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出该处是否有石油的
石油以及其他矿产的发现的办法相同,首先是经过地质工作者进行小比例尺踏勘,划分出地层,这种工作比较粗糙,只是对整个地区的大致了解,然后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做出地质图来(通常是用1:5万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全国各省都做这样的工作,然后在把各省的地质图合并到一起,成为中国构造地质图。
这是最初步的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矿产。分析各种矿产赋存的形式和各个地层主要赋存的矿产。做了这些工作后,奠定以后寻找各种矿产的基础,便于指挥和安排野外地质人员的去向。
从地质的普查资料中可以得知,石油的生成赋存形式主要在古老地层中的岩石——油页岩,凡是找到这种岩石,都会有石油的沉积,经过地表揭露后,把资料收集汇总,然后根据这些资料设计勘探钻孔(根据地层的倾角,利用三角函数算出钻孔的孔深)。
根据勘探的精度布置钻孔,收集钻探资料,测孔等工作,勘探的过程大楷就是如此。
至于有些地区石油赋存多,有些地区赋存少,这主要决定于石油成矿后的后期构造的作用和含油地层的出露。
从整个中国地质图上可以分析含油构造,含油盆地等地质特征。
做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学校毕业的人才能胜任。如地质专业,物探、水文地质、化探、勘探等。
2. 怎样分辨哪里有石油,哪里有矿
石油勘探,就是考证地质历史,研究地质规律,寻找石油天然气田。主要要经过四大步骤,即:确定古代的湖泊和海洋(古盆地)的范围;然后从中查出可能生成石油的深凹陷来;第三步是在可能生油的凹陷周围寻找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质圈闭;最后对评价最好的圈闭进行钻探,查证是否有石油或天然气,并搞清它有多少储量。下面对这四个步骤的工作内容作一介绍。(具体的石油勘探技术方法后面有专题论述)
(一)确定古湖泊古海洋的范围
前面已经讲到了,石油是在古代的湖泊或海洋的沉积物中生成的,油田也是在这里形成的。因此,确定古湖古海(即古盆地)所在及其范围当属是首要的。
确定古湖古海的地质依据,主要是研究岩石和化石(古代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印模、痕迹等)。通过地质家们的研究,现在地球上的岩石种类极多,但最基本的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火成岩(亦叫岩浆岩),它是由地球深部的岩浆喷发到浅处或地面后,凝固而成的。电视中曾多次报导过现代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因此对这种岩石的来源与形成是好理解的。二是沉积岩,前面在油气形成问题时,已谈到了它的来源与形成过程了,它就是确定古湖古海最主要的物质依据。也就是说,哪里有沉积岩,哪里就是古代湖泊或海洋,这是毫无疑问的。三是变质岩,这主要是各种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在地壳的变迁过程中因经受高温高压而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变成了既坚硬又致密的另一类岩石。
古湖泊和古海洋又怎样区别呢?这主要是通过化石来确定和区分的。因为湖泊与海洋的生物特征是大不一样的。另外,即使同样的沉积岩,湖泊和海洋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是以当时水的咸淡来分的,淡水为湖,咸水为海……。
古湖古海的保存状况对找油找气的影响十分重要,在后来的地质变迁中,或遭受过风化剥蚀,造成残缺不全;或遭到火成岩的侵入破坏;或经过严重的变质过程等等,这些情况也都要通过对岩石性质和地层保存的完整程度等方面考证其发育过程。
(二)查明生油凹陷的位置
