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气罐不用了拆下来里面有气怎么处理
正规的方法是把气罐儿送到加气站有加气站处理。他们可以把罐里的残气抽出,做无害化处理。大多数人是把旧的液化气罐卖给收破烂的,然后明确告诉他罐里还有液化气。由收破烂的进行处理。
② 报废气瓶的处理方法
气瓶的正常使用年限是15年,未超过15年使用年限的煤气瓶,应每4年检测一次;超过使用年限的,要强制报废。气瓶的破坏性处理必须采用压扁或将瓶体解体的方式进行。禁止将未作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交予他人。气瓶检验机构应当将检验不合格的报废气瓶予以破坏性处理。气瓶的破坏性处理必须采用压扁或将瓶体解体的方式进行。禁止将未作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交予他人。
先必须由具备气瓶检验资质的机构对钢瓶进行破坏处理后,再交还给企业所有者,企业才能将废旧钢瓶卖到废品收购站。液化气钢瓶作为特种设备,其回收不能直接进入废品收购站,必须先通过气瓶检验机构报废处理。
可以联系就近的燃气充装站,充装站工作人员会上门取煤气罐,煤气罐经过折价后,可以旧换新,交由正规部门进行正确处理。煤气罐过期标志:
1、查看罐头上是否带有螺丝,如果有,则是超年限煤气罐,需及时更换。
2、查看煤气罐护栏上的日期,也可查看开关下面铝牌上的日期标识。一般煤气罐的使用年限是15年,到期应报废,否则会引发火灾或爆炸这样重大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煤气罐过期的危害:
1.超过使用期限的煤气罐可能会出现瓶壁腐蚀、阀门密封性减弱等问题,继续使用容易导致气瓶漏气,引起煤气中毒、火灾或爆炸,非常容易造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2.将报废的煤气罐改装后继续使用,会让使用者放松警惕,使得危害变得更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第四十一条
气瓶检验机构应当将检验不合格的报废气瓶予以破坏性处理。气瓶的破坏性处理必须采用压扁或将瓶体解体的方式进行。禁止将未作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交予他人。
③ 旧液化气瓶如何处理
出于安全考虑,用户最好不要自行处理旧液化气罐。对于废旧的液化气罐,应先将气罐送到液化气公司的检测站进行检验,如果是过期或腐蚀过度的液化气瓶,检测站将对其进行破坏性处理后再交还给所有者。严禁未经处理出售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旧罐内残留的液化气存在危险,万一出事伤着人还要负法律责任。
④ 废弃的煤气罐应该怎么处理
废旧的煤气罐比较危险,最好是让煤气的公司回收。
煤气罐:
是装载液态煤气的一种器皿。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一些城市家庭开始告别煤球炉使用煤气罐。煤气罐当时是新鲜玩意儿,许多人家不敢把它和灶摆在一起。又因为价格较贵,一般把它放在屋里,在墙上打个眼儿穿出管去,炒菜做饭都在外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城市居民开始使用煤气罐,换煤气罐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后来还发展成一种服务业。管道煤气逐渐走进居民家中。和煤气罐相比,管道煤气安全稳定,环保清洁,使用方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废瓶处理:
1、兰炼、兰化液化气公司大部分都供应给内部,在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是很大。液化气市场则被其他民营、个体企业所把持,且往往是有贮气罐便可罐气,对贮气罐的质量及其安全性能却很少问津。长此以往,大量的劣质、报废贮气罐流向市场,便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贮气罐用户中,大多为一些位于城区的小型餐馆饭店及相当一部分火锅店。这些用户由于资金方面的问题,对于检测很少顾及,安全隐患尤为严重。按规定,每年11月到次年1月,用户必须到液化气公司为贮气罐做年度安全检测,并缴纳35元左右的更新检测费。检测合格,液化气公司将会给用户发一张新的合格证,贮气罐可继续使用。
2、煤气罐是否报废,也必须得通过检测。用户按成本核算,检测费为35元/瓶,新的贮气罐市场价为70元-90元不等,回收时如何定价,这也是一个存在的难题。 对不合格或是报废的贮气罐不予充气。
⑤ 石油液化气罐不用了怎莫办
如果换气站回收气罐就退给他们,若暂时不用而需要保存,需将罐内的液化气用完,把开关阀门拧紧,然后存放在没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场所
⑥ 居民清理煤气罐想另作他用,瞬间形成“火蛇”冲出,废弃煤气罐该如何处理
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该户主在院内准备将自家一个长期废弃的煤气罐改造为烧烤炉,户主将废弃煤气罐阀门打开清理罐体时,残余气体由于重力原因流向正在烧水的火炉,遇明火瞬间发生轰燃,火焰迅速沿地面向煤气罐泄露口方向燃烧,导致煤气罐着火。总的来说,液化气罐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因为液化气罐里面还有残留的液化气,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爆炸等危险事故。
⑦ 煤气罐使用年限过期怎么处理
煤气罐过期了怎么办
可以联系就近的燃气充装站,充装站工作人员会上门取煤气罐,煤气罐经过折价后,可以旧换新,交由正规部门进行正确处理。煤气罐过期标志:
1、查看罐头上是否带有螺丝,如果有,则是超年限煤气罐,需及时更换。
