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怎么分类的
石油根据其油源环境、性质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油源环境可分为:海相油、陆相油。海相油即海相沉积中生成的石油,陆相油即陆相沉积中生成的石油。我国的石油大部分属于陆相油。
根据有机质成熟度(用正烷烃分布曲线来判断)可分为:低成熟油、成熟油、高成熟油。其中,国内低成熟油的表述有三种,即未成熟石油、低成熟石油、未成熟—低成熟石油。
根据原油密度可分为:轻质原油(<0.87克/厘米3)、中质原油(0.87~<0.92克/厘米3)、重质原油(0.92~<1.0克/厘米3)和超重质原油(≥1.0克/厘米3)。
根据原油黏度可分为:常规油(<100毫帕秒)、稠油(100~<10000毫帕秒)、特稠油(10000~50000毫帕秒)和超特稠油或称沥青(>50000毫帕秒)。
根据原油凝固点可分为:高凝油(≥40℃)、常规油(-10~<40℃)、低凝油(<-10℃)。
❷ 石油是不是高分子
这是一道概念混淆题,高分子是指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纯净物,而石油是多种物质混合而的,成分复杂,既有小分子化合物,又含高分子化合物。
❸ 石油是高分子吗
不是,高分子是相对分子质量一万以上的分子,石油的烃中最多也就二十多个碳,和高分子差远了
❹ 石油为什么能变成高分子材料
石油经过各种加工方法,例如裂解、重整,其中的成分会变成一些能进一步产生反应的分子,例如乙烯、丙烯。这些分子可以互相反应连接起来变为很长的分子,也就是发生聚合变成聚乙烯、聚丙烯。同时,这些分子又可以进一步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就变为别的美反应性的分子。这些有反应性的分子再相互反应变为各种高分子科合物。例如乙烯与氛化氢反应变为滤氯乙烯,氯乙烯聚合就变成聚拿乙烯。其他如氛丁橡胶这种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中的尼龙、涤纶,塑料中的聚苯乙烯、ABS等,都是用石油化工产品合成的。
❺ 石油,柴油,汽油,有啥区别
柴油 diesel fuel
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 机车、船舰。
汽油 gasoline
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4~12)的混合物。用量最大的轻质石油产品之一,是发动机的一种重要燃料。沸点范围30~205℃,空气中含量为74~123g/m3时遇火爆炸。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过程都产生汽油组分。但从原油蒸馏装置直接生产的直馏汽油,不单独作为发动机燃料,而是将其精制、调配,有时还加入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制得商品汽油。汽油分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大类,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业用飞机等。最重要的性能为蒸发性和抗爆性
至于石油那是最原始的油,石油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经过提炼可以破坏这些化合物的化合键而变成其他相对小的高分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的是材料有的是燃料还有的能吃,比如糖就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
❻ 石油和汽油有什么区别
颜色上的区别有: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汽油,是一种透明的液体。
性质上的区别有:石油,开采酌石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具有硫含量低、凝点高和含蜡量高等性质;汽油,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并且很难溶解于水。
混合物上的区别有:石油,指的是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汽油,是从石油里分馏、裂解出来的混合物液体,可用作燃料。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
构成石油的化学物质用蒸馏能分解。石油作为加工的产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蜡、沥青等。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种烃,全都是煤气。
❼ 石油是高分子化合物吗
石油明显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石油是由好多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记得高中课本上有一张图是石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馏出物么,汽油柴油润滑油都是从石油里面蒸馏出来的。还有沥青是石油最差的剩余物,书上有图,一看即知
百分之七十五的不会吧,平时我们做实验用纯酒精和百分之九十五的都没有发现变化的,,你确定么?
