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钞机一开,全球一起分担风险,美元是如何收割世界财富的
美元在全球货币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世界上大多数贸易的计价尺度以及支付手段。各国想要进行国际性贸易,必然需要一定量的美元储备。
贸易结算需要美元,尤其是石油,所以各国必须储备美元。世界需要美元,美国就可以疯狂的印钞票,低成本或者无成本地持有他国商品和服务。
这样疯狂的印钞票有啥后果?
一种后果是全球一起分担,被美元收割,另一种是美元崩塌,当然后一种可能性比较小。
美国疯狂地开动印钞机, 非但不会加重美元的外债,还会因为美元贬值外债变少。 经济危机时,美元通过贬值来转嫁风险 ,美国疯狂印钞,其它国家的资产也被稀释了,不得以也需要跟着美国印钞。 美元贬值后,更加有利于美国出口。 等到经济复苏的时候,美国又可以拿着美元去收割全球低价的资本。美国甚至可以制造可控的经济危机,来收割便宜资本。
在国际贸易中,卖出商品得到的是美元, 但是拿到的美元并不能直接在国内用啊 ,需要换算成人民币。每流入一美元,就要兑换为相应的人民币, 而美元就会以外汇占款的方式存在。
手里缺少美元储备不行, 但是储备过多也是风险 ,就需要解决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对外援助是一个好方法。
对外援助,不仅可以增进与被援助国家的关系, 还可以利用外汇储备换取到一定资源,然后再请国内的企业搞完工程,又生一轮钱回国内。
二战后,随着老牌欧洲国家实力的下降,美国综合国力逐渐上升。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双挂 钩”的货币原则, 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借助于双挂钩,美元确立了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但是战后欧洲国家经济受到重创,这一体系还不能完全运转。 所以美国开启了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大笔大笔的美元流向世界,增强了欧洲对于美元的认同感,欧洲大量购买美国商品,又促进了美国国内经济。
布雷顿森林体系 ,要求美国必须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也就是美国要在国际贸易中保持逆差。 但是随着美国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再加上深陷越战泥潭,美元危机越来越严重。各国开始抛售美元购买黄金。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还要求美国有保持汇率的稳定, 但是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找到了新的锚定物,美元的发行可以更加肆无忌惮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亟需寻找一个新的锚定物来维护自己的美元霸权地位,于是石油美元体系就是下一个目标。
石油美元体系成立的标志是1974年4月尼克松与沙特王室达成关于石油贸易的一系列协议,包括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定价货币。后来美国又与其它OPEC签订了类似协议。
伊拉克曾在2002年打算采用欧元结算石油,于是2003年爆发了伊拉克战争。委内瑞拉、伊朗但凡想挑战美元石油霸权地位的国家都受到制裁。
美元实际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延伸, 支持美元霸权的是美国的军事霸权,美国2019年军费达1.917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38%,11个航母战斗群,全球374个军事基地。
中欧基地群主要是对地区冲突做出迅速反应,以及防范俄罗斯。南欧基地群把持黑海出口;中东、西亚和北非基地控制波斯湾、苏伊士运河、红海、东地中海、黑海海峡等要道。西欧基地群扼守大西洋通向北海和地中海的航道。
亚太以及印度洋地区分三线共7个军事基地,第一线扼守要道,第二线运输中转以及监察,第三线本土防御前哨。
美洲地区军事基地负责本土防御。
为了维护自己的世界货币,美国一直打压区域性货币清算集团。欧元虽然成立了,但是不能征收铸币税,不足以与美元抗衡。
石油美元霸权只不过是维持美元霸权的方式,就算石油美元体系瓦解了,美国还是会去寻找新的锚定物。
建立区域性货币合作体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曾提出一个设想,未来世界会出现三大货币区,即亚元区、欧元区、美元区。人民币的潜力比较巨大,但是日元与人民币相争使得亚元区的构想比较难以实现。
新的国际性结算货币。 新的国际性结算货币成立,可以冲击美元霸权,为国际性结算提高更多选择。
超主权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曾经提过在IMF特别提款权的基础上,建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但是这种设想也是比较难以实现。
B. 美元是怎么和石油挂钩的怎样从中获利的
(一) 有一个名词叫做石油美元,它是指上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由于历史原因,现如今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所以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美元。目前的石油美元估计有8000亿到1万亿美元,未来还在增长,其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支举世瞩目的巨大经济力量,然而由于现如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遇到瓶颈,我们需要打破局限,就要打破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随之美元石油也将逐步随着时代的洪流消失。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没有拥有世界上70%的黄金,当时正值工业发展的时期,沙特作为世界上石油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只认准黄金作为交换石油的筹码,许多国家把本国货币兑换成美元,再用美元换取黄金,利用黄金去沙特兑换石油,这让美国的黄金越来越少,到1971年,美国宣布黄金脱销。这时,美国为了保住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与沙特谈判建交,最后成为合作伙伴,美国和沙特达成共识,美国同意向沙特提供军火和设备,然而规定以后美元成为石油的交通货币,其他国家如果想买石油,必须拿着美元去买石油,由此,美元石油体系由此确定。