2、查看煤气罐护栏上的日期,也可查看开关下面铝牌上的日期标识。一般煤气罐的使用年限是15年,到期应报废,否则会引发火灾或爆炸这样重大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煤气罐过期的危害:超过使用期限的煤气罐可能会出现瓶壁腐蚀、阀门密封性减弱等问题,继续使用容易导致气瓶漏气,引起煤气中毒、火灾或爆炸,非常容易造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将报废的煤气罐改装后继续使用,会让使用者放松警惕,使得危害变得更大。
⑧ 怎样拆除废旧液化气罐
1、首先,关掉液化气的气阀,关阀方向需顺时针向上拧。
2、接下来把气阀下面的另一个开关也关掉,然后取出液化气罐的接头,关闭时只需把它往上扳一下即可关闭。
3、这时我们即可取下液化气接头。
(8)旧的液化石油气罐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安全使用液化气罐需要注意一下六点:
1、要经常检查液化气罐的减压阀是否正常好用,注意上减压阀是反扣(逆时针方向)。使用管道液化气,要经常检查液化气管线、阀门、接头软管、灶具开关等处有无松动、漏气、脱落等情况。
2、要注意使用液化气时,不能为了省气而将开关拧到最小,因为这时液化气可能会造成不充分燃烧,不但浪费燃气,而且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气散发在室内,影响人的健康。
3、如果在夜里,突然被液化气的味道呛醒,这时不能开灯、划火柴、使打火机、用手电、打电话等,因为这都可能引起达到爆炸下限的混合气体的爆炸。应迅速打开门窗通气,并找到液化气泄漏部位及时处置;若是使用的是管道液化气,泄漏的阀门关闭不上,在使用液化气时,若发生减压阀后喷火的现象,不要惊慌,这一般没有危险,要迅速关闭角阀,使火熄灭。如果阀门变形关闭不了,千万不能用湿毛巾将火捂灭。应将液化气罐放置在安全地点让它烧完为止,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否则是非常危险的。
4、液化气集中供气的居民住宅楼,未经有关部门施工,居民自己不得私自改动家里的液化气设施,尤其是不得用其它代用品改动阀门、管线、气表等。家庭装修时不要为了美观而将液化气管线和阀门封死在里面。这样做一旦里面出现漏气等情况就不能及时发现,会酿成灾祸。
5、使用液化气煮稀饭和烧水时,应有人照看,防止因沸腾外溢汤水浸灭火焰而导致气体泄漏,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家长要教育小孩子不要乱动液化气设施。年老有病、行动不便的人和行为能力有障碍的人,也不要使用液化气,防止出现意外。
6、养成使用完液化气后,随手关闭总阀的好习惯。出差离家时一定检查、关闭液化气阀门。
⑨ 家里煤气罐没用了要怎么处理
到灌煤气的地方让别人给你把里面的残液也弄出来,然后做置换就没事了,不过既然你都不用煤气罐了,那么你就干脆直接卖给他们灌气站的得了。
煤气罐(液化石油气钢瓶)是一种储藏气体的钢瓶,钢瓶壁厚2.5毫米左右,内部压力为0.5~1.2兆帕斯卡,安全使用期限为15年,每四年需要定期检查一次。
名词解释: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一些城市家庭开始告别煤球炉使用煤气罐。煤气罐当时是新鲜玩意儿,许多人家不敢把它和灶摆在一起。又因为价格较贵,一般把它放在屋里,在墙上打个眼儿穿出管去,炒菜做饭都在外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城市居民开始使用煤气罐,换煤气罐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后来还发展成一种服务业。管道煤气逐渐走进居民家中。和煤气罐相比,管道煤气安全稳定,环保清洁,使用方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⑩ 旧液化气瓶如何处理
旧液化气瓶应该是你购买液化气瓶的公司负责处理。
主管部门委托烟台汇通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辖区内废旧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置换报废工作,居民可到置换点或联系该公司上门置换。
液化气充装单位义务向液化石油气用户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钢瓶,并负责钢瓶的送检及报废。居民用户私有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不予登记、不予充气。
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产权置换流程方面,液化石油气充装企业购置新瓶办理气瓶使用登记证后,对新增用户实行液化石油气钢瓶产权置换。用户可到就近的供气站点办理液化石油气钢瓶产权置换业务。液化石油气充装企业建立用户纸版和电子版档案(永久)备查。
(10)旧的液化石油气罐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旧液化气瓶的放置注意事项:
1、放置要远离热源
液化石油气具有明显的热胀冷缩性质。如果把钢瓶放在暖气片旁边,或距煤炉较近,或靠近其他的热源,钢瓶受热后其瓶内的液态石油气会急剧膨胀,就有可能引起钢瓶破裂,引发事故。
2、不要在地下室中使用
因为液化石油气的比重比空气大,所以一旦泄漏,会积聚于地面。地下室的通风一般不好,漏气难以驱散,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遇有明火,就会发生爆燃或爆炸事故。
3、必须直立放置
这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瓶的上部为气体空间,由此流出的是气体。若钢瓶卧放,瓶口部分会浸在液面以下,打开瓶阀后,液态液化石油气就会直接以液体状态从瓶阀的喷嘴流出,并迅速气化膨胀,遇火就会产生爆炸,非常危险。
4、要保持钢瓶的干燥
不要让钢瓶经常处在潮湿的环境中,更不要让钢瓶经常接触水。有的用户灌装的液化石油气质量差,便经常把钢瓶放在水盆里用热水加温。这样势必使钢瓶受到腐蚀而降低强度,甚至会造成钢瓶蚀透穿孔。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损坏是很危险的,用户千万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