏过,动力好,提速快,省油!就是怠速有点吵,但是速度过40之后基本听不出来,我不说是柴油车,你都不知道。真是又想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就是选择柴油车了,修理和配件确实和汽油车不一样也贵,但是柴油车比汽油车皮实,一般你想开坏都难。我开过大众1.9tdi柴油宝来,1.9sdi捷达,2.5tdi奥迪a6,2.7tdi奥迪a6L,2.0sdi柴油开迪,都是非常好的柴油车,比同款汽油车毛病少,动力好,油耗低。其中柴油宝来1.9tdi我开过几年,还是二手车,开了好几万公里,06年的车,十多年了,一公里才3毛不到,跑高速2.2毛-2.5毛,100块能跑350-420公里,市区堵车开空调也能轻松跑300公里。一箱油不到280-300块钱跑1200公里完全没有问题!
感受说完了,我来正式回答柴油车少的问题,很简单柴油车平均比汽油节省30-40%油耗,这就是说发改委和工信部大力推广柴油车,国家要立马减少30-40%的税收,这还是不算汽油和柴油差价的。两桶油也肯定会减少相应的收入的。
我再来说说柴油加油排队,加油难的疑问,你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和一箱油跑500-600公里,从加油频率来说谁加油难?另外从实际加油现象来说明,经常是汽油车加油排队,柴油车这边都是空的。
再从生产来说明,每生产一升汽油就会有两升柴油生产出开,柴油从来就不缺的,至于为什么却去问问垄断了整个中国市场还天天喊亏损的两桶油和我们“伟大的”发改委!
再开说说油品问题,柴油车我没有开之前很对车友和修理工都说油品不好,以后喷油嘴堵了维修贵。其实这些人都是根本没有使用过柴油车,人云亦云!从我实际使用柴油车,和我柴油群里面200号车友的一致体验,没有一个人说过柴油品质差而造成喷油嘴堵死!
再说环保,柴油车和 汽车 是雾霾源头,我开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是莫须有!大家可以随便在网上或者市场上买一款,pm2.5的检查仪器,很便宜几百块。实际测试一下自己汽油车的尾气,我测过,只有十几和几十,这比我们空气还干净。比如我自己的城市武汉,冬天雾霾的时候pm2.5我用仪器测试和天气预报基本一直,重度是150以上我测试也差不多150,如果有风就是50多,再一个小房间几个男人抽烟测试就是300多。所以基本断定柴油车和汽油不是污染源头,至少柴油轿车是如此,至于什么国三国四国五国六,还是那个道理,车子不想方设法去报废了, 汽车 卖给谁?每年2000-3000万辆新车卖给谁?
美国没有强制报废,欧洲遍地是柴油车,别人没有这么多雾霾!
中国柴油车没有汽油车多,其实就是我们 汽车 文化不成熟,监管一塌糊涂,用屁股拍版做决策的结果!真正使用过柴油车,又没有被政策烦恼过的车主没有一个不说柴油车好的!
国人买的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限制,比如我生活的首都,柴油轿车、SUV和皮卡都是不能够上牌照的,所以这里要探讨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我们的法规政策几十年如一日的要限制柴油乘用车。
从官方或者大众的普遍认知来讲说是柴油车的污染厉害,颗粒排放物比较多,这些颗粒是PM2.5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但说实话这个观点我不认同,要是放在几十年前柴油车都跟墨斗鱼似的我同意,但现在的柴油发动机都是共轨电控喷射,燃烧的已经很充分,颗粒过滤系统反应过滤掉没有燃尽的微小颗粒,尿素罐也成为了目前国产货车的标配,尿素中的氨可以把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
我们国内的两桶油也已经供应国V和国VI的柴油了,所以说柴油车污染环境已经不成立了,车况保养不好什么车都会尾气超标,产品合格,保养到位的柴油车不会比同等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对环境影响大。我现在开一个2010年国III的柴油依维柯,没有碳颗粒过滤,没有尿素罐,但目前还是绿标,每年去验车都是一次过检。两广路双桥入口匝道有一个尾气检测提示屏,我经常从那上两广路,每次看到的提示都是“合格”,呵呵。