(三) 美国利用美元是通用货币的便利,在全世界掠夺各种资源。在美国,可以随意印美元,拿着这些美元去世界各地买资源,这也就是美国的财政已经是赤字了,却依然可以保持强盛的原因。
拓展资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结构急需转变,各国从大量石油煤炭能源转向开发利用电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这削弱了石油的利用,从而削弱了美元的地位。这也正是人民币崛起的机会,我国现如今正在加快建设碳交易视场,未来,中国将越来越强盛。
C. 石油美元霸权原理
在“石油美元霸权”体系下,石油进口国为了获取石油,必须先兑换美元,持有美元储备,于是美国就以控制着石油交易的方式巩固着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继续享受着美元作为世界通用货币的益处。 至此,美国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黄金货币政策到“石油霸权体系”的石油货币政策的演变路径已经说明完毕。
【拓展资料】
石油人民币的启航,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走向深海,这必然带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这里有机遇也有风险,因此我对美元霸权的形成加以简练的梳理,以便于一些读者了解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便于逐步理解人民币的进化路线。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被美元霸权所垄断,全球主权货币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美元货币与非美元货币,非美元货币的主要代表为欧元,因此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话语权依然掌握在发达经济体手中。
近些年来,全球性的去美元化运动在不断升级,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有下滑趋势,但是全球化的央行体制决定了美元霸权还将长期存在,因此需要对美元霸权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做以了解,这样才能知己知彼,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才会更加清晰。
美元霸权的确立主要是由五个步骤与一个核心所组成的。
一、马歇尔计划;
二、美元与黄金脱钩;
三、建立石油美元体系;
四、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五、金融自由化。而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行独立的央行制度,是美元霸权建立具体机构和制度的基础。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美国在接受新的石油价格体制同时,迫使产油国以美元标价石油,石油美元体系自此建立,这令美元的国际占比进一步扩张。
石油美元体系令石油输出国获得了巨额贸易顺差,导致美元储备过剩,而这些过剩的美元又流向了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以高于美国国内的借贷利息借入石油美元,再由出口赚取美元偿还,这令石油美元进一步快速抢占国际市场。石油美元体系的确立令美元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不断增强,为确立美元霸权再次奠定基础。
D. 美国是如何用“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的,原来是这样的
1月14日,美国候任总统拜登公布了一项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重振新冠疫情打击下的美国经济。
这项方案可以简单总结成两个字,那就是
撒钱!!!
这1.9万亿美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往多点说,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奋斗了40多年,外汇储备也才只有3万亿美元。 美国一下子就印了我国奋斗20多年赚来的外汇储备。
往少点说,美联储在去年的3月-8月印了2.8万亿美元, 两相对比1.9万亿美元貌似还挺少的。
美国疯狂印钱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现在在街上随便问个人,问到就是美国靠着美元霸权,然后收割全世界财富。
但大概的操作流程却鲜为人知,今天我就用幽默诙谐的语句来通俗易懂地讲解“美元霸权”。
铸币税 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的政府,享有货币发行面值减去发行成本后,换取实际经济资源的利益,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
举个例子,美联储印一张面额为100的美元,成本只需20美分,那剩下的99.8美元的购买力就是铸币税。
众所周知,货币是交易的媒介,理论上来说,有多少交易就有多少货币。美国政府一想,美国人口就那么多,自己印钱也收不了那么多铸币税,于是美国便主动前往中东去找沙特。
彼时的中东正在乱炖,有推翻封建王朝的伊朗,有“中东小霸王”以色列......
