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是什么样子建成的
扩展阅读
石油深埋地下怎么处理 2025-07-28 08:40:57

石油是什么样子建成的

发布时间: 2022-08-20 06:32:57

1. 石油是什么样的油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可称为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都是从石油中提炼或合成出来的。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有四分之三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是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如大庆原油)。

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四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固体石蜡及沥青等产品;石油化工产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溶剂等。

2. 油田是怎么形成的是些什么成分

油田的形成:所有的石油都是从古老的岩石中生成的,而并非通常认为的埋藏在地下的死亡动物或者植物等有机体在压力和热的作用下分解转化而成。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黏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

埋藏在地下的远古时代未被细菌分解的有机物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可供开采的石油。微生物将地表以下的有机物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剩下的埋藏在深层地底的有机物则在温度和压力下经过分解及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石油。

通常具有商业价值的油田都位于地表以下500米-700米深处,最深的油井在约6公里深的地底。而10公里以下的更深处则根本不会有石油或天然气。

(2)石油是什么样子建成的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油田的驱动类型关系到开发方式的选 择问题,根据石油储藏情况,从而决定靠什么力量 (天然能量或人工保持压 力) 开发油田。

水压驱动油田,利用边缘高压水的能量,最终采收率最高,可达50—30%;;气压驱动油田,由气体以气顶形式能量作用推动原油流向井 底,最终采收率为40—50%; 溶解气驱动油田,从油层分离出的气体膨胀使 原油流向井底,最终采收率仅15—30%。

弹性驱动油田,受岩石压力,石油 压缩,利用油层压力降低的力量,使油体膨胀流向井底;;重力驱动油田,原 油靠本身重力作用流向井底。后两种油田采收率都较低。

最终采收率的不同,影响资源利用程度和投资效果,直接关系到油田开发的总投资和开发速 度,当然也直接影响油田开发价值,对油田布局有很大作用。此外,还要考虑井场布置问题。

3. 石油是宝贵的财富,石油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发的

17:15:16

人类是什么时候发现石油?

经过许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地质学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石油作为一种能源,是由有机物经过长时间的压缩和加热沉淀而形成的。

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对石油是人类生活历史上,地球里面的海洋生物和海洋藻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后的“身体”与后淤泥沉淀成沉积岩混合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的自然变化,成为世界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

石油工业的初期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煤油时期。一是汽油期(动力期)。煤油时代大约是1860~1900年,在此期间煤主要用于照明和作为家庭燃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石油工业从勘探、生产、提炼、储存和运输发展到分销。形成并快速发展了完整的产业链。

石油对于人类来说是人类非常宝贵的资源,人们通过勘探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石油产品。但同时石油也具有两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积极方面,促进人类的不断进步。

4. 石油是什么东西做的

便便
相传千百万年以前.盘古一抛屎拉在大地上,经过漫长岁月后,随着地球各大版块的移动,石油分布各地.

5. 石油是什么样的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都是从石油中提炼或合成出来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石油的踪迹。
拓展资料:
石油的组成部分:
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是构成石油主要组成部分。
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
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
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
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

6.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

石油是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物质,它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石油是黑色的粘稠液体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是由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经历漫长的三万年时间,经过高温高压慢慢积累而成的,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现在目前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石油是从埋葬在地下的古生物尸体演变来的。

刚刚被开采的地下油应该叫做原油

原油是从地下或海底直接开采,未经处理分流提纯的。石油是天然气和人造石油及其产品的油总称。原油经过蒸馏和精制,可以加工成各种燃料和润滑剂,这些总称为石油产品。刚刚被开采的地下原油是不能够直接当做能源燃料来使用的。

总结: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个可靠的能源能够有效地代替石油资源,所以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7. 建国初期我国石油工业是什么样的情况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待举,加上帝国主义卡脖子、搞封锁,油料供应极为紧张,城市里跑的公共汽车不得已都背上了大煤气包。看到这种状况,石油地质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心里特别难受,恨不得两手扒出油来。那时,石油战线上的同志只有一个信念:艰难困苦无所惧,一定要把油找出来。然而,华北平原这么大,到哪里去找油呢?这可真是大海捞针。

当时,一些外国专家断定“华北无油”。长期以来,帝国主义极力散布“中国贫油”论调。他们的“权威”们主观断言,只有在海相沉积层中才能找到石油,中国大部分地区是陆相沉积层,“几乎无石油蕴藏的可能”。而中国国内也有那么一些人,也人云亦云,胡说什么在渤海湾地区开发石油“是最没有前途的”。就这样,“中国贫油论”的精神枷锁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随着一五计划的逐渐完成,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经陆续展开,工业战线对作为工业血液石油的需求量大增。而此时,除去玉门油田能采出一些石油外,其他地方基本没有石油采出。戴在中国头上多年的“贫油国”的帽子还没有被摘掉。石油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8. 海上油井是怎样建成的

1.现在的海上石油平台有桩基式、自浮式、还有使用箱体直接坐在海床上的形式。 自浮式可以在较深海水中作业。 桩基式一般在10米左右的海中作业; 第三种一般在滩涂或很浅的海水中作业。 桩基式的一般有3根或4根桩腿,当平台在海面上就位后,通过液压机构使桩腿深入到海床的岩石上,需要移动位置时,再把腿收上来。 自浮式在平台就位后,要用钢缆固定平台,为了预防摇摆,平台上一般配备有摇摆的补偿系统。 第三种就比较简单了。箱体注满水沉入海底,平台搭建在由箱体构成的平面上,回收时抽出箱体内的水,箱体浮起来。由拖船把主要部件拖到开采石油的海域拼接,然后载重船运一些设施安装在已经搭好的平台上。
2.1897年,美国最先在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用木栈桥打出第一口海上油井。1920年,委内瑞拉在马拉开波湖利用木制平台钻井,发现了一个大油田。1922年,苏联在里海巴库油田附近用栈桥进行海上钻探成功。1936年以后,美国又在墨西哥湾的海上开始钻第一口深井,1938年建成世界上最早的海洋油田。20世纪40~60年代,随着焊接技术和钢铁工业的发展,相继出现了钢质固定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等钻井装置,使海上油气开采扩大到30米水深的海域。1950年,出现了移动式海洋钻井装置,大大提高了钻井效率。1951年,沙特阿拉伯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造船、机械工业的发展,建成各种大型复杂的海上钻井、采集、储输设施,促进了海上油气开采的迅速发展。目前世界上有近千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遍及世界各大洋。

9. 石油是古代什么在地层中几亿年的变化而形成

是古代的动物和植物的遗体经过亿万年的化学变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