从技术层面你会发现,柴油车比汽油车省油是不争的事实,同样一款SUV如果是用柴油版甚至是汽油版油耗的一半。而且石油提炼柴油和汽油的比例是2:1,柴油紧缺说法也是不成立的,很多年前的柴油荒是因为批零倒挂的因素。
所以,大力推广柴油乘用车的发展对于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和碳排放都是有利的,只不过大家都省油、低碳了两桶油的利润肯定就下降了。所以,如果真把服务于人民不停留在口号而是付出于行动的话我想柴油乘用车早就应该普及并解除限制了。如果解除上牌限制我就马上去买个柴油皮卡。
在北京买不了柴油乘用车,但是商用车是可以的,像依维柯、全顺、江淮等车型都有5-7座的短轴车型,车长不超过6米,可以上京牌,而且行驶区域、节假日高速免费都是和轿车同等待遇,省油超大空间,我已经开了很多年柴油客车作为私家车了,没办法,就是喜欢柴油车。
说起省油,相信国内的消费者首先会想到油电混合和涡轮增压甚至是新能源车型,但是还有一种车型也是很省油的,它就是柴油版车型,柴油车在欧洲相对来说较为普遍的保有率丝毫不输汽油版车型,但是在中国作为家用车,就极为罕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在政策上并不鼓励,部分大城市对柴油车有限行设置,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的柴油油品参差不齐,且有些地方供应不足。
那么柴油车相比汽油车到底有什么优势呢?我通过 汽车 圈的一位专家口中得知,由于柴油是使用压燃的方式来产生能量的,因此其比点燃式的发动机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比,同排量的柴油车要比汽油车省30%左右的油耗,我通过对国内SUV领导者的哈弗H6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哈弗H6 2.0T为例子,多位车主反映汽油版的百公里油耗为12L左右,而柴油版为7.5L左右,柴油车的低速扭矩更强,这样的特性让柴油车在拉货物上长坡与低速超车时都表现得比汽油车更加从容,继续以哈弗H6为例,2.0T汽油版的最大扭矩为315牛米,而柴油版为350牛米。
也许有不少消费者都在羡慕大众的TDI柴油发动机的动力强悍,但是我可以用心的告诉你国内的柴油机同样的十分出色,潍柴,玉柴,上柴,常柴,云内等等柴油发动机的质量稳定,配件成熟,比较耐用,柴油发动机的好坏,严重影响 汽车 的使用和环保,在国内,这些品牌的柴油发动机一点也不比进口的柴油机差甚至还要优于进口机型。
国内的两桶油的生产提炼工艺稍差于国外但是标准则与国际接轨,所以说国内的柴油油品能很好的适应柴油发动机,还有就是柴油车更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柴油车与汽油车相比,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但是在PM2.5颗粒的排放上要多于汽油车。
柴油车的使用寿命更长。这点主要是由于柴油机没有了点火系统,结构更为简单,不容易损坏。而汽油车一般在3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火花塞,这也明显增加了养护成本,因此,柴油车的使用寿命约为汽油车的1.5倍。
小结,国内柴油油品同样优秀为何国内柴油车型这么少?对于广大公众而言,很多人对柴油车的印象还停留在乌烟滚滚的拖拉机上,甚至政府主管部门,对柴油车也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以至于很多束缚柴油车发展的政策一直存在,同时,的确现在仍有很多环保不达标的柴油车在运行,给柴油车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传统的观念,是妨碍轻型柴油车推广的第一道墙壁。
柴油车的确比汽油车动力更强,而且更省油,但是柴油车大部分是在军队使用。