沙特作为一个封建国家,十分害怕自己的统治被推翻,于是和美国一拍即合, 美国为沙特提供军事保护,沙特同意石油贸易用美元结算,“石油-美元”体系建立。
其他国家要买石油,就得先有美元。于是大家都拿自家商品跟美国换美元,而美国只需要躺着把印钞机一开,商品换美元,货币霸权就是这样滴。
“石油-美元”体系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可想而已。
不过,特朗普在2017年正式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直接让沙特尴尬地用脚抠出了三室一厅。
沙特:我想反对但又怕挨打,我想赞成但又没面子,我选择不说话。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国,在由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体系里,美元是最大的循环资金流。
二战结束后,美国靠着“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援助了大量的美元,造就了西德的繁荣。
朝鲜战争时,日本靠着美国的援助以及战争订单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可以说
美元流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繁荣。
美元离开哪里,哪里就会爆发危机。
美国就是在这一个潮汐式的周期中,收割全球财富。
美联储通过降息和加息影响着这场潮汐。
当美联储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资金便会从银行流出,流向楼市股市或者其他能让资本增殖的地方。
当美联储加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增加,资金便会从其他地方流入银行。
上面就是简单的“美元潮汐”的经济规律,说了那么多不来点例子怎么行?
下面有请受害者之一东南亚登场!
20世纪80年代,亚洲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亚洲四小龙”也正是在此时应运而生。只要把钱带来亚洲投资,不论是买房还是建工厂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当时世界上近一半的资本流入亚洲。
再加上美联储正处于降息,哗啦啦的美元如潮水一般涌入东南亚。
由于东南亚国家对于资本进入自己国家也非常支持,所以外汇管制十分宽松,资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们称之为“热钱”。
于是,东南亚各国便开始“贷款-盖楼-卖楼-贷款......"的模式,赚得盆满钵满。
时间进入90年代,东南亚仍沉迷盖楼无法自拔,殊不知IT革命已悄然兴起。
资本:盖什么楼啊?卖Q币赚钱它不香吗?
由于搞IT更赚钱,于是资本迅速出逃,返回美国投资IT行业,这一跑直接把东南亚的资金给跑没了。
此时的东南亚已经停不下来了,泡沫已经很大了,各国央行再怎么降温,阻止资本出逃也无济于事了。但是大家并没有因此停止疯狂,该盖楼的盖楼,该买房的买房,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不是最后的接盘侠。
这时,那个男人出现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金融巨鳄索罗斯。
理论上说,外资涌入,大量美元被换成目标国货币,目标国货币升值。外资撤离,大量目标国货币换回美元,目标国货币贬值。
索罗斯来之前,资本已经逃得差不多了,但是这些国家的币值却没有因此下降。
于是索罗斯带着他的国际空头部队,一下子把这破房子踹倒了。
本币贬值,股市崩盘,楼价跳水,之前离开的资本又回来了,把当地的资产狠狠地抄了个底,各国还背上大量债务, 美国借机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帮助这些国家进行“经济改革”,其中包括打开市场、允许外资大量持有本国企业股份等不平等条约。
韩国的三星就是在那时被美国大量控股,沦为美国的打工仔,赚的钱一大半都得上交美国。
美元在这背后扮演的是资本的载体,它和美元霸权是相辅相成的,也只有美元这种全球货币才能扮演这样的角色。
美国就靠着“美元潮汐”的经济规律,通过一涨一落将各国劳动人民的财富收割回国。
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体系下,它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分别是消费国、生产国和资源国。
消费国:比如美国;
生产国:比如中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
资源国:比如巴西、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家里有矿的国家。
站在塔顶的美国掌握着核心技术,在整个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资源国负责卖资源,生产国负责把资源制造成商品,美国负责印钱买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获得了全球产业链最大的一部分利润,狠狠地薅了其他国家的羊毛,生产国就分剩下的一部分利润,排到最后的资源国就喝了点汤。
上图是一张Iphone X的利润表,一部IPhone X苹果公司就拿走了58.5%的利润,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公司则拿走了大约10%的利润,中国只拿到不足2%的利润,而那些提供材料的资源国,连上表格的名字都不配,中国如果是喝汤那它们估计喝西北风去了。
这时候是不是有人会问, 掌握 科技 能拿到大额利润天经地义,这和美元霸权有什么关系吗?
