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扑救液化石油类火灾用什么来冷却
扩展阅读
地球上水资源怎么分 2025-07-26 18:58:35
abs修理工具哪个好用 2025-07-26 18:47:24

扑救液化石油类火灾用什么来冷却

发布时间: 2022-09-28 17:06:11

1. 发生液化石油气火灾时,可以用水灭火吗

液化气火灾不能用水可以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或者卤素灭火器灭火

2. 不就液化石油气火灾应选用什么灭火

此类火灾应该用干粉比较适合。

3. 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和电器火灾应选什么灭火器

一、干粉灭火器:

1、干粉储压式灭火器(手提式)是以氮气为动力,将筒体内干粉压出。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它能抑制燃烧的连锁反映而灭火。也适宜于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有的还能扑救固体火灾。

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有的是拉起拉环),再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

灭火时要接近火焰喷射;干粉喷射时间短,喷射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由于干粉容易飘散,,不宜逆风喷射。

注意保养灭火器,要放在好取、干燥、通风处。每年要检查两次干粉是否结块,如有接块要及时更换;每年检查一次药剂重量,若少于规定的重量或看压力表如下掉气压,应及时充装。

2、干粉推车使用时,首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开启扳直伐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控制火焰窜回,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

3、干粉灭火器(MFZ)2-3kg有效射程距离2.5m,4-5kg射程为4m,时间8-9秒。8kg射程为5m,时间12秒。(MFTZ)35-50kg推车有效射程为8m,时间20秒。70kg推车射程9m,时间25秒。

二、二氧化碳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做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它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使用时,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药剂即可喷出。注意手指不宜触及喇叭筒,以防冻伤。

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

对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应及时充气和更换。

推车式使用方法:同干粉推车一样。

三、1211灭火器

1、“1211”灭火器是一种高效灭火剂。灭火时不污染物品,不留痕迹,特别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电子设备、文物档案资料火灾。它的灭火原理也是抑制连烧的连锁反应,也适宜于扑救油类火灾。

使用时要首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把开关,即有药剂喷出。使用时灭火筒身要垂直,不可平放和颠倒使用。它的射程较近,喷射时要站在上风,接近着火点,对着火源根部扫射,向前推进,要注意防止回头复燃。

“1211”灭火器每三个月要检查一次氮气压力,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药剂重量、压力,药剂重量若减少10%时,应重新充气、灌药。

“1211”推车灭火器使用方法:同干粉。

2、“1211”灭火器,1kg有效射程2.5m,2-3kg射程3.5m,4kg射程4.5m,时间为8秒。“1211”推车有效射程:25kg射程8m,时间20秒,40kg射程8m,时间25秒。

四、泡沫灭火器

1、目前主要是化学泡沫,将来要发展空气泡沫,泡沫能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防止空气进入。它最适宜扑救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电器火灾。

使用时先用手指堵住喷嘴将筒体上下颠倒两次,就有泡沫喷出。对于油类火灾,不能对着油面中心喷射,以防着火的油品贱出,顺着火缘根部的周围,向上侧喷射,逐渐覆盖油面,将火扑灭。使用时不可将筒底筒盖对着人体 ,以防万一发生危险。

筒内药剂一般每半年,最迟一年换一次,冬夏季节要做好防冻、防晒保养。

泡沫推车使用:先将推车推到火源近处展直喷射胶管,将推车筒体稍向上活动,转开手轮,扳直阀门手柄,手把和筒体立即触地,将喷枪头直对火源根部周围覆盖重点火源。

2、泡沫MP6m灭火器(10公升)喷射距离5m,时间35秒;65L的射程9m,时间150秒左右。

3、清水灭火器喷出主要是水,作用与酸碱灭火器相同,使用时不用颠倒筒身,先取下安全帽,然后用力打击凸头,就有水从喷嘴喷出。它主要是冷却作用,只能扑救一般固体火灾(如:竹木、纺织品等),不能扑救液体及电器火灾。