国内购买柴油少的有大致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 历史 因素,早期国内炼化工艺比较落后,柴油含硫量高。
原油是含有硫的,早期我们设备和技术的落后,造成了,我们提炼的柴油含有较高的硫。我们知道含硫柴油经过燃烧后会增加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有毒硫氧化物等等物质的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这也是很多柴油车猛加油门,或者后期的时候容易冒黑烟的原因之一。含硫量高的柴油还容易造成油路堵塞,甚至腐蚀配件。这样就会造成后期维护成本更高。
第二个:产量因素,主要用于生产,民用的量就更低了。
我们知道柴油机的扭矩大、爆发力强,因为这个特性,所以柴油更适合重型机械用,比如说卡车、船、工业设备,没有多余的柴油留给家用车用了。而且柴油比汽油更稳点,燃点高不容易烧起来 因此更适合军队使用,这样就消耗了大部分柴油的量了,到民用的就很少了。
第三个:技术因素,家用柴油发动机发展要落后于汽油发动机。
柴油机是靠压燃的,所以他的喷油方式,气缸长度是和汽油发动机完全不同的。柴油车的喷油系统精度会更高,同时对油品要求会比较高。国内的技术比较落后,基本被美、日、德三国垄断。因此只要一堵,维修成本就非常的贵。
第三个:能源环保因素,现在趋势都忘新能源车走,没必要反趋势走。
现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更是出台各种政策例如:限行、不限购、提供补贴,还免购置税来支持新能源车。而且现在国内的新能源的核心技术我们都是拥有很大占比的,相比柴油机我们更有优势。
而且现在国外也是往新能源车推广,也出台各种对柴油机的政策限制的,柴油车也不轻松。
现在全球的趋势就是推广新能源,不要柴油省油、排放少
以上3个原因导致了国内不推广柴油车
总的来说,国内之所以不推广柴油车,主要是三个原因。
当年油品差、没条件、推不起来;现在核心技术有差距,追不太上去,追上去也不划算;以后大家都搞新能源,也就不需要再去搞柴油机了
柴油车有劲又省油,为何国内不推广
其实柴油车的优点就是有劲又省油,因为所有的柴油乘用车都是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再加上压燃的做工方式,压缩比很高,扭矩非常强劲,因此柴油车多在运输车辆上使用。
为何不推广柴油车 柴油车最大的弊端就是污染严重,不要说在中国,即使在欧洲甚至德国这种推崇柴油车的地区,也受到柴油环保问题的困扰。前两年德国大众排放作假,其实就是针对柴油车做的事儿,跟汽油车没有任何关系。
自2015年9月大众 汽车 作弊丑闻爆发以来,柴油面临着一连串坏消息。这家德国 汽车 巨头期待消费者很快就会原谅并忘记这件事,结果却不尽人意。德国目前正在考虑对城市禁用柴油车辆的禁令,包括中国,法国和英国在内的政府已经制定了淘汰内燃机的计划。消费者也开始回避柴油,德国 汽车 销售份额自大众作弊丑闻以来一半跌至三分之一。
中国的柴油质量不过关 除了柴油车本身的弊端以外,中国的柴油质量本身也不过关。这倒不是中国炼油厂不努力,实在是中国自己的石油属于重油,这种重油,可以提炼出大量的沥青,铺路、做防水都是一把好手,唯独炼油非常麻烦。而中国的石油提炼出来的柴油就会含有很多蜡,在冬天,温度过低的时候,柴油中的蜡就会凝固堵塞油路,所以我们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冬天大卡车在启动之前,先得用炭火盆给油箱烤火,就是这个道理,而蜡本身也是污染物质。
目前在一线城市,根本就禁止销售柴油车,比如在北京地区,除了部分公交车和卡车外,乘用车是全部禁售柴油车的。就是为了严格管控不合格的排放,而一些小城市暂时还没有遇到这种麻烦,但随着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全面禁止柴油车指日可待。
燃油车其实基本就汽油车和柴油车这两种,但燃油车发展到现在,汽油车依旧坚挺,即便是新能源来势汹汹,还未真正形成威胁,只是大趋势而已。
在燃油车中,柴油车是大家公认的有劲省油,我们都知道,很多大货车一类都是用的柴油,就是因为柴油有劲而且省油。但是汽油车占比却完全碾压了柴油车,这到底为什么?