美元霸权是由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建立起来的,绝不仅仅是经济方面那么简单。
“亚洲四小龙”,曾经的世界工厂,奋斗了几十年也进入了发达地区的行列。
日本作为曾经亚洲地区的经济霸主,经济总量曾一度占美国GDP的69%,有“谋权篡位”的嫌疑,被美国用“广场协议”收拾了一顿后老实了,但也稳稳的坐在发达国家的位置上。
被美国收拾过后的日本,已经失去了当年与美国一决高下的资格以及壮志,现在的日本已经成为低欲望 社会 了。
美国人收割?我躺地上了,来吧。
日本作为美国封锁中国的桥头堡,不能让它当老大,第二个吃肉的总是要的吧?
日本自己也清楚,不管未来怎么变,它肯定当不了老大,但跟着老大吃点肉喝点汤还是可以的。
那些曾经给美国打工的退休打工仔,生活不说大富大贵,但也过得不错。
但是中国是不可能成为这些国家的,因为中国的体量太大了,有14亿人口。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过,如果让中国人过上美国人的生活,那(对于美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别说过美国人的生活了,连日本人的都不行,这也是中美矛盾的本质。
回到美元霸权,这是美国建立的全球体系,把它当成一个公司的话,美国是老板,日韩等国就是车间主任了,虽然也被剥削了但却安于现状,也得益于这个体系,它们能混一口饭吃,所以这些国家的拥护也构成了“美元霸权”。
现在的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和“数字人民币”等方式尝试打破美国的封锁,中国人无意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只是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毕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E. 财不露白,富到不行的沙特一直用石油赚美元,它究竟是怎么把财富保住的
沙特是通过石油贸易用美元结算来保住自己的财富的。因为这样就等于维护了美国的石油美元体系。而美国通过自己的军事力量来保护沙特的安全,才会使得沙特的财富得到了保障。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沙特通过这种方式和美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一旦沙特遭到其他国家攻击的话,美国的利益必然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所以沙特通过战略威慑性武器和美元进行石油结算,这两种方式保住了自己的财富。因为一旦向沙特进行攻击的话,可能会造成沙特使用战略威慑性武器。更重要的是也会使得美国卷入战争漩涡之中。
F. 神奇的昆仑银行,是如何绕过美元结算体系呢
美国为什么无法制裁昆仑银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经济制裁。
经济制裁是指一国或多国或国际机构,为了政治或包括政治在内的多重目的而对它国采取的强制歧视性经济措施。 包括贸易制裁、投资制裁、援助制裁、海外资产冻结罚没、通航过境制裁等。
美国的霸主地位让美元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通用货币,所以美国有实力对绝大多数不听话的国家进行经济制裁或军事打击。鉴于军事打击的成本比较大,经济制裁就成了美国打压敌国的惯用手段。每次美国对某个国家实施经济制裁,都难免会波及到被制裁之外的其它国家。而且,美国提出的经济制裁总是会引起全球市场的波动,让国际 社会 很紧张。
要说被美国制裁得最严厉的国家,美国从1980年开始便对伊朗实施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各种制裁,今年刚好是第40个年头。从目前的国际形式看,美对伊的制裁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伊朗正在成为一个孤岛,不但跟伊朗有关的贸易不能用美金结算,任何跟伊朗有贸易来往的国家也会受到美国制裁。所以,那些必须跟伊朗做生意的国家不得不偷偷摸摸私下交易,即便被发现也是打死不承认。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中国就有一个不理会美国制裁政策的神奇的银行,它的名字名叫昆仑银行。
昆仑银行在美国对伊朗发起的经济制裁期间,照常和伊朗人做生意。
外贸人都知道,想做伊朗市场的生意、想正常收到伊朗客户从伊朗付出的货款,找昆仑开户是唯一的合法途径。
问题来了,既然世界上所有银行的美金结算业务都必须要在在SWIFT协议下通过美国中转,为什么昆仑银行这么特别?
昆仑银行从成立之初就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以门槛高、收费高、服务差、办事慢而声震外贸圈,十多年来不但屹立不倒而且发展迅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葩的现象呢?
原来,昆仑银行的前身是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2009年4月中石油控股了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2010年4月正式更名为昆仑银行。
这家银行成立的初衷和一般银行是不一样的,所以他的作用和一般的银行也很不同。 它的主要作用是中石油主想通过它和敏感地区进行资金结算。
有了中石油在背后撑腰,昆仑银行发展迅猛,开创了独特的石油银行扩张之路。到了2014年,便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综合排名第12位。
2012年,由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国内所有的银行都停止了和伊朗的汇款业务,但昆仑银行不鸟美国,我行我素,成了国内企业和伊朗买家之间的唯一资金通道。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上: 为什么昆仑银行不怕被美国制裁?难道他们不用遵守国际SWIFT协议?