4. 在扑灭油品火灾时需要同时用水冷却为什么

原油与重质油都属于沸喷性油品,火灾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沸溢或喷溅的现象,如:轻、重原油、重油、渣油、蜡油和焦油等。发生沸溢或喷溅,往往来得比较忽然,致使大量燃烧的油品涌出罐(池)外,不仅能造成大面积火灾,而且会直接威胁在场灭火职员和灭火装备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从此类火灾的实际情况看,它除了具有一般油品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不仅要从理论上熟悉它,而且还要把握扑救中的一些战术措施,增强扑救这类火灾的能力。????? 一、油品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条件??? 沸溢和喷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油品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热波作用,其中的自由水、乳化水汽化沸腾,大量的蒸汽泡在上升过程中被油薄膜包围成油泡,这种油泡群从油罐(池)向外溢流的现象,叫做沸溢。而含水的原油或重质油品,油罐底部有水垫层时,热波头一到达水层,使水汽化沸腾,产生大量蒸汽,聚集在油层和水层之间,形成一定蒸汽压力,当压力超过油层的重量时便发生把油抛向上空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喷溅。这两种现象可单独发生,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先后在同一油罐中发生,由于产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不同,发生的时间也不同,其危害性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弄清这两个概念对于预防和扑救这类油品火灾有着实际意义。??? 1.发生沸溢的条件??? (1)贮存液体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大的粘度;??? (2)油品中含有自由水、乳化水,比较均匀地悬浮在油层中。??? 发生沸溢的过程:??? 当火焰将热传给液面后,由于热波作用,靠近液面的油层温度上升,油品粘度变小,水滴靠向下沉积的热,同时受到向心运动的热油的作用而蒸发变成蒸气。这样,液面下面像开锅一样沸腾,气泡被油薄膜包围形成大量油泡群,到油罐容纳不下的时候,就会溢出罐外,形成沸溢。??? 2.发生喷溅的条件??? (1)液体燃烧时,液面受热之后以热波形式向下传热,能形成高温层,??? (2)高温层的热波头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3)油罐底部有水垫层。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喷溅过程:??? 油液面接受的热,以热波的形式向下传热,形成高温油层,当高温油层的热波头接触水壁时,水便汽化变成大量蒸汽,蒸汽压力逐渐升高,使蒸汽压力达到足以把其上面的油层抛向上空,形成喷溅。??? 在现实中,发生沸溢要比喷溅早得多。沸溢和喷溅发生次数相比较,主要还是沸溢较多。沸溢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油含水。造成油含水是多方面的,油品中水的含量对热波速度有很大影响。实践证实,油品中含水越多,则热波速度越快,但含水超过4%,燃烧不稳定;含水量3.8%时,热波速度可达到5.92毫米/分;含水0.1%时,热波速度达3.62毫米/分。所以,在灭火时留意不要把水打到油罐内。????? 二、油品发生沸溢和喷溅的特征??? 很多火场证实,沸喷性油品着火初期较平稳,但燃烧中期比较猛烈,后期燃烧强度较弱。燃烧中期有强一阵、弱一阵的特点,即有起伏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原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重质成分和轻质成分都有。在燃烧过程中,首先蒸发的多是轻质物质,在一定的油层厚度时,重质成分相对增强,在热的作用下,液面会发生焦化现象,形成焦质层不利于油面燃烧,又可以阻止下层油品蒸发,所以火势较弱,比较平稳。