首先跟政策的控制有关,这就要从环境角度来解释了。因为柴油车的排泄物里所含的污染要大大高于汽油车排放。所以为了环境考虑加紧了柴油车的投放,很简单的例子,首都对于柴油车是禁止上牌的,买了车上不了牌子怎么开。所以柴油车的销量肯定会严重受到影响。
另外,我们发现,其实柴油车并不少,但是用于家用的或者说轿车和皮卡一类并不多,更多的是卡车。
可能有人会说,在欧美柴油车为很么能够普及,但到了国内却很难。这就要说到柴油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国内的柴油油品不行,如果在几十年前可能的确是有关系,但是近十几年来,
国内的油品已经大有改观,并不会比国外差。外国一些柴油车厂商在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对国内的柴油品质进行过检测,如果油品不达标准,进入国内何谈市场。
柴油的需求量太大了,我们熟知的大卡车、客车、农用机械以及船舶和工程机械等等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柴油。所以对柴油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些都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在选择方面肯定是优先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限制柴油车的根本原因。
其实说到底,为啥柴油类乘用车较少,其实主要是需求量大,以及环境因素。
答案很简单……大家都不知道啊!柴油车用了后再回去用汽油车很憋屈的,柴油车是压燃式的,爆发力强,低扭大,操控好,节油,基本上在路上短距离暴力驾使无出其右者……与之带来的是安全性能好……比如:在国道上行驶油门下去,速度起来快,超车干净利落,安全性自然高;再说吧现在柴油发动机最好的高压共轨技术很好了……但是有些人核心零部件估计国内还是有欠缺,就依赖进口,一进口,价格也就高,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大家也应该动动脑筋,为什么不推广柴油发动机,个中原因你懂的!其实柴油发动机勤换柴油格,再加点什么尿素、吃点补药,身体棒棒哒,还有缺汽油有可能,缺柴油那一定是不可能的,柴油那是基础用油,打仗坦克什么的用柴油吧、大货车也是柴油吧……缺柴油那是人祸,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都短缺了,估计车也别开了吧!
问这个问题的人很多,回答的也多,就是没有人从zf管理(黄标车标准)的角度去回答,别的省的情况我不清楚,就我在的湖南省从2017年11月开始实施黄标车认定标准,汽油私家车2000年7月以前算黄标,柴油私家车2008年7月算黄标,所有黄标车即日起不能上台检车!从这个政策来看就一目了然了!打个比方,同样一台奔驰车,按现在的时间点,如果是汽油的可以开至少17年半,而一台柴油奔驰至少只能开九年半就算报废!所以有关于柴油车汽油车普及的原因就非常好解释了,zf根本没打算不让柴油车上路!谁买谁倒霉!!!
正如问题描述的那样,柴油车相比汽油车而言,省油又有劲,国内为什么还卖不出去呢?
首先,柴油车之所以省油,是因为采用的跟汽油车不一样的点火方式,压缩比更高,热效率高,扭矩大,省油。但是正是因为不一样的点火方式,柴油车在噪音震动等方面表现不如汽油车,在越来越要求乘坐舒适度的现在,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缺点。
除了机器本身的原因,柴油车使用的柴油 ,也是制约柴油车销量的一个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内柴油油品不佳。因为原油质量和炼油技术的落后,国内柴油质量一直不是很好。连“原装进口”的柴油车在添加国内的柴油之后,发动机也会出现异常抖动、异响等情况,使用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积碳,影响动力的输出。
2、柴油使用地域及季节有限制。像我们常说的0#柴油,在温度低于零度时就会结冰,这在很多地方,冬天根本没办法使用。
3、油量不能得到可靠保证。在我国一般运输货车都是使用柴油的,而这些柴油车的油箱往往比较大,在货运繁忙时节,很多加油站的柴油供量跟不上。大货车都加不上油了,更别提你的小车了。挤在一堆大货车中间还是加不到油,多少有点尴尬了。
4、政策问题。在有些环保要求严的大城市,柴油车是不让上牌的。这也打消了一部分人买柴油车的想法。
综上,柴油车虽然有优点,但是缺点同样很多,所以在国内很少有人买。
目前在世界上,柴油家用车是非常流行的一种车型,特别是日系、美系、法系车型,柴油车普及率非常高,他们的柴油发动机制造技术也很成熟。
我国目前虽然也能生产柴油发动机,但那大多是用在大型车辆、皮卡车或者其他工程机械设备上,在家庭乘用车上,无论是从静音还是发动机抖动的抑制方面,我们的发动机制造技术还远远不如其他国家。
所以经常有开柴油车的车主抱怨,自己开柴油车就像在开拖拉机。
我们国家并不是产油大国,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柴油在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因此能在市面上销售的柴油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加油站经常会出现柴油短缺的缘故。
我们国家的 汽车 行业依旧是汽油车为主导,能提供柴油的加油站站点并不是十分普及,所以家用柴油车想要加一次油,往往需要跑很多路,而那些地方往往又早已排上了很多车辆,特别是大型工程设备。所以在这方面,柴油车的便捷性远不如汽油车。
我们的柴油油品比较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不仅是柴油,我们的汽油和国外的油品比起来很相差很大,这方面原因想必车主们都很心知肚明。两个字就能概括…… 垄断!