非也。
事实上,昆仑银行和伊朗一直在进行着一种最原始的交易模式,那就是在原农耕 社会 便出现的“ 以物易物 ”的交易模式。
大家知道,昆仑银行主要是我们用来向伊朗买石油的,但由于美国制裁,我们没办法付美金出去。所以,买卖双方就想出了一个这样“以物易物”的办法。
打个比方:中石油向伊朗采购了100万美金的石油,中石油不用实际支付100万美金,而是通过昆仑银行给伊朗打个100万美金的欠条。
当伊朗商家向中国供应商采购产品的时候,伊朗商家可以用本国的货币向本国银行申请美金。
比如,伊朗客户A向中国采购了3万美金的货物,他就可以向银行支付相当于3万美金的里亚尔,委托银行向中国商家支付。
这时候,伊朗银行就会通知昆仑银行,你有3万的账结清了,现在只欠我97万美金了。
昆仑银行收到指示后就会通知中国的商家:你的3万美金到账了,过来结汇吧。于是,中国商家就去昆仑银行结汇了相当于3万美金的人民币。
所以,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虽然伊朗买家和中国供应商都是以美金作为交易货币的,但实际上,美金根本没有发生流通,只是中伊两国的两笔账销了。
1.方法总比问题多;
2.中国人很聪明。
#昆仑银行# #伊朗# #中石油##美国#
G. 如何打破美元霸权
一,美元和全球必须的大宗商品脱钩
1.第一个,把美元和全球必须的大宗商品脱钩。这个路线有个着名的例子,就是20世纪初,美国声称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纯属幌子,说美国为了石油也十分牵强。真正的原因,2000年美国宣布本国石油不在于美元标价,而是以欧元标价,因为1999年正好欧元成立,某人想借机对石油美元体系发起挑战,你说老美不干你干谁好?
2.如果能源的背后是霸主的体现,当有一天人们每用一度煤电,生产牙刷、牙膏、运动鞋,都在交一部分碳排放税的时候,那么发展新能源的意义,你就更应该懂了。
二,打破局部的自贸区
1.第二个打破美元霸权的思路之间的局部的自贸区。这个路线也很好理解,我们知道货币的一个核心功能就是帮助交易辅助结算。
2.如今各国贸易往来非常密集,有个大家都比较认可地通用货币必定可以增加效率。假设有那么一些国家互相贸易很多,彼此又相对信任,那其实不一定非要用美元结算。那说到这一带一路、东盟自贸区这些布局的重要意义?也就有更深的理解了。
三,“超主权”货币
1.第三个思路,创造出一种“超主权”货币,让这种新货币服务于全球化的经济体系,最经典的就是黄金了,会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控制,同时也是全球通用。
2.但金本位的僵化已经让其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最近的一个经典例子就是比特币了,因为易携带、易分割、数量有限等特质也一度被人称为数字黄金。比特币的未来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还停留在方便快捷,因为他是去取代某信某宝的。殊不知数字人民币有一个更大的使命,正是颠覆美元霸权。目前美元霸权的一大技术基础在于他垄断了跨境支付的结算系统,而数字货币作为本国货币的电子版其属性相当于现金,可以完全绕开老美的所有的结算系统,进行跨境交易。
H. 石油美元挂钩的意义何在
石油美元挂钩的意义:
美国政府之所以选择沙特是因为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有巨大的石油储量,在欧佩克组织有领导地位以及沙特皇室有这可以收买的判断。因此当沙特同意协议后,因此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
美元约等于石油成为世界的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实际上,这等同于美元与石油的挂钩。对美国来说,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重要的不是汇率的高低,而是美元作为交易媒介的垄断地位,这就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本质上,石油美元体系是这样一个协议:美国保证沙特皇室的持久地位,沙特回报美国:一是利用其在欧佩克内的领导地位保证所有原油交易以美元结算;二是将其通过原油交易赚取的大量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并用国债的收益支付美国公司在沙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工程;三是在美国可承受的范围内保证油价稳定并防止出现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对原油的禁运。
I. 美股与黄金,石油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黄金与美元的负相关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黄金的价格以美元计价,受到美元的直接影响,因此,黄金与美元呈现很大的负相关性。 首先,美元的升值或贬值将直接影响到国际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黄金价格的变化。从黄金的需求方面来看,由于黄金是用美元计价,当美元贬值,使用其他货币购买黄金时,等量资金可以买到更多的黄金,从而刺激需求,导致黄金的需求量增加,进而推动金价走高。相反,如果美元升值,对于使用其它货币的投资者来说,金价变贵了,这样就抑制了消费,导致金价下跌。 其次,美元的升值或贬值代表着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美元升值,说明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增强,从而增加对美元的持有,相对而言减少对黄金的持有,从而导致黄金价格下跌;反之,美元贬值则导致美元价格上升。例如: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这段时期由于其它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远远大于投资黄金,投资者大规模地撤出黄金市场导致黄金价格经历了连续20年的下挫。而进入2001年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元兑其他主要国家货币汇率迅速下跌,投资者为了规避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开始重新回到黄金市场,使黄金的走势出现了关键性的转折点。