不论是湖盆或者海盆,面积都很大,一般也有上万平方公里,大如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竟超过50万平方公里。盆底的形态也是凹凸不平,很不规则的,有高低,有深浅,较低的部分称之为凹陷,高的部位称之为凸起或隆起,一般水中的生物遗体比较容易富集在盆底的低处,所以凹陷是被认为盆地中有利于生油的部位,当然也是较深的为好,故在明确了盆地范围以后的第二步就是查明深凹陷的位置,也就是找出能够生成较多油气的地方。
(三)寻找地质圈闭
寻找地质圈闭是寻找油田的中心环节。任何一个找油部门对这一工作都是十分重视的。地质圈闭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形态各异。例如大庆油田的大庆长垣,其圈闭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我国找到的最大储油圈闭。当然也有小到不足一个平方公里的,有的单独的含油圈闭只有一口油井。地质圈闭有的可以部分地露出地面,甚至一座高山即为一个完整的地质圈闭;有的埋藏很深,地表完全看不出来。现在我国有能力探测到的圈闭埋深,大约在五、六千米深左右,在这个深度以内,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可以查得比较准确,钻井也能够得着。寻找圈闭自然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大到小的过程,对于深而小的圈闭,找到它当然是很困难的,它要求的技术精度、难度要比一般情况下高的多。
找到地质圈闭以后,还要对圈闭进行是否具备储油条件的研究和评价工作。一般来说,在靠近生油凹陷的地质圈闭,有利于油气运移进去,成为有希望的油田,而对其他地方的圈闭,评价就要低一些。再则各个圈闭本身的保存是否完整,可储藏油量的大小等情况也需要进行研究和评价。
(四)钻探油气田
对所找到的地质圈闭,里面是否储藏着石油或天然气,在没有对它进行钻井验证之前,一般是很难给以定论的。因此,对地质圈闭进行钻探,这是寻找油田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其重要性及关键性在于,这个步骤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和手段,它都关系到一个油田能否顺利诞生以及它的实际命运问题。
在油田发现史上有不少这样的情况:一个圈闭本来是充满了石油的,但因钻探技术及方法不当,而没有发现其中的油气,直到若干年后,人们再次认识,再次钻探时才证实是个油田;还有的在首次钻探中就发现了油层,但其中油气就是出不来或油气产量很低、结果评价为没有工业开采价值而弃置一旁,可是以后的重新钻探或经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又喷出了高产油气流。可见,钻探是发现油气田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与前面的工作关系,如同十月怀胎与一朝分娩那样,所以必须十分认真对待。
在盆地内或一个圈闭上第一口或第一批探井应该打在什么位置,这是要综合考虑多种资料以后才能确定的。其实,第一口井就找出油田来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新疆克拉玛依因为旁边有黑油山可以看得见,它就是第一号探井生油的。至于我国东部在复盖区找油田,就不那么容易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松基3井,说明在此以前至少已有了两口空井;胜利油田的第一口出油探井是华8井,说明在此之前曾经至少打了7口干井;大港油田是在打了近20口探井以后才发现的;任丘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任4井,在它以前,曾经有5口以上的井落了空。当然,确定探井井位也不是无章可循、完全盲目的,简单而言,以找油为目的的探井(另有以探明地层为目的的井称之为基准井或参数井)总是尽可能定在圈闭的最高位置,其理由就是油和气总是浮在水的上面。这里的所谓"高"是指含油层的“高”。