最后我想谈到的一点便是,我们柴油车的排放,我们的车企在家庭柴油用车方面的研发投入是非常小的,无论是发动机还是排放装置方面,我们的柴油车给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容易造成排放污染的阶段。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小,车企的利润少,没有太大的诱惑去投入研发有关。
Ⅶ 为什么汽油不缺,柴油缺紧缺
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回答:
1,每100吨原油,经过炼厂炼制后,大约可以产出20吨汽油和10吨柴油。此前中国一直是以柴油作为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的测量标准,所以往往是出口汽油来调节国内供应。
2,最近的油荒主要是定价机制造成的供需不平衡。简单讲,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进口原材料成本不断升高(中国虽然自己也产原油,但是只能满足一半左右的需求),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始终处于人为压低状态,从而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厂开工意愿不高,比如进口的原材料到岸价6000人民币一吨,而出厂的国内柴油5000块钱一吨,谁会愿意干??
3,国内其实一直存在一些地方小炼厂(非中石油、中石化所属的地方性炼厂,国内最多的是山东省和广东),他们一直起到调节国内成品油供需的作用。但是他们的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尽管他们没有获得进口原油的资格,但是此前一直是使用进口燃料油(燃料油市场是完全放开的)二次加工得到非标号汽柴油。由于国内柴油价格在前段一度低于进口燃料油的价格,因此很多地方小炼厂基本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而汽油靠中石油、中石化容易补,因为不出口就可以,但是柴油却一时难以弥补。
4,目前国内采取了很多措施应对柴油紧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紧急进口,中石油、中石化供应原油给地方炼厂,并且按照国际价格从地方炼厂回购柴油保证国内供应(类似于买了个加工产能)等
5,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中石油、中石化,而在发改委,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在定价机制以及人为控制成品油价格以抑制通货膨胀的爆发。
其实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次对抗的结果…………
Ⅷ 要买柴油,都说很多从中石油那里能批油的那些是骗局,有谁了解整个诈骗的过程吗越详细越好
市场上也充斥着一些批油骗子,上不得什么台面,到处散播消息说中石油中石化有关系能批油,几百万吨,甚至上亿吨,一两天就能办好,总会有地主家的傻儿子中招,还不乏一些知名人士。
补充资料:
一、批油骗局的种类
1、中石油中石化总部批油,帮你办理柴油批文,也就是审批油,需要商务部的《成品油批发经营批准证书》,很多人叫一级资质,前期告诉你办不成不收钱,等你提交完相关资质证照和材料,真正的噩梦由才开始。具体看下文。
2、已有100万吨柴油物权,这属于审批油的迭代版。告诉你柴油指标已经在一级资质公司名下,只需要二级资质即可办理。危化证遍地都是,这种相对审批油更容易操作。
3、各省销售公司大客户批油。告诉你全省最低价,一种是先帮你提交材料成为大客户,另一种是用他们手中的大客户资质联营申请。这种情况在中海油比较多,中石油中石化也有,骗术差别不大。具体看下文。
二、如何识别批油骗局
1、通常都会有个大领导男一号,有多大别问我,不见得比你大,就叫他大鼻涕,轻易不露面。标配还得有个跑腿的傻狍子,负责和你日常对接。傻狍子会告诉你大鼻涕是通天的,戴总和张总就跟小鸡儿一样。傻狍子的具体工作就是每天带你去中石油中石化总部见领导,放心你肯定上不去楼。通常今天领导在开会,明天领导出差,后天就突然出国了,各种不重复的理由大概有10多个,拖你半个月没商量。
说到这个男一号大鼻涕,可不是只能批柴油,还能批加油卡,批铜,批糖等等,无所不能。
2、遇上稍微高级一点的,会通过饭局等场合拉一些人进来做背书,这些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听着唬人,其实屁都不是。包括不限于某领导家属,山寨协会基金会秘书长等等,如果有所谓现职的,要不就是假的,要不就是糊涂蛋。北京这种破事太多了。还有你见到的某部长某局长,白天很可能还在烧锅炉,听说月坛南街38号就有这么一位,东直门朝阳门都有。