2002年以来,美国经济虽然逐步走出衰退的阴霾,但受到伊拉克战争等负面影响仍使得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2003年海外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尽管美联储试图采用货币贬值的方法来削减贸易赤字,但这种方法似乎并不奏效,美元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大量资金外流到欧洲和其它市场。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更是将美国金融危机推向了高潮,美元加速贬值,黄金投资的规模也出现创纪录的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美元与黄金的负相关性是从长期的趋势来看的,从短期情况来看,也不排除例外情况。如2005年便出现了美元与黄金同步上涨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动荡:一体化进程由于法国公投的失败而面临崩溃的危机,欧洲经济一直徘徊不前,英国经济发展出现停滞和倒退,原本应该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的欧洲央行由于美元与欧元利差拉大的羁绊而左右为难,只能勉强维持现行利息水平,英国央行为了刺激经济而调低利率,欧元和英镑因此而受到市场抛售,投资者短期内只能重新回到美元和黄金市场寻求避险,推动了美元和黄金的同步走高。 二、黄金与石油的正相关关系 黄金与石油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通常是正向变动的。石油价格的上升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上升,石油价格下跌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下跌。 首先,油价波动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因为美国经济总量和原油消费量均列世界第一,美国经济走势直接影响美国资产质量的变化从而引起美元升跌,从而引起黄金价格的涨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可能下降约0.4个百分点。当油价连续飙升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随即调低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油价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高油价也意味着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通胀预期逐步升温,继而推升黄金价格。 在黄金、石油、美元这三者的关系里,黄金价格主要是用美元来计价,石油也同样是。上世纪70年代初,二战后搭建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价格与石油价格双双脱离了与美元的固定兑换比例,出现了价格大幅飙升的走势。三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相互有所制衡,在彼此波动之中隐藏着相对的稳定,在表面稳定之中又存在着绝对的变动。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与原油波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区别。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黄金与石油按美元计价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稳,黄金平均价格约为300美元/盎司,石油的平均价格为20美元/桶左右。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平均为1盎司黄金兑换约16桶石油。这一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1盎司黄金兑换约30桶原油。不过,随后原油由于供应紧张,价格大幅攀升,同期黄金却出现相对滞涨,截至目前,1盎司黄金仅能兑换约12桶石油的水平。从目前石油与黄金的兑换比例来看,黄金价格依然有上升空间。 三、美元与石油的负相关关系 美国经济长期依赖石油和美元两大支柱,其依赖美元的铸币权和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掌握了美元定价权;又通过超强的军事力量,将全球近70%的石油资源及主要石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从而控制了全球石油供应,掌握了石油的价格。长期来说,当美元贬值时,石油价格上涨;而美元趋硬时,石油价格呈下降趋势。 发不了那么多字,这里面有这个文章,你找下 http://blog.cnfol.com/15403695/
J. 为什么石油结算非美元不可美国是怎样通过美元结算获得利益的
不只是石油,全球大部分的国际贸易都是采用美元结算货币的。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的贸易结算中比重达到了53%,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也占到了50%以上。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即使,就绕不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和SWIFT结算系统。
采用美元结算对美国有什么好处?那就太多了,否则美国为什么要死死把握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无形中掠夺全球资源。印刷印刷美元,就可以全世界买买买。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能够持续几十年贸易赤字,还照样保持经济强盛的原因。
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关注小编,每日分享财经知识,理财技巧,财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