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因而“高”也不是绝对的高,形象地比喻:如果要钻探的圈闭象个反扣着的碗或盆,第一口探井就定在拱起的碗或盆底上;如果这个圈闭象一条竖放着的大鱼,第一口井位就定在其脊背的高处;如果圈闭象一块倾斜的板(克拉玛依),探井就定在它的上方。也有极少的例外,比如一般人的头发都在头顶上最密,但秃顶者却在头部的周围才有头发,如果一定要在头顶去剪发,只会徒劳无益,新疆准噶尔盆地就有这样的实例,五十年代在其最高处打成了一口探井,一无所获,到了八十年代又在四周较低处打井,却出了油,用“秃顶”周围的头发来比喻,确有相似之处。也有确实在“盆底”找到油的,犹如炒菜的锅里放点油,它不可能停在锅沿上,这是因为这里的地层里几乎没有水,石油不占密度差的优势浮起来,只好“沉底”了,这种实例很少,所以“高处找油”仍然是首先应当遵循的准则。
当一个地质圈闭经钻探后,有一口井获得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流,这就算是找到了一个油田。但是,还必须进一步把这个油田的具体范围和出油能力搞清楚。因此,在钻探过程中发现油气之后,就应立即查清油层的层数、深度、厚度,并要搞清油层的岩性和其他物理性质,还要对油层进行油气生产能力的测试和原油性质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扩大钻探,进一步探明圈闭含油气情况,算出地下的油气储藏量有多少。这样,对单独个油田来说,它的初步勘探工作就算结束了。
最后这里还需加以说明的是,在实际寻找油田的工作中,这个步骤不可能绝然分开进行,而总是相互联系、交错进行的。找有利生油凹陷的过程中,往往也同时就找到了地质圈闭;在找地质圈闭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沉积地层或新的生油凹陷;在钻探圈闭时,也会发现新的生油层和储集层,以致给人们增加许多新的认识。总的来说,寻找油田的过程,一方面是人们对地下情况不断积累资料、深化认识的过程,一方面又是找油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
3. 我们怎么知道石油在地下哪个地方都有哪些手段
通过石油勘探发现,所谓石油勘探,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的过程,为国家增加原油储备及相关油气产品。
石油以及其他矿产的发现的办法相同,首先是经过地质工作者进行小比例尺踏勘,划分出地层,这种工作比较粗糙,只是对整个地区的大致了解,然后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做出地质图来(通常是用1:5万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全国各省都做这样的工作,然后在把各省的地质图合并到一起,成为中国构造地质图。
这是最初步的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矿产。分析各种矿产赋存的形式和各个地层主要赋存的矿产。做了这些工作后,奠定以后寻找各种矿产的基础,便于指挥和安排野外地质人员的去向。
从地质的普查资料中可以得知,石油的生成赋存形式主要在古老地层中的岩石——油页岩,凡是找到这种岩石,都会有石油的沉积,经过地表揭露后,把资料收集汇总,然后根据这些资料设计勘探钻孔(根据地层的倾角,利用三角函数算出钻孔的孔深)。
根据勘探的精度布置钻孔,收集钻探资料,测孔等工作并记录数据,勘探的过程大楷就是如此。
至于有些地区石油赋存多,有些地区赋存少,这主要决定于石油成矿后的后期构造的作用和含油地层的出露。
从整个中国地质图上可以分析含油构造,含油盆地等地质特征。
做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学校毕业的人才能胜任。如地质专业,物探、水文地质、化探、勘探等。
参考资料有 陆基孟 <<地震勘探原理>>
陈小宏等 <<地震数据处理>>
朱筱敏 <<沉积岩石学>>
4. 如何探测石油
如何从地表探测石油?
寻找石油是从寻找储集层(可容纳石油的岩层)和一种阻止石油向上运动并将其截留在储集层中的不渗透密封层面开始的。在钻出油井之前,很难确定是否存在石油 -- 只能确定可能含石油构造的存在。
地质学家(研究地球表面的人员)如何制作地表以下陆相层的图片?