3、你在网络贴吧、微信群能看见的所谓批油单子,转物权单子,几百万吨,一两天办完,都是假的。这些单子只不过是骗子和伪资方的道具。
4、自由贸易款、商务部黑名单、平台公司、上网回执都是逗你玩的把戏。
5、《老千3》里有句很经典的话:“在赌桌上,除了对手,其他的赌徒以及所有人必须都是我的人,这样才能保证必胜无疑。”所以一定理性的评估带你进牌局的人,人家可能并没把你当朋友。
三、批油骗局骗什么,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你实力还行,在北京有相当的社会关系。提交材料前后,男一号通常主动要跟你见个面,主要是得确定一下是不是捏得动你。如果对方没看上眼,那就恭喜你了,等待你的会是最低消费。如果男一号软了,通常先装样子带你玩几天过家家,再找个理由期待下次合作,最后不了了之。
2、多数会跟你说没有前期费用,通常是僵在这了,注定没有结果。你如果当真了,对方拖了两个月你都没有产生花钱打点的想法,那恭喜你侥幸胜出,也就是搭进去一些关系,最后互相骂娘,还有所谓彩本里那些资质证照的原件,八成是拿不回来了。
3、中间人套取买家信息及各种证照资质文件,这种情况一是骗个身份,然后再去找卖家或者碰瓷儿,二是对下暗号。所以证照、资质文件、资金证明这些一定不要乱给。遇到那些动不动让你先发资质文件的,尽量离远点。
4、请客送礼,有些并不知根知底的关系,如果真能办成那吃饭送礼就不叫事了,毕竟都是朋友引荐,有些话也不好直说,形势不对一定及时止损。
5、空对空,物权方单压的是500块买的40万人民币道具,买家拿的是淘宝办的三件套,这种情况也听到过,旁人看可能有点头晕,也许局在其外或者双方都被逼在那了,你我也只是看到其中一面。看人看层次,满脸大鼻涕,麦当劳开会的还是离远点。
6、在广东有这么一种局,最近很多,围绕三桶油展开,告诉你能拿到广东最低价,先是让你发资质,然后他们从总部找人进大客户名录(说辞),过两天告诉你进名录了,这两天里会有各种洗脑和试探,进名录后就是走内部流程签大合同,告知你走流程前需要跟领导汇报,这时就会以跟领导说完就没退路了为由找你要诚意金。
类似的情况围绕中石化和中石油也有,差不多一个套路,也不单是广东。中海油因为价格比较低所以更多一些,两种结果,一是根本就啥没有,二是拿地炼的货。骗术并不高明,基本都是骗外行,说白了就是把你的智商拉低到和他一样的水平线,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来碾压你。
四、如何避免批油骗局
1、如果是从网络上看到的信息,贴吧、微信群等,那没什么价值,完全是浪费时间。
2、如果是生活中的朋友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对消息的来龙去脉,相关人的背景、口碑以及实力有深入的了解。简单说就是先看人,最直接的就是把关键人约出来,对对照片,探探口风,然后再去办公室坐坐,基本就能判断差不多,但也一定注意装家,北京这种货特别多。
3、看完人再看事,形成一个业务逻辑,别嫌麻烦。原油-炼厂-油库,总部-省销售公司,了解各环节的关键点与渠道方、合作方进行核验。还有千万别高估自己实力,油品贸易不是普通人发发微信打个电话就能做的,专业性比较强,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
Ⅸ 为什么柴油限购
2004年开始,中国每年都会公布一些禁止进口的商品目录,2007年发布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中只是禁止将进口柴油进行来料加工,也就是禁止将进口柴油运送到炼油厂加工成产品;而并未禁止进口柴油成品。
相关如下
每100吨原油,经过炼厂炼制后,大约可以产出20吨汽油和10吨柴油。此前中国一直是以柴油作为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的测量标准,所以往往是出口汽油来调节国内供应。
最近的油荒主要是定价机制造成的供需不平衡。简单讲,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进口原材料成本不断升高(中国虽然自己也产原油,但是只能满足一半左右的需求)。
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始终处于人为压低状态,从而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厂开工意愿不高,比如进口的原材料到岸价6000人民币一吨,而出厂的国内柴油5000块钱一吨,谁会愿意干??
Ⅹ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为什么老是油源紧缺
本来中国的储备油量就不充足
在加上现在灾区用油量大
所以目前柴油好多加油站都是限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