大致十分钟左右,受热增多,蒸发量较大,油蒸气能突破焦质层,燃烧区可得到充足的油蒸气,火势又渐渐猛烈,由弱变强,从而燃烧又出现强一阵的特点。火势弱的时候,燃烧强度低,热幅射较弱,对扑救工作比较有利。??? 发生沸溢的表面现象是烟色变白,火焰忽然增高、变亮、带有嘶嘶的声音。发生喷溅的现象,除了火焰忽然增高变亮外,罐内压力升高使罐有振动现象。目前还没有肯定的数据能够及时正确预示沸溢和喷溅的发生时间。占有关火灾计算,含有1%水分的油品经45—60分钟燃烧就会发生沸溢,而喷溅的发生时间要比沸溢晚得多。????? 三、灭火指挥中应把握的几个题目??? 根据沸喷性油品火灾的燃烧特点,为迅速有效地扑灭这类火灾,扑救过程中指挥员考虑题目和采取措施都应从可能发生沸溢和喷溅这一特性出发,要捉住有利时机,果断决策,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 1.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防止火势扩大??? 原油和重质油品火灾,特别是在先爆炸、后着火的情况下,会出现复杂的场面,邻近罐会直接受热辐射的威胁,特别是油罐破裂,油品流散扩大燃烧面积,假如发生沸溢或喷溅时,会扩大火势造成大面积火灾,甚至威胁灭火职员和车辆器材的安全等。因此,要根据火场的具体条件,部署气力,控制火势,保护四周,防止蔓延,同时做好扑救的预备工作,制定扑救方案,确定战术措施,集中气力,捉住有利时机,一举扑灭。??? 2.扑救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沸溢或喷溅??? 火场指挥员应密切注视火场燃烧现象,了解燃烧时间,油品含水分多少,着火油罐是否有水垫层等情况,以此判定是否有发生沸溢或喷溅的可能性。为防止火势蔓延和发生沸溢或喷溅,应有效冷却着火油罐和邻近罐,在未集中灭火气力之前,不要向罐内喷射泡沫。冷却时不要把水射进罐内,如条件许可,可用输进冷油搅拌的方法使热油层温度降低,以破坏罐内的高温层,还可以适时将罐内积水放掉。??? 3.正确地选用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是扑救油罐火灾的关键题目??? 扑救原油、重质油等油罐火灾时,有条件的,可起动氟蛋白泡沫液下喷射灭火方法。从目前看,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是战胜沸溢或喷溅的有效办法。而且方法简单,比较可靠。假如没有液下喷射泡沫系统或固定泡沫系统被破坏,可用现有的消防车泡沫炮技术装备,直接向罐内喷射泡沫,但要留意到油面温度较高,对泡沫破坏性大些,灭火的时间要长,所以要备足够的泡沫量和用水量。??? 扑救油池和地面的这类油品火灾,用喷雾水流和开花水流也是可以扑灭的,但方法要得当,保证射流分布要均,同时要有几股喷雾和开花水流从一个方向向前扇形推进。??? 4.捉住有利战机,迅速集中气力灭火??? 对于扑救沸喷性油品火灾来说,有两个时机。一是油罐燃烧的初期阶段(约在30分钟以内),这时液体还未形成高温层,即热向液体下部传递不深,温度不高,固然火势较猛,但一般不会发生沸溢,更不可能发生喷溅。因此,在灭火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快组织气力扑灭火灾。如失往这个战机,以后就难以避免发生沸溢。所以,要有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一次多集中灭火气力的战术指导思想,以便不失时机地扑灭火灾。再一个时机是在油罐燃烧时间长的时候,特别是原油由于表面轻质油大量烧掉,重质成分相对增多,形成焦质层阻碍下层轻质油的挥发,由于油蒸气少,燃烧强度处于减弱阶段,这时对于投进灭火剂来说是个好机会,会实现较好的灭火效果。当然,在扑救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沸溢或喷溅,应予留意。??? 5.全面分析,正确部署,留有余地,以应突变??? 沸喷性油品罐燃烧时间越长,发生沸溢或喷溅的可能性就越大。火场指挥员要根据火场的地形、地势、建筑物分布、水源、风向等具体情况,充分估计发生沸溢或喷溅的可能性。把进攻气力部署在有利于扑救的安全地点。一般原则是车辆应停在地势较高的位置,距油罐要有不小于30米的间隔,尽量占据上风方位,做到能进能退。同时,还应考虑发生拂溢或喷溅之后的气力部署题目,要留有一定的备用气力,以期发生沸溢或喷溅时掩护主攻气力安全撤离,组织群众切断和扑灭流散的油火,为组织再次灭火创造条件。

