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东东营中国石油大学是不是搬了
基本上已经搬走了,研究生有很少的一部分在那边,比如说老师的实验室在东营的,后两年要回到东营做论文和课题,本科生什么的都走了,现在里面很多都是胜利学院的。
② 东营石油学院,东营中国石油大学,石大胜利学院都什么关系,位置在哪,这三个学校评价如何
东营没有叫做“石油学院”的这个学校,就我推断,你说的应该是“石油学校”,这是胜利职业学院的旧称,胜职是当时胜利油田办的专科学校,不过现在早已不招生了,只给中石化职工做培训用,这所学校跟下面的两所学校没有太大关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1高校,不过现在搬到黄岛去了,东营校区只有实习或研究生某些专业才会去,没有任何专业。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当时东营市、油田、中石大三方共建的独立学院。有着“中国石油大学”的名字,但这俩的关系和学生并没有任何关系,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独立的系统,是两所院校。
胜利学院和胜职有历史渊源,和油田发展有关,现在已经无关,不必深究。
如果只考虑中国石油大学的东营校区,这三个院校挨着(就隔一条太行山路),中石大西北边是胜职,胜职南边是胜利学院本部,不过中石大搬走以后,东营校区给胜利学院使用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一路739号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北二路271号(其实这个地址也是中石大)、济南路1号(老本部)
胜利职业学院:北二路504号
至于评价,没什么可评价的,这三所院校之间没有可比性。胜职已经不招生,没什么好说的;中石大是211,中国第一所石油院校;胜利学院是独立学院,也就是通常说的三本。
------2022更新
再补充几句,时隔这么多年,也有变化。
胜职已经交给地方办学,完全与油田脱钩。
胜利学院转设为省属二本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而中石大则想彻底脱手东营校区,中石大在东营彻底成为历史。
③ 几年过去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山东东营搬到山东青岛有什么影响
石大青岛校区早在04年就开学,主干专业也早几年就搬去了青岛,石大校内早在新千年之前就在想搬离东营,就算没有所谓的局长大闹校领导,石大也不会留东营。11年是山校长领导搬走的,但这是几任校长的努力换来的。要讲是市府惹怒石大,学校一气之下离开的话,那这么说,2000年之前石大就已经在生东营市府的气了吗?
当年石大从北京搬来东营,是迫不得已,那时候就算东营还是盐碱地,省内除了济青,其他地方都差不多。而且,为了栽树绿化,石大东营校区的土都是从南部广饶拉来的,可以说东赵对不起石大,但东营市并没有对不起石大。
东营的区位对石大来说是劣势,交通末梢,气候闷热,没有高校聚集。高校竞争越来越激烈,东营的石油大学留不住教授,招不来学生,这都是致命的。
而青岛的石油大学,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11年之后,石大的生源大大改善,很多学生都是冲着青岛来的,要是在东营,他们根本都不会考虑。
石大的到来,对黄岛的发展有很大助力,也助推了青岛的高校聚集建设。
对东营来讲,确实是一大损失,有些人骂市府没有眼界,那些混官场几十年的老大们,尤其是各地都待过的一把手们,他们难道不懂有一所211大学对当地的影响?但市政府有天大的能力,也无法把东营的区位换成青岛的,把东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的青岛的级别。
对东营人来说,家门口存在了几十年的石大走了,情感上确实会不舍,觉得自己的学校不要自己家了。以前石大没走的时候,东营人绝大部分都是把石大捧在手心上的,家里有学生的,小时候都会听家长说,好好学习,以后上石大。但东营人再怎么看重石大,也没有能力帮石大留教授招学生。
而在青岛人眼中,石大可能还不如青大。
青岛的石大虽然学校挤,建筑新,没有历史感,但从东营到青岛,对学校来讲,利大于弊,对长远发展有帮助。
这几年石大的离开对东营是有影响,但没走之前影响就不太大了,走了之后,离开的影响也没吹嘘的那么大。就是没了211大学,面上不好看。石大或者说市府也留了个后手,没把东营校区直接撤了,石大的户口什么的都还在东营。11年之后,市府抓住了不少机遇,现在一二把手,没事天天进京找部委要政策,十三五的政策都是市府提上去,国家又批下来的,市府要不是使劲争,上面才不会主动给你。至于经济下行,君不见,全国各地日子没几个好过的。
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体为什么不迁入青岛
我是一名石油大学的教职工,1995年来到位于东营的石油大学(华东),经历了东营的发展,到现在应该11年了,下面只从我个人的角度提出看法: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搬迁黄岛已经通过教育部的立项(即教育部承认/支持此项)在此之前,搬迁黄岛的内容是石油大学青岛科教园区
现在,四大主干专业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及部分其它学生都在黄岛上课,当然由于黄岛教育资源的缺乏,与石油有关的实习等内容还需要胜利油田的大力支持,所以这些主杆专业的学生会在三年级返回东营的,就业各方面都在东营进行,所以对于胜利油田没有什么损失。
2 石油大学全部搬迁到黄岛短期内不成定局:
由于石油大学的主干专业需要实习教学的基地,所以东营在短期内不可能被石油大学抛弃,这个期限至少5年,甚至永远不会被抛弃
3。石油大学主体正逐步向黄岛迁移
石油大学05年进行了黄岛的教工分房 全部是18层以上的小高层楼房 面积128和148两种,说明我们石油大学的主体正向黄岛迁移,现在说的比较多的方案就是东营这边只留专科和高职/函授,因为跟黄岛开发区这边有协议:提供高层次人才,所以研究生不少在黄岛毕业
4。分析一下石油大学搬迁黄岛的原因
首先,是石油大学需要谋取自身更大发展的需要
举个例子:近年来,石油大学有不少老师跳槽至其它高等院校,我校在东营地区的人才引进也受到了限制,也许是由于一些人对东营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认识不全面,了解不清楚,也是确实是东营跟其它经济发达地区产生了差距,这里不多讨论,当然还有东营交通位置的原因。石油大学为了谋取自身更大的发展,决定搬迁黄岛
其次:石油大学在东营没有受到良好的对待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现在住的楼房是石油大学给东赵交钱买下的地皮,我现在住的楼房的砖是东赵村村民强迫拦下的活,甚至我后面2所楼房是东赵自己的建筑施工队盖的(这是买地皮时的强迫要求)。