露出地面的岩石层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这块岩石的侧面就显示出远古河床的痕迹。
现在的地质状况可能包含石油储集层形成过程的线索。有时向下挖几英尺就能显示出远古河流的河道,或显示出沙丘是如何相互堆积起来的。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修建公路时被切开的矿石和岩石来绘制地球内部结构图。这些经切割后显示出的表面提供了一扇窗口,从而让人们了解地下深处蕴含着什么。
从人造卫星或飞机上拍摄的地球表面的红外照片可以帮助人们绘制可能蕴藏石油的岩石结构图。一位地质学家说:"坐飞机时我总是预订靠窗的坐位,以便寻找可能蕴含石油的地带。"
5. 可以用传感器测量飞机油量吗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油箱内的油量是估计飞机续航时间和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参数。燃油油量测量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及维修,对飞机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油量测量精度意味着可以大大提高飞机的有效载荷,航程及作战半径。有一种电容传感器用来测量飞机油箱内的油量。
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http://www.micro-epsilon.com.cn/articles/post/388.html
6. 航空物探技术可以运用到哪些方面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是使用装有专用探测仪器的飞机或直升机,通过从空中测量地球各种物理场(磁场、电磁场、重力场、放射性场等)的变化,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矿藏分布状况的飞行作业。
航空物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遥测、电子、航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找矿和地质调查的先进方法。主要包括航空磁法、航空电法、航空放射性法、航空重力法等。航空物探作业飞行为低空(400~40米)沿地形起伏变化的飞行,飞行技术复杂,对飞行、领航技术要求高。
航空物探是在空中测量地球各种物理场,可排除地表物性不均匀性的干扰;不受地形(如沙漠、沼泽、森林、湖泊、海洋等)条件的限制,获得的资料完整;数据采集、记录均为电子计算机控制,便于室内后处理工作;可大面积代替地面物探工作,减轻劳动强度。它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和成本低的优点。
航空物探是中国地质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用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石油、煤炭和核原料的勘探,以及区域构造和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
7. 人类是怎么探测地下或海底是否有石油的
以前是卫星观测地形地貌,然后打眼勘探。现在准确多了,有卫星遥感探测
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主要有物探和测井两种
物探主要是根据地下岩层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量测量﹐对地质构造或岩层性质进行研究﹐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球物理勘探。我们在石油勘探中﹐对于被表土﹑沙漠和海水覆盖没有岩层直接出露的地区﹐主要依靠物探方法间接了解地质构造和岩层性质﹐以寻找油气藏。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除了物理,还要把相关的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相关知识把握好以增加勘探石油天然气的可靠性。
8. 关于飞行-民航北京管理处航测大队327机组,在松辽平原发现大庆油田
1959年9月间,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处航测大队,开始使用里-2型327号飞机,在松辽平原地区进行航空石油普查。机组成员有:机长马豫、副驾驶陈家祥、领航教员杨宏量、领航学员金荣南、谢贵荣、随机报务员刘兆光、随机机械员陈克强、地面机械员吴志勇、马立锡和欧阳炳棠等。
这次航磁飞行测区以锦州为起点,由南向北推进,范围南起渤海湾、北至黑龙江、东始张广才岭、西迄大兴安岭。开始时,普查的测线间隔是10千米,在松嫩平原发现地下蕴藏石油后就进行详查。详查测线间隔为2,000米,测线长度从普查时每条的3小时缩短为1小时。327机组在松辽平原上空飞行历时1年,完成测量面积20万平方千米,圈出了松辽平原含油气面积,并确定大庆油田等一系列油气集聚带的位置。
此后,除机长马豫外,机组人员几经变动,陆续参加石油普查的人员有:副驾驶史玉福、宁凤亭、方起英、许银成,领航员王鹤年、武跃成,随机机械员肖义树、施长顺,随机报务员许同辰、董仲耀,地面机械员李经农和甘嘉霖等。中国民航局专业处处长吕正哲也参加了松辽平原的作业飞行。地质部的苏联专家和有关技术人员同时在机上工作,,继续进行第二次详查飞行。
9. 怎样勘探石油
石油勘探:
所谓石油勘探,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的过程,为国家增加原油储备及相关油气产品。
初步普查:
石油以及其他矿产的发现的办法相同,首先是经过地质工作者进行小比例尺踏勘,划分出地层,这种工作比较粗糙,只是对整个地区的大致了解,然后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做出地质图来(通常是用1:5万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全国各省都做这样的工作,然后在把各省的地质图合并到一起,成为中国构造地质图。
这是最初步的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矿产。分析各种矿产赋存的形式和各个地层主要赋存的矿产。做了这些工作后,奠定以后寻找各种矿产的基础,便于指挥和安排野外地质人员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