5. 石油着火该用什么灭火

可以用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是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泡沫灭火器分为:手提式泡沫灭火器,推车式泡沫灭火器和空气式泡沫灭火器。

可用来扑灭A类火灾,如木材、棉布等固体物质燃烧引起的失火;最适宜扑救B类火灾,如汽油、柴油等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E类(带电)火灾。

(5)扑救液化石油类火灾用什么来冷却扩展阅读

隔离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6. 液化气着火时 正确的灭火方法是

液化气钢瓶一旦着火,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可以不灭火,先把液化气钢瓶拎到空旷地带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却瓶身,等待液化气燃烧完毕即可。

烧着的液化气钢瓶如果在居民家中无法转移,可以先灭火,再用湿抹布等物品堵住瓶口,并送至专业的液化气站进行处置。

尽量不要让燃烧的瓶体倒地,因为罐子倒地之后受热面积加大,会增加爆炸的可能。市民在无法预判和无处置能力的情况下,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等待消防员到场处置。

究竟该如何防止燃气泄露?消防专家也给大家支了招:

1、使用燃气时一定要确保有人看管,防止汤水溢出,熄灭火焰导致燃气泄露,同时周边也千万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的物品;

2、要定期检查燃气管道,灶具软管及其卡扣的密封性,千万不要出现松动或者漏气的情况,一旦发现要立刻打电话给燃气公司进行报修;

3、发生燃气泄露,一定要第一时间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同时关闭燃气的阀门,严禁使用明火,也千万不要打开电器的开关或者拨打电话,因为一点电火花甚至静电也会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5、如果长期出门在外,一定要记得关闭家中的燃气阀门总开关,确保家庭的消防安全。

7. 液化气,管道煤气起火用什么灭火剂

干粉灭火器
1、液化气罐泄漏着火时,千万不要慌张,在没有引燃附近可燃物的情况下,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用冷水冷却瓶体,用湿毛巾、湿被褥等盖在气瓶上,使火焰窒息,然后把钢瓶移到安全地带,立即通知燃气公司来处理。 2、在角阀损坏失灵而造成液化气泄漏时,应先用湿毛巾将漏气处包住,再将气瓶转移到室外,泄掉余气,切记杜绝一切火源。 3、如果用干粉灭火器,正确灭火方法一定要从气瓶口处切断火源,在火熄灭的同时关闭角阀。并将周围可能引起燃烧的物品移开,以防造成重大事故发生。 4、当室内充满烟雾,火势较大时,首先打开门窗,要边扑救周围火焰,边寻找钢瓶,按第一条方法将钢瓶火扑灭,切断气源,同时用水冷却钢瓶,并将其转移到安全处。另外要及时向119报警。 5、当钢瓶站立燃烧时,一般不会发生爆炸,可迅速扑救。若钢瓶倒于地面或减压阀朝向地面燃烧时,人员不可盲目接近,因横卧气瓶内的液体会经瓶口流出,迅速膨胀250-300倍,燃烧时产生高温,导致气瓶爆炸伤人。此时可利用掩护物对钢瓶进行冷却,以防爆炸,并等待消防人员前来处理。

8. 如果液化气着火用什么扑救

1、断源灭火:控制、切断流向火源处的天然气,使燃烧中止。在未切断气源前,不要急于灭火,以防灭火后气体继续外逸而发生第二次着火爆炸事故。
2、灭火剂灭火:扑救天然气火灾,可选择水(水流切封)、干粉、卤代烷、蒸汽、氮气及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3、堵漏灭火:对气压不大的漏气火灾,采取堵漏灭火时,可用湿棉被、湿麻袋、湿布、石棉毡、粘土等封住着火口,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在关阀、补漏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动火规定,并迅速进行,以免造成二次爆炸。