一下小小的交通局长(是副的,副处级)敢去局级的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家闹事,这更加坚定了石油大学搬迁黄岛的决心。
石油大学搬迁黄岛,受到了黄岛良好的待遇:靠海的校区(最早给在金沙滩附近,当初地方是1000亩,价格10万(这个价格等于白送),后来领导嫌风水不好)是难得的,教职工的住宅是黄金地段的,这是区政府自己家人住宅的位置,后来缩减了户数和石油大学合盖的,黄岛以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待遇吸引的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在内的众多高校。
5。石油大学搬迁黄岛对东营造成的影响
东营一旦失去了石油大学这所全国211重点大学,一个城市就失去了文化与科技的底蕴,石油大学对东营的影响在以后几年就会越来越显现,山东的不少城市都有大学。泰安为了挽留山东科技大学做出非常大的努力,可惜没有成功。而青岛三利骗押金,千万别交押金天天招聘的是骗子公司收押金的是骗子公司大部分山东城市只拥有一般本科院校。东营拥有石油大学这样的重点大学可以说是自身发展的一大优势 而东营却没有利用好。
东营除了石油大学外的高等教育欠缺 三本院校胜利学院也是依托石油大学进行的发展,而东营职业学院显然不成气候,不如其它地区的学校,很多已经发展为本科。如宾州学院 潍坊学院。没有了石油大学,东营的整个文化/科技底蕴几乎损失一半,这回给一个正在发展的石油工业城市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胜利油田来说,由于胜利油田对石油大学一贯大力支持,目前石油类人才还是回到东营就业的,另外就算全部搬迁后 胜利油田跟石油大学也有协议:最优秀的石油人才将会在胜利油田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赏识~
⑤ 中国石油大学本部在哪
校本部设在北京,位于石油学院原址(海淀区),由当时在昌平县(2000年撤县设区)的石油大学(北京)和在山东省东营市(1983年东营市成立)的石油大学(华东)两局部组成。2005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撤销海淀区本部,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独立办学。
中国石油大学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个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两个都是独立的学校,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北京昌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山东,有两个校区,一个在东营,一个在青岛的黄岛开发区,2011年东营的全都搬到黄岛校区了,东营校区不再办学。
(5)为什么东营中国石油大学迁往黄岛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1389人,其中教授232人,副教授317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新(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4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
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什么从东营迁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资料》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作品相关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资料
⑦ 山东石油大学东营分校区是不是要搬去青岛黄岛了
兄弟问题有些问题,现在是校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不是要搬到黄岛,而是2,3年前已经搬了,不过只搬过去一部分,毕竟黄岛没有那么大地方,再说东营校区那么多资产也不能说放就放,没人接的起啊!
现在东营校区主要是主干专业,也就是与石油有关的专业绝大多数在东营,别的专业在黄岛,硕士研究生研一在黄岛上基础课,研二回东营跟着导师作项目。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还是在东营的。
⑧ 中国石油大学真的搬离东营了吗
中国石油大学 其实,早在2000年开始,石油大学(华东)就有了搬往黄岛的计划,此计划得到了黄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据说当时黄岛开出的条件非常优惠:黄岛的地随便石油大学挑。石油大学在选好校址后便开始了建设,从2004年开始,部分院系已经开始迁往青岛,研究生一年级在青岛校区学习,二年级开始在东营校区跟着导师实验。并且部分本科生一二年级在青岛、三四年级回东营。 自2011年夏天之后,几乎全部的统招学生将迁至青岛市的黄岛区,东营校区主要用做成教学院和自考学院校区。而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校行政人员介绍,青岛校区只是一个窗口,因规划原因,校园面积无法扩展,无法将全部学生迁来,具体规划正在制定中。青岛校区侧重于“两个中心”建设,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合作和学术交流中心;东营校区侧重于“两个基地”建设,即产学研结合的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教学实习和学生实践基地。目前,中国石油大学的远程教育学院还留在东营并且不会搬走,而在石油大学搬走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将搬入石油大学的校园。
⑨ 几年过去了,中国石油大学从山东东营搬到山东青岛有什么影响
莫名其妙的迁移,毫无远见的举措,青岛不欢迎你!
⑩ 请问山东的东营的中国石油大学有哪些院系搬到了黄岛
现在石油大学的四大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个工艺学院、资源勘察以及油气储运所有的专业都搬到黄岛了。其他学院的一些专业在黄岛也有,具体不详。