❽ 石油(原油)的分类及其物理性质
石油(原油)是一种由碳氢化合物(烃类)及少量氧、硫、氮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其状态取决于温度、压力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根据原油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可以对原油进行分类。具体的分类原则是:
1.按胶质-沥青质含量分类
(1)少胶原油——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在8%以下;
图2-4-4 地层水的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a)纯水;(b)含盐量为60000mg/L的水
(2)胶质原油——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在8%~25%之间;
(3)多胶原油——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在25%以上。
2.按含蜡量分类
(1)少蜡原油——含蜡量在1%以下;
(2)含蜡原油——含蜡量在1%~2%之间;
(3)高含蜡原油——含蜡量在2%以上。
3.按含硫量分类
(1)少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下;
(2)含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上。
胶质-沥青质在原油中形成胶体结构,对原油的流动性有很大的影响。胶质-沥青质含量过高可形成高黏度的原油。原油中的含蜡量影响原油的凝固点。含蜡量越高,其凝固点越高。原油中的硫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用钢制成的炼油设备有腐蚀作用。
石油的物理性质主要有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压缩系数、黏度。
1.溶解气油比
原油的溶解气油比定义为原油在地面脱出的气量与地面脱气原油的体积之比:
岩石物理学基础
式中:Vg为在地面状态下由原油中脱离出来的气体体积;Vo为地面脱气原油的体积;Rs为在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的溶解气油比,单位是m3/m3。在物理上,溶解气油比表示在地面上单位体积的原油在地下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所能溶解的天然气体积。
2.体积系数
体积系数定义为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岩石物理学基础
式中:Vfo为原油在地层中的体积(在某一温度、压力下);Vso为原油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20℃,0.1 MPa)。
图2-4-5 某地层中的油在饱和压力下的相对体积系数(体积系数与饱和压力下的体积系数之比)
①直线;②实测数据;③实测数据与直线的离差值
根据实践经验,地下溶解气和热膨胀的影响远远地超过了压力对原油弹性压缩的影响,因此地层油的体积系数一般大于1。这意味着,原油在地面的体积一般小于其在地层内时的体积。原油在地面上由于脱气而使体积变小的现象称为原油的收缩,收缩系数为1/Bo。
地层原油的体积系数除了与溶解气油比有关外,还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图2-4-5)。
3.压缩系数
令αo代表地层原油的等温压缩系数,则
岩石物理学基础
地层原油的压缩系数主要取决于原油的溶解气量、温度、压力。如果原油中含有的气体多,则原油的密度下降,压缩系数变大。
4.黏度
原油的黏度主要由原油的化学组成所决定。地面脱气原油的黏度具有很大的变化范围,从零点几到几千万毫帕秒(图2-4-6,图2-4-7)。
❾ 石油的组成及其分类
�6�1石油是一种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 �6�1烃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6�1非烃组分(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 �6�1石油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6�1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石油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à石油化学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à与石油形成和转化的地球化学条件以及整个过程有密切关系。 �6�1石油地球化学:石油化学组成中继承了生油母质和石油转化过程及其产物的信息è深入研究石油组成对于探索石油的形成、演化、运移、聚集及保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6�1石油中还含有很多微量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它们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6�1目前,采用发射光谱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从石油灰分中发现了59种元素,其中以钒和镍最重要,二者可占微量元素的50%~70%。近几年来,石油灰分中的钒、镍含量及其比值(V/Ni)已被用来确定生油岩有机相、油源对比,取得了可喜成果。 �6�1石油中碳、氢元素含量变化与石油的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石油越重所含高分子烃就越多,随分子量增加,碳的含量增高,氢的含量减少。氧、硫、氮三种元素的含量变化—般与石油中非烃化合物,尤其与胶质沥青质有关。
❿ 急求石油的化学成分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在整个的石油系统中分工也是比较细的:
物探: 专门负责利用各种物探设备并结合地质资料在可能含油气的区域内确定油气层的位置;
钻井: 利用钻井的机械设备在含油气的区域钻探出一口石油井并录取该地区的地质资料;
井下作业: 利用井下作业设备在地面向井内下入各种井下工具或生产管柱以录取该井的各项生产资料,或使该井正常产出原油或天然气并负责日后石油井的维护作业;
采油: 在石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录取石油井的各项生产资料并对石油井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集输: 负责原油的对外输送工作;炼油 将输送到炼油厂的原油按要求炼制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