9. 液化气火灾的扑救方法有哪些

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的基本方法

对于液化石油气火灾,消防队到达火场时,一般第一次化学性爆炸已经结束,并且火势已经蔓延扩大,已进入稳定燃烧阶段。此时的关键在于防止二次爆炸和阻止火势扩大蔓延,消防队到达火场时应立即开展如下工作:

(一)要抢救人员、冷却气罐,以防爆炸。

消防队第一到场力量应确立“救人第一”指导思想,先要组织抢救遇险人员,然后集中所有灭火力量,用水枪冷却邻近储罐,防邻近储罐发生爆炸。特别在灭火力量严重不足时,应冷却罐体使其稳定燃烧,等待增援力量到场后再组织力量一举歼灭火势。

(二)要清理障碍、采取多种方式灭火。

增援力量到场后,要视情适当增加冷却力量,清理气罐周围的障碍,开辟进攻路线。并从外围向火场中心推进,逐步消灭液化石油气罐周围的火焰。在备足水和其它灭火剂,且确保火场不间断供水的情况下,由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做好堵漏断气准备,并采取下列一种方法或组合方法进行灭火:

1.冷却、窒息法。

组织数支喷雾或开花水枪并排或交叉射出密集水流,对火焰根部极其周围进行高密度射水,同时由下向上逐渐移动射流,利用水汽化吸收大量的热能,在降低着火点温度的同时稀释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达到使火焰熄灭的目的。

2.干粉抑制法。

干粉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效果显着,灭火速度快。在灭火过程中,干粉大量捕捉燃烧中产生的游离基,并与之反应产生性质稳定的分子,从而截断燃烧反应链使燃烧终止。使用灭火剂的多少要取决于火势的大小、压力的高低和冷却效果的好坏等多方面因素,配合水枪降温效果更为显着。

3.隔离灭火法。

在管道泄漏而储罐阀门尚未烧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关阀断气的方法进行隔离灭火。操作人员要身着避火服并携带必要工具,在水枪掩护下,接近装置关上阀门断绝气源。当起火储罐上方发生较小泄漏,且各管道处于完好状态时,可将着火储罐中的液化石油气转移到其它储罐中,“釜底抽薪”,烧尽储罐中的液化石油气,使火熄灭。但此方法应讲究技巧,对着火储罐的储气量应把握准确,否则容易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4.注水升流法。

对泄漏部位在下部的储罐,应利用已有或临时安装的输水管线向罐内注水,利用水与液化石油气的比重差,使液化石油气浮到破裂口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塞工作。操作中要防止水压过大而使液化石油气从罐顶部安全阀处排出,可采取边倒液化气边注水的方法。

5.应急点燃法。

在其它方法都不能奏效时,为了防止爆炸,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点燃的方法,防止液化石油气达到爆炸极限。在人员撤离现场后,用曳光弹或信号枪从上风方向点燃,实施控制燃烧。

10. 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扑救的方法

易燃液体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来扑救。

由于泡沫的比重小,所以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降低了液面的温度(吸热)使液体蒸发速度降低;另一方面形成一个隔绝层,隔断氧气与液面接触,火就被扑灭。由此可知,泡沫灭火器对于扑灭油类火灾效果最好。

(10)扑救液化石油类火灾用什么来冷却扩展阅读:

一、火灾分类

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及其制品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类(带电)火灾

指带电物体的火灾。如发电机房、变压器室、配电间、仪器仪表间和电子计算机房等在燃烧时不能及时或不宜断电的电气设备带电燃烧的火灾。

二、泡沫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可用来扑灭A类火灾,如木材、棉布等固体物质燃烧引起的失火;最适宜扑救B类火灾,如汽油、柴油等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E类(带电)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